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我当特务那些年 » 第33章 文人相轻

第33章 文人相轻

    “那你有留意过这些客人都是些什么人吗?”

    “我没太注意,扫过几眼,也和他聊过几句,看样子是各色各样的人都有,律师、教授、银行职员、记者,还有无业流氓、帮会头子什么的。”

    “他的社会关系够复杂的啊。”

    “确实,毕竟是主编吧,来往的人杂了点。”

    “那你有见过惠义在他家里吗?”

    “我之前不认识这个惠义,这次调查之后再回忆,应该是见过的。”

    “那你有没有调查出来他的背景?”

    “有,他不是咱们的人,但也算有点渊源。”

    “怎么说?”

    “他原名叫张秋水,山东巨野人,家境还算富裕,他的父亲曾当过JN市戒烟院院长。”

    “那他父亲也算是政府人员了。”

    “后来他14岁那年,跟随父亲到山东济南私立正谊中学读书。这个期间,有一个济南高级中学的学生李柏年找到他一起成立了杂志社,据我所知大概有二三十个青年学生都参加了这个杂志社。”

    “这个李柏年是咱们的人?”

    “组长您认识他?”

    “不认识,我猜的。”

    “那您真厉害,没错,他之所以拉着张秋水搞这个文学组织,就是为了收买拉拢一批青年学生,好为咱们提供情报。”

    “那他拉拢成功了吗?”

    “没有,后来张秋水听到传闻说李柏年是蓝衣社份子,觉得给他写稿是自己上当了,就不和李柏年往来了。”

    “可惜啊,我看了他写的文章,文笔还不错。那他又怎么到上海来了呢?”

    “他毕业以后和同学们一起来这边找工作,还加入了‘左联’。”

    “他是‘左联’的人?那怎么会攻击且介呢?他们内部还有矛盾?”

    “具体他们内部关系如何,我不太清楚,不过他们之所以吵起来是因为一篇文章,张秋水觉得那篇文章写得不够真实,且介维护作者,然后就互相写文章吵起来了。”

    “他和冀清平的关系怎么样?”

    “还不错,我会试着拉拢一下他的。”

    “嗯,也不一定要他加入我们,只要能写文章的时候稍微加一两笔就够了。”

    “我明白。”

    《大晚报》的事情告一段落,卢令去找刘照平汇报工作。

    工作都安排好后,刘照平说:“还有一件事,区部要搬家了。”

    “要搬到哪里去?”

    “搬到老西门去。”

    “为什么?”

    “那里是国党统治,如今风声日紧,我和储督察商量了一下,还是搬到华界去安全一点,免得红党对我们进行打击报复。”

    “可是华界的卫生条件很差啊,姐夫你要搬过去住吗?”

    “不,只是区部搬过去,我和储督察会住到法租界环龙路那里,这个地址只有你和书记知道,千万不要告诉别人。”

    “姐夫,你放心,我明白的。”

    “你的办公室也一起搬过去吧。”

    “我就先不搬了,东西太多,搬起来麻烦,而且我已经交过一年的房租了。没事,我不害怕红党,他们要报复,就来找我吧。”

    刘照平见此也不好再说什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