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我带明末回汉唐 » 第一一三章 抵足而谈

第一一三章 抵足而谈

    李嗣兴刚刚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就在思考依靠谁的问题,最后他想通了,这是一场阶层战争,同时也是一场民族战争,为什么要做选择题呢?

    历史上有很多朝代搞过均田令,但是北魏的是最成功的,那是因为这个均田令兼顾到各个阶层的利益。

    均田制并非是简单的将土地分给百姓,而是一种土地国有制。

    这种制度下,土地按照人口分配,但是土地的所有权归国家所有,可以跟百姓约定在耕种一定年限之后,其中的部分土地归其所有,另外一部分土地在其死后要还给官府。

    均田制的实施,肯定了土地的所有权和占有权,减少了田产纠纷,有利于无主荒田的开垦,因而对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起了积极作用。

    均田制的实施,和与之相联系的新的租调量较以前有所减轻以及实行三长制,有利于依附农民摆脱豪强大族控制,转变为国家编户,使政府控制的自耕小农这一阶层的人数大大增多,保证了赋役来源,从而增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集权正是现在的南明朝廷所需要的,这意味着地盘和人口都较少的明军能够调动更多的资源。

    分配到土地的农民也势必会爆发出更高的生产力。用后世的话说就是要让云贵川的百姓自己卷起来。

    同时,云贵川地区的士绅阶层已经被严重削弱,通过均田制让这个李定国领导的战时朝廷能够绕过士绅阶层去直接剥削百姓,获取的资源自然更多。

    “嗣兴,这个均田令必须要从长计议,你可以将你的想法写下来,我让金侍郎和龚尚书参详一下。另外要是执行的话,也要等这一战结束之后才行。”李定国还是很清醒的,知道轻重缓急。

    “你说的迁移人口的事情,到时候,如果条件允许,本王会安排的。”李定国基本上采纳了李嗣兴的意见。

    虽然现在反攻还没有开始,不过李定国已经看到了胜利的希望,那么确实要按照李嗣兴所说规划好胜利之后的事情。

    “嗣兴,说了这半天,你还没有说你自己接下来的的打算。”李定国问道。

    儿子是突然间变得成熟了,开窍了。李定国通过这两天的观察,对李嗣兴给予了巨大的期望和肯定。

    “为父给你两个选择,一个是跟随为父出征,另外一个是留下来为父王主持幕府的工作。正好也可以和金侍郎、龚尚书他们学习一下。为父发现你的心很细,或许在政务上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李定国到底还是给了李嗣兴一个选择题。

    实际上李嗣兴的内心也很矛盾,一方面他是想要留下好好将自己的想法整理一下,天天在外面跑,即使想要种田也没有机会。另一方面他又有些向往能够在战场上建功立业。

    “父王,孩儿自知领军作战不及父王之万一。孩儿愿意留下来协助金师傅和龚师傅做好战时内阁之事。”

    李嗣兴最终还是决定留下来。

    接下来的战斗太多了,战场的面也很广。

    李嗣兴知道自己再怎么做也只能带着穿插营参与到一处战场,能够发挥出的作用总归有限。

    因此还不如留在后方,一方面可以为战斗的云贵川地区的元气恢复做一些布局。

    另一方面,他也想要发展一些属于自己的力量,穿插营刚刚成立,实力太弱,他准备这次静下心来,将其好好打造一番,让他们成为自己身边最可靠的力量。

    “好,嗣兴,你终于长大了,为父出去征战,心中也能够更加安稳几分。”李定国拍了一下李嗣兴的肩膀道。

    这已经是李定国对李嗣兴表现出来的最亲昵的方式。

    李嗣兴知道自己的这位父亲是一个好的将领,但并不是一个优秀的父亲。

    天色已晚,李嗣兴没有回到河东穿插营占据的大营。

    在李定国的大帐中住了一个晚上,父子俩抵足而谈。

    这一夜,父子俩商量好了分工,明确了今后一段时间发展的目标。

    李嗣兴的心中踏实了不少。

    虽然睡的有些晚,但是李嗣兴却睡的特别香。

    李定国也想了很多,看着已经快要有自己高的儿子。他感觉这段时间一直乱糟糟的心也平静了下来。

    这么优秀的一个大男孩是自己的儿子。

    从八九岁的时候被张献忠捡回军中,李定国就一直处在颠沛流离之中。

    他的生活中基本上全是战斗,直到他们在四川建立了大西国。

    李定国同诸位兄弟一起娶妻生子。

    他取的是刘氏,这是一个非常有主见的奇女子。

    他还记得一身白色长裙的刘氏就像是仙女一般出现在自己的面前,她的手中拿着剑,眼神很凶。

    当着李定国的面,她就敢质问李定国。

    从那以后,李定国就喜欢上了这个女子。

    绞尽脑汁想要将这个女子娶回来,可是刘氏不仅仅是当地大族子女,更是峨眉的弟子。

    人家如何看得上李定国这样一个泥腿子出身的流民军将领呢?

    不过机缘巧合,李定国帮着刘氏惩治了一些打着农民军旗号的乱兵。

    相处久了之后,刘氏发现李定国能够真心善待百姓,心中有着很多将领没有的正气。而且李定国比很多所谓的武林正派以及读书人更加的光明磊落。

    两人最终还是走到了一起,后来有了溥兴、嗣兴,再后来又有了润兴和海岳。

    只是可惜了溥兴,这是他欠刘氏的,他尽然没有保护好自己的孩子。

    好在嗣兴没事儿,而且他已经成长起来了。

    如果可以,他不想嗣兴跟他一样做一个领军作战的将军。

    李定国躺在床上,握紧了自己的拳头,就让他在有生之年,为嗣兴扫尽一切敌人。

    李定国其实是一个外冷心热的父亲。尤其是在妻子离开后,他对李嗣兴就更加的不假辞色。

    好在通过他的填鸭式教育,嗣兴终于成才。就他今天对自己说的这些,满朝文武都没有几个能够想到。

    他也知道李嗣兴的身边来了高人,嗣兴说的这些大概就是受到这位高人的指点。

    这又有什么关系呢,这个时代不缺少攀龙附凤,试图一飞冲天的读书人。

    不管他扮成道士还是和尚,只要心中有欲望,就能够被上位者拿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