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女频频道 » 仙途难弃 » 第四章 门派招新,母女话别

第四章 门派招新,母女话别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转眼陶若就六岁了,陶白三岁了。

    还有一个月就是玄清门下山招新的日子了,所以沧月城最近可以算是人满为患。

    不喜欢人挤人的陶若直接窝在家里继续跟傅婠学习各种灵植。偶尔和陶朔练习一些战斗技巧。经历过腥风血雨洗礼的陶朔,教的都是真正的杀人技。

    陶若学得很认真。

    从她进入这个世界的那一刻开始她就知道,往日安生乐业的日子就已经离她而去。她知道,总有一天自己会杀人的,越往后越像砍瓜切菜一样平常。

    只是她现在实在没有做好准备,练习杀人技是一回事,真正杀人又是另外一回事。

    她只能默默告诉自己,非必要,不杀人。若是一定要动手,那对方一定是该杀之人!

    对了,陶若家半年前来了个新客人。是个十岁的小男生,叫孟不凡,练气三层,金火土三灵根,火灵根的纯净度有七成,也是不错的资质了。而且他父母也是散修,只是没陶若幸运,都故去了。

    孟不凡确实不凡,父母逝去时才七岁,刚修炼两年。一个小孩子沐风栉雨,从青禾城一路走了三年才到沧月城。

    这三年不仅要赶路,还要修炼,还要照顾自己的衣食住行。陶若都不敢想象他是怎么过来的。

    半年前陶朔又接了任务,要去猎一只三阶火云豹,回来的路上碰见孟不凡在和一条花斑蛇殊死搏斗。眼看这孟不凡就要被花斑蛇咬死了,陶朔思索了一番便迅速出手相救。

    孟不凡经过三年流浪,整个人瘦骨嶙峋,衣服也破破烂烂,只比凡俗的小乞丐干净一些。唯独一双眼睛又大又亮,透着一股浩然正气,让陶硕动了恻隐之心,把他带回了家。

    其实主要是陶朔急着回家而且没灵石让他住客栈,但是小孩子伤太重晕了过去也不好丢在野外,毕竟救人救到底。

    醒过来以后的孟不凡很快就明白了自己的处境。眼下玄清门招新在即,陶朔能主动救他这个孤儿大概率不是坏人,而且他这三年什么人没见过?自认有点认人的本事。救命之恩,当结草衔环,前提是他自己性命无忧。孟不凡打定主意主动示好求一个住的地方,顺便做自己力所能及之事当做部分报答。

    换上陶朔准备的新衣服后的孟不凡不管是长相还是气质确实都很正派,就是不爱说话,比陶若成熟多了。

    聊了几句知道孟不凡的大致经历以后,就听见孟不凡当场立下心魔誓,救命之恩无以为报,希望能留下来为陶若一家做一些力所能及之事,尽最大的可能性去帮助他们,前提是陶朔一家三口不会对他不利。

    陶朔傅婠听了倒也不生气,这是个聪明人,有底线,也会为自己留后路,灵根也不错,目的也是玄清门。如果能交好,对陶若来说绝对有好处。更何况有心魔誓的约束,只要他孟不凡还想继续修炼,就绝对不会主动加害陶若一家。

    就这样,各有心思的四个好人成功住到了一起。

    虽然孟不凡掩饰的很好,但是言语神态之间还是让陶朔傅婠看出了一些端倪。

    傅婠私下里对陶若说过,孟不凡父母估计是被仇杀的,小男生心里憋着一股劲呢,让陶若平日里注意一些。

    这半年里孟不凡也确实一直在履行自己的誓言,平日里除了修炼就是帮傅婠陶朔做力所能及之事,不到一个月就获得了一家三口的信任。

    譬如……给陶若做饭。

    真的,偶尔孟不凡让她觉得自己是个废物。

    不管傅婠做什么菜,他看过一遍就能完美复刻出来。更别说什么知识储备,察言观色,人情世故了,吊打前后活了快三十年的陶若,妥妥别人家的孩子。

    不过让陶若欣慰的是,陶朔傅婠二人从来不会拿她和孟不凡作比较。

    今天也是爱爹娘的一天!

    离玄清门招新的日子越来越近,陶若被父母压着用灵气淬炼身体。

    一般来说五岁就可以测灵根了,陶若一年前也测了,是金水灵根。只是测灵盘太过简易,测不出来纯净度,关心则乱的陶朔和傅婠心里还是不能彻底放下心。

    陶若倒是知道,九成五呢,可是能说嘛?

    而且她爹娘手里并没有适合她的高阶功法,所以也不急着修炼,先把地基打牢。

    举手!功法这事陶若也知道,毕竟以前任陶若的视角过了一辈子,虽然是在幻境里,不过她记得功法。

    但是这也不能说,更不能练。

    陶朔傅婠倒是不担心功法问题,以她的资质肯定会被玄清门重点培养的,宗门还能不给她解决功法问题不成?

    孟不凡则在加紧修炼,希望在招新之前能突破练气四层。

    招新前一天,孟不凡终于出关,再不出关陶若都要替他着急了。

    不过事与愿违,孟不凡的修为还差一点才能进阶。

    相处半年,真心换真心,在陶朔傅婠眼里孟不凡已经算个后辈了,所以把陶若和孟不凡叫到一起,嘱咐了许多。

    “不出意外你们两个肯定能进玄清门,那玄清门的九百九十九阶问心梯也不用太担心,心中坦荡,何惧之有?”

    “这半年我拿不凡你当自己家后辈看待。最初确实是有些私心的,想着若若在门派能多个可以帮忙的人。现在我们依旧希望你们两个进了门派能守望相助,多个朋友总比多个仇人好。”

    “陶叔折煞晚辈了,能得陶叔傅姨相助是不凡一生之幸,铭感五内,自当不负陶叔傅姨所托,尽心尽力帮助陶妹妹。”陶朔一番话确实说得诚恳,孟不凡也有些动容。

    “爹,你放心吧。我哪是娇娇弱弱动不动需要别人帮忙的人,”陶若看着陶朔说完又看向孟不凡,“不凡哥安心修炼就好。”

    “你们两个都是好孩子,不需要我们操心,进了宗门只管安心修炼,不要让旁门左道分了心。”

    傅婠只交代了一句就不在再言语,毕竟不管是孟不凡还是陶若都很懂事。

    离别在即,今晚陶若和傅婠睡一个房间,母女二人秉烛夜谈。

    “娘这六年看着你长大,从呱呱坠地、蹒跚学步,到如今也要离开爹娘一个人去那玄清门了。”

    “这些年娘越发明白什么叫做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我很高兴你能有个比我更好的未来。”

    “不凡那孩子娘看了这半年,想来不会看走眼。他资质不错,也是个知恩图报的,你跟他交好,不会有坏处。”

    傅婠摩挲着陶若的脸,仔仔细细地盯着她看,像是要把她刻到心里去。

    陶若同样在仔细看着傅婠的脸,原来她娘是丹凤眼啊。

    “这个手镯是以前我和你爹闯了个元婴前辈的洞府得到的,里面是这些年我和你爹给你准备的东西。需要灵石的地方不用想着省,免得因小失大,娘也不是养不起你。”

    一个淡紫色的玉镯带到了陶若的手上。

    元婴前辈的洞府哪会让人随意进出,就算过去数万年禁制削弱不少,依旧也是九死一生。

    “娘,我都记住了。”陶若缩进傅婠怀里,十分依恋。

    她上辈子是单亲家庭长大,对母爱并没有什么实感,这辈子倒是真真切切体会了一番,顿时有种不枉此生的感觉。

    “以你的资质拜个师父不难,跟着师父好好修炼,但是也不要把自己逼得太紧。你筑基之前安心在宗门修炼,我和你爹哪也不会去,就在这里守着,等你筑基回来看我们。”

    “我一定会努力修炼,争取早日筑基,绝不让爹娘等太久!”陶若郑重承诺着。

    “刚说让你不要操之过急怎么转眼就忘了?你娘我还有近百年可活,你要是敢为了早日筑基服用筑基丹娘宁愿不见你。”傅婠捏了捏女儿的脸。

    “哎呀,努力修炼怎么会是操之过急嘛!我就是想早点和爹娘一起出门历练。”

    “好好好,娘求之不得。”

    子时,傅婠催着打哈欠的陶若去睡,自己却彻夜未眠。

    第二天破晓时分,陶若的东西都收拾好了,陶白也早早就被收进灵兽袋,孟不凡候在一旁。

    陶若站在傅婠和陶朔中间,牵着傅婠的手,孟不凡跟在陶朔右侧,一行人往沧月城城中心的大广场走去。

    街道上有不少人也在往广场方向走,不些小店都关了门。

    随处可见,随处可闻长辈的谆谆教诲,殷切叮嘱。

    天分好的胸有成竹,没测过灵根的惴惴不安。

    “陶道友。”出声的是李鸣泽的哥哥李听泽,旁边站着他的道侣和一个五岁的小男孩。

    因为李鸣泽的缘故,两家也有些来往,这小男孩陶若也见过几次。每次都是抱着李叔的大腿悄悄打量他们,看他们一眼后又赶紧缩回去,陶若不太喜欢这种性格。

    “李道友别来无恙,怎么不见李大哥?”

    “哈哈哈哈,他还在闭关冲击金丹呢,可不能被打扰了。我带着犬子想着早来一会就能早点排上队,不管结果如何,也能早点安心。希望我家这臭小子争点气才是,哪像你家女儿,看着就不凡。”李听泽看着还是挺爽朗的。

    “李大哥出关之际我就该改口喊上一句李真人了。”陶朔是真心为李鸣泽高兴,一心追寻仙路,别无旁骛之人值得被人敬佩,“儿孙自有儿孙福,李道友放宽心才是。我看星竹是个沉稳的,肯定走得长远。”

    双方家长互相吹捧的场面让陶若悄悄撇了好几下嘴。

    人呐,果真不能免俗,修了仙也一样。

    两家到广场时已经有不少人了,排了十五条长队,摩肩擦踵,十分壮观。

    城主府的侍卫在一旁一刻不停地巡视,防止有人趁机闹事。

    两家各自找了队伍排着,陆陆续续又来了不少人,幸好这广场够大,容纳个几万人还是可以的。

    一个时辰后玄清门负责招新的弟子终于来了。

    只见二十名玄清门弟子身着白色弟子法衣,袖口是淡青色祥云纹样,衣袍上则是竹子样式的暗纹。

    虽说都是弟子法衣,但男子皆是圆领长袍,女弟子多是交领齐腰襦裙。穿圆领长袍的也有,例如领头的那位筑基前辈,看上去英姿飒爽,俊美非凡。

    除法袍外男子皆束发,用白玉冠固定;女子则各有千秋,简单的灵蛇髻,随云髻有,复杂如垂挂髻,坠马髻也有,所带耳环发钗皆泛着灵光,风姿绰约,仙气渺渺。

    日出的万丈霞光给法衣镀上一层金光,他们踏着飞剑翩然而来,落在十五条队伍的最前方。

    原本嘈杂的广场瞬间安静下来。

    陶若也屏息凝神,生怕呼吸一重就惊扰了他们。

    除了样貌不凡,修为同样惊人。

    为首的是筑基后期的女弟子,五名筑基初期,四名筑基中期,其他十个人都是练气后期即练气七层以上的弟子。这让人不禁感叹玄清门的大手笔。

    不过也是,沧月城来的人最多,最后通过的人肯定也最多,其中肯定还有不少资质不错的人,当然要好好保护。

    “今天是吾派玄清门招新的日子,请大家有序排队,不管结果如何,不可闹事,不然玄清门绝不轻饶。”英气十足的筑基前辈很有大宗门的风范,声音洪亮清脆,话语掷地有声。

    在她的安排下,其他弟子迅速行动起来。很显然,十五名弟子负责招新,其余五名弟子负责登记合格准弟子的姓名和年龄。

    门派招新正式开始了!

    “无灵根,不合格,下一个。”

    “金木水三灵根,金四成,木四成,水三成,不合格,下一个。”

    “无灵根,不合格,下一个。”

    “无灵根,不合格,下一个。”

    “金木水火土五灵根,金水各五成,木三成,火土两成,不合格,下一个。”

    “火木土三灵根,土六成,火木五成,合格,去后面登记姓名和年龄,下一个。”

    “……”

    “……”

    “金火双灵根,金七成,火八成,合格,师弟可以去后面登记了。”招新弟子面容和煦不少。

    合格,不合格的声音此起彼伏,有人一飞冲天,有人跌入谷底。

    其实,大家都只有一个目标,那就是踏上修仙路,迈进长生门。

    可修仙本就是逆天而行,谈何容易,强求不得。

    正在心里感叹的陶若忽然听到一声惊呼。

    “单水灵根,纯净度九成!”

    陶若往高台上看去,是个七八岁的妹妹,穿着一身粉色衣衫,梳着双丫髻,一张鹅蛋脸上是琼鼻丹唇,小鹿似的眼睛清澈明亮,眉目流转间全是笑意,十分标志。

    单灵根带来的冲击让人群窃窃私语了好一会,似乎一下子士气高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