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其他小说 » 这座农村小镇 » 第十八篇:《六祖诞》

第十八篇:《六祖诞》

    (一)

    禅宗文化,是以中国佛教禅宗思想为基础所发展起来的一种传统文化,也是规模最大,影响深远,传播最广的宗派之一。

    因其开拓创新的精神,没有默守陈规,也不盲目崇拜权威,更不拘泥于条条框框,把中国文化带到一个崭新意境;其次有扎根人民的功夫,会根据人民大众的不同根机和心性而应机说法,因材施教中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不断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增添新力量;还有和而不同的海量,凝聚人心,凝聚人的灵魂,同时在凝聚民族精神中有所作为。

    期间也源源不断地诞生一批本土多代宗师,如智者大师,善导大师,六祖惠能,南岳怀让,石头希迁,马祖道一,百丈怀海等法门龙象,他们灿若群星,薪火相传,续佛慧命,共同参与创造了中国化的佛教。

    这其中第六代宗师惠能大师是中国禅宗的创始人,完成佛教的中国化及平民化,使禅宗文化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深刻影响了唐宋以来中国的哲学思想和文化艺术。

    他的禅宗思想核心是“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所倡导的修心养性,与人为善,忠孝忍让伦理道德,成为人类智慧的结晶,对今天构建和谐社会仍有积极的促进意义。

    (二)

    六祖惠能大师原籍HEB省,其父亲在唐代武德年间遭贬官,后来全家便徙居GD省YF市新兴县,而他顺理成章地在公元638年农历二月初八出生于此,而在713年农历八月初三圆寂于此,其弘扬的禅宗文化对我们新兴县产生根深蒂固的正面影响,并延续至今。

    年幼的惠能有一次在县城卖柴时,偶然间听到有人在念经,当听到“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时,他心中顿时有所感悟,当即请教老和尚,得知这是从湖北黄梅五祖弘忍禅师处得来的《金刚经》,于是便产生到黄梅学佛的念头。

    期间虽然受到母亲与舅父的极力劝阻,但是在神奇的“别母石”事件发生后,惠能学佛的念头如愿以偿,随即便从岭南翻过连绵山河抵达黄梅东山拜访五祖弘忍禅师。

    学佛的那些年头,惠能凭借聪明才智得到五祖的默默认可,最后依靠一首令寺院众人惊奇不已的“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偈子得到五祖传授衣钵,成为名副其实的第六代祖师,此时他的修行已经非常成熟。

    惠能大师得到衣钵后南下,一路到达SG市西岩寺,广州市光孝寺,SG市南华禅寺,SG市大鉴禅寺,新兴县国恩寺等地开始法门的开演与弘化,并留下闻名中外的《六祖法宝坛经》。

    于国恩寺入灭后,“端身不散,如入禅定”,留下全身肉身舍利,弟子将其供奉于南华寺,恰如祖师的佛法绵延至今,启人智慧,予人信心。

    其逝世后留下南华寺最珍贵的文物,就是被僧人称作镇山之宝的六祖真身像。坐像通高八十厘米,六祖结跏趺坐,腿足盘结在袈裟内,双手叠置腹前作入定状,头部端正,面向前方,双目闭合,面形清瘦,嘴唇稍厚,颧骨较高。

    从塑像中可以看出这位饱经风霜的高僧多思善辨的才智和自悟得道的超然气质。这座以六祖惠能的肉身为基础,用独特的夹苎法塑造的塑像,成为流传万古的真身像。

    新兴县后人为了纪念南宗六祖惠能大师并通过净化心灵的方式求得保佑平平安安,会在其诞辰日和圆寂日到国恩寺举行一系列的活动供奉自造的真身像,甚至各个乡镇都有些村子还单独举行纪念活动,同时每个村子都会自造一个真身像。

    我们垌心村也有这样一个延续九十年之久的传统活动,时间就设定在每年农历八月初二至初三,为期两天,人们也称之为六祖诞。

    (三)

    由于村子里并没有开展炮会等其他活动,因此在经过多年的演变后,六祖诞已经成为每年村子里重中之重的盛大集体活动,更是我们生活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这两天时间,就连出外游子也会不远千里从四面八方奔赴回家参加活动,所有人纷纷放下手头忙碌的工作而齐聚村子,六祖诞于我们而言,既是一场可喜的供奉活动,也是一场难得的团聚时光。

    以前村子里有一个专属的旧庙堂用于供奉,设计为一层的地方,面积约一百平方米,庙堂正中央摆放着从国恩寺买来的自造六祖真身像,还有一系列的菩萨至尊像坐立于真身像两旁,仿佛是在保护着它不受任何人伤害一样。门口正前方则是建一座白色的墙,摆放着又大又圆的烧香盘及一个烧纸炉供人们使用。

    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久经沙场的旧庙堂的破烂不堪模样逐渐显露无遗,几乎所有人都知道它已不再适用于供奉活动,于是村子理事会开始多次讨论新建一间庙堂的事情。终于在人民群众的生活条件变得越来越好之初,在理事会的努力之下成功汇聚各方的善款捐助之后,于2007年在村子里找到一块大空地筹建新庙堂。

    建成后的新庙堂,占地面积变成宽敞的两百平方米,外墙贴上蓝色的砖子显得格外敞亮大方,既保留旧庙堂应有的设施之外,新庙堂还在真身像面前增设一张大大的桌子,给人们摆设供品;庙堂里面四周还摆设更多的鲜花进行点缀;还增加一个水龙头,方便人们供奉后洗手;还设有独立的捐香油房间,接收来自各界人士的善款;另外在门前的左侧建一个社主公供人们使用;当然,最醒目的地方莫过于门口上方横幅贴有“六祖禅堂”字样的大理石瓷砖,上联与下联亦是如此。

    如今的庙堂,人们除了会在六祖诞时供奉外,也会在每月的农历初一及十五之时到里面烧香拜佛,还会在家里发生喜白大事之时来到六祖真身像面前碎碎念念,更会在每个重大节日里到庙堂供奉,另外偶尔又会有来自全国各地的人路过村子时顺便进来拜佛,以求得身体健康,或是心想事成等等。

    (四)

    每当临近农历八月的时节,常住在村子里的人们就会提前集中起来商量六祖诞的事宜,他们会群策群力,争取把它办得更加隆重多彩。

    首先是对外宣传这项重大任务,我们并不想搞内部固化思维模式的活动,也想诚邀社会各界人士齐聚村庄,一起品尝六祖斋宴,共同祈求平安幸福,让整个六祖诞现场热闹非凡,同时让村子的知名度潜移默化地响亮起来。

    大约在六祖诞开始前的一个星期,村子里就会用红纸黑字写好几十张大型海报,内容就是“五一村委垌心村将于农历八月初三举行盛大的六祖诞,诚邀社会各界人士踊跃参与祈求平安。”,随后派专人开着三轮摩托车到小镇各条村庄及街道上贴海报宣传造势。

    同时村子里还会在路口村牌的路边两旁拉上相关的横幅进行宣传,以及插上众多彩色旗子飘扬于村子上空,由于村子的地理位置天生优越,正好处于国道G359旁边,因此每年还能随缘地吸引到一批路过的外地车主进来供奉。

    甚至有一年,我们还花重金聘请广东广播电视台过来跟拍录制,节目组全程拍摄每一个重要环节,再之通过采访村民去详细了解六祖诞过去多年的故事,随后电视台在全省观众面前播放出长达几分钟的六祖诞视频,村民们纷纷守在电视机前反复观看,并时不时竖起大拇指称赞。

    而后一传十而十传百的效果慢慢显露出来,小镇上的许多人早已知晓我们垌心村在每年的八月初三都会举行盛大的六祖诞,往后每年也就无需通知便会准时看到许多外地人三五成群地到场。

    自此,六祖诞的招牌越打越响,这些年来到村子里品尝斋宴的人数也由最初的四五百人而逐年迅速递增,目前的峰值是一千三百人,每年都是呈现出车水马龙的盛况。

    接下来的几天时间里就是对庙堂进行整体布置,村子里有空闲的妇女们会到庙堂打扫卫生,还有整齐划一地摆放好供奉所需的水果及香烛及鲜花等,再安装五彩缤纷的灯光将之装饰得庄严大方。青年男士们也没有闲着,他们则是在庙堂隔壁的大空地里搭建摆宴席的厨房及台凳等,还有摆放大型的气球拱门在入口的位置,营造出喜庆的氛围。那边戏剧社的工作人员则是在庙堂后方的树头边摆设演戏的设备,再进行多次的调试。

    (五)

    一切都已准备就绪,随后八月初二很快便如约而至,清晨的一缕阳光伴随着一首响当当的《大悲咒》歌声从庙堂里的大音箱传到村子里每个角落处,正式宣布拉开六祖诞的大幕,所有人随即走出家门汇聚到庙堂,并按照之前的分工计划有条有序地投入到紧张而忙碌的工作当中。

    第一天的早上,这边八音组在角落处用弦及琴子及笛子及锣鼓进行演奏,演奏的顺序周而复始,整体旋律欢快,曲调高昂洪亮,节奏振奋人心,给人一种气氛热烈而流畅的美觉。

    那边的喃么佬在庙堂面对真身像不停地念咒,虽然听不清楚具体在念什么,但是也能看出他们累积多年的丰富经验,整个流程下来干净利落,动作爽快。

    另一边村子里的妇女则是围坐在一起,她们一边有说有笑,一边折叠米黄色的护身符,由于每一个参加六祖诞的人都能获得至少一个护身符,所以这个工作量算下来也不少。传说中这个呈三角形的护身符能保佑人人平安健康,无论是放在钱包里或是车子里或是枕头边都可以起到同等的作用。

    再看看那边的厨房,尽是一片忙碌却没有一丝凌乱感的模样,村子里的十几位青年人挥动着手中的菜刀,不出一个小时的功夫便切好所有肉菜,而妇女们在井然有序地清洗碗筷,来自本村的几位厨师们则是大展一番身手,把地地道道的天堂美食恭送到每位食客口中。第一天的菜谱是以肉类为主而蔬菜为辅,餐桌上摆满多种多样的肉类,让人们大饱口福,当然这也是为第二天到来的全斋宴而精心设计的。

    下午时分,喃么佬开始用纤细的竹条及彩色贴纸编织一个坐立式的仿真六祖像,那是在放生环节会用到的。用时不到三个小时,他们便用熟能生巧的双手创造出一个高达三米而宽至一米的仿真六祖像,瞬间引来众人的围观,纷纷叹观止矣。

    这边几位老年人在挥墨写字,原来是为来自社会各界捐香油做功德的善男信女金榜题名,捐赠的钱被放进一个“随缘乐捐”的木箱里,而老年人则会立刻在红纸写上捐赠姓名及金额,然后再由两位年轻人张贴到公示墙上。

    到了晚上,庙堂后方的文艺舞台上灯光闪耀,来自小镇本土一支妇孺皆知的粤剧队伍连绵不断地带来精彩绝伦的文艺演出,不乏有唱粤曲,演小品,做戏剧等等,坐在场下的村民看得津津有味,源源不断的掌声传送到舞台中央表演者的耳中。而部分多才多艺的村民也会应邀上台表演,全场的气氛瞬间被点燃。

    第二天的早上,所有村民首先会到真身像面前烧香拜佛,另外家家户户的妇女们纷纷用红色篮子装好自家准备的苹果及桔子及柚子及粉丝及炸腐竹及米粒及红包等物品统一摆放到真身像面前,再由喃么佬通过做功德的方式进行供奉,此时喃么佬带领一群村民及外地人在真身像面前念经拜佛。

    这边也陆陆续续迎来一大波外地人过来供奉,她们自带元宝香烛来到庙堂供奉,用最真诚的信念以求六祖保佑平安健康,随后就来到香油处领取护身符及佛珠及观音吊坠及定制的雨伞等物品。有些人会选择买些斋菜回家吃,而有些人则会选择留下来跟我们齐齐品尝斋菜的美味。

    中午时分,热闹的气氛达到顶峰,一千多人齐聚在餐桌,共同品尝佛教特色菜肴。佛说众生不能杀生,出家人便每天以素食为三餐,因此在八月初三供奉这一天,我们也是全部只吃斋菜。餐桌上摆满了多种多样的斋菜,不乏有开胃的青椒炒萝卜干,花生焖莲藕,流沙包,蒸水蛋,焖豆腐,焖杂菇,紫菜蛋花汤,油炸焖萝卜,这其中最受欢迎的招牌菜非“六祖斋”莫属。六祖斋用六祖名字去命名,它由黄白菜与炸腐竹及冬菇及粉丝及胡萝卜丝及木耳的食材混煮而成,这道菜虽不是肉菜,却又胜于肉菜,往往都会被人们一扫而光。

    这场熙来攘往的斋宴,人们完全沉浸于斋菜的美味中,瞬间能够忘却肉类的味蕾,此时此刻只有享受,吃斋菜何尝不是一种幸福呢。

    下午之时,最重要的环节便是放生。佛教既不杀生,而且还主张放生,救护那些被擒抓宰杀或命在垂危的众生的命,通过积极的善行让生命得以重拾生机,因此功德至大。

    放生是所有人都需要参加的,由五个喃么佬敲锣领队,八音组不停地吹着喇叭结伴同行,其他人穿上定制的六祖诞黄色衣服排成队伍跟随其后,其中一个人顺手带上提前从菜市场里买回来一些活鱼及乌龟,另外几个人抬着纸制品仿真六祖像一路前行,整个队伍像一条长长的巨龙,浩瀚的声音响遍整座天空,波澜壮阔的场景瞬间引起路人的好奇瞩目。

    我们沿着村道走大约三十分钟的路程便来到隔壁村子的一条小河流边上,此时此刻的河流宁静地慢慢流淌,仿佛对于我们的到来期待已久,毕竟它已经承接我们多年的放生任务。

    八音组的喇叭声吹响放生的号角,四个喃么佬随即敲锣伴随,另外一个喃么佬则是面对着河流,一边手中不停地摇铃,一边将念词脱口而出,众人则是全程在后面观望风色,随后一位老者在河流边上点燃元宝蜡烛,待喃么佬一声命令,活鱼及乌龟重新回到大自然的怀抱,小小的生命回到最初的归宿。

    来到晚上,众人再次享受一顿丰盛的斋宴过后,六祖诞也接近尾声。接下来进行的是净地,佛教的思想是让人们解脱苦恼,从而真正找到内心的快乐和宁静,其含义是指让此处地方清净纯洁,所以我们需要在村子里挨家挨户到门口处净地。

    由喃么佬吹响牛角领队,村子里的一众男青年纷纷戴上头巾组成队伍出动,其中一人手提朱砂,一人负责烧鞭炮,一人负责拿正在燃烧的火蓠,一人负责拿卷起来的竹席,一人负责捡蜡烛,另外两人负责抬竹制的架子。家家户户都会提前在门口放好点燃的蜡烛,随即紧紧关上大门静候净地队伍的到来。

    每到一户,先是由喃么佬进行简短的念词,随后他会指定门口其中一处地方,示意青年人撒下朱砂,之后一位青年人在此处用尽九毛之力将竹席往下一打,据说这样能把黑鬼打走,然后另外一位青年人捡起熄灭的蜡烛扔到架子上,最后一位青年用火蓠点燃鞭炮到门口,一户的净地流程就此结束,随即赶往下一户重复以上动作,全部完成后便把架子扔到不远处的河边上,整个净地环节就宣告完毕。

    六祖诞最后一个环节是供奉福禄寿,在民间信仰中福禄寿象征着幸福,吉利,长寿,而佛教中其则为天道众生,神仙众,天人众,是轮回中较好的福报。

    在场地中央,喃么佬摆好三张八仙桌,再用大米堆砌出福禄寿三个闪亮的大字,其中福字放在中间,禄字放在左边,寿字放在右边,而后将八仙桌分开摆放成三角形状。另外还有一张八仙桌用来摆放福禄寿的神主牌,以及正在燃烧的大香。

    众人纷纷坐在场边观看即将到来的表演,随后由一位喃么佬带领村子里几位青年人及中年人排成队伍供奉福禄寿,起初喃么佬一边敲锣一边念词一边围绕三张八仙桌游走,队伍则是紧随其后即可,随着时间的推移,喃么佬的节奏越来越快,也由游走变成快速奔跑,后面的队伍也是跟着奔跑,经过短暂的奔跑,这边两位中年人却已气喘吁吁,看得场边的观众大呼过瘾,笑声始终没有在夜空中消失过。

    随着一声六祖口头禅“南么阿弥陀佛”的到来,供奉福禄寿环节也顺利完成,自此正式宣布今年的六祖诞圆满结束,我们一起相约明年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