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三国:开局系统出错送本九阳神功 » 第019章 第二桶金计划!

第019章 第二桶金计划!

    安邑县衙。

    后堂。

    何浦的尸体已经收敛棺中。

    纸幡飞舞,冥钱乱飞。

    裴夫人如一头暴怒的母老虎,冲着县令何泉的脸狠狠甩了一巴掌,怒骂道:“何泉,我真是瞎了眼才看中了你,你就是个废物,连自己的儿子都保护不了!查查查,查了一天,你查出了什么东西?”

    何泉死死盯着夫人,眼中的怒火渐渐熄灭,他很清楚,如果没有裴家,哪有现在的他,在这个家里还轮不到他龇牙。

    “夫人,浦儿是你的儿子,他也是我的儿子啊,发生这样的事,难道我不伤心吗?可是现在就只有这点线索,我能怎么办?”

    “怎么办?把回春医馆的人和卫家的人都抓过来,直接大刑伺候,我就不信问不出来!”

    “苗师吕当了那么多年的太医,你以为他朝中无人?”

    “那卫家的小畜生呢?”

    “他就是一个痨病鬼,给他一只鸡他都不一定杀的死,你说他是凶手,谁信啊?”

    裴夫人歇斯底里的吼道:“我管别人信不信,他惹浦儿生气了,就是该死,我现在就是要他给浦儿陪葬!”忽然又用极其轻柔的语气对着棺材说道:“浦儿别害怕,娘会让那个小畜生下去陪你的,让他给你当看门狗!”

    ---------------------

    卫府。

    西跨院。

    卫东阳还不知道自己已经被人惦记上了,他盯着整整七大箱子钱,开始盘算着怎么让它们下更多的小崽子!

    “公明,不知道畜养家丁一个月需要花费多少?”

    徐晃道:“吃穿用度,加上他们的工资,一人一月大约需要1000钱。”

    一个人一年就是一万二千钱,10个人就是12万,100个人就是120万。

    他今天6500万钱的收入,看起来不少,实则不多,也就够养4000人一年的时间。

    当然这是畜养家丁,需要发工资,一旦进入战争时期,全民皆兵,只为糊口,工资不要了,但物价翻倍了,整体费用还是差不多。

    要想组建自己的势力,就必须有稳定的财路来养活他们,否则就得像曹操、刘备他们那样,需要世家大族、商户巨贾的投资。

    而投资方往往会有很大的话语权,甚至左右领导的决策,这也是魏蜀吴三家最终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

    卫东阳现在还没想过以后的事情,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河东郡最有钱的裴家肯定也不会资助他,所以资金问题只能由他自己解决。

    随着土地兼并,钱都跑到了世家的手里。

    汉灵帝收不到税,于是想到了卖官鬻爵。

    他虽然搞到了钱享受,可是天下百姓更惨了,于是爆发了黄巾起义。

    卫东阳也想要赚钱,而且想要要赚大钱,还要赚快钱,也得打世家的主意,挣有钱人的钱,而不能像世家大族那样刮穷鬼的钱。

    怎么才能让世家子弟心甘情愿把钱掏出来呢?

    卫东阳想到了很多穿越小说里写的酿酒和造纸。

    酿酒无非就是高度的蒸馏酒,这个他会,因为小的时候家家户户都是自酿酒,但是他没有白酒曲。

    就算做出了白酒曲,也不能保证喝惯低度米酒的人能无缝适应高度蒸馏酒。

    至于造纸,放在和平年代,官学盛行的时代肯定能大赚,现在也不行,马上就要打仗了,还有几个人把心思放在读书上。

    这两个可以赚钱,但是不能赚快钱。

    还有什么既是必需品又是奢侈品的东西呢?

    “对了,麦芽糖!”卫东阳兴奋的叫了起来,现代人已经糖过剩了,但是对于古代人来说,任何甜的东西都是奢侈品,穷人根本没办法触及。

    饭饭看他在那皱着眉头想半天,然后突然说出“麦芽糖”,不由得问道:“公子是想吃饴糖了吗?奴婢去厨房看看还有没有?”

    “额,已经有用麦芽做的糖了吗?”卫东阳有些无语,因为在卫仲道的记忆里确实没有这方面的内容。

    “饴糖就是用麦芽还有什么东西做出来的糖,跟蜂蜜一样甜,不过也跟蜂蜜一样贵!”饭饭吐槽道,说起蜂蜜她又想到了卫东阳的那瓶蜂蜜,眼里满是怀念,那个味道真是太甜了,比她吃过的任何东西都要甜!

    卫东阳本来都要对麦芽糖计划不抱希望了,听饭饭这么一说,明显还是有很大的商机嘛。

    “这个饴糖到底有多贵?”

    “要去到2吊钱一斤咧,贵的离谱!”饭饭吐了吐舌头。

    2吊?还一斤,这玩意儿比人参还能卖上价啊!

    “怎么会这么贵?这饴糖很稀有吗?”

    饭饭道:“反正就是贵,奴婢也不知道它怎么这么贵!”

    夏荷道:“在整个河东郡只有邹家会熬糖,而且出糖的量还非常非常的少,城里的大家族都抢着买,所以就贵了!”

    卫东阳有点儿纳闷了,熬麦芽糖一斤麦芽,4斤糯米,不出意外的话能出将近3斤糖。

    这样的产量不至于让麦芽糖高到这样离谱的地步啊。

    市价小麦一斤5文钱,上好的糯米一斤15文钱。

    一斤麦芽,4斤糯米,成本65文钱,出产6000文钱。

    100倍的利润,为什么会这样?

    卫东阳想了半天,随后问道:“这熬饴糖是不是很难,很容易失败?”

    因为古代的各种技艺全靠口耳相传,和经验积累,根本就没有可以依据的理论知识。

    在卫东阳小的时候,他奶奶熬麦芽糖就是一锅成一锅不成的,奶奶自己都搞不清楚原因,在她看来每一锅都是按照同一个流程走的,成与不成只能看天。

    后来卫东阳才知道,淀粉的糖化过程是有一定温度的,只有在50——60摄氏度之间才能做到糖化,或高或低都不行。

    夏荷道:“应该说是非常的难,听邹家人说,好像是10锅将将成一锅的样子。”

    这样就差不多了,10倍的利润,再加上额外损耗的那些时间精力,这个价钱反倒不是特别的离谱。

    卫东阳想到今天早上签到礼包开出来的红水温度计,早上还不知道有什么用,现在看来就是天上掉下来的财神爷!

    饭饭哭丧着脸跑了回来,“公子,厨房里已经没有饴糖了。”

    “没事的,要不了多久,我们天天都会有饴糖吃了!”

    “当然是真的,公子什么时候骗过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