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正德盛世从豹房开始 » 第一百四十八章 会议开始

第一百四十八章 会议开始

    走到太液池边上的五龙亭,朱厚照坐了下来。

    夏至刚过,到处郁郁葱葱,微风轻抚垂柳,池面金光闪闪,不时有鱼儿跳出水面。

    鸟叫声叽叽咋咋,不时听到北边内教场传来士兵训练的声音。

    透过太液池,红色的皇城一角,映入朱厚照的眼帘。

    “那是一座牢笼!”

    相比之下,正德选择的豹房,完全符合大隐隐于市的境界。

    在皇城里面,特意弄出了一个世外桃源。

    朱厚照深深地喜欢上了这个地方。

    这是正德为自己营造的家。

    也将是他的家。

    既然家在这里,就不用想退路了。

    难道回到那座皇城里,养宠物,做手工,修仙……

    皇帝这么做,实际上也很舒服啊,不需要工作,用天下供养自己的爱好。

    朱厚照有点明白,明朝的皇帝们。

    真想吼出一声,“这天下众生,关我屁事!”

    但板桥皇庄的杨二虎,弯腰扛着锄头的样子,时不时出现在他眼前。

    有时,他都以为是前世的姥爷也来了,继续为他诉说着以前的故事。

    没吃,没穿,没有地,住着泥糊的房子,兄弟父母都饿死了。

    他们用尽了一辈子的力气,却没能填饱自己肚子。

    “皇帝,还真的是不好当。”朱厚照自己嘲笑了一下。

    不由怀念起前世,苦虽苦,努力的话,至少还有一点盼头。

    就是想躺平,也饿不死。

    但在这里,他要是躺平了。

    或许就有成千上万的生命,无声无息消失了。

    如果这个世界有计算功德数的话,身为皇帝,肯定是负数的。

    “既来之,则安之!”

    “皇上大义!”魏彬在边上附和道。

    朱厚照微微一愣,难道这句话,不是这个意思么?

    也没有多说,只是点点头,问道,“今天议事安排在几时?”

    “未时。”魏彬回答道。

    午饭过后,朱厚照又一头扎进了公文批阅里面。

    现在所有呈上来的奏礼,折子,他都自己亲自审批。

    看着皇帝一刻才批完一本,魏彬有点着急,但却不敢说出口。

    外面还有几大箱呢,按皇上这个节奏,就是不睡,一辈子也批不完。

    批了三本过后,朱厚照也发现这个问题。

    回来这几天,才批了不到五十份,相比于工作狂人,明太祖朱元璋,效率差得不是一点半点。

    根本是拍马都追不上。

    每份题本,对于朱厚照来说,都是一篇古文阅读理解。

    而且写一件事,人家都是九曲八弯,还得去理解文字后面深藏的意思。

    手上批完一份,朱厚照揉搓一下太阳穴,把折子扔在桌上,说道。

    “魏大伴,你来,帮我读一下,并解释意思。”

    “皇上,杨首辅他们快来了。”魏彬说道。

    “来了再说,先读吧,能批几本是几本。”朱厚照说道。

    当下,魏彬便拿起一题本,看了一会,在本子上面的内容画了一条线,说道,“大同知府,求修黄河费用,内阁批了一半的费用。”

    朱厚照接过题本,又看了一遍,有了魏彬的总结,直接略过奉承的废话,稍微看了上下文。

    便用朱笔写了准字。

    有了魏彬帮忙,速度马上就提起来。

    “岳州,水灾,”魏彬说道。

    旁边就有一个小太监,在一张画满格子的大纸上,对着六月的那一格。

    写上,“岳州,水灾。”

    内阁的票拟,上面写着,令岳州府贩济抚恤、借粮复耕。

    朱厚照又仔细看了一遍,走到舆图前,找到了岳州的位置。

    在洞庭湖边上,不由倒吸一口冷气。

    洞庭湖与长江相通,明代之前,地势比较高,洪灾少。

    但现在,说是长江水倒灌,近十年间,连续不断发生灾害。

    不用说现在,就是在后世,在三峡工程没有起来前,这个地方都是洪涝重灾区。

    提笔写了个准字,又在旁边写上,具疏上,意思就是把受灾情况详细报上来。

    又批完几本,外面已经在报,开会的人都到了。

    朱厚照停下手头的工作,移步到边上的新布置的会议厅。

    这是王琼与王守仁加入内阁后,与皇帝的第一次全面会议。

    王守仁第一次来到这个会议室,感觉挺新奇的。

    殿里摆的桌子,都没有高低之分,前面后面各摆了三张,两边分别摆了十张。

    桌子与桌子之间并不相连,留有一个人出入的空间。

    二十六张桌子围成了一个长方形,靠着墙边,则放了许多挨着的椅子。

    在殿的最前端,则立着一个大架子,上面放着一块大大涂满黑色的木板。

    王守仁不由愣了一下,正想走上前细看,但看到其他人已经坐下,正想找自己的座位,却发现旁边桌子上面,立着一块小牌,两边上面写着他的字,王伯安。

    坐下后,发现除了内阁成员之外,还来了三个人,他只认识一个人,就是来自四川的童瑞,现任顺天府府尹。

    这几个人看来也是第一次参加会议,除了年轻那个,其余两人找到自己名字座位后,坐下感觉有点拘谨。

    王守仁不由对坐在边上的年轻人感兴趣,才多大年纪,就能跟内阁大佬同起同坐了。

    江晖自皇帝归来后,重新上班时,整个县衙效率提高了几倍。

    之前办事拖拉的习惯,完全不见影踪,政令一出,都不用锦衣卫督促,大家都抢着办。

    赶紧趁着这个机会,江晖这几天都加班加点,对宛平规划做了不少调整。

    许多以前不敢做,相对比较激进的方案,如丈量土地,商税这些,已经开始派人在做。

    对于一些之前顽固不化的人,江晖则毫不留情,能杀的,绝对不收监。

    宛平管辖内,不少官员对于江晖的新政策,指点得太厉害,直接被锦衣卫抓住把柄,没收审就杀了。

    勋贵王府,都叮嘱后辈,下人,不得惹到宛平县衙上。

    但宛平可不比仁和县,上搞定好领导,下拿住几个乡绅,再给两方带来利益,事情就好办。

    双方得益,中间的人民也能分点好处。

    但这个方法,在宛平这里,难度要高出上百倍。

    人多,关系复杂,又是在天子脚下,虽然抱上了皇上的大腿,也不是每一个人都买帐的。

    江晖的每一步都走得小心无比,利益平衡根本在这里玩不了,还是得看谁家的背景硬。

    要从这么多人的口中,为宛平百姓谋点利益,可以说是在虎口拔牙。

    一天真的是忙得疲于奔命,还好家里的几房娇妻还没到京城,要不然,这小身板,根本受不了。

    看着手上这份资料,江晖心里还是很不踏实,自昨天接到皇帝的命令,连夜整理出来的,但大多信息,都没有底。

    坐下有点不安,都不知道旁边他的偶像王阳明,一直想开口跟他说话。

    仍然是埋头在看着资料,不知道皇帝,为什么突然这么着急要宛平防疫方案,这么短时间,根本做不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