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玄幻奇幻 » 问鼎之世 » 第十二章 有钱的烦恼

第十二章 有钱的烦恼

    拍卖行的大掌柜姓孙,名圭臬,寓意做人做事有规矩。

    这个小老头的前半生就跟他的名字一样,特别有规矩。

    凡是他见过的人,都会整整齐齐贴上标签;

    凡是他做过的事,都会摆的横平竖直。

    就连他每天经过的地方都会尺子量一量。

    正因为如此,他在工作中从来没有纰漏。

    他也以此为荣。

    可是随着纳兰黛婕的出生,他的后半生常常处于一种救火队员的焦灼状态。

    他的规矩常常面临着这个小主人的挑战。

    而他几乎没有半点办法。

    因为他是守规矩的人。

    “孙伯,咱们拍卖行账上还有多少钱?”

    纳兰黛婕把王真领到大掌柜的书房,看着独自发呆的孙大掌柜问道。

    “不多,应该有五万两黄金吧。”

    孙大掌柜知道自家这位小姐的脾气,肯定会来要钱,所以一早就问了账房。

    “这样,先把这五万两黄金给这位小爷。”纳兰黛婕吩咐道,接着背着手来回踱步盘算着,“剩下的十六万两还要孙叔去找卢万友借了。”

    王真急了,心想这不还是搅黄了吧。

    原本我可以拿到三十万两,被你这个臭丫头一搅和,你给我五万两,然后打个欠条?

    王真正准备说道说道。

    结果被纳兰黛婕一下给堵住了:“别说了,我知道你想说什么。钱本小姐会一分不少给你。不过咱们先吧帐算清楚,免得到时候说不清。你的古籍成交价是三十万两黄金,拍卖行佣金提成拿掉二成,鼎门的税收再拿掉一成,所以实付给你二十一万两黄金整。这个帐你应该算的过来吧。有什么异议你也可以问孙大掌柜。”

    王真倒没关注这些,反正这是一笔飞来的横财,只要大的地方没问题就行了,谁还关注细枝末节。

    又不是在菜市场买小菜,几个铜板还要争个面红耳赤。

    “我们小姐说的是实话。这些都是按拍卖行的规矩办事。想必这些你已经了解的很清楚了。”孙大掌柜又开始了卖弄他的专业精神。

    “这些都没问题,现在关键的是你们什么时候把钱付清。”王真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三天,最多三天,怎么样?”纳兰黛婕打包票说道。

    “没问题,三天就三天!另外,你是不是给我立个字据啊。”王真想着这么多钱空口无凭。

    “这个当然,字据我已经立好了。”纳兰黛婕随即让一名伙计把字据拿了过来。

    王真看那字据写得明白无误,便签字画押。

    孙大掌柜于是领着王真来到账房,提取了五万两黄金的金票,每张的票额是一千两。

    “这是咱们境州大通钱庄的金票,见票即兑。你放心。”孙大掌柜又贴心地解释道。

    王真拿了五万两金票和剩下十六万两的欠条,便屁颠屁颠地离开了拍卖行。

    孙大掌柜来到纳兰黛婕的身边不无忧虑地说道:“这件事非同小可,我担心师尊他老人家会亲自过问此事。”

    “你放心吧,这事我自会向他解释。目前,只要这本《络经》不要落到龙鼎门的手上就好。”

    纳兰黛婕看着手中的古籍长长舒了口气。

    ……

    我的妈呀,这么多钱,老子怎么花呀!

    还练气功,练个蛋的气功。

    早知道就不该让王盛去学行商,咱们哥俩在这府城当个富家翁该多快活。

    可是行商居无定所,想追都不知道上哪里追去。

    况且周大海这个人还不错,王盛跟着他应该吃不了亏,且等他们音讯吧。

    对了,还有老孙头。

    这老头不错,帮了我大忙了,要不是他帮我解开那个什么咒,那书早就烧成灰了。也就是说这些金子全烧没了。

    所以我是不是得给他个几万两花花。

    随即他又否定了自己的想法,那老叫花子如果知道那书能卖这么多钱,肯定至少会要一半。

    因为他起码有一半的功劳。

    所以我就跟他说只卖了一万两黄金,分给他五千两。

    哈哈,自己怎么这么缺德!

    反正这老头一大把年纪了,五千两黄金够他养老送终的了,而且绰绰有余。

    王真就这样乱七八糟想了一路。

    对了,前面那家店里的烧鹅还没付钱呢。

    王真于是迈着六亲不认的步伐来到这家豪华的大酒楼。

    店小二老远就看了这位气功师小爷来了,赶紧堆满笑脸迎了过去。

    “还记得我吗?”王真嘚瑟地问道。

    “就是小的这双眼睛瞎了,天底下的人都不认识,还能不认识您。您是早上那位气功师小爷。”店小二张嘴就来。

    “嘴巴真甜。那你知道我来干吗?”

    “您一定是觉得上次的烧鹅特别好吃,又来捧我们酒楼的场。”店小二故意不提还钱这回事,只捡好听的说。

    “来,给小爷把早上的帐结了。另外听你的,再来十只大烧鹅,外加十坛好酒,不过不是在这吃,而是给我打包带走。”

    王真说完,便掏出一张一千两黄金面值的金票递给店小二。

    店小二自认为在这府城地界,已经算是见多识广了,哪成想吃个饭掏出一千两黄金的。这些钱够买下整个酒楼了。估计还绰绰有余。

    因为在民间多用白银或者铜钱面值的货币。三者的换算比例为:一两黄金=一百两白银=一百贯铜钱=十万铜钱。

    店小二于是直接找到掌柜,把事情一五一十说清楚。

    掌柜赶紧满面春风地迎了过来。

    “这位小爷,我是这酒楼的掌柜,您的情况刚才小二已经跟我说了。我这里表个态,以后您来我们酒楼随便吃,什么时候方便什么时候结账。这张金票您还是收回去,省的打小的们脸。”

    王真一听这话说的,感情自己想付款,人家还不敢收。

    这世道真是变了。

    随后王真带着酒楼的一众小二去找老孙头。

    那些小二有的拿着打包好的烧鹅,有的抬着上好的杏花村。总之浩浩荡荡,比人家娶媳妇还热闹。

    王真来到下城街,街边的乞丐依然很多,老的,小的,中年的都有,断胳膊断腿的也有……就是找了半天找不到老孙头。

    甚至专门跑到那个破屋子里也没找到。

    有人说他一早上便出城了。

    王真本来很好的兴致,这下浇灭了一大半。于是将那些烧鹅,酒都给了街边的乞丐们。

    没钱是痛苦的,有了钱没人与自己分享喜悦也是痛苦的。

    王真两天内把这两种痛苦都经历了一遍。

    就跟小说里写得一样。

    是啊,偌大一个府城,怀揣几万两黄金,竟然一个认识的人都没有。

    这种寂寞和悲凉找谁说去?

    ……

    算了,明天还是去练气功吧,起码还有点事可做。

    毕竟,有钱之后最重要的就是健身。没有身体做本钱,一切都像是赊账。

    早晚都会还的。

    于是王真便去档案局把档案挂了号。

    档案局管理员依然面无表情地提醒他交钱。

    王真都懒得理他。

    就知道钱钱,小爷我真拿出来还不吓死你,最后又哭着喊着要还给我。

    这世道人心,算是看了通透。

    于是王真开始心安理得欠这些小钱了。

    这可能就是后世说的,欠钱的是大爷。

    为啥,因为人家很可能拿出钱来,面值大的你要不起。

    不然,谁也是不是傻子,还会惯着那些真没钱的穷光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