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开元状元郎,谋划盛唐 » 第三十七章 折中之法

第三十七章 折中之法

    “调查使,找下官何事?”

    望着对坐的年轻人,普世安越来越看不透其心中的想法。

    “普主簿,你若真不愿参合此事,本官也不强求!”

    此人瞻前顾后,老奸巨猾,张尘思量再三,总觉得不甚靠谱,故而出此下策。

    “调查使所言何意,下官奉陛下旨意,辅佐调查使,怎能退缩?”

    越是掩饰,越是明显,普世安怎知他鬓角的汗珠,早已暴露了内心的惶恐。

    “既然如此,那本官把丑话说在前面,私铸铜钱,祸国殃民,为臣者本就该为君王分忧!”

    “若是有人瞻前顾后,首鼠两端,不愿为陛下效死,别怪本官手下无情!”

    丢下最后的警告,张尘拂袖而起,不再试探。

    “下官谨记!”

    心中惶恐,普世安颤颤巍巍的跟在张尘身后,离开了密室。

    ……

    洛阳,洛城殿。

    “哼!”

    众人面面相觑,望着眼前怒火中烧的皇帝,不知发生了什么?

    “卿等,此事怎么看!”

    将张尘的密奏递给在场的几位大臣,李隆基脸色阴沉,若真的如奏折所说,那便没了转圜的余地。

    随侍殿中的中书令张九龄,左丞相萧嵩,礼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的李林甫纷纷看过密奏,皆为震惊。

    “陛下,臣认为此事所涉太广,又牵扯皇家宗室,应下旨诸道调查使张尘暂且停止调查,再派遣一位德高望重的朝廷重臣前去署理全局。”

    未曾想到张尘竟然查的如此深彻,李林甫深感不妙,这件事若真的让此子办妥,未来不可限量,马上出言反驳,以张尘年轻为由,或有疏漏,应有朝廷重臣代为署理。

    “卿等的意思呢?”

    思量了李林甫的建议,李隆基也认为有些道理,毕竟此事涉及太广。

    “臣为张尘之父,理应避嫌!”

    没想到自家儿子真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张九龄也是头痛不已,此刻无论如何说辞,皆为不妥,只能避嫌。

    “张卿无须如此,朕倒是觉得令郎,有胆有谋,可堪大用!”

    虽然觉得张尘尚且年轻,但李隆基还是倚重张九龄这位老丞相的,所以爱屋及乌,对张尘也信任了几分。

    “臣以为,既然陛下将张尘封为诸道调查使,就该相信他的能力,这只是一州之事,不该为此大动干戈!”

    早已领略过张尘能力的萧嵩,自然是有几分默契,知晓这小子没有极大的把握,是不会给皇帝上这份密奏的。

    “萧丞相所言差矣,此事涉及皇室颜面,怎能交由一个初出茅庐的年轻人?”

    寸土不让,李林甫是看出了萧嵩的意图,这老家伙从赈灾回来就和张尘眉来眼去,顿感危机四伏。

    “李尚书所言过矣,陛下既然封张尘为诸道调查使,便是对其能力和忠心的信任,莫非你不知诸道为何意么?”

    “臣自然知晓,只是建议陛下能够从长计议!”

    此刻即便张九龄不能为自己儿子说话,但李林甫仍是无法反驳萧嵩,毕竟陛下刚刚亲封的诸道调查使,不是随便封的。

    “好了,让朕想想!”

    听二人唇枪舌剑的争论,李隆基也是颇为头疼,希望能想到个两全其美的办法。

    “陛下,臣有一计,或可解决。”

    久久不曾出言的张九龄,想到了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终是开口。

    “哦?卿有何计?说来听听!”

    本以为张九龄真的不会干涉,李隆基也很好奇他究竟会如何提议。

    “臣认为小儿确实年轻,能力尚可,但却经验不足。”

    “臣建议,由此时身处扬州的裴侍中亲自前往,代为署理此案!”

    毕竟还未结案,此事尚且两说,张九龄知道三郎急需功绩证明自己,但此刻既然李林甫提出异议,那自己就让裴耀卿代为署理,最终无论如何定案,三郎皆是进退自如。

    “好,卿所言有理,就这样办吧!”

    思虑再三,李隆基认为张九龄所言无错,毕竟裴耀卿身为宰辅,自是老成稳重。

    “陛下,臣……”

    刚准备反对的李林甫,看到李隆基不悦的神色,马上闭上了嘴巴。

    “传旨,侍中裴耀卿速往宣州,总署此案,赐予其宣州调兵鱼符,可便宜行事,准诸道调查使张尘在旁辅佐,速办此案!”

    “臣速去拟旨,交由中书省速办!”

    行礼告退,张九龄亦是对自家三郎颇为期待。

    “陛下,那宗正卿李瑒怎么办?”

    做出最后的挣扎,李林甫暗示薛王一脉位高权重,若真动了其子,宗室震动,亦是不妥。

    “国法不容,朕能如何?”

    看出了李林甫的小心思,但李隆基岂会因家事,祸及国家,目色不悦,拂袖而去。

    心中唏嘘不已,李林甫神色黯然,不再小视张尘。

    ……

    “臣等,领旨谢恩!”

    从御史手中接过圣旨,张尘心中乐开了花,没想到朝堂博弈了许久,最终出了这么个办法,看来老爹也是尽力了。

    “张调查使,裴侍中明日便到。”

    “多谢王御史,再下知晓了!”

    拜别传旨的御史,张尘来到里院,看着眼前的三人,吩咐道:“可以开始了!”

    “是!”

    秦迥,裴云绪,宋承躬身一拜,随即各自出发。

    而普世安被张尘留在了自己身边,实在是对此人不甚放心,便和自己行动,也能不出意外。

    ……

    “木兄,我们东家这次要的货可有点多啊!”

    男子神色忧虑,小心翼翼的询问对面大口吃肉的青年。

    “放心,这对我姐夫和二哥来说,都是小事!”

    酒肉入口,木镇从未如此爽快,从为他二哥办事以来,还第一次有人和自己谈这么大生意。

    听闻此言,袁谊看向另一桌的裴云绪,看到其微微颔首,心中安稳多了。

    此次袁谊奉家主之令,协助裴云绪试探木镇,而袁方期,袁龚则是跟着宋承和秦迥去另外两处试探底细。

    “木兄,什么时候能让我们见见你二哥啊,也算是敲定此事!”

    酒足饭饱,袁谊见木镇神情舒爽,主动询问想再套些讯息。

    “二哥说了,只要你们东家来了,此事很快便能定下,无需着急。”

    一颗一颗的吃着花生米,木镇颇为欣喜,若是能多来几个这样着急的大主顾就好了。

    “我们东家就在路上了,很快就来!”

    声音稍大了几分,袁谊看到裴云绪起身,知道他收到自己的暗示。

    “没事,袁兄,只要你东家到了,半个时辰,我二哥必到!”

    瞥了眼楼下的马车,木镇丝毫不急,只等袁谊的东家到来。

    来到街角的裴云绪,看到了两道熟悉的身影,便走了过去。

    “东家,他们人已经到了,应该就是那边的马车!”

    观察了很久,只有那边的马车许久未动,裴云绪也猜到了其身份。

    “好,我们上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