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都市言情 » 皇城根里 » 小别夫妻夜长谈

小别夫妻夜长谈

    妻子开着车,继续走着。

    一路上的风景,越发的熟悉。

    亨利加油站路口,张庄乡敬老院,夏庄村驾照,终于看到了家门口的丝瓜秧。

    夏磊到家了。

    老母亲王思佳,从盖着车罩的老年代步车旁边,拿着蒲扇走了过来。

    看样子,已经走了几个回合了,脸上满是焦虑。

    “妈,走了几趟了吧。担心坏了吧。磊磊手机没电了。”爱人安娜跟老妈解释道。

    “是啊,饭做好了,快点吃饭去吧。”

    王思佳从夏磊手里接过来夏雨点。

    妻子安娜和夏磊则是把车里的礼物,苹果啥的,放回家里。

    春天种下的两颗柿子树,现在已经三五米高了。

    种的时候说是磨盘柿子,现在长出来却是黑枣。

    一棵树,硕果累累,一棵树,零零散散。

    香椿树也是越发健壮,原来因为家里没经常住人,将近旱死的鱼腥草,现在却是郁郁葱葱。

    熟悉的家的味道,熟悉的炖鸡,熟悉的炒丝瓜。

    母亲特意蒸的大馒头,四点就炖好的鸡汤。

    夏磊饿坏了,一天没有吃一顿正常的饭。

    早晨是一个月饼一个卤蛋,中午时一个橘子,一个月饼。

    特意留着肚子,就是为了吃妈妈牌炖鸡。

    母亲王思佳抱着孩子,夏若,夏磊,安娜吃着饭,喝着米汤。

    夏磊一口气吃了三个馒头,格外香。

    尤其是馒头蘸鸡汤,这一口比肉还美。

    妈妈炖的鸡肉,是滋味齐全,却不咸不淡。

    小时家贫,吃鸡就是过节才有的味道。

    现在生活好了,吃鸡吃肉都是家常便饭了。

    记得读高中住学校,夏磊两周回来一次,妈妈必须买肉改善生活,一个猪肉摊子都转三五圈,那时候猪肉十元三斤。

    吃着肉,蘸着馍,喝着汤,看着老人抱孙子,女儿都会自己吃喝了,妻子也是受了很多委屈,到现在瘦的简直。

    已经很好了,还不够。

    这个家太需要夏磊了。

    父亲角色不可缺失,更不能损伤。

    女儿需要父亲,妻子需要丈夫。

    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媳妇,能守活寡一样的,跟着婆婆,住了陆陆续续有七年时间。

    没有自己的地方,没有自己的小窝,很多孤独,身体需要都被完全的忽略了。

    因为要带孩子,没办法挣钱,在农村这样的大环境下,还要受冷眼甚至冷待。

    王思佳当家当习惯了,习惯性的盯着家里每个人的一举一动。

    对大哥,说“水开了,去灌满水壶,打开盖子,倒,别撒了,盖上盖,再接水,接着烧水,打开。”

    简直像指挥傻子一样。

    果然,从小没干过家务的大哥,煮米汤会溢出,热鸡蛋会爆炸,第一段婚姻像做监狱一样被控制了十年。

    对夏磊也是一样的指挥。

    夏磊喜欢做饭,母亲怕他受伤,不让进厨房。

    夏磊喜欢种花种菜,母亲嫌弃占地方,薅点扔在土灶里直接火化掉。

    任凭夏磊怎么哭闹,就是用大人绝对的权威压制着夏磊的爱好。

    为了学习包饺子,夏磊在大学水饺店帮工。

    为了学习切菜,夏磊在大学勤工俭学做厨房小工。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

    夏磊用自己的方式,爱上了厨房,掌握了人生方向。

    对天性自由的安娜,王思佳竟然也出于习惯想去自然控制安娜的一举一动。

    后来发现根本控制不了,索性直接用眼睛盯着安娜的行为。

    这无形中,给安娜形成了,被监视的巨大压迫感。

    永远关着的大门,从不主动出门游玩,能不动绝对不动。

    安娜,在夏庄被跟自己完全不一样的婆婆,有种做牢的紧张感,让人窒息的氛围。

    王思佳的做法,适合找个傻儿媳妇。

    没有思想,没有能力,啥也不会做的人,给她当儿媳妇,一定美极了。

    家庭生活,没有谁对谁错,谁有理谁没理,只是三观不同的生活方式而已。

    都是好人,安娜更是理解婆婆。

    大儿子的婚事还没定下,对孙男弟女疼爱有佳,对儿媳妇吃啥买啥,有啥都舍得,自己更是省吃俭用,非常节省。

    婆婆王思佳也理解安娜,自己的丈夫长期不在身边,孩子吃奶又比较胖,八个月都24斤重了,任何委屈都得自己承受。

    她经常对夏磊说的就是“这一点,我非常佩服人家,太年轻了,人家忍受着,从来不乱来男女关系。

    试问现在哪个年轻媳妇能做到这一点,你有空了一定多回家,常回家看看。

    孩子特别可爱。”

    女人最懂女人。

    本来婆媳可以偶尔见面,不必要天天一起生活。

    本来夏磊和安娜就是住在婆婆家。

    他们想要自己的奋斗的属于自己的家。

    为了娶安娜而盖的新房,安娜和夏磊明白,这是婆婆的家,她们辛苦一辈子,这是他们爱的生活方式,而不是夏磊和安娜的归宿。

    夏磊一家四口,注定在属于自己的城市,呼吸属于自己的生活。

    农村,夏磊和安娜的出生地,已经没有了他们适合的生活方式。

    现在农村很好,吃喝不愁,但夏磊和安娜,对精神,对教育孩子的成长看的最重要。

    他们需要一个自己的天空。

    因为生活,也因在之前不够成熟,这七年是夏磊和安娜都在从孩子变成大人的阶段,也是两个人一起变成熟的过程。

    患难与共,真情真诚。

    俩人无所不谈,像朋友,像战友,更是血浓于水的夫妻感情。

    吃了饭,收拾了桌子。

    夏若,带着夏磊观察丝瓜花,俩人一起种下了夏磊从BJ带回来的甜桃的种子。

    夏若一般都是九点睡觉,今天她格外兴奋,围着夏磊,撒娇着她缺失的宠爱。

    “等月亮出来的时候,我们一起拜月祈福。”安娜提议。

    “太好了,我们喜欢这样的仪式感。”

    夏磊和夏若很开心。

    2022年9月10号,河南PY范县的一个村里,今晚下雨阴天,没有太阳。

    妻子安娜哄睡了夏雨点,累的胳膊都抬不起来。

    这时候,夏若,想让妻子安娜对绘本书,一本接着一本。

    夏若正是精力旺盛的时候,越读越精神,完全不知道疲倦。

    夏磊心疼妻子这半年怎么熬过来的啊。

    小的正是需要吃奶,片刻离不开妻子。

    而夏若三四岁,正是需要教育,树立观念的好时候,不能错过的关键时期啊。

    “生了人家,就要对人家负责任。”

    这是安娜宁可苦了自己也不苦孩子。

    无数个夜晚,透支着自己的耐心,体力和爱的教育。

    很多时候,女儿和儿子会在同一时间,想要妈妈。

    这时候,必然牺牲的,就是女儿夏若的基本需求了。

    那时候,安娜的心里一定酸楚,无力又恨不得明天就改变现状。

    多少次的情绪变化,甚至暴躁,都是来自孩子无辜的心疼。

    为人父母,不仅仅是延续生命,传承血脉和财产,更重要的是孩子成长。

    懂是非,知善恶,明黑白。

    多简单,可这时候,一个人又多难。

    奶奶帮忙?

    很多时候,只有父母能做这些。

    奶奶不识字,一日三餐,吃饭洗衣服,占据了她的几乎全部的精力。

    给孩子读书,不会。

    陪孩子玩耍,不懂。

    教给孩子道理,只能说教,或者控制。

    父亲的缺席,让这个关系变得畸形。

    安娜最担心的是孩子成长为“荒芜”。

    荒废了夏若的关键期,荒草了夏若的爱的需求,荒唐了以后的人生。

    这个时候怎么能不焦虑。

    “夏若,你现在睡醒了,明天就能得到最爱的草莓味道的泡泡糖。”

    安娜看出夏若的兴奋,但都十一点了,孩子必须得睡。

    “真的吗?妈妈,那我关灯睡觉。”

    糖,对四岁的夏若来说,就是天然的诱惑。

    “那你去跟奶奶睡,好吗。”安娜问。

    “好的,说好的8颗泡泡糖哦。”夏若很期待明天。

    安娜抱着夏若,送到了奶奶的卧室。

    夫妻俩人,一个坐了九个小时的车,一个累了都几天了。

    难得见面,很累。

    都说小别胜新婚,可疲惫让人两个人格外的晕昏。

    没有精力和力量去胜新婚。

    俩人说说话。

    “等你后天走了,我就带着孩子去青岛黄岛或者崂山选选房子。”安娜说。

    “嗯嗯,我希望是一楼带院子的,可以种天然的菜,适合孩子健康。”夏磊说。

    “我希望有暖气,这是我最大的诉求。”安娜说。

    俩人很兴奋,无比期待着未来的一家四口的日子。

    熟悉的感觉又回来了。

    两个互相心疼的人,诉说着这些年彼此的成长。

    从厦门搬家,到小说风波。

    从职业规划,到各自长大。

    从懵懂冲动,到成熟变化。

    七年了,多么宝贵的时间,还有多少最美的七年呢。

    “哇”的一生。

    夫妻俩人同时停止了说话。

    这样的默契今天已经出现了三五次了。

    俩人会心一笑。

    “是若若吧。”

    夫妻俩人,穿着拖鞋,去孩子奶奶的房间。

    果然,若若哭了。

    妻子连忙上床,抱起来若若,哄到

    “若若是不是想爸爸妈妈了,想跟我们一起睡,妈妈来迟了,向你道歉,不要生气了,好吗。”

    “嗯,嗯,是,好。”若若抽泣着。

    夏磊和安娜,抱着若若回到了自己房间。

    夏磊给奶奶关上门,叮嘱她早点睡吧。

    三个人,讲着故事,很快若若也睡着了。

    被安娜放在了俩人对面的脚旁边。

    俩人继续说话。

    后半夜,雨没了,天也不黑,但还是看不见月亮。

    不过夫妻二人心里的月亮很暖很亮。

    “我给你说个事,又怕你一时鲁莽,再出现小说风波一样。”妻子欲言又止。

    “哈哈哈,因为小说鲁莽了,我最爱的安家庄都去不了。

    看不了荷花池,采不了莲子心,挖不了嫩莲藕。

    甚至得罪了你的二姑妈,惹怒了你的大嫂子,也失望了我的老岳父。

    这个代价够大,教训也足够狠了。”

    夏磊检讨着冲动带来的代价。

    “那就好,是啊,我们都在长大。

    我堂叔的女儿要出阁楼了。”安娜说。

    “天呐,她不是不太聪明,有点傻傻的吗,怎么就。”夏磊很意外。

    “他家缺钱。”一句话,夏磊明白了。

    一家三个傻子。

    母亲孙美丽是市区长大的,嫁了五任丈夫。

    父亲安德,家徒四壁,爱好打鱼,穷的叮当。

    只知道疼自己。

    都说负负得正,大多数负负得负负多。

    俩人多女儿安聪明,三句话能听出不正常,说话声音格外大。

    再不弄出去,以后麻烦呢。

    果然是大新闻。

    安聪明的外公是电力局局长,走了三年了。

    外婆也是城里人,很讲究。

    安娜带着两个孩子,来回接送,她还给了200块钱作为路费。

    有来有往,很懂规矩。

    他俩简直是正正得负。

    生了三个儿子都很聪明,就这一个女儿,与众不同。

    喜欢喝酒,还耍酒疯。

    智力也就8岁左右。

    “我现在越来越相信因果。

    比如三姨妈家的老三,头婚娶了以前做过台的柳波,生下一子。

    匆忙离婚,娶了带着三个孩子的二婚媳妇,生了一个聋哑孩子,这是有罪啊。

    我听我妈说,我的二姑在烟台的时候,那时候带着这个三哥团团去找活。

    可能是因为心里压力大,竟然患了难言之隐病。二姑带着他到处看,并且亲口说,自己帮他解决了。”

    天爷,简直震碎三观。

    怪不得,二姑的女儿,被判九年,明年出监狱。

    这是天道不法啊。

    人要敬畏因果,也要积德行善。

    德行不够,简直难受。

    “安家村的霸道女,他二媳妇离婚了。

    到处怂恿,不让我住娘家。

    我妈也是没主见,非常在那里发做阴风。

    简直懒得出奇,我在那里带孩子,她一定不帮我。

    我还得做饭,洗衣服,接送孩子。

    我在那边太累了,但是夏若很开心,自由奔放。

    但是我硬撑着。

    怪不得我爸嫌弃她懒惰。

    每次吃饭不洗碗,做饭到时候都得现刷,摸哪里都是一手的油。

    你说退伍军人出身的父亲,能不跟他吵架吗。

    简直了,这段时间,我更加深入的认识她了。

    好处呢,也有,就是孩子知道姥爷,姥娘是谁了。

    亲情更浓了。

    只要让她动嘴,那就太好了。

    以前怎么就不知道她那么懒惰呢。”

    妻子过的太累了,两边都是家,却都不是自己的家。

    夫妻二人,格外渴望自己的归宿。

    “咱们眼下这样,等过了中秋,我走后,你看怎么去一趟青岛,找个陪同人。

    租个房子,看看工作。

    我们天冷之前走出去。

    如果黄岛合适,以后咱们四套房子一卖,就定居在那里。

    让孩子从小有固定的城市,熟悉的味道,有爱吹的风。”夏磊说。

    是啊,夫妻两个人,更有信心了。

    夜色更深,天也更冷,他们给孩子盖了薄被子,俩人也困了。

    沉沉睡去,无比安心。

    下一步,必须团聚,陪伴。

    孩子的教育不能再拖了,她们现在更需要父亲了。

    父爱不能缺失,父亲不能缺少,父母不能分居。

    月亮出来了,月光照在院子里,不知道什么虫子叫的让人格外踏实。

    “你变了,磊,跟以前不一样了。

    我们真的开始长大了。

    真好。”妻子喃喃细语。

    这是两个人共同经营的人生。

    柔声细语,是一个男人最基本的修养。

    妻子那么辛苦,独立自主,没有花衣服,没有节假日,没有人理解。

    再对她怒吼,大叫,怎么配为人父,为人夫呢。

    爱,是一个家的灵魂。

    也是这个时代最缺的真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