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三国:炎汉三兴 » 第12章 志向

第12章 志向

    “没有。”柏论仍然垮着脸。

    张辽思忖道,“是年龄未到?”

    柏论:“这只是一个方面。”

    张辽:“另外一方面呢?”

    柏论:“另外一方面就是我家中没有人了。”

    这当真是一个尴尬的话题。

    连带着张辽都尴尬地张了张嘴。

    他想安慰柏论,却不知道找什么话,最后只能拍了拍柏论的肩膀。

    吕布倒是一点都不在意。他既没用怜悯的目光看向柏论,也不觉得他需要安慰。

    但是考虑到这个有些尴尬的话题是张辽引起的,吕布想了想,觉得还是得替下属解围。

    于是他开口装作不经意地说道,“没有字有什么要紧的,等你年岁到了,我便请一位大儒为你取一个如何?”

    吕布当然不会空口许诺。

    他话既以开口,心中便有了成算。

    以他如今的地位,请像卢植乔玄这样的大儒或许有点困难,但只要他开口,朝中的一些公卿还是很乐意为这位都亭侯解忧的。

    柏论稍稍有点震惊。

    为什么他遇到的每一个都想找人给他取字!难道给人取字也是一股潮流吗?

    不过吕布能认识的人肯定比张渠多,且官阶不会太低。

    柏论实在好奇,又问了,“是哪一位大儒呢?”

    嗯……

    一般的当然是不行的。

    要不然柏论找谁不行偏找他吕布?

    于是吕布眼珠子转了一下,下一秒便从脑袋里想出来一个名字。

    “你觉得高阳乡侯如何?”

    高阳乡侯……

    这个侯好像有点耳熟,他在哪听过来着?

    他愣愣地看向吕布。

    吕布以为他没听清,于是又说了一遍:“高阳乡侯,你觉得如何?”

    啊……

    柏论有点迷茫:“……高阳乡侯是谁?”

    吕布似乎被噎了一下。

    他开口解释道,“蔡邕,蔡伯喈。”

    说着他又狐疑地看向柏论:“你不会连蔡伯喈都不知道吧?”

    “那不能。”柏论连忙摆手。

    跟随董卓的清流大儒其实不少,蔡邕就是其中之一。他性格至情至孝,亲族友邻都曾称赞他品行端正。

    他是东汉的大文学家、大数学家、大天文家和大音乐家。

    除了这些在学术上的成就之外,他为人也颇为谦和。

    据说蔡邕在家中摆宴时,有一个十五十六岁的孩子前来拜见,蔡邕不嫌弃其年龄尚幼,不轻视其身材弱小,不鄙夷其容貌丑陋。他出来迎接的时候,慌忙地连自己鞋子都穿倒了,但他却丝毫不在意,甚至看着那个孩子称赞道:“这个孩子有大才,我不如他。”

    这个孩子就是王粲。

    建安七子之一。

    吕布还是很有信心的。

    蔡伯喈毕竟与他都是董卓一党,那请他为柏论取一个字应该不是难事吧?

    啊!

    柏论一下子想起来了。

    如果高阳乡侯就是蔡邕的话,那他当日见到的那个女孩岂不是就是蔡邕的女儿蔡文姬!

    见柏论发愣,吕布又问道:“若请蔡邕为你取字,你意如何?”

    啊!

    柏论反应过来,接着飞快地应道:“我意就是非常同意。”

    “咱们什么时候取呀!”

    “我需不需做一些准备!比如去射一只大雁什么的!”

    他看王凌过来拜师的时候都提了一只大雁。

    “……先不急。”

    “你毕竟年岁未到,而我也还得去高阳乡侯那探探口风。谁知道蔡伯喈具体的想法呢?”

    相处久了之后,吕布其实还蛮喜欢柏论的。

    一来他因为柏论的剑术而佩服他。

    二来,他虽然是一名剑术无双的剑客,但他待人接物间却丝毫不见傲慢。见公卿时不谄媚,面对百姓时不倨傲。他看公卿贵族的眼神和看普通流民的眼神是一样的。

    “贤弟怎么会想到当一个剑客?”吕布开口问道。

    柏论眨眨眼睛:“我其实也不是一名剑客。我只是恰巧会一点剑术罢了。”

    吕布:“那你怎么会入王司徒门下?”

    柏论:“……恰巧。”

    真的就是恰巧。

    他刚好翻进了一家看起来既不奢侈又不素朴的宅院,结果就这么巧翻到了王允的牌子。

    “贤弟没想过要从戎吗?”

    “战场上刀剑不眨眼,我怕。”

    “你不是剑神吗?”

    “第一,我不是剑神。我只恰巧会一点剑术。第二,剑神也怕死。”

    “这是什么样的道理?大丈夫生于天地之间,就该建功立业,拜将封侯,这才能无愧于心。”

    大丈夫生于天地之间,岂能郁郁久居人下……

    不好意思串台了。

    “大丈夫生于天地之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我现在应该算穷。”

    吕布:“……”

    “我的梦想是有一座宅院,有几亩农田。然后安居乐业,顺遂而生。”

    吕布听着嘴唇一直在发抖,震惊地说不出话。

    然后他猛的一挥衣袖,走了。

    “没志气!”

    “你就活在你的安乐乡吧!”

    柏论一脸诧异地看着吕布怒气冲冲的背影。

    他这么生气做什么?

    神剑:【其实也有一种可能,你当个平民的话在古代根本没办法安心种田。】

    柏论:“……”

    ……

    ……

    宣姬觉得自己最近过得也还不错。

    一方面是柏论待下人确实好,也不能说好,只能说他没管过府中的人。

    他性情温顺,又不要人服侍。

    自己需要什么也会自己动手做。

    再没有比这样更好的主君了!

    而除了这些之外,宣姬觉得最开心的是没人管她了。

    再也不会有人逼她读女诫,要求她天天装成一副端庄贤淑的样了!

    除了王允会时不时地找她询问情况外。

    “……我与柏郎君已如胶似漆,难舍难分。想必怀上他的孩子也是迟早的事。”

    “当真?”

    宣姬装成一副娇羞样:“闺阁私事,难道妾还敢谎言欺瞒吗?”

    离开王允府的时候宣姬还是一脸恍惚。

    她低头看了看自己的肚子,觉得她下次还是说她身体有疾无法怀孕吧。

    她现在最恨的就是王允了。

    他既然这样看中柏论,为什么不自己嫁给他当小妾呢?

    回府之后,宣姬在悄悄思考这个问题。

    “阿嚏——”

    柏论没忍住打了个喷嚏。

    他有种错觉,感觉自己的风评悄悄变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