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女频频道 » 直播古玩城,别人捡漏你批发? » 第四十五章 栀子豉汤局

第四十五章 栀子豉汤局

    “你是这个。”

    四爷爷冲着苏白比了一个大拇指,拎起茶叶罐摩挲着,

    “这个茶叶罐还是我老子传下来的,用了一辈子,要不是……”

    四爷爷摇了摇头,没有说下去,转而道:“来,我把茶叶倒出来,你仔细看看它值多少钱?”

    四爷爷招呼着何叔撕下来一张旧日历,把茶叶一股脑儿地倒上去。

    苏白只能先等着,

    排除下干扰也好,刚才只是一个“扫描”发现茶叶罐上冒出来的数字不对,

    具体的还得“检测”才知道。

    毕竟,这个茶叶罐它不是瓷器,

    它是金属质地,

    不归“古玩鉴定(陶瓷III级)”管。

    “我看看。”

    苏白接过倒干净茶叶的罐子,先仔细观察了一下。

    锡罐有小的黄酒坛子大小,肚子圆鼓鼓的,在罐体上竖着铭刻着文字,从右到左,细看飘逸俊秀。

    苏白看了个寂寞后,反手就是一个“检测”:

    【物品:锡罐】

    【年代:清康熙早期】

    【描述:此罐形似将军罐,器制素雅,锡胎银光润泽。

    罐身铭文为楷书《五柳先生传》选文,落方款“存周”;

    内罐盖、罐底皆有铭文。】

    掌故:沈存周,以制锡闻名于世,曾为大儒制酒器,传为佳话。其锡器,多铭刻自作诗句,乃清代锡壶第一名家。】

    【价值:10万。】

    不等苏白说话,四爷爷就急道:“值钱吗?”

    神同步地,

    直播间里也是【值钱吗】的弹幕在刷屏。

    苏白点头:“值钱。”

    “这是一把清代的锡制茶叶罐。”

    【清代就有锡的?】

    “清代就有锡的?”

    四爷爷再次神奇地接上了网友的频道。

    “有的。”

    苏白将“检测”出来的结果大致说了一遍,重点就在那清代制锡第一名家沈存周。

    一听名家作品,

    四爷爷一拍大腿,半是得意半是气愤地道:“我就是说了这是好东西吧,从小我老子就在用,碰都不让我碰一下。”

    “那些收货的还想忽悠我。”

    “开价一个比一个低,气得我都不想卖了。”

    何叔安慰道:“现在的人为了赚钱都黑了心了,像是小白这样实诚的孩子不多了。”

    实诚……

    苏白有些不敢接这话。

    直播间里更是笑不活了。

    【哇哈哈,实诚?你这是看不起我苏神这个职业捡漏人吗?】

    【要说厚道是有的,良心也是有的,实诚那是绝对没有的。】

    【实诚人能花每个月一点房租,就买走人价值上亿的宝贝?】

    【四爷爷,何叔叔,就是你们眼中这个实诚人,玩起什么囫囵吞枣老6了。】

    苏白索性不看弹幕了,当着家里老人的面,也不好回嘴,有点憋气。

    这时何叔说的话引起了她的注意。

    何叔道:“四叔,这个茶叶罐,就是你说的那个,开始有人开价两万,你没舍得卖,后来又来了好几拨人,一个比一个开价低那个?”

    四爷爷点头。

    何叔问道:“最后一个开到多少来着?”

    四爷爷义愤填膺:“50,就50块啊,昧良心啊,让我拿大扫帚轰了出去。

    后面再没人来看。”

    何叔感慨:“早知道卖给第一个了,那人还厚道一些。”

    四爷爷跟着叹气:“是啊,早知道卖给第一个了。”

    这番话对话,开价从20000跳水到50的,让从来没有接触过乡村收货的网友们啧啧称奇:

    【不懂就问,还有人开几十块钱收古玩的吗?太黑了吧,这能收到吗?】

    【一对比第一个果然是厚道人。】

    【四爷爷不知道把握机会啊,没卖给第一个厚道人,也就是遇到苏神回家,不然得烂手里了。】

    【那人指定也是后悔了,不然就又来了。】

    “下乡收货的那些人,经常拿几十块糊弄人,有不少文物就是以这样的价格从民间收上来的,最后在拍卖会上拍出了天价。”

    苏白说完,看着四爷爷和何叔表现出来的懊悔,

    毫不怀疑只要那个“厚道人”再出现,

    四爷爷肯定跟见到了亲人似的,

    马上就把锡罐卖给他,生怕卖晚了对方反悔。

    她想了想,问道:“四爷爷,这个锡罐,你给很多人看过?”

    四爷爷摇头:“没有吧,就给开两万的看过,我看他买其他人东西时候挺实诚的,才带他回家给看的。”

    “后面那些都是自己找过来,我不死心,才又给看的。”

    “这样吗?”苏白重新拿起锡罐仔细赏玩了一下。

    明显的器型优美,铭文飘逸,

    包浆自然,

    大开门的东西。

    想压价很正常,开50就过分了。

    能有脸皮开出50的人,能是四爷爷拿着扫帚说赶走就赶走的?

    肯定要死皮赖脸地继续往上报价格。

    赚钱嘛,不寒碜。

    这,不对劲呐。

    苏白心里有数了,道:“四爷爷,我没猜错的话,应该是有人跟你做局呢。”

    “做局?”

    四爷爷和何叔惊呼出声。

    苏白点头:“在古玩圈里,这叫‘栀子豉汤局’,民国时候那些做局的骗子们给取的名,但类似的手段,从古到今都有人在玩。

    四爷爷一脸懵圈:“什么汤?”

    苏白道:“《伤寒论》里有‘心中懊恼,栀子豉汤主之’的方子。”

    “这个局,主打的就是一个懊恼。”

    “货主不愿出售,买家又砍不下价来,

    就会借着其他买家不知道货主信息,

    派人在几个月甚至几年时间里,不断过来报价,越报越低,使得货主心中懊恼,早知道卖给第一个人了。。”

    “最后,第一个买家看时机成熟了,再现身报价,

    货主经过前面的懊恼折磨,便会一口答应,生怕又把买家给吓跑了。”

    “不仅不会觉得自己卖得低了,还会对买家心生感激,生出好感来,认为对方才是唯一的一个厚道人。”

    “做局的买家,不仅达成了目的,还留下了好名声,日后还有类似的生意,别人还会找他。”

    “这就是栀子豉汤局。”

    苏白说完,不忍心看四爷爷脸上那一阵青一阵白的,智商受到侮辱的悲愤。

    为了让他缓缓,只能先闭嘴看看弹幕了:

    【好家伙,我直呼好家伙。】

    【栀子豉汤局,长见识了。】

    【古玩圈里套路深啊,我人都在古玩市场了,默默地又出来了,脑子不够用,惹不起,告辞告辞。】

    【哼,这要换成我……也得上当啊。】

    【为四爷爷默哀一下,没气得背过气,果然是身体棒棒哒。】

    【为四爷爷默哀啥,为那个做局的好汉默哀一下吧。】

    【前面的怎么说?】

    【做局的好汉得回来吧?四爷爷的胳膊粗不?阿牛的胸肌大不?你说呢。】

    【为做局的好汉默哀+1】

    【死定了,拖出去埋了吧。】

    苏白发现这弹幕不能再看了,回头笑出声来不礼貌,

    连忙轻咳两声,吸引了四爷爷和何叔的注意力,指着锡罐道:

    “四爷爷,你这个这只罐子保存得不错,市价应该能到10万左右,上拍卖的话,可能还能高。”

    “只是这是个杂项中的冷门,卖的话应该到不了这个价,要不我帮您问问。”

    苏白就没打算在四爷爷这边捡漏。

    四爷爷点头同意后,苏白在直播间问:“虞老板在吗?”

    也就是一问,

    话音刚落,苏白就拿出手机准备打电话了。

    号还没拨出去呢,一条弹幕飘过:

    【在呢,这个锡罐10万我可以收,最后应该能12万成交出去。——虞青钱。】

    还真在啊?

    真就住在直播间了是吧。

    苏白哑然失笑,把情况跟四爷爷一说。

    四爷爷不好意思地道:“怎么能卖那么老多呢,要不8万吧,你朋友也得挣点。”

    “不用,就10万吧,虞老板有钱。”

    【噗,神踏马的虞老板有钱,虞老板好惨。】

    【惨是惨了点,好歹也赚两万不是。】

    【前面的,古玩圈是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赚两万基本等于亏本,也就是虞老板人脉广,不然的话纯纯的冤种买卖。】

    苏白要来四爷爷的卡号发给虞青钱,

    马上10万块就到账了。

    四爷爷麻溜地把沈存周的锡罐包起来,赏了阿牛一脚,让他跑着送苏白家里去。

    苏白阻止都来不及,只好被两个长辈拉着聊了会儿天。

    就在她要告辞的时候,

    一个声音从何叔家的篱笆墙外传了进来:

    “四大爷在这吗?”

    “我是来收货的。”

    何叔先扯了一嗓子:“在呢,你进来吧。”

    一扭头,他才看到四大爷的表情好像不是太对。

    “怎么了四叔?”

    “就是他。”

    四爷爷咬着牙。

    “哪个他?”

    “那个栀子豉汤。”

    说话间,“栀子豉汤”进来了,那是一个30多40左右的中年人,短发、圆脸,带着褐绿色镜片的变色眼镜,笑呵呵地就进来了。

    见人就发烟。

    “四大爷,我是小格啊,你不认识我了?”

    “就是要找您收茶叶罐的那个。”

    要不说看热闹是人类的本性呢,

    见有热闹看,

    直播间里的粉丝都不催着苏白赶紧多跑几家捡漏去了,全都兴致勃勃地开始了围观:

    【就你叫栀子豉汤呢?】

    【就你叫小哥是吧?】

    【说啊,两条胳膊三条腿,你自个儿选要断哪条?】

    【天堂有路你不走,地狱无门你闯进来。】

    【稳住别浪,这老的老,小的小的,等下我方上将阿牛。】

    四爷爷明显也是一个想法,沉着脸听小哥拉家常,不动声色的,别人发烟他也接着。

    直到,

    阿牛伸出大象腿一样的胳膊,推开了篱笆门。

    正要进来,

    四爷爷当即一声暴喝:

    “就站那,别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