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都市言情 » 文娱之一代天骄 » 第二十五章 进程

第二十五章 进程

    秦瑟的音乐天赋的确很好,高音震撼,气息悠长,但是不妨碍秦双可劲儿嘲笑她的语言天赋,她的粤语的确很渣。散装普通话,只会说“泥猴”,“多姐”。

    张静给她请了个本身讲粤语的歌唱老师纠正她发音,让她先从学粤语老歌开始,一点一点纠过来。而秦双则被派到旁边一个小房间里面,他需要先把曲谱敲定,然后尽快把歌词写出来,让她逐字背熟练习。

    这些其实都在他脑海里,曲谱已经弄好了,前几天就已经扒出来记在本子上。他把歌词默下来之后,便很自觉的拿出《乐理入门》开始背书。

    忽然觉得回到了在国外求学的时光,一种久违的雀跃出现在心里。

    今天是周末的关系,录音室内没有人上班,秦瑟跟着老师在楼上办公室里面学习,他自己待在二楼,坐在松软的沙发里,整个人都陷了进去。

    他翻着书页闻着纸张上面油墨的味道,内心一片宁静。要是手边上再有一杯咖啡而不是果汁的话,就完美了。

    清晨的阳光透过窗纱照射进来,连空气中灰尘都变得懒洋洋的。

    其实只要找到背书的窍门,要搞定这几本大部头就会简单许多。反正找到窍门帮助记忆的秦双觉得如有神助,速度越来越快。

    他忽然觉得他以前可能还是被那个破家族拖累了,不然他应该很有可能会成为历史学家或者考古学家。因为这两个职业都需要阅读记住大量的历史文献和人类进化史等等。

    科学家他就不指望了,他不够理性,心也不够定,很难投入到漫长而枯燥的研究之中,分析概率和各种延伸可能性。

    思维发散的他,忽然想到一首歌,名为《scentist》。

    这是一个年轻的科学家,跟女友分手之后,才发现原来这世界上有很多事情,是不能用科学解释的,也不能用机率来预测结果,特别是“感情”和“女人心”这档事。

    赶紧拿张白纸把它记下。这么一来下周表演的曲目又有了。曾一帆估计会很高兴吧,那个笔记本都被他快写满了。

    沙发是个非常消磨人意志力的场所,秦双一面看着手中的新歌胡思乱想着,一面想着下周又要到不同的酒吧去唱歌,默默期待着,不知不觉竟然睡着了。

    等到下午手机信息提示音响起的时候,才想起来今天来这里的目的是什么。

    他要给秦瑟把参赛的曲目写好,然后还有曾一帆给他留的“作业”,最重要的是,他还欠着榆木一张专辑的歌。

    其实音乐人发布专辑这方面秦双完全是个小白。他问过榆木才知道原来这个世界的对于独立音乐人的定义是必须得发布过一张正式的专辑。

    而对于专辑的定义则相对宽松,有迷你专辑,被简称为EP,里面可以收录三五首歌,也勉强可以算作是专辑。

    榆木一开始是打算自己存钱出EP的,可惜无权无势,也没有资源,更没办法认识好的创作人员给他写歌,她自己也不是什么创作型人才,没办法凭空变出好歌来。因此一直耽搁着,消磨着,直到遇到了秦双才重新萌发了要出专辑的念头。

    他们玩音乐的,有个天使投资基金可以申请的,或者也可以自己去找投资人。要是有人支持,能出正规专辑而不是EP的话,哪个音乐人能拒绝啊。申请天使投资的条件比较苛刻,而且很多音乐人前赴后继,打破头往上冲,但名额很有限,榆木自觉没戏。

    因此在曾一帆说他有路子的时候,榆木也心动了。她现在想的是,先把专辑需要的10首歌准备出来,然后制作好Demo去给投资人过目,要是能拉来投资是最好,不行的话就出EP,她砸锅卖铁也要凑钱出。

    秦双猜测张静和榆木商量的就是与这个有关。应该涉及到后期推广之类的吧?

    现在很多娱乐公司对于歌手定位的新人出道会进行试水,用EP炒作积累人气,通常会在选择在网络上找大平台发布,这样一来节约成本而且很快就能见成效,一个数字专辑才五到二十元不等。

    这定价也看歌曲质量,发布平台以及歌手号召力一些比较复杂因素。这些专业的事情当然要留给专业的人去头痛,比如说张静。

    秦双起来做了五十个仰卧起坐,觉得睡意都被驱散干净,神清气爽,怪不得小区里面那些老人家都喜欢睡午觉。

    拿起手机看刚才收到的信息,不出所料是秦呆瓜发过来的:

    秦又又,我估计一辈子都别想出去了(微笑)粤语怎么那么难学,我现在说不去参赛了还来得及吗?(瑟瑟发抖)

    秦双幸灾乐祸地发了句:自求多福(双手合十)

    秦呆瓜:你不讲义气!(狗头震惊)你之前在榆木老师那里上课都是我陪你的!(方得一匹)

    秦双:我叫你陪我上课了吗?(手动滑稽)

    秦瑟没有再回复过来,估计是老师看的紧,没办法偷偷玩手机。他跟那个看起来很严肃的中年女声乐老师匆匆碰了个照面,只看她那一丝不苟的穿着,一尘不染的白布鞋,仿佛连鼻梁上架着的那对镜片都透出寒光来。

    培训的事情他帮不上忙,秦双能做的也就是尽快把伴奏做出来,给她做个试唱的Demo让她参考。今天他是没有见到录音室里面传说中的混音师,明天应该就能见着了。

    依照列出来的待办事项把曾一帆给的作业基本完成,好像完成了很多任务一样,成就感满满。

    接下来,轮到把榆木专辑的曲目先列出来选定了。

    他拿出一张白纸,在上面断断续续写了二十多首现今看来比较适合她的歌,他也希望不顺了那么多年的榆木能够最终实现她的梦想,先以正规专辑的标准给安排妥当。他对自己默写出来的歌十分有信心,但是酒香也怕巷子深,网络这个无边无际的虚空能够埋没多少好作品,他想想就觉得心虚。

    先弄出来再想办法吧,到时候再不济不是还有张静这个老狐狸在嘛。

    打定主意后他又开始细细斟酌,在白纸上划掉了几首,根据现在条件和状况又划掉几首,留下来的都是能够保持整体风格,而且质量足够强大的,对于要赚到这第一桶金,他无比上心。

    至于秦瑟那个比赛的奖金?回报周期太长了,他已经投入新欢的怀抱了。

    最后删删减减,只剩下了15首中文一首英文,他打算先写出来,然后叫榆木自己选其中十首出来做成Demo。

    他起身走到了录音室里,坐在了钢琴后面,开始专注一边回忆一边扒谱。老实说,那天他听到榆木清唱的时候,其实非常想要给她写出王菲的歌曲,但是后来想想又作罢了。

    且不说榆木能不能唱好天后级别的歌曲,一口吃不成个胖子,而且以他对榆木现在的了解,格局与心态所限,她驾驭不来,留待以后再说。

    一张质量上佳的专辑,出了需要悦耳让人难忘的歌曲填充之外,还需要考虑整体性,概念性,曲序过渡的自然流畅等因素。

    他这个野路子就别想着整出来什么概念性专辑,什么整体大于局部总和了。不过简单的逻辑排序应该勉强能胜任。

    参考了其他歌手的专辑,觉得整体风格需要一个标准。他想起了那天榆木被当作插足感情的第三者,第一个照面就被扇了巴掌,他满怀恶意地弯起了嘴角。

    认真写下了第一首歌《一直很安静》,然后依次是《醉清风》,《秘密》,《伦敦的爱情》,《beautifullove》,《祝我生日快乐》,《错的人》,《开始懂了》,《记得》,《叶子》,《达尔文》,《原点》,《很久以后》,《拿走了什么》,《一个人生活》,然后是一首英文歌曲《burningout》。

    《秘密》和《伦敦的爱情》曲风有些类似,二选一就可以了,其他的,还需要她自己听完之后再选哪些剔除哪些保留。

    等把这些都写完,天色已经暗了下来,秦双知道秦瑟至少今天应该是不能走了,便开心地给不知道在哪里忙碌的张静发了个信息,告诉她自己先回去了,明天过来做伴奏,然后下了楼打了个车回去。

    虽然有酒吧夜场表演的工资,但是也并不算多,他就算只用来买零食和“玩具”也只是堪堪足够,想买更好的“玩具”那就需要更多的钱了。

    他也没想要太好的,关键时刻能出奇制胜就行。但是他根据曾一帆给的地址去看了那些自己接私活做小东西的,要不就是听了自己的要求都摇头说不能做,要不就是价格高得吓人,看来他还得想想其他路子。

    比如禁果酒吧那个保安头目,那个刘杰叫他东哥的家伙,应该有这种路子搞到军需或者国外的货。

    秦双觉得他现在处在和平社会,只是买几个小东西来放防身而已,应该不算太过分。

    毕竟原主好像也没有很复杂的家庭关系来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