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混在水浒做大王 » 第一章 河北东路

第一章 河北东路

    大宋政和元年,河北东路,沧州。

    在沧州城郊有一处面南朝北的院落,黄土为墙,柴门虚掩。屋边有一桑树,半截树干和萧瑟的枝杈亦露出墙外。院内有三间屋舍,样式是常见的一宇二内。西墙处有个厨房,那棵桑树便耸立在厨房的边儿上。东墙是猪圈、鸡窝,茅厕。

    院内的地面为泥土地,没有铺设砖石,虽然看着平整,但风呼啸刮过,卷起一片尘土,吹得身上的衣衫也是猎猎作响。

    只见院内水井旁边,有个一米七五的壮汉,“嘿咻”的一声,从井里提起一桶水,举起桶“哗啦”一声,将水浇在自己身上,透彻的井水让他精神一振。

    直起身后,旋即长长地呼了口气,他喃喃道:“我李忠穿越了成了‘打虎将李忠’?!”

    不错,眼前这个李忠虽然身体是大宋的人,但他是个穿越者,是来自后世二十一世纪一个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男大学生。

    “我只不过是捡了个笔记本,我就穿越了?!”李忠欲哭无泪:“为什么网穿文里的男主穿越不是皇帝就王爷,最次的也是豪强,那个不是左拥右抱妻妾成群、富可敌国,抖一抖王八之气,贤相名将纳头便拜。我居然魂穿在《水浒传》里的苦哈哈李忠身上!”

    但是既来之则安之,好在男大学生李忠是个心思沉稳的人,只是短短几天后,他就接受了自己身上发生的事情,并开始仔细地思考起未来该如何办的问题。

    这具躯体大脑里的记忆加上这些天自己的默默了解,他大致也明白了自己身处的身份环境。

    现在是大宋赵佶做皇帝的时期,算是北宋末年吧。李忠籍贯淮南西路,濠州定远人氏。身体高大强壮,会些拳脚,还会操弄枪棒、大弓等武器,靠带着几个同乡跑江湖卖艺卖药为生。

    虽然不是历史专业的,但是汉语言文学专业也要学习些古典文献,《水浒传》自不必说,也得涉猎些“二十四史”,所以李忠零星记得北宋末年和其他朝代末期差不过——内忧外患。内除了“三冗”、岁币之费、新旧党争,还有六贼祸乱朝廷,大兴“花石纲”,赵佶挥霍无度,沉迷炼丹,不理朝政。外除了防御西夏和辽,还有逐渐崛起的金人,最后在醉生梦死中被金人攻破汴京,靖康之乱,华夏衣冠再次南渡。

    真是一个宁为太平犬,莫为乱世人的时代,人命如同草芥的世道啊!

    “我该怎么办?”李忠抬头望着黑夜:“难道现在去投靠及时雨宋公明?不行!如今他押司做得很滋润,去了只能做帮闲。”

    “投军?也不行,宋人轻行伍。指不定哪天被文官搞死。”

    “难道得按原轨迹,一路卖艺去渭州?被鲁达喷:你这个小气鬼?!”

    就在这时,一个汉子从门外进来:“哥哥!俺回来!柴大官人的都管对俺说,明日大官人庄上要聚集庄客们打擂台,彩头五百两官银。都管问俺们要不要去?”

    这个汉子名唤“李仓”,是李忠的族弟,家中排行老三。

    李忠听罢,心苦笑了下:“这具躯体的武艺,就是门门都会,样样不精。打些泼皮无赖尚可,遇见行家里手肯定要吃亏。”

    “三郎算了!俺们还是不去凑这热闹了。柴大官人庄上卧虎藏龙,俺们就不要去自取其辱了。”李忠旋即指了指屋里:“一会等六郎、八郎回来了,将行礼收拾一二,再把大虫喂饱,明日俺要拜谢这几日大官人的收留之恩。”

    “对了!都管收了咱们的银子了么?”李忠问道。

    李仓颇有些气愤道:“这老家伙还真是贪!五两银子可是咱几人三月的吃食。”

    “好了!好了!三郎咱们又不是第一天跑江湖了,做些人情还是有必要的。”李忠拍了拍李仓的肩膀道:“小头不出大头不进,有舍才有得,我这几日风寒病倒得亏了柴大官人收留,才挺了过来。”

    李仓挠了挠头:“哥哥这几日大病得愈,怎么唠起话来文绉绉的,似那村塾里的学究先生。”

    “哥哥!俺们回来了!”

    循声而去,却见院门被推开,来得二人,原来是六郎、八郎。

    六郎名唤“李涉”、八郎名唤“李烈”,这二人是亲兄弟,也是李忠族弟,家中本是乡间猎户,因被县衙差役限了日子捕捉食人之狼,未达成,怕挨棒子和罚钱,就带着自幼养大的老虎和李忠一起流落江湖。

    李忠挥了挥手打招呼道:“原来是六郎、八郎回来了,喂虎儿吃饱了吗?”

    “回禀哥哥!虎儿已经喂了吃食饱了。”李涉回道。

    李烈想了想道:“想俺们兄弟几个漂泊江湖颇会些拳脚本领,却无能遇见个识得俺们的人。”

    李忠闻言笑了笑,知道这兄弟二人仗着自个猎户出身,会些拳脚功夫:“八郎是想去打擂了?!”

    李仓、李涉也看向李烈。

    “哥哥们啊!这五百两雪花银,咱们这辈子都挣不来啊!谁不心动啊!”李烈憨憨地笑道:“反正俺现在从小到大就见过‘十两’的银子。”

    这时李仓跟进:“是啊!哥哥,搏一搏!”

    李忠不语,环顾三人,心里嘀咕着:“这不就是‘人菜瘾大’么。”

    须臾,李忠开口道:“三位弟兄,不是哥哥我泼凉水,你们觉着你们仨的功夫比得上俺么?”

    三人顿时语塞。

    李烈不服:“那哥哥何不去搏一搏?”

    一直没开口的李涉道:“俺在茶楼常听那评书的说,大丈夫处事当以建功立业,岂可埋没于田陇之间,凡遇契机,虽千万人,吾亦往矣。哥哥的本领既然强过俺们,何不去搏一搏!难道愿意如此一生碌碌无为。”

    “这。。。”李忠瞬间有一种被“逼宫”的感觉,此时若是不答应,怕是要在这个小团体里威望减弱,人心散了队伍不好带。

    李忠望着三人期待的眼神:“即使如此,俺便去了便是,不去便不是真丈夫。”

    旋即李仓出门便去寻那老都管替李忠报名。

    深夜,李忠独自一人在院子里,摸着那穿越“神器”——太阳能笔记本电脑:这玩样太老式了,在太阳能板的覆盖下显得特厚实。

    “好家伙!我穿越就得了个怎么个东西?!”李忠摆弄着笔记本电脑,边打开电脑袋:“别人穿越就算不是‘投胎好’再不济也是‘系统流’,搁我这,就这个?”

    他打开电脑包,发现里面有“种子”:玉米、番薯、马铃薯、辣椒。

    旋即开机,发现内存太挺大的,每个盘5T起步——都是图纸和书籍:《军用两地人才之友》、《民兵训练手册》、《赤脚医生手册》、《练兵实纪》、《纪效新书》、《天工开物》。

    “好家伙!这就是我的穿越神器么?”李忠叹息道:“军用两地、民兵基本用不到,现在的生产力达不到这个标准,戚继光的书到勉强用用。”

    李忠放下叹息,来到院子里,打起了散打,穿越前虽然是个文科生但是另外一个身份是省运会散打冠军——这也是敢去打擂的底气。

    ........

    三日后。

    打擂还没有开始,走在去擂台的路上的李忠已经嗅到了一股浓烈的紧张的气氛。

    自打柴进抛出彩头要拜擂台赛开始,柴家的门客们都在疯狂的练功。半夜里,李忠甚至能够听到别院有人切磋的呼喝声。

    “这次的打擂,还真是对手众多啊!”李忠边走边想道。

    除了门客,沧州城中熙熙攘攘,无数的年轻朝气的面孔,从各个茶楼、酒肆、客栈里涌了出来,汇成巨大的人流向着沧州城内的同一个方向涌去。

    “嗡!”

    人声鼎沸,嘈杂的声音响彻城池的上,人群议论纷纷,一个个武夫们兴奋的脸孔潮红,金色的光芒从云层照下,让这一切充满了强烈的感染力!

    李忠站在城门口,默默的望着这一切,就像要把眼前这所有的一切都记进脑海一样。

    “这里……将是我一生的起点!”

    李忠脑海中闪过一道念头,随即微微一笑,举步迈入了这浩瀚的洪流之中。

    来到打擂的地方居然是沧州武举校场——“武院”!

    一座古老的建筑,恢宏而气派,高高的矗立在大地上,那灰黑的屋脊,在朝阳中镀上了一重金光,仿佛一只巨大的金色鲲鹏,张开双翅,吞吐天下。

    此时的武院戒备森严,一片煞杀。一名名官军的军士,身体隐藏在厚厚的铠甲里面,散发出危险的气息,站在那里一动不动。

    这些军士的气息强大无比,每一名似乎都是身经百战的士兵,而且这些人居然没有“涅面”,应该是“敢勇”,是军中的精锐,他们仅仅只是往那里一站,手中的长枪就给人一种威力无匹,剌破苍穹的感觉。【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