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其他小说 » 这座农村小镇 » 第七篇:《逃离小镇》

第七篇:《逃离小镇》

    (一)

    小镇很美,能装下故乡人永远的灵魂,但是目前的经济发展状况却容不下肉身,所以逼不得已选择暂时性的逃离,或许这会是个不错的选择。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邓小平同志带领团队南巡,随之带来的是深圳的改革开放政策,还有大力支持GD省打造珠三角经济,率先开创国内经济示范省份。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解放思想,筚路蓝缕,栉风沐雨,为未来的发展奠定雄厚的基础。

    如今三十多年如行云流水般过去,人民的生活水平与幸福指数如芝麻开花般节节高,事实早已证明当初的政策是一个明智之举,如此伟大的战略啊。

    填海造陆,高楼林立,大量的工厂建立形成,成千上万的写字楼呈现,各个角落都有建筑工人的身影,那是当时广州跟深圳的场景。

    一切都准备就绪,似乎什么都有了,就差庞大的劳动力啦。

    来自全国各地的农民工通过报纸看到这个来之不易的机会,纷纷抛开手里的一亩两分地,果断南下挖金,形成一波农民工打工潮,热度随之飞起。

    小镇的农民工也是如此,他们瞬间看到改变生活的曙光,看到给家人带来幸福的希望,于是乎也毫不犹豫地抓住机会,商量好一起组队收拾包袱南下。

    也是在那个时候,天堂火车站巧合地建成投入使用。那个年代,绿皮火车是人们可选择的唯一出行交通工具,所以坐上绿皮火车南下成为小镇里一道特别的靓丽风景线,而一张小小的火车票却也成了浓浓的乡愁。

    火车站的候车厅人满为患,很显然男士的占比更多,嘈杂的声音完全盖住火车的鸣笛声。走近看去,百分之九十的人都是背着包袱,手里拖着行李箱,眼里带着好奇,还有一丝不容易被看见的期待。

    那边也挤满来送别的人们,年迈的父母搭着青年人的肩膀,似乎在交待着些什么,小孩子则是自始至终拖着父亲的手不肯脱离,可都是沉默不语。此时此刻尽是一片依依不舍的场景,离别的伤感涌上小镇的天空,可很快便随风飘逝。

    坐在火车的窗台边,一滴又一滴落下的泪水早已打湿眼眶,青年人匆匆忙忙地跟家人挥手告别,随即坚定地凝视着前方的道路,不再回头。

    火车缓缓驱动,青年人跟家人的距离渐行渐远,他们正式踏上一条逃离小镇的可归之路,开启全新的人生旅程。

    一瞬间,本来人口就不多的小镇也仿佛成为空镇,看着这番画面,不知到底是喜或是悲。

    (二)

    也许人生很多时候就像坐上一列火车,我们不知道火车什么时候会停下来,甚至不知道终点究竟在哪里,可我们还是义无反顾地选择踏上这辆列车,一路上享受着沿途的风景,无论好与坏,不回头看来时的路,就这样一直抬头向前,并期待着返程的那一天,希望那时看到的是不一样的风景,还有那个更好的自己,这样就不会有遗憾。

    父亲就是那批南下人的其中一个,当时的他也是有很坚定的信心,出发之时站在家门外,手里提着个大背包,脸上则是挂满笑容,意气风发的模样给年幼的我留下深刻的印象,那时的自己在心里默默地种下一颗意念的种子,发誓以后也要像父亲一样做个顶天立地的大男人。

    当时家里条件特别贫困,一天三顿吃不吃得饱都成为一个每天念念不忘的大问题,更别说能补充点营养给年幼的我们哥俩。为了养活我们哥俩及母亲及爷爷奶奶,甚至在未来给予我们更多的好日子,父亲肩负着家里五个人的使命,决意闯荡一番,决心开辟一片属于我们的新天地。

    经过殚思极虑,父亲决定跟姑爷一起加入陌生的电影行业,那个年代电影业处于发展起步阶段,大城市里了解电影的人不算多,农村里头的人则对电影一知半解,不温不火的市场看起来并没有太多的生机。

    “人们不了解不代表没有市场,偏偏没啥人知道就证明有很大的市场发展空间等着我们去开拓。据我所知,现在国内的电影都是拍我们中国人跟日本人打仗的战争片为主,这个主题深受一部分男女老少的青睐。在我看来,未来电影业会开发更多的主题影片以满足影客日渐递增的需求,届时有声有色的电影将会进入更多人的视野,看电影既当作享受生活,也能当作了解历史,一举多得呢。”姑爷看起来对电影业研究得很深入。

    父亲跟姑爷的电影足迹遍布半个大江南北,远至广西,湖南,湖北,福建,近至广东的每个城市,他们提着大屏幕及投影仪等设备翻山越岭,每到一个城镇,就买下当地电影院的版权,并自行售票在电影院播放电影,那时候客流量还不错,总体利润很客观。

    他们甚至会打开农村的市场,毫不犹豫地去到当地人口比较多的村子里找个大空地,然后就播放电影开始营业。

    这种电影进村的模式,竟然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完全激发了村里人的好奇心,像是发现外面新的世界一样,群众纷纷搬凳子出来看电影,一边吹着晚风,一边享受惬意的时光。

    虽然门票会比电影院的便宜许多,但是由于当地群众热情高涨,几乎场场都爆满,因此算下来的利润还是不错。

    每到春节回家之时,父亲跟姑爷也不甘示弱,果断拿下小镇影剧院的版权,抓住春节的火爆人流量带来的商机,继续做起这门生意。

    小镇的影剧院位于文化宫里面的影剧院大楼,影剧院能容纳上千人。文化宫里还有一块标准篮球场及图书馆及游戏机室及儿童娱乐设施,春节时期的文化宫会举行各种庆祝活动,所以到处都人满为患,包括影剧院。

    那个年代,虽然电影票区区几块钱,但也不是普通家庭能看得起的,来到这里看电影的人基本上都是富家子弟,而且他们会一次性买几张票。一家大小手牵着手去看一场电影,或许这就是美丽的邂逅吧。

    而我也总会在一大早就坐上父亲的单车,跟随他去到影剧院帮忙,做起小小检票员的工作。

    既能检票,又能看电影,还能随随便便出入影剧院这种高级的场所,那时候,无比快乐是唯一的感受。

    父亲在外的那些年,每次回家时总会给些钱母亲,也会带上琳琅满目且没见过的美味零食给我们哥俩吃,一大袋一大袋的,看见父亲回到家门口,我们哥俩都飞奔着出去迎接,并激动到跳至父亲的背上。

    日子逐渐得到改善,尽管还没过上小康的生活,但是我们一家人都感到非常幸福,因为我们看见一束光,它正向我们照耀开来。

    (三)

    村子里的一群八零后年轻人,因为读书不用功,所以就不得不要在二十岁出头便出来社会摸爬滚打,可没学历又没技术的他们,在工作中处处碰壁,始终找不到一个能让自己满意的行业。

    在二十一世纪初,中国人民银行开放国内黄金市场,随后再成立上海黄金交易所,使得黄金的走势不断攀高,促进作为产金与黄金消费大国的我们中国的黄金市场发展,这也让黄金行业成为众人的第二波淘金热。

    村子里的年轻人看准这个转机,经过一番考察后,他们二十来人不甘示弱,果断成群结队南下到广州市番禺区跟随师傅学起做首饰的手艺,并一起租住在老城区的一条狭窄的村子里。

    起初,学手艺的辛苦程度比想象中还要令人折磨,每天加班是常态,双手起皱皮是再也正常不过的事情,可自始至终,心中的目标一直在警示着自己,总不能就此空手而归吧,这样会很没男人面子的,所以再苦再累也会选择坚持下去,相信会有出人头地的一天。

    这种坚持也很快给他们带来生机。

    随着那些年人民生活水平质量的稳步提高,对于物质的追求也变得越来越强烈,甚至会出现互相攀比的现象,特别是首饰品,自此也带动黄金价格的持续上涨。

    学完手艺后就顺便在厂里上班,厂里的订单也日益渐增,随之带来的是工作量的加大,当然还有收入的增加。

    经过在首饰行业十多年的日积月累,他们都顺理成章地成为这个行业里大名鼎鼎的专家,同时也顺利为自己的人生添砖加瓦,把婚姻与小车通通收入囊中,还有回到家乡购房置家。

    每次开着小车回到家乡,他们总是笑容满面,村子里的人每每都会交口称赞,而他们的表情又如沐春风般洒脱,估计是已经完成当初逃离小镇时定下的目标罢了。

    后来,为了创造更大的可能性,他们决定整合彼此的资源,同心协力合伙开厂创业,终于体验到一番当老板的那种滋味。

    工厂也是坐立于广州市番禺区首饰城,占地面积不是很大,可却足够承载他们心中大大的梦想。

    小工厂不再额外招收其他员工,几个人既是老板又是员工。只要再多努力一点点,辛苦多一些,那么收入就会比以前大幅上涨,他们如此想着。

    (四)

    大三实习之时,正是2017年的春天,那一年离开校园的我正式踏入社会的大门,随后也跟随前辈的脚步加入到逃离小镇大军的行列。

    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毕业出来后,觉得在学校里学到的技术并不精湛,不足以支撑起企业的需求,而且认为行业未来的发展空间也不大,便萌生了无意扎根于本行的念头,决心利用自我感觉还不错的口才从而改行做销售,当时眼前根本就没闪现过小镇作为工作地,因此职业生涯的第一站,是来到繁华大都市广州。

    广州给予年少的我大学梦,让一个求学之子吸收到无数的知识点,现在是时候轮到我创造价值回馈广州了,当然这里的发展机会更多更大,遍地都是黄金,那是最初的想法。

    初出茅庐不怕虎,凭借一腔热血闯荡职场,很快便找到位于天河区的第一份工作,做起沐浴品的销售工作。

    可惜这段旅程并不算顺利,一路上坎坎坷坷,入职几天的时间里便被要求出差到各处奔波,挨家挨户敲门去推销沐浴品套装,后来发现貌似进入的是传销公司,便果断辞退工作。

    第一次逃离小镇的结果不是很理想,而后便遵从家人的意见,匆匆忙忙离开广州而回到老家的小县城做起邮储银行的大堂经理工作,这行当一干便是三年有多,期间积累丰富的社会经验,以及广泛的人脉资源,当然还有不菲的收入。

    那之后决定再次逃离小镇,随即二进宫广州,誓要追逐儿时的篮球梦,上班地点依旧是在天河区,这次是做起少儿篮球培训的工作。

    可惜那段旅程也很短暂,仅仅维持半年时间,支出远远大于收入,压力剧增,并没有完成自己当初的梦想,最后带着惨败的结果再度离开广州,又一次回到小县城。

    现在则是在小县城做着成人教育学历招生的工作,帮助社会上低学历人士顺利拿到大学文凭,从事教育行业已有两年多,期间与人沟通的能力及管理能力都有大幅度的提高。

    短暂性逃离小镇,只是这个结局并没有想象中流光溢彩。这些年更多的时间还是陪伴在小镇的不远处,看着它的日渐变化,而我也在其中找到一丝微光,距离触摸到梦想的天花板越来越接近,这就是继续陪伴的证据。

    如今回顾过去所走过的路,这六年的经历也让当初那个不懂世事的小男孩摇身变成能抵御万难的大男人,一切都很值得。

    (五)

    金黄的中秋时节,正是万家团圆的好日子。

    “你回来啦?”

    “是呀,昨晚才回来的。”

    “回来几天呢?”

    “三天呢,3号下午就要下去啦。”

    “还是在广州发展么?”

    “是的,在广州天河区呢。”

    菜市场内,由于打工人回家过节,买菜的顾客瞬间翻好几倍,所以又重现一番热闹非凡的场景,人满为患,你挤我挤的。

    归去,而又归于,这不就是我们想要的完美结局嘛。

    (六)

    无论是逃离小镇,又或是留守大本营,都没有对错之分,时间自然而然会给出每个人的答案。大城市也好,小镇也罢,都存在着一种光,或许是明亮,或许是微不足道,但都可以让每个人寻找到归宿,最终成就卓越。

    于每个人而言,机会是同等的,关键看自己如何去做。

    在他乡,有的人春风得意,有的人依旧苦苦挣扎,那都不算得什么,起码他们都有在努力拼搏,那就对得起这段时光,不会留下遗憾吧。

    只要还有机会活成自己想要成为的模样,同时不会辜负家人,那就是继续呆下去的理由。

    可打在心底里,谁又不希望在他乡奋斗,而在家乡成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