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武侠仙侠 » 侠二代的江湖行 » 第178章 医治

第178章 医治

    冯久霖道:“我们那边也相去不远,不过看到正门这边血流成河,看来有过一番激战?”

    解钧未及答话,上官鸿江自议事大厅走出,手中边把玩着那谢姓汉子的脑袋,边道:“何只是激战而已,我吓的差点要夹着尾巴逃走了,要不是纯儿喊了我一声,我还不知道要怎么办哩。”

    白纯儿挥挥手道:“那不是我的功劳,上官君武艺高超,说不定连我二叔都及不上,指挥帮众又有一套,才能取胜的。”

    上官鸿江还想说什么,解钧抢在前头道:“分舵主,眼下分舵内外仍有部分敌手尚未投降,先使这些人投降要紧,这些话之后慢慢再说不迟。”

    上官鸿江同意道:“解兄所言甚是,请鞠长老折回屋宅东半部,协助其他帮众收容降敌、歼灭残敌;冯长老向屋宅北半部去,守住分舵北门,途中一样协助其他帮众收容降敌、歼灭残敌;解兄向屋宅西半部去,协助其他帮众收容降敌、歼灭残敌。我与纯儿向南门去,接应朱雀堂的帮众进来。”鞠海、冯久霖、解钧三人得令后分头行事。

    上官鸿江随手捡起地上一根木棍,将那谢姓汉子的头插在棍上,高举着向南走去,边道:“你们老大的头已经被我砍下来啦!不想死的就抛下兵器投降!”

    许多仍在反抗的小喽囉见到首领身首异处,纷纷抛下兵器投降,抵死顽抗的人多半被上官鸿江一剑砍下脑袋。

    上官鸿江及白纯儿等人来到南门外,只见祁恒颓然坐在门前台阶上,一副打得脱力的样子,周围坐着三、四十名帮众,个个精疲力尽的样子,外头大街上血迹遍布,横七竖八倒着百余人,生死未卜。

    上官鸿江拍拍祁恒的肩膀道:“祁堂主,你做得很好,待会等分舵中分得出人手后,我会派人来救治伤者,你先在此待命。”祁恒连说话的力气也没有,只能疲惫的点点头。

    没多久,鞠海、冯久霖、解钧三人纷纷派人来回报,说是凤州分舵中的残敌已经尽数歼灭,投降的敌人也集中到议事大厅等候发落,上官鸿江立刻命令许参率部守卫凤州分舵北门,张伍率部守卫凤州分舵南门,并要两堂堂主派人巡逻分舵各处,防止有隐匿起来的敌人暗中活动。

    本役伤亡最重的玄武、朱雀两堂回到议事大厅旁扶死救伤,另派青龙、白虎两堂将死者集中到分舵南门内的小院暂时停放,伤者则集中到议事大厅旁的厢房中救治。

    本役瞿阳帮折损百余名帮众,另有三百余名帮众受到轻重伤;歼灭敌方三百余人,俘虏七百余人,其中三百余人轻重伤,但仍有两百余人在混乱中逃得不知去向。上官鸿江在议事大厅中直忙到深夜,才大致掌握住此役的情况。

    翌日,上官鸿江发动全分舵的帮众将双方死者运出城外安葬,仅留朱雀、玄武两堂帮众看守凤州分舵,忙了一上午,才将此事办妥。

    午后,上官鸿江招集所有帮众议事,要决定俘虏的七百多人的去留,鞠海首先道:“目前直属凤州分舵的帮众不满三百人,但俘虏的对手却有七百多人,要将他们吸纳为帮众也不是不行,只是怕万一这些人做乱起来,会制不住他们……”

    上官鸿江道:“这点我昨晚想了一夜,只是对手城北三叉岗上的寨子尚未攻破,若将这批人放了出去,难保他们不会重回城北三叉岗上的寨子里,如此一来岂不是壮大了敌方的声势?但要如何收容这些人,我也没个想法,这倒是有些麻烦。”

    众人陷入沉思,似乎都没有想法,此时解钧起身道:“若是分舵主与长老允许我发言,我倒有个建议。”

    上官鸿江道:“解兄但说无妨。”

    解钧道:“兴州、梁州两分舵来援的帮众们迟早都得回到原来的分舵去,就我所知,目前兴州、梁州两分舵的帮众都有六、七千人之谱,若是将这批俘虏分出一、两百人,让两分舵的帮众们带回去,在兴州、梁州两分舵来说,不过是增加一个团左右的人数,要控制也较好控制,就算要放人,兴州、梁州到凤州多少有些距离,这些人想要重回三叉岗的寨子也需要一些时日,说不定我们在这些时间内便能攻破三叉岗的寨子哩,应当能够适度解决俘虏人数过多的问题。以上是我的一些浅见,不知分舵主及两位长老觉得如何?”

    上官鸿江道:“这也是个办法,只是大队人马得在道上走上三、四日,帮众的人数若没有比俘虏的人数多,那可镇压不住的,眼下分舵可没这么多人,这可怎么办才好?”

    解钧道:“这道是个大问题……这样如何,我们请兴州、梁州两分舵各派一团来押解俘虏,这样人数上应当绰绰有余了。”

    上官鸿江苦笑道:“我只是凤州分舵的分舵主,可不是瞿阳帮帮主呀,要动其他分舵的帮众,可不是我能办到的。”

    鞠海道:“分舵主不必担心此事,长老们名义上是可以调动各分舵的帮众的,若是以我或冯长老的名义发出命令,自各分舵调个两、三百人来应当不成问题。”

    冯久霖面有忧色道:“老鞠,话虽如此,但我从来没这般调动帮众过,这好似是三龙他们才有的权限……”

    鞠海道:“不,这次我来凤州之前曾经请示过帮主,帮主说李介、许由他们也曾有过如此调动帮众得先例,他并不介意长老们如此调动各分舵的帮众,只是人数不该超过一个团的规模。若此,你我两人各由兴州、梁州调一个团过来,人数约可到达四百余人,若以一人押解一人的人数来看,当能带走四百余名俘虏,余下三百余人,凤州分舵应该也能吸收了。”

    上官鸿江道:“如此甚好,就请鞠长老前往兴州分舵,冯长老前往梁州分舵,各调一个团的帮众前来押解俘虏。”鞠海与冯久霖得令后,便在隔日启程分赴兴州、梁州。

    上官鸿江则分配四堂帮众住进分舵中的各处厢房,身受轻伤的帮众也在几天内复原,分归各堂,仅剩下十余名受伤较重的人,集中住在议事大厅一旁的厢房中,上官鸿江请来凤州城中的大夫替这些人医治,不分敌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