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啊,天命在我? » 第十一章 割麦

第十一章 割麦

    这一年来,神农宝库里的小麦长了一茬接一茬。

    杨旻后来已经麻木,宝库里堆了将近二百石的小麦。

    后来实在是没办法,装不下了。他就从家里偷拿了几只鸡仔。

    裴姑儿当时还让杨旻在周围放几个夹子,说是有黄鼠狼偷鸡仔。

    杨旻将鸡仔圈养在宝库里,现在成了一群好几十只,他们每天吃的小麦还真不少。

    不过,它们产的鸡子也多。每天杨旻都会偷偷拿一些,放进自家的鸡窝里。

    裴姑儿还曾经奇怪:这家里母鸡产的鸡子怎么越来越多。

    过段时间,裴姑儿还能攒下一篮子鸡子拿到市集上换点铜钱回来。

    每天餐桌上的饭食也比之前要好许多。

    鸡子不提,杨旻偷偷用宝库里的河水装满菜园里储水的水缸,蔬菜浇了这河水,长得又快又好,比之前产量高了许多。

    宝库小河里处处可见游来游去的鱼儿,每次他抓着几条鱼回家的时候,裴姑儿总是惊讶自己儿子的抓鱼手艺也这么好吗?

    这个念头只是一闪而过,终究还是家里的柴米油盐更让她操心挂念。

    这一年来,杨家几人的脸色越发圆润饱满起来,每天都是红光满面。

    村里人见了都夸赞杨家这两口子果然善于操持家业,一家人的日子过的红红火火。

    如果就这样继续下去,靠着杨护夫妻的操持,杨旻不露声色的帮助,杨家迟早会迈入小康。

    可就在这个节骨眼上,杨护为了救人,自己反而伤了骨头,得花一段时间修养。

    杨旻只能请假在家照看,田里的农活他只能自己扛下。

    等再过一月,就是夏收之时。

    交完夏税,父亲的伤应该也快好了,到时候这家又会回到正轨。

    离杨护受伤已经过了一周。

    这几天来,杨护只能躺在床上,每天都要裴姑儿在旁侍候。

    杨旻就负责照顾两个弟弟妹妹。

    杨昌还好,要是夫子不放假,他每天大都待在私塾里,回来也只是完成课业,很少需要杨旻操心。

    杨蝶就不同,她不用上学。原本,裴姑儿打算教她绣花的,这下也没闲暇教了。

    如今,她就跟着杨旻,杨旻去哪儿,她就随着大哥去哪儿。

    每天都能和大哥相处,小蝶别提多开心了,她可有好多话想对大哥说。

    就连眼瞎的祖母听说儿子受伤,也趁着杨旻送饭的时候,让他扶着过来看看。

    祖母坐在床边,拉着儿子的手,和杨护聊了几句从前,又谈到祖父杨隆,便又流了眼泪。

    杨护见状赶紧让儿子将他的祖母扶回去。

    临走之前还说:“娘,您先回屋,儿子的伤不打紧。等好了我再伺候您老人家。”

    安慰好母亲,杨护最关心的还是地里的小麦。

    夏收将近,现在又缺了自己这一家之主。

    妻儿本来就已经忙不过来,可自己还是要人照顾。这可如何是好。

    他叫来杨旻,“虎头,这眼看地里的小麦就要收割,可我还是不能下地。你明天把村长请来,我和他商量商量。”

    “是,我明天就去。”

    隔天一早,杨旻就跑到村长杨福家,

    “村长,您有空吗?我爹特意让我请您过去,想和您商量点事。”

    村长答应得很快,随杨旻来到他家。

    杨护靠在床头,见到请来的杨福,

    “村长,这夏收将至,我又是这番模样。所以我想请您给我张罗几个人,帮我把田里的小麦收了。这工钱不成问题。”

    村长一听,捋了捋胡须,也不忙答应。

    他先是踱了几步,才说:“杨护啊,这个时候,你要知道家家都忙着夏收,村里可没有几个闲人。”

    “这要是雇人收麦的话,这工钱可不便宜。”

    杨护自是知道,一再说只要能雇到人,其他的都好商量。

    村长知道杨护下定决心要雇人收麦,也不再劝。

    他回复,“既然如此,那我回去就给你找两个人。”

    杨旻送走村长,来到杨护身边。

    “爹,其实我一人就能收完麦。何必再找别人?”

    “黄口小儿,就知道说大话。”杨护还没说,旁边裴姑儿就忍不住,她张口就来,“不要以为练了武,以为割麦就容易。”

    “你爹年年割麦都是累得腰都直不起来,你就更不行。”

    杨旻觉得娘小瞧了自己,拍着胸脯,“娘,你就放心吧!等夏收,我给你露一手。”

    裴姑儿噗嗤一笑,“好好,我等着看,到时候可别叫累。”

    杨护见状,微微一笑,暗想:“也好,让他尝尝苦头。”

    杨福回到家,他的小儿子杨贵就问:“爹,护哥儿找你有什么事?”

    “他让我给他雇几个人收麦。现在这时候,难找啊。我已经答应了,正头疼呢。”

    杨贵凑过来,“那还不简单,我婆娘家的弟弟刚好在找活,让他过来给护哥家割麦,工钱只要别人一半,不过饭得管饱。”

    “你说的是范家的那个饭桶?”

    “爹,人家叫范铜,不叫饭桶。”

    “一顿要吃四人份,不是饭桶是什么?”

    “可他力气大,能干好几个人的活。”

    “不行,他饭量太大。我怕到时候,杨护以为我是故意坑害他呢!”

    “爹,你先提前说一声不就行了,要是护哥儿不介意呢。”

    “好吧,我就再去问一下。你在家等我消息。要是杨护不同意,你可不许再去纠缠。”

    “好的,爹。”杨贵痛快的答应了。

    有自家老爹出马,这事就成了一半。自己终于可以向娘子说,给小舅子找到活计了。

    杨福看着出门的儿子,哪里不知道他是去找自家婆娘去了,摇摇头,转身又去找杨护。

    杨护听说找到一人,就是饭量大。

    他想了想,准备拒绝。他也听过范铜的名声。

    旁边杨旻一听,连忙拦住杨护,

    “村长,我和我爹商量一下,您先坐下喝口茶。”

    他给杨福倒了杯茶水,来到杨护床边,

    “爹,吃得多怕什么,他能干活就行。现在收麦才是头等大事,其他都是小节。收麦也就那段时间,过了就好。”

    杨护在儿子极力劝说下,终于同意。

    村长见父子俩商量好了,问:“怎样?”

    “收麦的那天让他过来吧。”

    “好,有他一人就足够给你家收麦,其他人不必再找。”

    杨护也同意,后面就等着夏收那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