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我当特务那些年 » 第1章 少年心愿

第1章 少年心愿

    1926年7月﹐北伐军攻下长沙,当地军阀逃往河南郑州。

    北伐军开进长沙城时,城内城外,欢呼声此起彼伏,鞭炮声不绝于耳,老百姓们站在街道两边夹道欢迎,大家纷纷给士兵们送水送粮送夹袄。

    卢令也组织同学们一起跑前跑后,端茶倒水。

    不过他一边倒水,一边不停地在那些剪着齐耳短发,身着灰色军装的女兵中寻找着一个熟悉的身影,就是那个让他骄傲羡慕的姐姐。

    “姐姐!姐姐!”

    “弟弟!你怎么来了?”

    “我跟着大家一起来欢迎北伐军呀!姐姐,你真是变样了,我都快认不出来你了,母亲很想你,快跟我回去吧!”

    “好,你等我和领导汇报一下。”

    姐姐卢韶从湖南湘雅医学院毕业后,又进了武汉军分校,当过黄埔校医,现在又在北伐军中做随军医生。

    卢令已经两年多没见过姐姐了,这次见到居然是在北伐军中。

    卢令看着那些战士,他们虽然只穿着普通的灰色军装,可在他眼里多么威风凛凛,多么耀武扬威啊!

    他也好想和姐姐一样,跟他们一起去战场上冲锋陷阵,打倒报纸上写的那些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的坏人们!

    “母亲!姐姐回来了!”

    卢令一进堂屋,没想到居然见到了父亲。

    往常这个时辰,父亲不是在饭店和他那帮狐朋狗友喝酒,就是在茶馆听曲,再不就是在赌坊里摇骰子。

    卢令的父亲卢长卿是当地望族的公子哥儿,卢家家大业大,各行各业都有从事,有从政的、参军的、经商的、务农的。

    卢长卿是这一房的独子,从小娇生惯养,肆意妄为,也无人管他,娶妻后也并未收敛,还是沉迷酒色。

    卢令心里不怎么瞧得起这个父亲,觉得他就是报上批评的那些不事劳动,只会靠着房产、地租生活的土豪地主。

    但是既然见到了,卢令也不能视而不见,只好立正低头,嗫嚅了一声:“父亲。”

    “嗯。”卢长卿无论在外面如何,在孩子们面前总是一副严肃正经的样子。

    “韶儿,你吃苦了,下巴都尖了,我就跟你说不要去参军吧,在咱们这当个医生多好。”

    母亲一见到女儿,就拉着手上上下下地打量,发现女儿的样子大不相同了,原来最喜欢的那头秀发剪短了,穿着一身灰不拉几的衣服,脸也晒黑了,手上也有茧子了。

    母亲一边说一边用手绢抹眼睛。

    “好了,母亲,我很好,很开心,而且我这次会多住一段时间。”

    “好,我去给你收拾屋子。”母亲说着就走了。

    “太好了,姐姐,我有好多问题想问你,还想听你给我讲讲这一路的故事。”

    “我知道你想问什么,我还会介绍一些人给你认识。”

    第二天吃过早饭,卢韶领着弟弟去了军队驻扎的地方。

    他们远远地就听到百姓们愤愤的声音:“对啊!他们都是靠我们养活啊!”

    走近了,卢令看到一个高高瘦瘦、面容清秀,戴着金丝边框眼镜的男子正在给大家讲课,围着他的既有学校里的同学,也有贩夫走卒和佃工。

    大家穿着不一样的衣服,可是脸上却都是相似的神色,仿佛是人生第一次听到了真理,豁然开朗又愤愤不平。

    姐姐拉着他在后面坐下,也开始听课。

    原来那个老师正在讲的是何为土豪,何为劣绅,为什么几千年来老百姓们总是过不上好日子;后来又开始讲为什么要革命,为什么要打仗。

    卢令第一次听到这些理论,可是并不觉得晦涩难懂,老师说的都是大白话,他听得既慷慨激昂又感到羞耻愧疚,自己的家庭不也是老师说的这种应该被推翻的吗?

    快到中午时分,便下课了,老百姓们纷纷前去邀请老师去自己家吃饭,可是他都以有公务推脱了。

    “姐姐,我们也去邀请他上家里来做客吧,不过他应该不想和我们这样的家庭来往吧。”卢令说着惭愧地低下了头。

    姐姐笑着摸摸了他的头,“我这次带你来就是为了让你认识他,放心吧,他一定会来的。”

    等人群都散了,姐姐便领着卢令上前,说:“指导员,这是我弟弟卢令,这位是我们团的指导员刘照平。”

    “你好,我是刘照平,我总听你姐姐提到你,听说你在学校成绩很好,还积极了解时事。”

    “照平哥,你好,我刚刚听你讲课,真厉害啊!”

    “哈哈将来你一定会比我更厉害的!”

    谁知一语成谶,将来卢令居然真得成了刘照平的领导。

    “走吧,照平,今天去我家吃饭。”卢韶跟刘照平说,刘照平笑着冲她点点头,三人就一起回家了。

    他们一路有说有笑,刘照平给卢令讲了很多黄埔和北伐中的趣事,不一会就到家了。

    “父亲,母亲,这位是我们团的指导员,今天我请他到家里做客。”

    “欢迎欢迎,”母亲很高兴,“怎么不提前说,我再去饭店买两道菜。”

    “不用了,伯母,是我特意跟韶儿说让她不要提前说的,省得麻烦。”

    母亲见自己女儿领了这个人回来,心里便有猜测,如今听了他的称呼,心下便有了数,也不说什么,只招呼他们上桌。

    吃饭的时候卢令很忐忑,照平哥不是很讨厌土豪吗,他会不会批评父亲呢?虽然自己也不喜欢父亲,但是也不想让外人给父亲下不来台。

    可谁知,一顿饭吃下来,宾主尽欢,照平哥在饭桌上聊了很多田野间的轶闻。

    饭后,刘照平还和父亲一起赏鉴古玩珍宝,聊了南方的戏曲、美食。

    卢令在旁边看着,感觉此时的照平哥和刚刚像是两个人。

    下午刘照平走后,卢韶便和家人说了他们正在恋爱的事情。

    他们是在黄埔的时候认识的,当时刘照平在国民革命军总政治部工作,并到黄埔军校兼课,卢韶是黄埔校医,一来二去就认识了。

    后来发现两人志趣相投,便在一起了,这次正好跟着军队来湖南,卢韶便想把自己的男朋友介绍给家里,看看父母的意思,也想让自己的弟弟更了解革命是什么。

    父母对这个看起来有书生气的男孩子很满意,详细问了他的背景,了解到男方家里条件不错,他本人还去过法国留学,现在又在军队里做大官。

    更何况自己的女儿喜欢,两人又有一致的目标,便点头同意了他们交往。

    同时母亲也悄悄地对女儿耳提面命,万不可赶潮流学那些不自爱的女孩子。

    住了两天,卢韶和刘照平便跟着军队走了。

    卢令想跟着他们去参军,却被姐姐批评了一通,嘱咐他一定要好好念书。

    卢令在人群中望着军队越走越远,心里想着自己将来也要成为像照平哥那样的人,凭自己的本事挣下一份功业,成为一个大人物,绝不学父亲靠祖产活着。

    年少时的心愿像一颗种子种在了少年的心里,只等着一阵春风让它开花结果。长大后的卢令果然靠着自己的本事成为了让人闻风丧胆的大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