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都市言情 » 皇城根里 » 终南山上无闲草

终南山上无闲草

    夏磊第一次跟马骏上山,被野生马兰头,蒲公英,竹笋,五味子,虎杖,桑叶,车前草

    等等,深深吸引。

    “神仙自古出太白“---太白山自古就有药山之称,中草药资源种类繁多,十分丰富。

    由于其生长在高海拔环境,四季昼夜温差极大,生物活性物质极高,具有独特的疗效和鲜明的地域特点,在我国民间应用已有几千年的历史。

    药王孙思邈就曾在这里静修,识药、采药、著书,并欣然写诗道:

    去天三百浮云间,积雪捧海壮奇观。

    举目云海贯宏图,俯首满山尽灵丹。

    秦岭药用植物十分丰富,共有药用植物2271种,其中仅太白山中草药就有640多种。

    也有人说,游一次太白山,就等于读了半本《本草纲目》。

    素有天下第一福地的终南山,地处中国南北大陆板块碰撞的主要位置,在地理之中是我国南北天然的地理,生态,气候,环境,甚至人文的分界线,可以说从这里分界南北方再好不过。

    而这座山也巧妙地结合了南方和北方山脉的所有特点,既神秘,又壮丽。

    终南山,是最具有灵性之山,黄精、黄芪、艾草以及其它仙草皆都充分吸收大山之灵性、日月之精华,历朝历代被公认为中药养生之宝,我们有幸食之、用之。

    《本草纲目》记载:艾以叶入药,性温、味苦、无毒、纯阳之性、通十二经、具回阳、理气血、逐湿寒、止血安胎等功效,亦常用于针灸,故又被称为“医草”。

    艾草对产地也有相当高的要求,不同地方的艾草,有不同的疗效。终南山为南北分界线,类太极阴阳分界线,为什么历代出这么多的名人,高僧高道,皆因此地相对阴阳平衡,心情自然容易平和,平和自然生定力,有定力自然生智慧。

    终南意味着终难,并且认定保健首选终南山艾叶艾绒,阴阳平衡,平衡阴阳,是全世界绝无仅有的。

    艾草什么时候采摘最好?

    药材的采收,很重要的一项就是掌握采摘的时间,你采早了,相关的药性还没有形成,或者说药物成分的积累尚未达到顶峰,如果采收晚了,这些成分则可能流失,同时就是药性没有那么强烈。

    所以,艾叶的采集有着严格的时间。

    终南山山间的艾草

    在采摘艾叶时一定要注意采摘的时间,要将时间掌握好,如果采摘早了,相关药性就会没有形成,如果采摘的晚了,它的药物成分积累会流失,药效就会减弱。采摘的最佳时间在春末夏初,阴历的5月份是它生长最成熟的时期。

    一般采摘野生向阳处5月份长成的艾蒿比较好。

    相传,端午这天的艾蒿要在太阳出来前采回来,把整棵的艾蒿插在门上,可以避邪,挡住妖魔鬼怪进来,保佑人们平安健康。

    野生艾条的制作方式?

    当我们看见终南山野生纯艾可能还不习惯,因为它看上去不漂亮,颜色也不太好看,所谓的艾绒也没有那么的细腻,显得比较粗放。

    那是因为,是用石臼捣出来的。

    但是,我们会很确定的告诉你,这个就是真艾,没有任何的添加。

    终南山野生纯艾制作现场,手工捻制之后,用桑皮纸紧实卷制起来,因为桑皮纸是艾条的上等首选,桑皮纸的烟可直接入肺经,有清肺

    艾灸最核心的作用,是壮大人体内的正气,提高人体免疫力、自愈力,从而对抗病邪,故而防范疫情可多艾灸。

    终南山,又称太乙山、中南山,位于秦岭山脉中段,是世界典型的复合型大陆造山带,是中国南北天然的地质、地理、生态、气候、环境,乃至人文的自然分界线,具有全球地质共性中的独特性,植物区系成分具有明显的过渡性、混杂性和复杂多样性。

    古来就有“秦地无闲草,自古多名医”一说。

    秦岭是我国重要的野生中药资源宝库,仅SX省秦岭地区就有3210种天然药用植物,占全国药用植物的30%。

    “秦岭八宝”———药王茶、黑枸杞、太白米、金丝带、菊三七、羊角参、黑洋参、手掌参,已获得国家认可。

    终南山,一座飘着仙气的山,一座令所有修行人魂牵梦绕的地方。

    曾在终南山修道的人有很多,老子,姜子牙,王重阳,张良等道教先哲,想到钟馗、吕洞宾、赵公明等神仙,想到商山四皓、药王孙思邈、田园诗人鼻祖陶渊明,王维之类文人雅士。

    这里可以远离世俗烦拥,清心净欲,闭关参禅的地方。

    古往今来众多名人志士及修炼大成都曾赶往哪里,结庐茅棚,与日月相伴,自然间静听虫兽鸣吼,天地间观大象万千,身舍取智,法舍度人。

    这样的地方结天地灵气,纳万物精华,自然也会出产神奇宝贵的道地药材——野生黄精。

    在山崖段壁上,在草木覆盖中,有灵性的东西,总是生长在最隐秘的地方。

    在山上静修,云游时发现了野生黄精,我们也将会把这珍贵的药材带回去与大家分享

    黄精的传说。

    五代时临川有一富豪生性残暴,常虐待下人,家中一婢女因不堪虐待,逃进山中。

    不久所带干粮吃光,只得饮山泉充饥。

    一天,她在溪旁见一丛野草鲜嫩可爱,为解饥,遂连根拔起大嚼。自此她饥则以此草为食,渴则以清水为饮,久之,自觉神清气爽、身轻如燕。

    一天夜晚,她坐在大树下休息,听到草丛中有声音,以为是野兽要伤她性命,恐惧中纵身一跃,居然一下子腾空上树。待到天亮,她觉得可以下来了,不自觉中双脚已经快着地。

    如此矫健的身手让她一直能躲避主人的追捕,直到数年后,她被设计捕捉,经仔细询问,人们才知道,这些年她赖以生存的就是黄精。

    尽管吃黄精后身轻如燕,能飞檐走壁只是一个传说,但现实中,它确实是一味不可多得的良药。

    古代典籍对黄精的记录。

    黄精味甘而性平,味浓而气薄,入脾、肺、肾三经。古人认为,黄精属于芝草类,尽得土之精华灵气,故《五符经》谓之“戊己芝”,又因黄精可嚼食饱腹,所以南北朝著名医药学家陶弘景又称它为“仙人余粮”。

    《本草纲目》言其“补诸虚,填精髓,平补气血而润“。《日华子本草》言其“补五劳七伤,助筋骨,止饥,耐寒暑,益脾胃,润心肺“。《滇南本草》言其“补虚填精“。《四川中药志》言其“补肾润肺,益气滋阴,治脾虚面黄,肺虚咳嗽,筋骨酸痹无力,及产后气血衰弱。“

    其得土之冲气,禀乎季春之令,故味甘平,气和无毒。土者万物之母,土得其养则水火既济。木金交合而诸邪自去,百病不生矣。

    功专补诸虚,安五脏。

    黄精既是药材又是食品,是卫生部公布的87种食用药材之一。

    其喜欢阴湿的气候环境,在土层深厚,肥沃疏松,偏于湿润的半阴处生长得最好。

    这种环境土气淳厚,黄精因此得土气之精,黄为土色,精归肾藏,黄精的名字,也是强调黄精禀受和凝聚着土气的精华。

    最初发现黄精可以吃或许就是食不果腹的平头百姓,他们遇到荒年灾年跑到山上找些树叶、草根之类的填饱肚皮,其中碰巧挖到了这种植物,它的块根又粉又甜便当粮食吃了,人们求生的本能使它后来自然就传出去了。

    黄精甘美易食,凶年可与老少代粮,谓之余粮、救穷、救荒草。

    古往今来黄精一直被视为防老抗衰、延年益寿的珍贵中药,是很多长寿老人的保养妙方。

    在古代养生学家眼中,黄精更是延年益寿的好东西,有“久服成仙”之说。

    大诗人杜甫有诗云:“扫除白发黄精在,君看他年冰雪容”,可见其对黄精之酷爱。

    【来源】黄精为百合科植物滇黄精、黄精或多花黄精的干燥根茎。

    按形状不同,习称“大黄精”、“鸡头黄精”、“姜形黄精”。

    【性味归经】甘,平。归脾、肺、肾经。

    【功能主治】补气养阴,健脾,润肺,益肾。用于脾胃气虚,体倦乏力,胃阴不足,口干食少,肺虚燥咳,劳嗽咳血,精血不足,腰膝酸软,须发早白,内热消渴。

    【用法用量】9-15g。

    【现代研究】现代研究证明,黄精具有增强免疫功能、调血脂、降血糖、延缓衰老等多种药理作用,可用于糖尿病、冠心病、高脂血症等临床治疗。

    同时黄精的营养价值也十分丰富,近年来在保健食品、化妆品等领域的开发应用也逐渐增加。

    【性状鉴别】

    大黄精:呈肥厚肉质的结节块状,表面淡黄色至黄棕色,具环节,有皱纹及须根痕,结节上侧茎痕呈圆盘状,圆周凹入,中部突出。

    鸡头黄精:呈结节状弯柱形,略呈圆锥形,常有分枝。表面黄白色或灰黄色,半透明,有纵皱纹,茎痕圆形。

    姜形黄精:呈长条结节块状,长短不等,常数个块状结节相连。

    表面灰黄色或黄褐色,粗糙,结节上侧有突出的圆盘状茎痕。

    黄精的炮制。

    黄精历代入药生制兼用,但生用“刺人咽喉”,因此临床上少见使用生黄精而常用酒黄精。

    通过炮制一方面可消除或降低黄精的不良反应,消除麻味,减轻对咽喉的刺激,另一方面可提高黄精的临床疗效,增强药物补脾润肺、益肾的作用。

    酒黄精的炮制方法:取净黄精,加黄酒拌匀,置蒸制容器内,隔水蒸透,或密闭隔水炖至酒被吸尽,色泽黑润,口尝无麻味时,取出,稍凉,切厚片,干燥。

    酒黄精能助其药势,使之滋而不腻,更好的发挥补益作用。

    黄精的食疗。

    1.冰糖黄精汤

    食材:黄精、冰糖各30克。

    做法:黄精、冰糖一同入锅,水煎30分钟即可。

    2.黄精粳米粥

    食材:黄精30克、粳米150克、冰糖适量。

    做法:先将黄精煎水取汁,再加入粳米煮至粥熟,加适量冰糖服食。

    3.党参黄精猪肚

    食材:党参、黄精各30克、山药50克、橘皮12克、糯米150克、猪胃1个。

    做法:猪胃洗净,党参、黄精煎水取汁,橘皮切细丝,加盐、姜、花椒少许,一并与糯米拌匀,纳入猪胃,扎紧两端,置碗中蒸熟服食。

    注意事项

    黄精其性滋腻,易助湿邪,因此脾虚有湿、咳嗽痰多、气滞腹满者慎用。

    夏磊跟着马骏去了三五趟终南山。

    都不是景点地址,野路通幽。

    骑着摩托车,一路好风景。

    遇到下大雨,淋成落汤鸡。

    遇到和尚道士讨论女人。

    遇到露营人。

    找寻心中小院。

    拜访老师傅。

    走累了,就在农家乐吃当地特色野菜美食。

    认识马骏,夏磊才感受到终南山的美好。

    美景,美食,美事。

    在大山深处,一颗高大的银杏树下。

    有一颗方方正正的石头。

    夏磊和马骏,做了一场羞花草之美事。

    灵魂的快乐感觉,瞬间穿透整个终南山。

    遇到年久失修的观音庙,夏磊和马骏,发朋友圈,拍照,帮忙募捐。

    吃了山里的萝卜,白菜,味道很淡,但是饿了吃啥都好吃。

    从东北骑摩托车一路到终南山的逍遥子。

    种的花草,美的不得了。

    可他不太会做饭,山下的师太,做好饭来拿给他。

    他来的时候,师傅去世。

    他顺势成了守庙人。

    自称不是高人,可他解释的庙里门帘,没有一个人能认一个字。

    非常生活化。

    真佛只说平常话。

    他也有欲望,四十多了没结婚。

    他也喜欢讨论女人的身材,这是人的共性。

    可谁也不会觉得他虚伪。

    因为他太真诚了。

    吃喝简单,喜欢喝茶。

    不认百草,不知五味。

    可他活的自成一派。

    终南山里,还有一个不得志的师傅。

    被寺庙排挤,自己独自生活。

    既在五行内,又在六界外。

    他不卑不亢,不喜不忧。

    夏磊最喜欢摩托车从终南山顶冲下来,眼前的白云流转,远处的青山隐隐。

    美的让时间暂停。

    美的不敢呼吸。

    人,入山,即为仙。

    可是,夏磊,没有勇气在缺衣少食的山里生活。

    他需要还房贷,一个月硬支出1.4万。

    还不算妻子儿女的生活费,父母的养老费。

    现在的生活,偶尔为之,足够了。

    但不能,也还不配住山里。

    他还有一身的社会任务。

    他不觉得沉重,觉得满意。

    偶尔来换换脑子,就足够了。

    再后来,夏磊和马骏,在杨贵妃泡过温泉的客栈里,水乳交融。

    马骏,今年42岁,单身未婚,祖籍河北。

    父亲河北人,母亲陕西人。

    父母离婚,马骏和母亲一起生活。

    马骏是职业国际导游,接待美国团。

    英语一流,不高不瘦,身材匀称。

    在西安有四套房。平时收收房租,工作一个月也有一万多。

    父母都有退休金。

    他的日子非常好过。

    周末,跟朋友们去酒吧喝喝花酒。

    放假就去山里找院子。

    汤屿有一套一楼的小院,种着樱桃和葡萄。

    在山脚下。

    马骏喜欢读书,热爱男色,也喜欢种植花草。

    脾气温和,做事不急不躁。

    一个人过的精彩又随心。

    夏磊,认识马骏,深刻感受到,老长安人的美好。

    逢年过节,去洒金桥固定买腊牛肉,端午粽子。

    花生瓜子都有专门的道地口。

    生活有满满的仪式感。

    爱喝茶,也会泡茶。

    待人接物,落落大方,又让人舒服。

    这个朋友,让人身心愉悦。

    也是属于终南山下,长安城内特有的美好。

    这个朋友,夏磊,随着北上,见面的机会越来越少了。

    但心里的暖,从不曾缺少。

    终南山的美好,长安城的快乐,一大半来自于马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