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大乾护道人 » 第二百七十五章 商议

第二百七十五章 商议

    清水关,随着大武国的大军压境,二皇子在蒋钦的鼓励下,缓缓的来到了城头。

    王生,宋长峰站在二皇子身边,保护着他的安危。

    面对空中,那来势汹汹的大武国龙舟战船,王生朗声道:“清水关,乃我大乾边关,我们收回清水关,其所应当。”

    “如今,你们大武国乘龙舟,率十万大军而来,是想开战吗。”

    话音落下,空中为首的那艘龙舟战船,缓缓的下落至城头不远处。

    接着船头之上,出现了一个年轻人,他面容倨傲,眼神嚣张,看向城头的二皇子。

    而城头上的二皇子,看到这人后,皱眉道:“本宫,大乾国二皇子,你,就是大武国太子朱天启?”

    那人听到二皇子的话,眉头微皱,声音温怒道:“本宫朱天恒,大武国新任太子。”

    二皇子冷笑一声,道:“哦,大武国新任太子?”

    “为何本宫没听说过你。”

    面对二皇子的挑衅,朱天恒冷冽道:“哼,你不用知道。”

    “今天,如果你们大乾不将清水关还给我大武国,那么,我十万精锐,将会踏平清水关,直至将你们这六城屠戮一空。”

    二皇子听后,冷哼一声道:“清水关,本就是我大乾国的边关要塞,如今我们不过是收回自己的土地。”

    “既然你们大武国要战,那就来吧。”

    其实,在秦平安回到京城,把收回边境三城的消息汇报给宇皇后,宇皇就下旨给二皇子,如果大武国来犯,必须守住清水关,哪怕他死,也不能将清水关再次送给大武国。

    二皇子心中虽然有些胆怯,但是面对宇皇的旨意,和如果击退大武国后,可能获得的声望,都让他决定,豁出去了。

    随即,宋长峰下了城头,俄顷,三万银盔银甲的将士,在宋长峰的带领下,缓缓的走出清水关。

    秦平安给他们的命令是,守住清水关,所以此时面对大武国的人,他们个个怒目冲冠。

    而朱天恒看到二皇子的态度,和下方三万威风凛凛的银甲士卒,便明白,只能用武力来解决此事了。

    兽潮刚过,他以为大乾肯定没有多少守备力量,所以,他才会提出夺回清水关的赌约。

    而此时,看到那三万气宇轩昂的大乾国士卒,他有些意外。

    他怎么也没有想到,此时的大乾国,内部风雨飘摇,竟然还会有一支这样的军队,镇守边关。

    不过,他现在没有其他选择,只能一战。

    随即,朱天恒朗声道:“既然你找死,那么本宫成全你。”

    接着,他缓缓的抬起右手,向下一压,空中,其他的七艘战船,也随之落向地面。

    面对龙舟战船的威压,屠龙军士卒并没有胆怯,他们此时跃跃欲试,只想跟大武国的人,分个胜负。

    哪怕对方比自己多出两倍的人,但是他们对自己有着绝对的信心。

    俄顷,八艘龙舟战船全部落到地面,随后,八万大武国的士卒,身穿黑色铠甲,在一名中年人的带领下,走下了龙舟战船。

    排好阵型后,那名中年人对不远处的屠龙军说道:“吾乃大武国明威将军:胡剑封。”

    他的对面,宋长峰策马上前几步,说道:“我乃大乾国,屠龙军太尉:宋长峰。”

    “尔等记着,今日胜你们的,是我大乾屠龙军。”

    胡剑封讥笑一声,说道:“大言不惭。”

    随后,胡剑封抽出腰间佩剑,剑指屠龙军说道:“兄弟们,跟我冲锋,将对面的一群鼠辈,杀个干净。”

    胡剑封身后的八万大武国士卒,齐声道:“杀,杀,杀。”

    而宋长峰,面对大武国的八万士卒,只说了一句话。

    “屠龙军,不抛弃,不放弃。”

    接着,三万屠龙军将士吼道:“不抛弃,不放弃。”

    随后,便向大武国的八万精锐,发起了他们的扬名之战。

    …………

    雍州城,刺史府的大帐内。

    秦平安和雍州刺史顾子文,果亲王,还有户部侍郎王有为,围坐在一起。

    昨日,秦平安与果亲王聊过后,秦平安便把带来的粮食分发了下去。

    只留下了一少部分,这些粮食,是给一众官员食用的。

    他坚信,救民先救官,如果官都活不了,又该如何救民呢。

    只有吃饱了,那些官员才能全力救援百姓。

    这一点,顾子文和王有为,都是支持秦平安的。

    此时,秦平安手中端着一个瓷碗,里面是一碗白粥,说是粥,其实只有汤,没有米。

    秦平安语气悲伤,缓缓说道:“明日便是元正日,可是,支援雍州的粮草,还要两三日才能到。”

    “雍州百姓,只能在饥寒交迫中度过了。”

    面对秦平安的痛惜,顾子文道:“此时情况特殊,这也是没办法的事。”

    “哪怕我们有足够的粮草,百姓们也没有一个好的住所,所以,巡抚大人无须如此。”

    果亲王点头道:“我们现在,最应该做的,就是在稳住民心的同时,再给百姓们找些事做,让他们能看到希望。”

    “此时的百姓,心中忧虑,如若被有心人利用,后果将不堪设想。”

    果亲王说最后一句话的时候,看了一眼秦平安。

    秦平安注意到了这一点,果亲王说的不错。

    此时的百姓,心中是最脆弱的,如果穆亲王看准时机,散播谣言,鼓动百姓跟着他们造反,那么以现在雍州,甚至是朝廷的情况,将很难能够镇压他们。

    果亲王的那五万人军队,现在只能自给自足,秦平安已经让果亲王,把他们安排去了一个地方。

    所以,此时的雍州,除了哨所的几千人马,就只有一千府兵了。

    秦平安点头道:“我同意果亲王的说法,必须给百姓找点事情做,让他们能够看到希望。”

    王有为皱眉,说道:“可是,以我们现在的储备来看,不但缺钱缺粮,更缺人手。”

    “雍州十五县,虽然每县都派去了几百人,可是面对几十万百姓,就显得有些不够用了。”

    王有为说的问题,是最棘手的。

    缺钱缺粮缺情况下,更缺少能够让百姓信服的人。

    不然万一百姓暴动,只靠那几百人,根本不够看。

    所以,必须要有一个办法,能让百姓心中安定,并且甘愿配合官府的安排。

    秦平安沉吟了下,缓缓说道:“看来,我们只能让百姓们以工代赈了。”

    以工代赈?

    其余三人听到秦平安的话,不免疑惑起来。

    这句话很好理解,但是,如果要大范围的使用的话,那么粮草的消耗将会是一个天文数字。

    所以,历史上的以工代赈,都是小范围使用。

    而此时,雍州两千多里土地,数百万人,如果以工代赈,朝廷能支持的住吗?

    果亲王道:“平安侯,以工代赈确实是一个不错的注意,但是,我们没有粮草,百姓们根本不会信我们。”

    顾子文接着道:“不错,民以食为天,如果不能让他们吃饱,其他一切都是空谈。”

    “以巡抚大人刚刚分发下去的粮食,恐怕各县最多只能支持两天,到时候,如果支援不到,情况可能会变得十分糟糕。”

    秦平安摇了摇头,说道:“不,这个方法是可行的。”

    “首先,两三天后,支援一定能够到来,到时候,我们将会有数百万百姓,两年的粮草。”

    “其次,现在的百姓,心中最渴望的,除了能吃饱,就是担心他们的未来。”

    “只要我们现在让他们吃饱,然后让他们亲手重新打造自己的家园,他们一定会万分的愿意。”

    “所以,以工代赈,是现在安抚百姓,稳定民心,最好的办法。”

    在听到秦平安说,两三日后,会有雍州百姓未来两年的粮草后,其他三人都露出了震惊的神色。

    朝廷这一次,给了秦平安两千万两白银赈灾。

    如果按照目前大乾国的米价,二两银子一石大米,一石大米,够三百人吃一顿饭来计算的话。

    那么雍州灾民八百万人,两千万两白银购买的米粮,只够雍州百姓吃一年多点的时间。

    可是,这两千万白银,不止是赈灾,还有灾后重建,所有一切开销的银子。

    而目前来说,朝廷在一两年内,很可能是不会再给后续支援的。

    顾子文皱眉道:“巡抚大人,朝廷给了两千万两赈灾款,这两千万两,可是整个雍州所有开销的银子。”

    “你说马上会有雍州百姓两年的粮草到来,意思就是,你把所有的银子都用来购买了粮草。”

    “先不说,能不能一次性买到如此多的米粮,就算能买到,朝廷一两年内不给支援,偌大的雍州光是重建的银子,就是一个天文数字,总不能只让百姓吃饭,却不管他们有没有一个遮风挡雨的住所吧。”

    果亲王没有说话,他一直看着秦平安,他想看秦平安会如何说。

    以他对秦平安的调查,了解,他认为秦平安是不会不顾大局,做出这样的事情来的。

    秦平安笑了笑,对顾子文道:“刺史大人,不要着急。”

    “那两年的粮草,我只花了一千万两。”

    “而剩下的一千万两,足够雍州支撑到朝廷再次支援。”

    秦平安说完,其余三人再次疑惑起来。

    一千万两,买八百万百姓两年的粮草?

    秦平安是怎么做到的?

    随即,果亲王问道:“平安侯,你的意思是?”

    秦平安摇摇头,神秘道:“暂时保密,到时候,你们就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