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都市言情 » 让你临终关怀,你给治愈了? » 第81章 逆向导丝技术

第81章 逆向导丝技术

    喜悦的,是曹院长的对赌赢了,双赢。

    从医生们的反应看来,医学界肯定会承认这个术式,再加上数不尽的、源源不断产生的冠心病人,器械的销路是绝对不愁了。

    区区650万课题费,加上之前的50万,700万就买到这么重要的器械……的一半,绝对划算。

    我的业绩稳了。

    但新的问题摆在面前,怎么样才能弄到剩下的那一半器械?

    要快!要舍得出价!

    梁宏蹭地跳了起来,拎着笔记本直奔总裁办公室。

    侯悦则满心欢喜,原先的担忧无影无踪。

    稳了!

    以他专业的眼光,仅这一个术式,就奠定了CTO治疗的半壁江山。

    当然也就走稳了杏林扩张计划的第一步。

    而且按照仁爱医院之前的通报,今天还将演示CTO治疗的另一术式,可以奠定另一半江山。

    侯悦伸了个懒腰,美美地喝了口咖啡,双眼期待地看着屏幕。

    屏幕上,成功回到真腔后,剩下的只是细枝末节,曹晨翔娴熟地搞定,随即迎来下一位患者。

    麻醉、巡回忙碌地做着准备,曹晨翔等人脱下铅衣稍作休息,一时间,示教舞台上只剩下了常龙一个人。

    趁着这空档,常龙兴奋地嚎叫:“大家注意!注意!这位患者的靶血管,同样是导丝都进不去。但是,他不适用刚才的‘内膜下寻径重回真腔’技术。”

    众人莫名其妙,刚刚面世的新技术不能用,你这么兴奋干什么?

    而且为啥不能用?

    “因为存在边支丢失的可能性。”

    边支血管,也即分支血管。冠状动脉就跟一棵大树一样,分出两三个大的枝丫,再把大枝丫分成许多个小枝丫,小枝丫又分成更多的小小枝丫、小小小枝丫……

    在打通粗一些枝丫的时候,弄不好会把这根枝丫分出去的小枝丫给堵住了,这就是边支丢失。

    如果是比较重要的边支,丢失本身就相当于制造心肌梗塞,不可接受。

    “那么,常规术式进不了靶血管,‘内膜下寻径重回真腔’技术不能用,怎么办?”

    对啊,怎么办?

    你倒是快说啊。

    常龙却话风一转:“现在,要请大家先思考一个问题:CTO的靶血管被斑块完全堵塞,堵塞的两端,斑块硬度是一样的吗?”

    “斑块形态呢?会不会有区别?形态对操作有没有影响?”

    医生们陷入思索。

    他们虽然几乎天天用介入技术治疗冠心病,但这是在体外操作,根本没有肉眼直视靶血管的机会,就更别说了解两端斑块硬度、形态的区别了。

    斑块这玩意,不就是跟河底淤泥一样,日积月累慢慢堆起来的吗?

    河道东边的淤泥,还能跟西边的不一样?

    呃,好像还真不太一样,毕竟要分上下游。

    水利的事情咱不懂,但血管,它也分上下游的。

    或许在堵塞早期是一样的,但到了后期,尤其是完全堵塞之后,一边继续迎接血流的冲击,另一边无所事事彻底荒废……

    这里面,到底有没有区别?

    想了一会,不得要领,当即有人问道:“常龙老师,我想不明白,请你讲一下吧。”

    常龙老师!哈哈哈!

    常龙愉快地说道:“首先可以确认一点:血管里没有一模一样的斑块。”

    “到底什么是斑块?就是沉积在血管内的脂质,被巨噬细胞吞噬清理过程中,逐渐堆积的产物。”

    “这个过程中,斑块核心从脂质到逐渐坏死、钙化,斑块外周的纤维帽也逐渐钙化。”

    尽管常龙说的都是最基础的知识,但是从实习生、规培生到住院、主治,甚至少部分心血管权威、大学的教授,都认认真真地听着。

    “正因为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新的脂质不断沉积,老的斑块不断粥样化、钙化,又受动脉血运输方向影响,就必然导致斑块越长,则两端区别越大。”

    “比如,混合斑块常位于……钙化斑块常……”

    “这就是临床上可以利用的地方,是今天手术的理论基础。”

    干货来了,观众们精神大振。

    一切理论都是为了服务于实践,愿意听常龙说些教材上最浅显的内容,不就是为了理解曹院长一会的操作嘛。

    如果听听理论就能掌握一个世界领先的术式,那常老师您唠叨一天我们都奉陪。

    “常言道水滴石穿,血管内的斑块与之相反。”

    “因为石头没有新陈代谢功能,哪怕再硬,也只能被慢慢消磨。”

    “而斑块不是真正的死物,它会得到补充,还会因纤维化和钙盐沉积而‘进化’。”

    “靶血管近端的斑块,在常年累月受到动脉血流冲击后,不但不会被消磨,反而会被锤炼得越来越坚硬。”

    “远端则往往相反……”

    其实已经不用再往下讲,从医生到学生全都懂了。

    有些脑子快的,已经激动起来。

    常老师为什么不厌其烦地说这些?

    这位患者的斑块坚硬到导丝无法进入,但那是按照一直以来的做法,沿着动脉血行进的方向做的。

    难道?

    难道?!

    “所以下面的解决方法就很简单了——近端坚硬,我们就避开它;远端相对柔软,我们就从远端开始。”

    更多的人明白过来,但越明白,对解剖和生理掌握得越好,就越震撼。

    这是简单?你管这叫简单?

    “曹院长今天要做的,是逆向导丝技术。”

    “逆向,是相对于传统的方向而言——传统的方向可以叫做正向,是从桡动脉或者股动脉进入,走近路抵达冠状动脉,再抵达靶血管近端。”

    “逆向也需要从桡动脉或者股动脉进入,但必须绕一个大圈,不走近路,专走最远的路,倒过来从靶血管的侧支循环进入,最后抵达靶血管的远端。”

    这下所有人都听懂了。

    所有人都惊了。

    说起来倒是很轻巧,但其中难度,只要稍懂点医学,就不难想象。

    为什么全世界医生一直都只做正向,这种逆向想都没人想过?

    因为近端血管粗,距离桡动脉或者股动脉入口近,对心脏影响小,不至于投鼠忌器。

    更重要的,它顺理成章啊!

    隧道施工的时候塌方,入口堵住了,当然是就近把入口打通救人,毫无疑问。

    如果你偏不,反而跑到山另一头去,说我要多挖几倍的距离,挖通整座山来救人……

    你想干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