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开元状元郎,谋划盛唐 » 第十九章 以死明志

第十九章 以死明志

    “怎么回事,褚洪为何死了?”

    案情扑朔迷离,却在此时最重要的人证死了,萧嵩气得拍案而起。

    “丞相,我们还是尽快赶去看看吧。”

    起身离席,张均亦是不能理解,若是没有其他证据,就此结案,明明是刘志永重罪难逃,为何现在褚洪反而死了?

    “对,先去看看。”

    褚洪身死,萧嵩不相信他没有留下东西,因为燕宣还在此地,他早已有所牵挂。

    火急火燎,众人赶到褚洪所在的监牢。

    身体倚靠在石壁上,褚洪早已没了气息,脖颈处一道触目惊心的伤口,仍在涔涔滴血,而左手紧握的宣纸,皆是血色字痕。

    “卑职有罪,仅仅一个疏忽,便让他自戕而死。”

    感受到眼见几位的怒火,狱吏战战兢兢,只能揽下罪责。

    “来人,拉出去五十大板,让他长长记性。”

    事已至此,萧嵩拿着手中的血书,知道里面的内容便能左右案情,便也没有难为狱吏,小施惩戒而已。

    “多谢丞相!”

    叩首谢恩,狱吏脸色惨白,被差役拉走。

    “打开看看吧。”

    从萧嵩手中接过血书,张尘缓缓打开,放在案几上。

    罪臣褚洪,泣血而书,所言皆出真心,若有虚言,永堕地狱,无有出期。

    罪臣因一己之私,嫉妒同僚,方才设计陷害,只为借此良机,取而代之,所谓人证,皆是罪臣违心编造,那日,山坡之上,罪臣明知此地山石松软,却未曾告之,乃包藏祸心,十恶不赦。入狱数日,夜夜噩梦缠身,罪臣乃不仁不义之辈,唯有以死赎罪。

    “将尸体收敛吧,即便罪孽深重,他也以死赎罪了。”

    沉默良久,张均摇了摇头,看来只能以此结案了。

    唯有张尘明白,褚洪在忠义两难的关头,用生命保住了自己的信仰。

    所有的线索都断了,褚洪既没有供出背后指使之人,也没有陷害同僚,是这场权谋博弈的大戏中,唯一付出生命之人。

    “左丞相,微臣看此案,已经没有审下去的必要了。”

    证词血迹斑斑,张均知道再没有比这更重的证据了。

    “张侍郎总领此案,无须与老臣商议,独断便可。”

    褚洪下场如此惨烈,萧嵩心中暗暗叹息,有了归隐之心。

    ……

    “大王,如此结案,可否。”

    “并无差池,本王也差不多想起来了,那日刘志永距本王足有五步之远,怎可能谋害本王,只是可惜了成秀,哎。”

    神色悲戚,李琩眼中泪光浮现,似乎真在哀思成秀。

    “那微臣便回去交旨复命了。”

    草草收场,张均纵观全局,也没有更多的线索可用,只能终结这荒唐的案子。

    这记忆恢复的时间如此巧妙,张尘感觉自己从未认识李琩,莫非真的演技如此逼真?

    而那个伪装萧嵩侍从的人,至今没有下落,因为李琩的澄清,这个人自然也已无关紧要,但张尘隐隐中却认为没有那么简单,还是嘱托萧嵩暗中调查。

    一盘好棋,因为一枚棋子的崩坏,戛然而止,让张尘唏嘘不已。

    敬亲川,西侧山坡上。

    “对不住,再下没能兑现承诺。”

    内心愧疚,张尘心知肚明,若不是自己的攻心之计,褚洪或许走不到这一步。

    “贵人不必如此,您也从未告诉我您能救褚大哥,而是说我或许能救。”

    哀莫大于心死,此刻的燕宣眼泪早已流干,只剩下空洞的眼眸望着绵村的方向。

    “贵人,能将褚洪的尸体给我么?我想带他回家。”

    “好,刘大哥,过来吧。”

    张均并未带走褚洪的尸体,张尘自然想办法将其换出,这也是他能够补偿燕宣的唯一办法了。

    隐藏在阴影处的刘志永,听闻张尘的呼唤,便驾着马车过来。

    “褚大哥,宣儿带你回家。”

    打开裹尸布,燕宣看见褚洪熟悉的面庞时,再也忍不住了,声泪俱下。

    “多谢公子,救命之恩。”

    拜谢张尘,刘志永神情复杂的望着褚洪的尸首,曾经是自己最信任的兄弟,却差点陷自己于死地,最终却以死明志,放了自己一条生路。

    “刘大哥,你替我去送送燕大姐吧,路途遥远,一切小心。”

    并不能将所有的内幕告诉他们,张尘其实也是心中有愧。

    “好!”

    虽然曾经痛恨褚洪,刘志永还是一声叹息,选择送他最后一程。

    “驾!”

    马车快速离去,渐渐的消失在视野中,张尘转身下坡,他还有他要做的事情。

    ……

    独自来到萧嵩门前,张尘探了下房门未锁,便推门而入。

    “谁?”

    假寐之中的萧嵩瞬间惊醒,看清是张尘之时,方才松了口气。

    “你小子,现在连门都不会敲了吗?”

    “李询刚刚回来,我不便惊扰,若有不妥,还望伯父海涵。”

    刚刚看到李询归来,张尘已经走到萧嵩门口,无路可退的情况下,只能推门而入。

    “说吧,找老夫何事?”

    “伯父,我希望这次赈灾回去后,您能找机会,举荐裴穆进入御史台。”

    思来想去,张尘实在是找不到别人更加合适,毕竟以萧嵩的名望,足以让皇帝慎重考虑。

    “哦?为何,裴穆有何特殊?若是你想进御史台,老夫倒是可以考虑一下。”

    稍有些意外,萧嵩不知为何张尘想要举荐裴穆。

    “裴穆,心性纯良,善恶分明,从不会口是心非,但性格执拗,不知转圜,可谓直臣。”

    从心性来说,张尘自认不如裴穆,别看这小子和自己在一起时常常吊儿郎当,但若是经历一番打磨,自是一块美玉。

    “有趣,那你呢?”

    见张尘如此评价裴穆,萧嵩很好奇他如何评价自己。

    “我?丞相你说呢?”

    哈哈大笑,张尘自然不会暴露自己的本性,索性将话题丢了回去。

    “老夫,看你啊,油嘴滑舌,城府极深,小聪明不少,大智慧尚缺!”

    “丞相教诲,晚辈谨记。”

    躬身作揖,张尘心中五味杂陈,萧嵩果然是慧眼如炬,此刻的自己凭后世才学,方才能在这时代勉强博弈,若是哪一天遇到了经天纬地的大事,自己这点小聪明,或许真的无用。

    “行了,老夫知道了,凭借此处赈灾之功,你回去自会有所封赏,所以你小子才不为自己求功名吧!”

    一语点破张尘的小心思,萧嵩暗道裴穆确实结交了个好兄弟。

    “老夫和你做个交易,你若同意,我便答应。”

    “哦?什么交易?”

    有条件方才好谈,张尘想不通的是自己有何资格与权倾一时的前宰相做交易。

    “若是有朝一日,你登临宰辅,要保举一位萧家子孙。”

    毫不掩饰对张尘欣赏,萧嵩索性赌一波大的,若是赌赢,也算是造福后辈了。

    “承蒙丞相高看,若真有那一天,再下必然守诺。”

    不知萧嵩为何有如此大的底气,连张尘自己都没把握,心想反正不亏,答应便答应了。

    “咚咚咚!”

    突兀的敲门声打断二人的谈话,张尘警惕的望着门外,在考虑要不要躲一躲。

    “谁?”

    “丞相,大王请您过去相商至祭山川之事。”

    “好,老夫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