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共赴两世 » 第四十四章 武当道士,绵竹拜师

第四十四章 武当道士,绵竹拜师

    赵本初陪着刘纯中继续说着一些闲话,但是赵本初还是问出了不少的信息。

    “纯中兄最近在府中可还无聊?”

    刘纯中晃动着酒杯,摇了摇头,“其实我也并非一直待在楚王府里,前几日,我曾去到杨子河边,品味过鲜美的杨子鱼。”

    说到重点,赵本初的注意力也更加集中。

    推杯换盏之际,赵本初也没少和楚王府的其他几位长辈聊天。

    这其中年龄最大的就是刘纯中的二叔,楚王老来得子,比秦王老了近乎十五岁,他的二第也就是刘纯中的二叔现在也已经五十六岁了,两鬓有些花白。

    “久闻楚地尚武,也不曾领教楚地有哪些豪杰?”

    刘雄庵想了想,捋着胡子说道,“楚地之中,有一道者,三尺青锋无人能及,有一书生,苦练长枪不见敌手,除此二人,楚地之中还有一位自称集百家之长者。楚地豪杰多如繁星,但这三人,是最明亮的三颗。”

    赵本初点了点头,除却第一位之外,他都没听说过,而那道士,无非就是武当山的张治世,张道长了。

    随后,赵本初在楚王府吃了晚饭,老朱也跟着在楚王府陪着楚王府的门客吃了一餐,席间没少喝酒,也没少侃大山。

    临近夜晚,赵本初陪着醉醺醺的老朱回了国学府。

    而他想要的也已经得到了。

    黑衣人的第二点没说错,楚王世子的确并不是一直待在府里,楚王府的管事也的确身着蓝色华服。

    只不过嘛......

    人家服装既然那么特殊,为什么还要穿出去办事?这不是留下证据吗?

    赵本初倒下睡着了,只有隔壁书房之中还在紧张的写写画画,准备着三天后的冬试。

    次日,赵本初难得睡了一个懒觉,而且还是被老朱摇醒的。

    “唔,怎么了?慌慌张张的。”

    老朱继续摇晃,直到赵本初揉着眼睛起来了,这才说道,“国学府的老夫子发怒了!”

    嗯?!

    赵本初抓紧收拾,结果还没走出房屋,就听见院子里已经传出来几句喊声。

    “小偷!”

    “我不是!”

    “偷东西!”

    “我这是买下!”

    赵本初来到后,旁观的学子们纷纷让开道路,而中心之人是谁?果然,麻烦是跑不了的。

    “绵竹,如何了?”

    诸葛绵竹看见赵本初来了,一下子就找到了可依靠之人,于是赶紧来到他的身边,“殿下,他说我偷东西!”

    赵本初看了一眼对面那人,是卢文松的学生,好像还是最优秀的那一个。

    此番他也没有因为赵本初的到来而怯场,反而对着在场所有人说道,“大家给个见证,他来到国学府之后,我家先生的书籍注解少了数十本!而今日,我去他的屋中给他送吃食,便发现了先生的注解就在他的桌上!”

    说到这里,那人还拿出一本编好的书籍,只不过现在还多了几个画出来的红圈......

    “诸位!我吕评丰不是无的放矢之人,更不会胡言乱语!这便是那诸葛绵竹的字迹,诸位也可以看看!”

    两旁的学子们纷纷聚焦看过去,果然,这的确是卢文松的注解,而上面的一些小字也的确像是别人写下的。

    赵本初看见他“煽动”周围人,暗道一声聪明。

    “可我说过了,我买下了!”

    “哼!你以为你有钱就可以买下来吗?啊?这是我家先生的注解!”

    赵本初也是有些无奈。

    这家伙,他居然拿的是卢文松的注解吗?我还以为他就是去藏书阁里面拿一些古籍......

    卢文松的地位崇高,文位更是当今大汉第一人,他的注解能买到?放屁。

    听到这里,赵本初也很能理解对方的生气,但是诸葛绵竹有错,也是无心之错。

    正当赵本初想着这件事如何处理时,人群中却发出了讶异的声音,赵本初抬头看去,居然是主人公来了。

    “拜见先生。”

    “拜见先生。”

    周围的学子们立马低下了头,而赵本初这个“挂牌”学子也是如此。

    只有诸葛绵竹,他没拜师,也没进国学府,此时只好出于礼节,“拜见卢大人。”

    卢文松佝偻着腰,缓缓点头,他方才在钟楼上也知晓了发生的事情,此番却没生气,而是淡淡地说道,“你觉得我的注解如何?”

    浑浊的眼眸中,只有一个人的倒影——诸葛绵竹。

    “嗯,我想想,虽然说得很好,但是我不赞同。”

    “你!”

    卢文松的学子有些恼怒,但还是被卢文松抬起手制止。

    “你的见解呢?”

    “嗯,我想想,就第三十七句,你说‘国之于家,乃是先成国,后为家’,我认为你说反了,毕竟国是大的,家是小的,而一国不就是由成千上万个‘家’组成的吗?还有......”

    卢文松听着诸葛绵竹的谈吐,既没有反驳,也没有辩论,等他说完了,这才问道,“你拿了我的注解?”

    诸葛绵竹脸不红心不跳,“我是买下。”

    卢文松笑了笑,“那你觉得我该卖你多少?”

    诸葛绵竹结合着自己卖画的经验,“一千文吧,我总共拿了十三本,一共一万三千文。”

    十三本?

    听得这个惊人的数字,大家都愣住了,大哥,那可是卢文松卢先生的注解!你拿一本就已经捅破了天,你居然还拿了十三本?

    有的人已经因为这个可怕的数字而晕厥,因为在他心目中,这和鲜花被牛粪糟蹋了没区别,还是最美的鲜花与最臭的牛粪。

    而卢文松的那个学生更是咬牙切齿,不光是对方拿了十三本,更是对对方仅仅千文就想买下一本注解而恼怒。

    不过也不由得他恼怒,因为卢文松笑了。

    “哈哈,好,一千文,一千文。”

    诸葛绵竹有些欣喜,“你同意了?”

    看着卢文松点头,诸葛绵竹也不耽搁,当即就算起了钱来,算到最后发现自己还阔绰得很,也就不担心了。

    但是卢文松接下来的话,却是让他心里凉了半截,“我可以一千文卖与你,但是有一个前提,你得拜我为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