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女频频道 » 嫁给糙汉后,我靠打麻将养首辅 » 第三百三十三章 新的计划

第三百三十三章 新的计划

    赵府。

    为了防止吏部尚书恼羞成怒对自己动手,沈弦早早的便回到家里。

    红叶也配合着沈弦,一直守在他的身边。

    等到傍晚时分,赵舜从外面回来,身后还跟着柳青。

    针对蔡荃的计划,只靠赵舜一个人是不行的,这里还需要柳青的助力。

    四人聚在一起,将沈弦的计划从头捋了一遍,缺补漏的同时也要保证安全性。

    虽然赵舜有些担心沈弦的安危,有红叶暗中保护,在加上严氏商会的人也会伺机而动,他才放下心来。

    沈弦听着赵舜讲述完和蔡荃见面的场景,暗暗点了点头。

    “如此一来,计划的第一步就完成了,以蔡荃狭隘的性格必定会展开报复。”

    赵舜初入官场,底子清白,即便吏部尚书想构陷赵舜也没有油和借口。

    所以沈弦判断,蔡荃会对自己动手,一来可以报复赵舜,二来可以满足自己的怪癖。

    是在应对蔡荃的报复之前,沈弦还有一件事要做。

    “相公,你明天早上就把孟大人请到颜公子的商会吧。”

    赵舜点了点头,“好,这事我来办。”

    沈弦随后又看向柳青,“柳公子,你只需要按照计划行动就可以了。”

    柳青点了点头,分配在他头上的任务反而是最简单的。

    商量完计划之后,死人各自散开,静静等着明天的到来。

    第二天清晨。

    赵舜在出门前,将沈弦的手抓在手里。

    “娘子,我一定会及时赶到的。”

    沈弦顺势捧住他的脸,笑盈盈的说道:“我相信你,你每一次都及时赶到了。”

    “那我走了。”赵舜深吸一口气说道。

    沈弦伸手勾住赵舜的脖子,踮起脚尖,嘟起嘴唇,撒娇道:“亲亲。”

    赵舜低下头在她粉嫩的唇瓣上亲了一口。

    离开家门,赵舜坐着马车赶往户部。

    虽然计划已经烂熟于心,他依然不放心沈弦,以身涉险从来都不是明智之举,但是眼下却是最好的办法。

    沈弦带上红叶一同出发,如同昨日一样来到了颜氏商会。

    进到后院里,沈弦看见公子裹着一床被子蹲在玻璃大棚的边上,目不转睛的看着大棚里的嫩芽。

    “颜公子,你不会裹着被子在这里看了一宿吧?”

    颜重峦激动的抬起头,对着沈弦和红叶招了招手,“你们快看,辣椒发芽了,不枉我在这里照顾了他一夜。”

    见颜重峦脸颊冻得通红,眉毛上都结了霜,红叶心里又好气,又心疼,颜重峦平日里怪聪明的,今天看起来那么傻。

    沈弦趴在玻璃棚上,透过玻璃上凝结的雾气往里看了一眼,辣椒的种子真的已经发芽。

    “太好了,这下把握更大了。”

    就在三人正高兴的时候,来福从外面进来。

    “少东家,户部尚书大人过来了。”

    “快请!”颜重峦话音一落又觉得失礼,他把身上的被子猛然抖落,“我亲自去迎接他。”

    孟晋脚步徘徊的站在颜氏商会外面,心中有些不解。

    方才赵舜找到吏部,告诉他有解决伤百姓粮食问题的办法。

    孟晋问他究竟,赵舜又不肯说,要他自己来颜氏商会亲眼目睹。

    脚步声分踏而至,孟晋一抬头,便看见颜重峦走了过来,眉头上结了一层的冰霜。

    虽然觉得古怪,孟晋却并没有计较。

    颜大公子规规矩矩的,行了一礼,“见过尚书大人。”

    孟晋对颜重峦印象尚可,点了点头之后看向跟过来的沈弦。

    “赵大人让本官到这里来,说是有解决北方粮食短缺的办法。”

    沈弦眉眼带笑的指了指院子。

    “孟大人自己进来看一看吧。”

    孟晋被吊足了胃口,大步流星的朝着商会后院走去。

    步入后院,孟晋便看到一个古怪的东西,透明的板子夹在木条,像是片竹子倒扣在地上。

    透明的板子凝结了一层朦胧的雾气,里面其可以看些许绿色。

    “这是何物?”孟晋倍感稀奇。

    时候踩着小碎步来到玻璃大棚的入口处,拉开了入口的小门。

    “孟大人,请看。”

    颜重峦苦苦守了几日,终于到了展示成果的时候,心情可比自己府试的时候开心多了。

    孟晋看了看沈弦和颜重峦,这两人神神秘秘的笑着,便迈步走向玻璃大棚的门口。

    俯下身子,孟晋低头往里一看,顿时愣了一下,这不就是大蒜和辣椒苗吗?这有什么好稀奇的?

    然而一阵寒意涌上来,孟晋突然意识到不对劲。

    这大冬天的,辣椒苗是怎么长出来的?

    孟晋激动的猫下腰,钻到玻璃大棚里,发现里面的小青菜也已经长出嫩芽。

    “这……这怎么可能!”

    孟晋神色激动的转过身来看向沈弦,“这究竟是怎么做到的?大冬天的也能种出蔬菜?”

    此时此刻孟晋终于明白赵舜说道北方粮食可以解决是什么意思,如果眼下的神诡手段可以复制,何止是北方粮食的问题,全国粮食的问题都能解决。

    从此以后大梁朝的子民,冬天就没有忍冻挨饿的说法,人人都能吃上饭菜。

    沈弦有些不好意思的,把手别在背后,“其实这个东西解释起来很麻烦的,我已经请颜公子记录成册,大人还是自己看吧。”

    颜重峦连忙从怀里把自己的小册子交给了孟晋,孟晋接过来,入目的都是看不懂的词汇。

    什么光合作用什么温室效应,看的孟晋眼前一黑。

    他直接和上书问道:“这个叫玻璃大棚的东西,人人都能用?”

    “只要按照册子上的方法,人人都能用。”沈弦确信的说道:“只要孟大人愿意出面,让摄政王玻璃大棚当成国策来推行,北方粮食的问题很快就能解决。”

    颜重峦附和道:“颜氏商会已经准备了很多,玻璃大棚建的原材料,只要朝廷一声令下,便会有大量的材料运到北方去,而且物美价廉。”

    经过颜重峦的缜密思考,他把玻璃大棚的价格定的很低,利润几乎没有。

    但是在商业上是亏了,实际上却能赚一波声望,只有百姓们都能填饱肚子,才有余力去消费其他的东西。

    颜氏商会还会陆续推出其他的玻璃制品,百姓在知道颜氏商会的好之后,对后续推出的东西便会趋之若鹜。

    从长远的角度来说,颜氏商会是不会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