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龙战于也 » 第一章 履霜坚冰至

第一章 履霜坚冰至

    大唐历10年春,大唐皇帝沫世贞率军60万出征,骠骑大将军项英率20万陷阵营为前军,辅国大将军欧阳玺率10万玄甲兵为右军,欧阳玺还有一个身份,是当朝的国舅。征东大将军尉迟文宝率10万虎豹骑为左军,沫世贞亲率最精锐的10万羽林军为中军,冠军大将军陆高林率10万西园军殿后。准备一举征服齐国,统一华夏大陆。

    大唐铁骑之下,齐国节节败退,大军几乎没有遇到什么抵抗就深入到离齐国国都不到150里的滨州,滨州刺史陆俊元直接开城投降。大军当晚进驻滨州修整。

    刺史府改成了临时的议政厅,沫世贞端坐在大堂之上。骠骑大将军项英、辅国大将军欧阳玺、征东大将军尉迟文宝、冠军大将军陆高林等将领分立两侧。

    “陛下。我军已深入齐国半月有余,目前未遇到大的阻击,据探子传来的情报,齐国正收缩防线,全部军力都集中在国都做最后一战。”项英汇报。

    “据我掌握的信息,齐国贵族已着手将家眷、财物移往海外,现在收缩防线坚守国都就是为了争取时间。”欧阳玺插了一句。

    “贵族不肯效死力,士兵岂肯卖命?敌军军心已动,灭掉齐国,统一华夏指日可待。”陆高林激动的挥了挥拳头。

    “成就千秋功业就在此一举。”将领们群情激奋。

    “细作来报。”堂下传令官来报。

    “快进来。”项英说道。

    “启禀皇上,属下已探明,距齐国国都南面60余里的鹤伴山是齐国的秘密粮仓。”下属禀报。

    “情报可信吗?”项英急切的问道。

    “属下确信无疑,齐国早已于一月前将鹤伴山方圆10里的百姓迁走,就是为了封锁消息。属下盯了几天,夜晚有大队马车往返。白天即止。”下属很肯定。

    “皇上,末将愿领500轻骑兵,绕过齐都突袭鹤伴山,烧掉齐军粮草。”项英跪拜请命。

    “鹤伴山虽处于齐军后方,但目前齐军收缩至齐都,周边未设置防线,置粮草重地于危险之地,有可疑之处,但未尝不可一试。”未发一言的沫世贞沉吟一会说道。

    “项英。”

    “末将在。”项英喜形于色。

    “你率30万大军直取齐都,最迟今夜子时必须兵临城下。”

    “末将领命。”项英只有片刻迟疑便上前领命。

    “欧阳玺。”

    “末将在。”辅国大将军欧阳玺出列。

    “今夜是初一,夜光最为黯淡,你领1000轻骑兵,趁夜突袭鹤伴山。务必烧掉齐军粮草。”

    “末将领命。”欧阳玺领旨。

    “欧阳玺,你治军向来稳重,如有异常,立即撤出来。”沫世贞叮嘱。

    黄昏。

    齐国国都淄博一片喊杀声,无数云梯架起来。

    “段将军。让士兵们摇旗呐喊,攻城的频率降下来,减少伤亡,我们的目的是为欧阳将军制造机会。”项英对副将说道。

    齐都城上,齐王王翰浩亲自上城楼督战。

    “托陛下洪福,我军已打退唐军八次攻击,目前唐军攻势趋缓。”守将兴冲冲的禀报。

    齐王王翰浩面露微笑,内心实则苦涩,齐国三面与大唐相接,仅东面临海,退无可退,能坚持到今天实属老天眷顾。

    “只希望能够坚持到皇室成员撤离海外。”齐王心中默念。

    天色渐渐暗下来,齐都城外火把连天,项英将30万大军分为三队,每队呐喊三个时辰,依次交替,一天下来,齐国守军已疲惫不堪。

    此时项英正在大营查看地图。

    “项将军。照这么下去,不用等欧阳大人烧毁粮草,我军就能攻下齐都。”副将说道。

    “哪有这么简单,齐军只是暂时没有摸清我们的底细,还有皇上英明,只要烧毁齐军粮草,齐军必然军心大乱,到时我们只需围城数月,齐军定不攻自破。”项英仍盯着地图,头也没抬的回道。

    此时,鹤伴山附件,一队黑衣将士抹黑前进中,马衔小棍,寂静无声。

    领头的正是欧阳玺。

    “晞晞。”

    欧阳玺一挥手,整个队伍停了下来。

    前方一道黑影摸了过来。

    “将军,已探明清楚了,山谷口已换防完毕,只有500余人值守,整个山谷预计驻军万余人。”

    “好,各小队依次传递命令,全体将士上马,不准发声。听我将令一起往里冲,不要与谷口的守军纠缠,我们的目的是冲进去放火。记住,不要与敌人纠缠,我们毕竟人少,一定要趁乱。”欧阳玺交代身边各小队长。

    夏天的夜晚依旧闷热,只听见远处的蛙叫声,谷口的火把在夜晚中极其醒目。一切都是那么正常。

    欧阳玺决定不再等待,翻身上马,抽出长剑。

    正准备发令时,突然一阵风刮过,夜光慢慢显现,原本黑夜笼罩的大地被照得一清二楚。

    欧阳玺的军队虽然都是一袭黑衣,但在月光下无所遁形。

    “什么人?”

    鹤伴山守军发出警报。

    “怎么初一还有月光?莫非有神人在帮助齐国?”

    诡异的天象使得欧阳玺的军队阵脚大乱。

    “不要乱,各小队听令,前队改后队,迅速向滨州撤离。”欧阳玺拔出佩剑。

    这一千名骑兵都是欧阳玺挑选出来的精锐,只稍作慌乱,很快便整顿阵型后撤。所幸粮草是重中之重,鹤伴山的守军也未敢轻易追击。欧阳玺顺利的撤回滨州。

    此时已是第二天傍晚,项英也从淄博城下赶回滨州。

    一屋子将领面面相觑。

    “司天监何在?”项英问道。

    “项将军,我在。”司天监李观星赶忙走上前。

    “观星,这是怎么回事?”项英道。

    “这,这,这确实不应该,月亏则圆,月圆则亏,月初和月末月光最为黯淡这是定律,几千年来如此。”李观星搔了搔满头卷发的脑袋不解道。

    “天生异象,莫非此番不利?”堂下众将领议论纷纷。

    “观星,听说你是希伯来人?”欧阳玺突然说了一句。

    “是呀。我出生在离大唐几万里的西方。”李观星有些摸不着头脑。

    “对嘛。在你们西方,月亏则圆,月圆则亏。但这是东方,是在大唐,偶尔有点不一样也正常。”欧阳玺振振有词。

    李观星又搔了搔头。

    “再说你说几千年来如此,你真观察了几千年么?”欧阳玺追问道。

    “这道也是。”李观星回道。

    “陛下,此番只是一个意外,虽然没有偷袭到齐军的粮草,但也并不是一无所获。”欧阳玺继续说道。

    “末将率军百里奔袭,路上无一兵一卒阻挡,说明齐国已完全放弃外围防御,倾国之力防守国都,此乃兵家大忌。末将建议大军继续推进,一举攻灭齐国,立不世之功。”此言一出,议论声慢慢安静下来。

    “吾皇此番御驾亲征,诸位应坚定信心,奋勇杀敌,青史留名,子孙后代将记住今日的辉煌。”项英见状也添了把火。

    沫世贞在堂上欣慰的看着欧阳玺仅凭几句话就稳定了军心。

    沫世贞站了起来,堂下的将领都安静下来,注视着沫世贞。

    “诸位对大唐的忠心我均看在眼里。昨夜我重开先天八卦,占得一爻,‘飞龙在天’,大吉。”

    堂下众将领愣了一会,很快确定这不是幻听。

    “天佑大唐。”

    “吾皇万岁。”

    “此战必胜。”

    震耳欲聋的声音,外面守卫的士兵不知情的还以为前线大胜。

    如果说欧阳玺凭几句口舌稳定了军心。沫世贞则一言重振军心。

    沫世贞幼年父母双亡,因战乱独自一人流落到遥远的西方,在那里因缘巧合之下学到了东方失传的易经,因为每次战前都会推演敌人的动作,屡施奇策,最终建立大唐。大唐建立后,沫世贞焚毁了易经,不再占卜推演。其中缘由,后人无从得知。但沫世贞神乎其神的预言早已深入将士内心。

    第二天,唐军加紧行军,沫世贞御驾亲征。

    “今日已入秋,微风拂面,神清气爽。此番陛下占得‘飞龙在天’必建见不世之功。”项英夸赞道。

    其余将领纷纷符合。

    沫世贞微微一笑,策马前去,路过项英的时候轻声说了一句,“龙战于野。”

    大军纷纷跟上沫世贞,项英愣住了,直到副将提醒,项英才赶紧策马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