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玄幻奇幻 » 深渊使徒 » 第5章 深渊的历史

第5章 深渊的历史

    深渊的来头大的有些超乎想象了,前世地球的人类连自身所处的小宇宙都知之甚少,离开自己的星球都寸步难移,更何况统管辐射无数宇宙的大宇宙混沌意志了……

    而深渊的对手“真神”,同样让人敬畏。

    虽然是由众多觉醒的小宇宙的法则凝聚而成,但是数量众多,且已经壮大到可以抵抗深渊,与混沌意志分庭抗礼的地步了。

    而相比之下,前生所在的地球神话上所谓的神明,虽然与真神只差了一个字,但是阶位上天差地别。

    如果真的存在这些神明,那它们在真神的眼中,也不过是伪神,连半神都算不上,顶多算是掌握某种星球法则的优势进化物种。

    或者说这些神的称谓只是无知的原生土著给力量更强的物种的敬称。

    这就好比一个偏僻小山村里三四个人组成的小作坊公司的老总,和世界五百强遍布全球的大上市集团的老总,在称谓上可能相同,但是地位和力量却天差地别。

    在中央智脑的资料中,记载了历史上一场深渊与真神在某个极其重要的位面上爆发正面冲突的记录。

    由于先期工作持续了数万年,锚点稳定,位面压制力几乎被削减为零。

    初期深渊几乎呈碾压姿态,但是后来随着众多真神介入,成功抵御住了深渊的进攻并尝试反攻。

    随着战场的白热化,无底深渊不仅向战场投入了海量的深渊眷族战士,甚至还派出了一位深渊领主直接本体降临位面,那也是历史上首次双方顶级战力同时出现在一个战场上并硬碰硬的战役。

    虽然最终的结果是以增援虫洞被毁,深渊领主遭到众多真神围攻而败退,但位面已然破损过半,且被混沌因子侵蚀严重,真神们也无力挽救。

    之后这个位面不到半年就坠入深渊,“被”贴上了混沌势力的标签。

    根据后来的分析,完全体降临的深渊领主的平均战力远远高于普通真神,仅略低于“神王”。

    “神王”也就是真神们口中的“父神”,秩序侧的领袖。

    真神势力总共只有三四个“神王”,也就是说深渊领主的个体战力有着绝对优势。

    深渊中目前的领主数量在两千左右,真神那边却只有三四个可以匹敌的个体,这样看来深渊应该有着碾压的战力才对。

    然而事实上,绝大部分战役都是深渊吃了亏。

    因为真神那边虽然顶级战力稀少,但是中层战力却很多。

    深渊眷族并不是每个种族都适合战斗,比如李莲见过的电子恶魔一族,在正面战场上战斗力几乎为零,而深渊中像电子恶魔这样有特殊天赋却不适合战斗的种族并不在少数。

    而且,深渊每一位中层战力都需要一定时间来培养,真神那边却几乎量产……

    另一个原因则是和混沌侵蚀度有关。

    被秩序主导的位面会天然抵抗深渊生物的降临。

    这种情况下降临的深渊战士必须一边分出大部分力量来抵抗位面法则的排斥一边战斗,情节严重的甚至战斗力会被直接削减成零。

    即便深渊领主也不例外,且越是强大的个体被压制的力度越大。

    这种限制下,深渊就会投鼠忌器,不敢轻易派出领主降临侵蚀度和探索度过低的位面,生怕为数不多的深渊领主出现折损。

    在不计其数的宇宙战场基数下,每一位深渊领主都是极其宝贵的战力,是深渊保持威慑力的支柱,折损任何一位都是深渊无法接受的巨大损失,即便花费数十亿年也未必能保证培养出一位新的领主,所以深渊宁肯打持久仗也不愿意让领主级战力冒险。

    因此,在领主们不能轻易降临的情况下,次一级战力的深渊统领就成为了战场的主力。

    但是统领们与领主们的战力差距太大,再加上探索度和侵蚀度不足导致的位面压制,使得深渊无法顺利攻下很多力量体系较高的位面。

    而与此同时,随着深渊不断侵蚀位面,真神们也不停的在未觉醒的位面上创立秩序、唤醒位面意识。

    他们甚至开始引导这些小宇宙再行分裂成更小的宇宙,也就是通常意义上的“平行世界”。

    这些再行分裂而成的“小小宇宙”虽然法则不完整且力量体系弱小,但是有着100%的秩序度,不断壮大着秩序阵营。

    随着这种被建立秩序,拥有抵抗深渊产生压制力的位面越来越多,深渊的侵蚀速度也越来越慢,真神们的策略用前世的话可以概括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就这样真神们不停的在和深渊玩“躲猫猫”,一旦有位面被混沌武力入侵,就立刻派出真神前往进行抵御。

    而当侵蚀度过高、失去位面压制力时,既深渊领主能够降临的那一刻,真神们就会撤退并放弃位面。

    他们很清楚发挥完整实力的深渊领主们的可怕,每个深渊领主的降临都意味着会有不计其数的真神丧生于其手,同时也意味着会有无数宇宙随之消亡,所以他们完全不打算刚正面。

    于是双方你来我往,深渊的侵蚀速度和真神们的同化速度逐渐达成平衡,形成分庭抗礼之势。

    就这样,拉锯战持续了数十亿年,直到一名叫“拉鲁克希”的深渊领主在中枢会议上提出:

    既然先期的探索如此重要,为什么不专门设立一个职务用于先期调查呢?

    只要提高混沌度,建立更稳定的锚点,那么给深渊部队战力提供的收益比培养更多的战斗部队要高得多。

    甚至当先期工作足够优秀时,只要不是真神重点盯防的那几个位面,我们只需派几名深渊统领和少数精锐降临就能轻松拿下,这才是最有效率的方案吧。

    “拉鲁克希”的提议一经提出就得到几乎所有领主的全票支持,一路绿灯并很快开始试行。

    之所以会这么顺利,也是因为领主们对位面压制苦其久矣。

    但是试行中却发现并不像预想中的那般顺利。

    由于大多被真神改造同化过的位面侵蚀度几乎为零,所以但凡深渊生物进入几乎会被压制成连位面土著都不如的废物。这种情况下,战斗力几乎毫无用处,智力反而成了主导因素。

    但是在深渊生活的种族大多都是随着成长,从幼生体到成年体的过程中,战力和智慧同步成长。

    在这种情况下,若是派出有智慧的成年体眷族,则等于让这些本可以在战场上凭武力建功立业的精锐战士去冒险,导致成年深渊种族伤亡率甚至超过了选择武力征服下的战场。

    如果是非常重要的单一位面且不计损失的话,那这样搞是可以。但是如果每个位面都这么搞,那就和从前没有区别,还不如直接强行降临,用诸多炮灰打拉锯战慢慢侵蚀位面更划算。

    在那一时期,深渊极少数的天生高智力种族几乎成了香饽饽。

    比如魅魔皇族,脑魔,负能量熵魔等。这些天生的智慧种族被大量派出执行先期侵染任务。

    但是即使这样在先期探索中也仍旧有着巨大的伤亡率,甚至导致这几个种族日后成了深渊重点保护生育的“少数民族”。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电子恶魔也属于天生高智力的种族,但是因为其能够跨位面通讯的特殊天赋,深渊并没有将其作为调查员使用而是另作他用。

    调查员方案的受挫,使得深渊对于如何完成先期侵蚀的意见分成了两派。

    一派以虚空邪神为首,认为应该回归传统,用炮灰慢慢打拉锯战从而逐渐污染提高混沌度,直到达成深渊领主的降临标准然后一锤定音。

    即便侵蚀周期漫长,但是深渊的特长就是炮灰多,“一键复制”还战斗力强。

    这些种情况下,抛弃武力的优势不用而转向为智取是舍本逐末。

    且天生高智慧的眷族损失太大,长此以往会让这些种族新生代大量牺牲,出现断层,无法作为长期有效的战略方针。

    而另一派则以拉鲁克希为首,认为拉锯战见效太慢,每个位面的攻略周期都是以万年为单位计算,这样会让真神的战略目标成功,快速扩张,长远看对深渊非常不利。

    最有效率的做法仍旧是先期用智慧种族的牺牲来快速换取混沌侵蚀度,确保深渊部队的实力能得到释放,然后再转向武力征服。

    两派的争执各执其词,谁也说服不了谁。

    毕竟两派的观点都正确但也都不完善,都有着各自致命的缺陷在里面。

    就这样,深渊在两派方针同时并行的情况下又度过了漫长的征战,一直到一个新的方针战略被提出,而这个新的方针被证明最有效率并一直沿用至今。

    方案的提出者是另一位深渊领主,魅魔皇族的女王。

    魅魔皇族因为智慧极高,大多担任无底深渊的前线军事指挥以及制定深渊方针策略的幕僚,可谓是深渊的大脑。

    不同于电子恶魔,魅魔皇族不仅在智慧上突出,同时还有着不俗的战斗力,即便在深渊众多眷族中也属于地位最拔尖的那批。

    这样的种族领袖提出的融合策略,立刻引起了所有深渊高层的重视,毫不犹豫的试行,并得到了比较满意的结果。

    而这位魅魔女王的策略就是取了两派之长,并将两派策略的缺陷转移给了第三者———异位面的灵魂。

    而这套方略就是使现在李莲几乎陷入绝望的深渊调查员契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