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都市言情 » 我是什锦区up主! » 第九十五章 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第九十五章 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他不曾想那个自己一直苦寻无果的身影,此刻居然就静静站在那里。”

    “在华灯的照耀下之外,远离辉煌的灯火以及嘈杂的闹市,光影在她脸上明灭交织若隐若现。”

    “她似乎也如自己一样格格不入于这方世界的繁华。”

    “辛弃疾这失意间的一次回头,竟然遇到了这世间最美好的邂逅。”

    “那道自甘淡泊的身影仿佛也不同流俗,忧患着在这国难当头之下,不思复兴而偏安江左的南宋。”

    苏源说到这又是一顿,默默把手机屏幕暗去,双手搭在自己的大腿上,上半身靠着床头,眼睛看向右边的窗户。

    蓝色的窗帘没有被拉上,而是静静垂落在两侧。

    窗户也开着半扇,一阵晚风拂过,吹动着窗帘微微摇摆。

    窗外的天空一片漆黑,以苏源的角度看去别说星星,就连月亮都看不见。

    他失神的看着窗外的天空,幻想着在近千年前的那元宵佳节夜晚,一片繁华热闹的临安城中,那一道独自落寞的身影。

    另一边的柳欣萌感觉自己的意识似乎越来越模糊,耳边那苏源的声音也开始变得断断续续起来…...

    “看着他们用歌舞升平的盛景以粉饰乱世中的太平,辛弃疾不禁回想自己自二十一岁起,起兵抗金十四余年来,到如今已然是三十有五。”

    “遥想当年,他曾率领区区五十人的兵马亦可杀入五万敌军生擒叛贼,然后从金国一路南下归正南宋,即使面对千倍于己的敌军,都未曾落败的满腔赤胆,如今却输给了南宋朝堂的自我陶醉。”

    当时,从北方沦陷区回归宋朝的人,他们都有一个独特的称呼,叫归正人。

    这类人,即便再惊才绝艳,但因为不是“根正苗红”,所以朝廷是不太放心用的,只能让做个地方官,而不能率兵作战。

    苏源的语气和节奏都拿捏得很好,抑扬顿挫,徐徐道来。

    他也不自觉的将自己代入稼轩先生的视角,将当时那种看着南宋的统治阶级整天沉湎于歌舞享乐时,内心的悲凉感受,以及空有满腔热血却无处释放的无力感讲述的很到位。

    顿了顿,他接着开口道:“始终不肯与苟安者同流合污的稼轩先生一如站在灯火阑珊处的那位意中人一般,孤独的游离在主流之外。”

    “他看着临安城的歌舞升平,深有‘战士军前半生死,美人帐下犹歌舞。’的忧愁,以及‘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的痛苦。”

    “洞察形式,欲补天穹却苦于无路请缨的稼轩先生将一生的豪放都藏在了临安城那一夜的惊鸿一瞥中。”

    “稼轩先生众里所寻之人也许是寻他人生的照影,寻他无处安放的忧愁,寻那会登临意的知己。”

    “然而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他未曾讲明的情感,后人也许永远也无法渗透定夺,但一生都在污浊乱世中苦寻机会的他,至少在临安城的那一夜,找到了他的寄托,看到了那场他人生中最美的邂逅,交织成了一幅唯美又透露着凄凉的元夕求索图。”

    原本以正常节奏五六分钟便可以讲完的一则小故事被苏源在有意的控制语速下,硬生生的被讲到了近二十分钟才结束。

    待苏源口中吐出那最后一个字,然后实在是忍不住了,扭过身子从旁边轻轻的拿过自己的水瓶,小心翼翼的喝了一口。

    清甜的矿泉水入喉,总算是缓解了干燥难耐的喉咙。

    把水瓶放回原位,他竖起耳朵仔细听着电话那头的声音。

    静静地听了有半分钟,虽然那边也非常的安静,但细听下,还是被他敏锐的捕捉到了一阵均匀的呼吸声。

    看样子应该是睡着了。

    “你睡着了吗?小萌?小宝宝?”他把自己的声音压得低到几乎细不可闻,想要再确认一下。

    又等了良久,回复他的还是只有柳欣萌那轻微的呼吸声。

    苏源的脸上这才忍不住露出了一个欣慰的笑容。

    没想到自己在哄睡方面还是很有手段的嘛~

    他刚想挂掉电话睡觉,却突然想起微讯的语音通话挂断时会有一阵尖锐的提示音,很有可能会惊醒那边刚刚入睡的佳人。

    于是他就这样继续延续着两人的语音通话状态,轻手轻脚的把自己的蓝牙耳机装回去,然后把手机全部声音关掉,充上电放在枕头边。

    做完这一切后,他才轻舒一口气,然后躺下身子盖好薄被,闭上了眼睛。

    没一会儿,也慢慢的睡去。

    ......

    辛弃疾的一生,远远不是苏源这二十来分钟能够说的完的。

    公元1161年,金兵南侵,辛弃疾加入了由耿京领导的起义军里,奋起反抗。

    义军中一名叫张安国的投敌叛国,杀害耿京,辛弃疾亲率五十人骑兵前往捉拿叛贼,从五万人中抓回张安国一路南下,交由南宋朝廷。

    这是他抗金的开始,但他却不知道,这竟是他最后一段畅快杀敌的英勇时光。

    归正南宋后,便再无机会上阵杀敌,一腔雄心壮志却只能做地方官,且接连被调任37次。

    至他六十三岁时,时任绍兴知府。

    一日,他正在一处院落与另一位七十八岁白发苍苍的老人交谈,那老人正是陆游。

    两位为国奔忙疲惫一生的老人在此相逢。

    一对肝胆苦涩知己,不知那日相互间会说些什么。

    第二年辛弃疾入京,准备上奏重启北伐,临行前,陆游佝偻着腰拄着拐杖送别他。

    两人紧握着双手,相视许久,自此天涯两别。

    1207年的秋天,辛弃疾在病重之中终于接到了朝廷的诏令,然而彼时的他却已经油尽灯枯,含恨病逝。

    次年,宋金签订嘉定和议,北伐彻底以失败告终。

    两年后,陆游也于凄风苦雨之中病逝,大宋的另一盏烛灯也熄灭了。

    临终之际,他留下了那一首千古绝唱。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一句“但悲不见九州同”,和一句“家祭无忘告乃翁。”不知道尽多少心酸与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