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女频频道 » 她在古代送外卖 » 009 买粮食

009 买粮食

    接下来就是万众期待的,分小钱钱的时刻了。

    在大家期待的目光中,孟青掏出了个钱袋。

    里面装着的正是今天大家的努力成果。

    那375文钱。

    而大花他们这些参与了送餐的人也都将记录着签收标记的木板拿了出来。

    小青姐姐说了,他们要靠这个东西来结算的,可不能忘记了。

    一个个老实的排起了队伍。

    发钱之前,孟青将话讲在前头,“以后大家就是一家子了,每个人都为家做着贡献,所以每个人赚的钱有一部分会交给公中,算是大家共有的,现在大家的工钱是每送成功一单5文钱,所以每单交3文到公中,2文归你们自己藏着,打赏交不交随你们自己,若是上交也会另外登记好。”

    对此大家都没有意见,本来这样的好事就是孟青姐姐找到的,而且竟然每单都让他们留两文,跑的多的,一天下来也能存在不少呢,还不收他们打赏的银子。

    等铜钱真正发到他们手上时,大花等人更是一个个笑的见牙不见眼。

    当然孟青不会忘了发传单的四人,虽然他们没有去送外卖,但是也付出了劳动,所以孟青也给他们四个一人发了5文钱,作为工钱。

    本以为自己没有的小芳四人,看着手掌心中的五个铜板,激动的脸都红了。

    这是他们第一次赚到银钱。

    左看右看,怎么都看不够,看样子,脸都恨不得钻进钱眼里去。

    还是大花和小风两个大的看不过去了,一人两个将四人提溜了过去。

    瞧着他们高兴的样子,孟青的脸上也荡起了笑容。

    觉得自己做的一切都是有意义的,哪怕不为别的,只为守护住这样的笑容。

    同时孟青也将众人的业绩另外做了登记,其中大花送的最多,一个人就跑了十五单,其中八单还都收到了小费,少则2文,多则十来文。

    光是打赏就有六十文之多。

    其次则是小风小云和石头这三个男孩子,都在十单左右,打赏不多,孟青想着可能是这三个娃嘴不够甜。

    三个人的打赏加起来和大花一个人的差不多。

    剩下的都保持在七八单的样子,都很不错。

    最让孟青惊喜的是,其中一个叫做花花的小姑娘,从怀里掏出来个小荷包,里面藏着一个重两钱的银花生。

    换成铜板差不多有个200文的样子。

    无一例外都交给了孟青保管。

    将个人的帐都收好,小同外卖初次营业,共计收入225文,另收小费320文+2钱银子。

    有点钱,孟青就忍不住想要添置点东西。

    实在是缺的东西有些太多了。

    孟青一会儿觉得这个要买,一会儿觉得那个也要买,最后算了算觉得自己手头的钱可能不够,只好将还在兴奋中的大花和有经商天赋的大宝给提溜过来,让他们给点意见。

    菊花小朋友还太小了,虽然有天赋,但孟青还是没有拉她一起。

    被拉过来的大花和大宝听完孟青的话,搓了搓了鼻子,他们要买这么多的东西吗?

    他们觉得现在的生活已经很好了,有新衣服新鞋子还有工钱。

    原来在孟青姐姐眼中他们还缺少这么多东西啊。

    大花作为大姐大,下定决心一定要继续努力,赚更多的钱,就像孟青姐姐说的,他们以后就是一家人了,下面这么多的弟弟妹妹呢,她要努力才能养的起他们。

    默默握拳给自己打气。

    大宝则两眼放光,眼中只有小钱钱,经过今天之后,对于赚钱这项活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并且十分赞同孟青姐姐的话,钱不是攒出来的,而是花出来的,这种不叫浪费钱,叫做前期投资。

    听到这话,大宝有种醍醐灌顶的感觉,仿佛找到了人生目标般。

    看着小钱钱的同时,也目光灼灼的看向孟青。

    孟青看到两人大相径庭的表现,心里思索着,她这算是激起了大宝的经商兴趣不成。

    看来便是本身就有天赋,也得有人引导激发才行。

    读书的事情也得提上日程才行。

    俗话说的好,读书使人明智,这钱买笔墨纸砚是不可能的,不知道能不能买得起启蒙三件套。

    或者她能去什么地方打打秋风,不对,做生意的事情,怎么能说打秋风呢,明明是拉赞助呢?

    孟青在心里不断盘算着这件事的可行性。

    时间还是太短了,反正签的是三天的契书,到时候拿着这个契书和天悦楼的账单去找梁主簿,想来会有意外收获也说不定。

    三人最终商量下来,决定买些米粮回来,吃得好才有力气干活,总不能老是蹭天悦楼的饭菜吧。

    大宝自告奋勇,拉上自己的小哥们,石头小风要跟着孟青一块去。

    孟青自然不会拒绝,也算是给大宝上实践课了。

    带足了银钱,就朝着粮店去了。

    计算好十二人所需的口粮,到了粮店门口,看到门口写着今日粮价。

    一斗60文,想来是受北方灾情影响,导致粮食价格也上涨了不少,按照大宝的说法,之前还是一斗40文。

    “掌柜的,这粮价涨了不少啊。”孟青和掌柜的搭话,想要从中探听到一些消息,一般来说天下太不太平,这些粮商比官府反应都快。

    “是涨了,北方那边没啥收成,南边的粮也少,这才涨了,不过量肯定是够得,小娘子要多少?”

    “本想着多买些粮,但未曾想粮价竟然涨了这么多,倒是买不了多少了。”孟青装作为难的样子,粮价这么贵,到底要不要买。

    粮店掌柜瞧着孟青一行人穿的都是最简单的单衣麻布,想来是贫苦人家,便好心提醒一句,“小娘子若是要买粮还是趁现在多买些的好,粮食放着又不会坏。”

    孟青闻言心念一动,试探道:“难不成这后面还要涨价不成。”

    “这也说不好,就看老天爷给不给面子了。”掌柜的闪烁其词道。

    孟青明了,看来那北方的旱灾越发严重了,灾害越是严重的地方,这粮食的价格就波动的越厉害。

    大宝虽然不明白他们只是来买粮而已,为什么要闲聊,但对于看不懂的东西,大宝会将它记在心里仔细琢磨,比如现在他就将耳朵高高竖起,听着孟青和掌柜的所有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