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女频频道 » 直播古玩城,别人捡漏你批发? » 第七十章 戏鱼堂帖

第七十章 戏鱼堂帖

    “这佛像是仿品吧?”

    工作人员下意识回答道。

    “既然真货可以买,为什么仿品就不能卖?我觉得这尊佛像做工不错,哪怕是仿品也有收藏价值。”

    苏白笑着反问了一句。

    工作人员想了一会,觉得苏白说的有道理。

    刘大公子只让他们负责卖掉博物馆内的藏品,没说只能卖真货,不能卖仿品。

    只是因为仿品没有定价,她也不知道该卖多少钱。

    “您稍等一会,我去咨询王经理。”

    工作人员小跑着找到王经理,说了下苏白这边的情况。

    听说有人想要买仿品,王经理愣住了。

    他亲自来到苏白面前再次询问:“这位老板,佛像是专业机构鉴定的仿品,您真的想要?”

    “没错,我买回去摆家里。”

    苏白认真说道。

    王经理对古玩也有点了解,看了眼红料佛像。

    上面镀着一层金,用的明显是现代工艺。

    他愈发认定鉴定机构不会出错,点了点头道:“这件仿品确实可以卖。”

    刘大公子并没有收藏爱好,委托他们负责出售博物馆收藏时交代过,哪怕是仿品,只要有人买,就通通卖掉,他只要现金!

    与此同时,刘家委托的鉴定机构也为仿品估了价,并表示过几天可以帮忙找买家。

    王经理认为今天来的富豪老板肯定看不上仿品,就没把价格展示出来。

    他拿出一本小册子,很快就找到这件“仿古”红料佛像的售价,微笑道:“这尊佛像售价5000块,您可以先付百分之十的定金,过几天再补齐余下款项。”

    苏白有点惊讶,没想到对方居然真的肯卖这些“仿品”。

    她赶紧摆了摆手:“没关系,这点钱我可以全额支付。”

    “好嘞!”

    王经理见有人买仿品,自然没有拒绝的道理,毕竟蚊子肉也是肉。

    他立即吩咐工作人员将红料佛像打包好,方便苏白离开时带走。

    “仿品你也买?”

    虞青钱很是惊讶。

    在他看来5000块买个高仿的红料佛像有点亏了。

    这不像是苏白的风格。

    以前苏白捡漏上百万的古董都抠抠搜搜地砍价,今天居然会花5000块钱买个仿品,实在让他无法理解。

    “哦,是要给直播间的粉丝们送礼物是吗?不如我介绍进货的厂子给你,那里有不少做工不错的佛像,还便宜不少。”

    虞青钱自以为明白了苏白的想法。

    “不用的,家里缺点摆件,我就觉得这尊佛像上眼。”

    苏白不好告诉虞青钱真相,因为这地方还有不少件所谓的“仿品”等着她,这时候说出来,被在场的大老板们察觉到,怕是没法捡漏了。

    “好吧,随你便。”

    虞青钱只是提了一下建议,买不买是苏白的事。

    买下红料佛像后,苏白继续去看别的藏品。

    虞青钱则是向王经理询问一幅字帖的价格,没跟着苏白。

    这也让她把悬着的心放了下来,至少不用编借口了。

    再说了,若是让虞青钱一直跟在身边,自己又只看“仿品”,怕是会被他发现一些端倪。

    到时捡起漏来,可就多了一个对手了。

    关系好归好,

    捡漏可不是请客吃饭,

    苏白拎得很清。

    ……

    走了一会,馆内没标价格的藏品还真不少。

    一件件扫描过去,苏白发现这些所谓的“仿品”有不少都是真货。

    反倒是真货里面,有很多的假货。

    不由更加惊讶了。

    刘峰这是想干啥?

    瞒着自己儿子,将真货全都弄成仿品,然后给别人捡漏?

    苏白边走边思考,来到一个古籍展示柜前。

    “这是《戏鱼堂帖》?”

    又一件没有挂牌子的古籍吸引了苏白的目光。

    她没有犹豫,立即唤来工作人员,取出展示柜内的碑帖。

    同时借着跟直播间粉丝讲解,来作为掩饰。

    直播就是好,

    在场的老板们,可没有她这么自然的掩饰方式。

    苏白讲解道:

    “所谓碑帖,是指碑和帖的合称,

    ‘碑’指的是石刻的拓本,

    ‘帖’指的是将古人著名的墨迹,刻在木板上或石上汇集而成。

    古时候人个没有我们现在的条件,上网一搜什么都有,想学习或者研究书法,就得靠碑帖。”

    苏白说着,上手了这件《戏鱼堂帖》。

    它乍看上去是宋代的拓本,属于经折装,表面华贵,按工细致,看起来很是典雅。

    但是细看之下,就会发现有不少问题。

    《戏鱼堂帖》这样的宋本名帖,照理说应该会有不少名家的鉴藏印。

    苏白仔细观察了下,其中三枚钤印没什么问题,但是旁边有两枚总给人一种别扭的感觉。

    换句话说,就是这两枚钤印的位置不对劲。

    一般来说,书画上落款盖印,印比字大不可以。

    大幅盖大印,小幅盖小印。

    钤印的位置应该在首二行或者本行以下空白处。

    如果有多家鉴藏印,则应是先四周后至中央。

    这两枚钤印位置却明显有问题。

    当然,仅凭钤印位置,还不能让人觉得此碑帖可能造假。

    碑帖本身就有补墨的痕迹。

    所谓的补墨,是指作伪者将碑帖上残破的地方处理过后补上墨,使得墨色一致,这种做法虽说简单,但是如果作伪者技艺高超,哪怕是行家都有可能看走眼。

    但是眼前这幅《戏鱼堂帖》仿佛生怕别人看不出它是经过补墨处理,连墨水的颜色都不一致。

    宋代真品的墨色经过数百年的氧化,墨色已然不是黑色,而是呈现出一种微微泛蓝的感觉,看上去十分淡雅,补上去的墨色却没有这种感觉。

    一般来说,作伪者都会尽量模仿原本的墨色进行补墨。

    反观这幅碑帖,上面的蓝黑分明,一眼就能看出补墨的痕迹。

    整体看来,就给人一种低仿的感觉。

    苏白想起方才也有几名专家站在这幅碑帖前驻足,他们大概率是看到这些处理过的痕迹,才认定碑帖有问题。

    只是专家们没有上手,并未发现碑帖根本无需补墨!

    碑帖的补墨位置经过特殊处理,贴了一层微不可见的薄膜,补墨部分反而成了掩盖真迹的外衣!

    苏白一个“检测”扔上去,什么掩饰,全白费。

    【物品:《戏鱼堂帖》拓本】

    【年代:宋代】

    【描述:戏鱼堂帖十卷通行本,有鉴藏印“南谷所藏金石”、“书学院藏”、“秋府文库”】

    【掌故:丛帖之刻,肇始于宋而盛于宋。】

    【价值:200万。】

    啧!

    苏白感觉自己就不像是在捡漏,倒更像是鱼上钩后,提上来的那一瞬间。

    主要是看什么鱼,值多少,而不是鱼上不上钩。

    这博物馆里,

    有人细心地把“鱼”,全给分好了,挂钩上,

    简直就像是在勾引苏白去全给提了。

    那有什么说的?

    “这十卷《戏鱼堂帖》我要了,多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