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玄幻奇幻 » 我是虫 » 第五十一章 蚩尤

第五十一章 蚩尤

    到了“尊悦府”,依旧是趁着无人注意,翻墙入内,回到自己的那栋别墅。

    打开地下室,从保险箱取出那本古书《黄帝内经》。

    纪野知道在网上就能查到《黄帝内经》的内容,但是自己得到的这本古书,虽然同样名为《黄帝内经》,却比网上流传的版本多了不少内容。

    这本《黄帝内经》分为了《灵枢》和《素问》两部分,内容十分广博,除了医学外,还记载了古代哲学、天文学、气象学、物候学、生物学、地理学、数学、社会学、心理学、音律学等,算是一本综合性的古书。

    纪野曾经在仔细研究这本《黄帝内经》和网络上流传的版本后,发现网络上流传的是阉割版,其中很多关键性的文字,被删除了。

    当年他还活着的时候,看不懂这些删除的文学讲述其意为何,随着蜕变为了成虫,他才开始慢慢理解,这些被删除的文字,主要针对成虫状态才有用。

    比如成虫的意念修炼之法,身为普通人类的时候,不论如何努力,也无法感应到这天地自然间的意念能量,更别说将这能量搬运进入体内,强大自己的精神灵魂。

    当然,不排除有个别特殊体质的人类也许会对意念能量敏感,可能有所感应,但这类人毕竟罕见,对于绝大多数的正常人类说来,这些记载,毫无意义。

    纪野静下心来,拿起这本厚厚的《黄帝内经》,因为年代久远的原因,纸张已经发黄。

    轻轻抚摸封面,想到的则是这纸张很特殊,不知用的什么材质,看起来似是普通纸张,但抚摸的触感,却如同抚摸一个漂亮女人的皮肤般的细腻。

    打开封面,开篇就是关于黄帝的介绍。

    纪野知道《黄帝内经》虽然相传为黄帝所作,但原创者有可能并非一人,而是由历代黄老医家传承增补发展创作而来的,其中后世较为公认的则认为此书最终成型于西汉,正如《淮南子·修务训》所指出的那样,冠以“黄帝”之名,意在溯源崇本,以说明中医文化发祥之早。

    原本纪野对此说法自然是深信不疑,但变为成虫后,他就开始明白,史书中的记载也未必全都是真实的,所谓的主流说法只是面向普通大众。

    有些真相,不需要普通人知道。

    纪野看着这开篇中关于黄帝的记载,这些记载,他已经看过很多遍了,以前并未太在意,但此刻看来,这记载,有些古怪。

    “一般古书中记载黄帝,多半都是重点介绍他是古代部落联盟首领,五帝之首,被世人尊为人文初祖,当然,主要是重点记载他打败炎帝,战胜蚩尤的事迹……”

    “但这篇关于黄帝的记载中,重点不在这些,反倒是讲述黄帝御千女而得道成仙的故事,还有就是重点提到的蚩尤……”

    纪野看到了蚩尤的“蚩”字,心头忽然一动,这“蚩”字上半部份类似三叉戟,下面则是个虫字,如果将这些合起来看,其非就是一个拿着三叉戟武器的虫子?

    “有点意思,古人创造的是象形文字,很多文字的诞生,都是根据原主而来,难道说蚩尤的本体就是一位拿着三叉戟的成虫?所以才最终演变成了这个蚩字?”

    想到这里,纪野忙着取出何龙涛的手机,上网查找关于蚩尤的记载。

    “蚩尤,传说中制造兵器的人,又传为主兵之神,和黄帝、炎帝并称为三祖,一说为东方九黎部落首领,有兄弟八十一人,皆以金属铜为兵器,后与黄帝战于涿鹿,失败被应龙所杀……”

    “这就是了,难怪蚩字的上半部类似武器,这应该就是指他制造的兵器……”

    之后纪野又查到了《述异记》中关于蚩尤的记载:“耳鬓如剑戟,头有角。”

    “如果蚩尤真是类似我这样的成虫,那这所谓的耳鬓如剑戟,头有角会不会就是意念体的延伸物?还是说那所谓类似三叉戟的武器是其意念体的延伸物,就像我的钩子?”

    “这部《黄帝内经》和网络上流传的版本不同,其中删减部分主要针对的就是成虫,但现在开篇却重点讲述了黄帝御女飞升和蚩尤,提到蚩尤,可能是暗示他是成虫,那么这黄帝御女飞升呢,是暗示什么?”

    沉思之中,纪野忙着再次拿手机在网上查找关于黄帝御女飞升的关相资料。

    很快,大量关于“黄帝御女飞升”的记载就出现了,如《庄子》中的“御女三千,白日飞升”,《千金方·房中补益》则提到“昔黄帝御女一千二百而登仙”。

    仔细搜集资料看完后,纪野明白了,这黄帝御女飞升实际是指房中术。

    “《章华台赋》说归乎生风之广厦兮,修黄轩之要道,携西子之弱腕,援毛嫱之素肘,这是指黄帝轩辕氏得方中之术于素女,握固吸气,还精补脑,留年益龄,生长忘老……”

    纪野看到这里,心头微微一动,想到《黄帝内经》中还真有关于房中术的记载,当年他曾经尝试过很多次,不过毫无效果就放弃了,一直到此刻,看着开篇中关于黄帝的记载中重点提到御女三千,得道飞升,他才想到,难道说这上面记载的房中术,要到成虫才有效果?

    想到这里纪野忙着再次翻阅,很快就找到了一篇名为“黄赤之术”的篇章。

    房中术,在《黄帝内经》中被称为了“黄赤之术”,所谓“黄老赤篆,以修长生”。

    纪野静下心来,详细看了起来。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兮其若存,用之不勤……”

    “天地之间,动须阴阳,阳得阴而化,阴得阳而通,一阴一阳,相须而行,故男感坚强,女动辟张,二气交精,流液相通,能知其道,乐而且强,寿即增延,色如华英……”

    纪野慢慢的看了下去,渐渐有所感悟,这黄赤之术的过程并不复杂,需阴阳结合,二气交精,流液相通,只是以前他还是普通人的时候,只将这些记载当成了单纯的男女结合,不能理解二气交精和流液相通的具体所指而有所误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