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玄幻奇幻 » 我就是个凡人 » 第二十七章 第二课

第二十七章 第二课

    第一节课的结束,让钱雨夜对书院有了一个不一样的认识。钱雨夜从未想过有些人的道竟然会是这样!竟然有人明知道最后会死,还依然选择走下去。

    课后,午饭间,钱雨夜问任日清说道:“你怎么看今天上午先生讲的礼?”

    任日清说道:“食不言,此乃礼之道!”

    钱雨夜突然觉得有些无语。

    下午钱雨夜的课程是书法。

    说起这课程,就不得不提一提书院的课程设置。

    书院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必修课是在每天上午,由书院先生讲述,众学生坐在授业堂内,主要是为了学生将来能培养出文气,将来或是入朝为官,或是注书立作;

    至于选修课则是侧重于应用。当今人族之势,外敌环绕,书院培养学生的目的是守护人族,推动人族发展,作为书院的学生,必须是有本事的人。所以选修课要求每名学生至少选择一门,有能力、有天赋者可以多选。

    钱雨夜因为没什么天赋,本来是想选择练枪的,可惜书院没有擅长这个的先生,所以便选择了书法这个可以辅助修行的课程。

    这不,下午一到,钱雨夜又来到广业堂,开始了他的书法课。

    书法课的先生是于正阳先生,此时正站在讲台上等候学子的到来。选修书法的人还是很多的,钱雨夜进屋一看,屋内几十张桌子竟然都坐满了,想想也是,毕竟书法是一个文人的脸面,若是字写不好,那科考就可以直接放弃了。

    也没看到什么认识的人;钱雨夜找了个角落随便坐下来,看到桌子上已经放好了笔和一摞纸,就等着时间到了。很快,课程就开始了。

    于正阳说道:“说到书法,先生我这里有个入门歌,诸位可听听。”

    书法为艺术,前人心血凝。

    学书贵有恒,练书须用心。

    心正则笔正,笔决记心中。

    下笔不离点,转折贵圆露。

    有垂还欲收,勾划忌平庸。

    左垂宜竖露,右直利悬针。

    捺似金刀势,撇如犀角形。

    横行锋务敛,结构气欲清。

    毫发不松懈,布局巧用心。

    疏密必相间,迟速便能通。

    轻重相扶持,正偏顾盼情。

    浓淡相映易,向背必适中。

    虚实必兼顾,起伏延绵陈。

    纵横穿插势,吞让有分寸。

    导之则泉注,顿之则山尊。

    神形能兼备,飘逸潇洒容。

    日日不歇笔,不懈功竟成。

    “欲练书法,则需心正,心正则笔正。练书法不光是练书法,还是练心的过程。今天咱们练得是楷书。关于楷书我这也有一段口诀”

    楷书称正楷起笔多藏锋

    学书必先行行笔用中锋

    笔画形态稳回锋要自然

    字字得端正结构讲造型

    结构搭配匀多临古人帖

    章法要讲究用笔讲技巧

    笔笔得到位楷书要写好

    清朗必整齐重在用腕上

    “好了,这有一份字帖,你们桌子上有纸笔,开始吧。”说完,于正阳就走下讲台,看着学生写字,时不时纠正一下,从坐姿到拿笔姿势,从横到竖,于正阳耐心指点。

    很快,两个时辰就过去了,天色暗淡,下午的课便结束了。

    眼见课程结束,钱雨夜放下笔,趁着于先生走过来,钱雨夜有些好奇的问道:“先生,我能问个和书法无关,也不是无关,也有关...”

    于先生微微笑道:“你说,无妨。”

    钱雨夜接着说道:“我上午上了唐先生的课,那场面那力量,完全可以是说的场面宏大,力量~嗯,强大。可是这书法...”

    于先生没有回答,而是走到讲台上,笑着说道:“刚才钱雨夜同学问了我一个问题,他说上午唐先生上课充分体现了“礼”的力量,问我我这课怎么没什么气象。”

    “我也有一个问题想问各位同学,关于唐先生的课,你们都上完了,有什么感受?除了力量。钱雨夜,既然问题是你问的,那你就先说说。”

    钱雨夜想了想说道:“唐先生有些话很有道理,但是有些观点我并不认同。”

    于正阳看着钱雨夜说道:“你有哪些不同意?”

    钱雨夜说道:“唐先生说: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可是我认为,即便是礼不存,父母依然是父母,可能换个名字,但关系却不会变。”

    于正阳接着说道:“还有呢?”

    钱雨夜看看于正阳,心里一横,接着说道:“夫为人子者,三赐不及车马。故州闾乡党称其孝也,兄弟亲戚称其慈也,僚友称其弟也,执友称其仁也,交游称其信也。见父之执,不谓之进不敢进,不谓之退不敢退,不问不敢对。此孝子之行也”

    “我在炉火村的时候,赫先生不是这么教我的,赫先生认为,军人于战场杀敌,就应该获得应有的荣耀与待遇,该骑马就骑马,该坐车就坐车,若是唯唯诺诺,辞而不受,那才是有问题!”

    于正阳接着问道:“还有么?”

    钱雨夜说道:“暂时没有了。”

    于正阳看看其他人说道:“其他人有什么想说的么?”

    其他学生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也没张嘴。

    于正阳见此,说道:“你说的看法我非常赞同!”

    此言一出,堂下一片哗然。

    于正阳等了一会儿,才抬起双手,示意大家不要议论。说道:“大家觉得很好奇是吧,我刚才说的话可以说是公然反对唐先生的课,但是,我想告诉大家的是,这是我的道。”

    于正阳接着说道:“唐先生的道是“礼”,乃是求同之道,为规范天下人而生。我这书法之道可不然,乃是存异之道。诸位将自己认为本节课写的最好的一幅字拿起来。”

    说完,每个学子都跳出一幅,于正阳一挥袖子,所有北学出来的字帖都飞到讲台上,于空中直立,使每个学生都能看见。

    于正阳说道:“你们可能找到同样的两幅字么?”众人摇摇头。

    于正阳接着说道:“我们来看这幅字,这幅字刚劲有力,笔锋刚硬,可见是一位性格刚烈之人所写;再看这一幅字,笔体秀美端庄,可能是一位女子所写;这一幅字好似一杆长枪,一把利剑,锋芒外露,很可能是一位武者所书...林林种种,你们可能说出哪一幅字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