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开元状元郎,谋划盛唐 » 第十六章 盛世下的悲歌

第十六章 盛世下的悲歌

    敬亲川。

    将朝廷调拨的粮食、药草、药石按照各县户籍分为几份,张尘监督各县官员现场核对无误后,事不宜迟,便安排了一部分士卒与民夫分批押送至各县。

    处理完眼前的问题,张尘回到府衙内,取出一本户籍簿,静静研究。

    自从李琩遇险,李询焦急的赶回来探望之后,就从没过问关于刘志永的案子,张尘本以为能从蛛丝马迹中寻到些线索,但此刻看来这个男人太稳了。

    越是不愿染指,越是让人猜疑。

    “无妨,既然你不愿漏出破绽,那我也有其他办法。”

    放下手中的户籍簿,张尘总算找到了一些线索。

    独自来到萧嵩屋子的门口,张尘要交代一些事情,方能离去。

    咚,咚,咚。

    “老丞相,晚辈张尘!”

    叩门询问,张尘不知屋内是否有人,今早见到萧嵩带一队亲卫出去,说要去附近修补一座石桥。

    “进,门未锁。”

    熟悉的声音传入耳中,张尘推开门扉走入屋内。

    倚靠在藤椅上悠哉赏花的萧嵩,端起身侧的茶杯抿了一口。

    “老丞相,这般悠哉,不急么?”

    “要喝茶,自己沏。”

    眼见萧嵩如此洒脱,张尘笑了笑,自顾自的沏了杯新茶。

    “你小辈都不急,老夫急什么?”

    看到张尘从底下翻出自己珍藏的茶叶,萧嵩瞬间急了。

    “这阳羡茶不错!”

    “好小子,你真会找,这是陛下赐的贡茶,怎可能差??”

    一巴掌拍在张尘肩头,萧嵩气不打一处来,多用了几分力。

    “疼!”

    呲牙咧嘴,张尘没想到这老家伙如此小气,不就是一杯茶么。

    “行了,好茶喝也喝了,别卖关子了!”

    越来越欣赏张尘这小子,让萧嵩甚至动了与张家结亲的心思。

    “查到了些线索,我要亲自去一趟。”

    “有把握么?”

    “三四成吧,去去才能知道。”

    其实心底也没把握,但张尘此刻没有别的办法了,索性只能一试。

    “按照驿馆传来的消息,明日申时左右,朝堂派遣审理此案的重臣就要到了。”

    心中有些担心,萧嵩思索若是张尘搞不定,如何才能拖延时间。

    “够了,明早辰时我必定赶回。”

    “好,你去吧,这里有老夫。”

    喝尽杯中茶水,张尘放下茶杯,起身离去。

    “年轻真好啊!”

    看着张尘挺拔的背影,萧嵩想起了过往,那时的自己,也曾风流倜傥啊!

    ……

    陇城县。

    轻装简行,不出两个时辰,张尘便到了此地。

    看到熟悉的麻布帐篷,还有不远处飘起的袅袅炊烟,张尘估摸着等下一批粮食运到此地之前,应该还来及。

    “走吧,卫崇。”

    并未停留,张尘纵身上马,向着远方离去。

    自从押解粮草安全抵达,卫崇听闻张尘此行只有一个贴身照顾的侍女,再无亲信,索性和张尘表达了自己的忠心,愿意成为他的护卫。

    按照朝堂旨意,押送粮草的士卒,本就该留在当地尽归宣慰使调遣。

    经历了土匪劫粮的生死凶险,李琩得知张尘险些丧命,也是心惊肉跳,加上萧嵩提议,便也顺水推舟,让卫崇成为了张尘的亲卫。

    仅仅一刻钟,张尘驭马来到一处村落。

    此地人烟罕至,几乎只有十几户人家,虽然也受到地震影响,但基本无恙,百姓生活如常。

    “老丈,此地可是绵村?”

    “是,你是?”

    老者揉了揉眼睛,方才看清卫崇的模样,惊慌失措。

    “贵人,是绵村,小老儿是此地的村正。”老者看张尘二人身着官袍戎装,气质不凡,慌忙施礼。

    “老人家,不要怕,我们来只是想问些事。”

    略作安抚,张尘从老翁眼中看到了惧怕,此前应是被恶官欺辱,才会如此作态。

    “褚清河,是在这个村住么?”

    “褚清河?他们家早都死光了,好像只有一个小儿子活了下来。”

    听闻张尘的询问,小老儿愣了一下,突然一拍脑门,想起了这些。

    “都死了,因为什么?”

    果然如张尘的猜想,没找错地方。

    “这太久了,快是十多年前的事了,当时这绵村还是人丁兴旺嘞。”

    “哎,可是一场劫难,家破人亡,数十户被残杀殆尽。”

    随着回忆掀起,老者哽咽难平,脸色都苍白了几分。

    “那一夜呐,数百吐蕃兵勇冲入绵村,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惨啊!!”

    “老人家,然后呢。”

    老者情难自已,张尘心有怜悯,但他的时间也不多了,便催促了一句。

    “直到夜尽天明,官家的兵勇来了,才将敌寇打跑。”

    “好端端的百来户人家,只剩下五六十人了,后来很多人也搬离了村子,只剩下这残破景象。”

    终是道出了所有,老者望着残破的村子,眼中泪花翻涌。

    “老人家,能带我们去褚清河家中看看么?”

    “行。”

    见张尘执意如此,老者倒也无妨,带路前行。

    一路上,破败荒芜,残垣断壁触目惊心,一切都源于十多年前的那场噩梦。

    “呐,就是这里了。”

    “这是怎么回事?”

    看向老者指的房屋,张尘十分惊讶,早已无人居住的房子,门口怎么还有蔬菜蒜苗。

    “哦,这事啊,也是说来话长。”

    抬了抬头上的斗笠,老者又陷入回忆。

    “当年褚家遭遇灾祸,除了跑去求援的小儿子,其余皆死。”

    “等官军来到此地,为时已晚,待褚家小子回到家中,父母兄弟妻子全被杀死,痛不欲生。”

    “官军冲杀敌寇,吐蕃兵溃不成军,慌忙逃窜。”

    “燕家小女也被劫掠上马,被赶回来的褚家小子舍命救下。”

    “此事过后,燕家女娃便留在褚家,但,哎……”

    “褚家小子,自此一蹶不振,不久后便离家而走,再也没有回来。”

    总算是理清了来龙去脉,张尘却是眼前一亮,既然这燕家女儿在褚洪走后,仍是不愿离去,那自然还有故事。

    “本来褚家小子和燕家女娃也算青梅竹马,虽然最后没能走到一起,但两家关系一直不错。”

    “遭此劫难,褚家小子变得沉默寡言,孤僻难处,但即便如此燕家姑娘也一直照顾,始终如一。”

    “大家都以为只要过段日子,褚家小子走出痛苦,二人若是能搭伙过日子,也算不错。”

    “但没想到,一日清晨,褚家小子不辞而别,再也没有回来。”

    打了桶井水,老者舀了一碗便喝,说了太多口干舌燥的。

    “所以,这燕家姑娘就一直待在褚家,再未离开。”

    看着破旧却不凌乱的屋舍,张尘能感受到主人的用心,这是家啊。

    “是啊,这女娃也是倔得很,褚洪离开后,几年内不少人上门提亲,都被拒绝,哎。”

    无奈的摇摇头,老者也是惋惜,心痛不已。

    “那就麻烦老人家帮我询问一声,看看燕家女子是否在家?”

    “贵人有何事么?”

    “莫要多问!”

    目光一凝,卫崇替张尘喝退了老者,来此之前,张尘交代过,不要让太多人知道他的事情。

    心头一颤,老者被卫崇震慑,不敢多问,上前叩门。

    “哦,老人家,还有一事相问,当年领兵救援绵村的将领叫什么?”

    叩门的手顿了一下,老者转身看向张尘,想了很久才记起。

    “好像姓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