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乱世求活军 » 第二十三章 大水锤带来的革命

第二十三章 大水锤带来的革命

    经过铁木带领的铁匠部三天的使用,在经过袁正和文朝的计算,大家发现大水锤能将人工锻钢的效率提高三倍以上,如果再增加一些辅助设备还可以提高更多。

    随着战争的结束,男丁逐渐的加入,春耕的速度也加快了起来。就在这时真正让农业加速的事情发生了,清河村的新型双犁头车也下线试车了,这是一个竹木加铁犁头的设备,就像一个小车架在两头上翘的竹竿上,人坐在车上,体重会将车后的两个犁头压入水田里的泥地中,人只要专心驱驶耕牛,一头牛一次能犁开两道泥土。速度比传统牛耕提高了三倍有余,人还不用在边在泥地中行走,也不要扶正犁头。

    这个小车还能加装一个外挂行进轮设备,加上曲动轴承系统就变成半自动插秧机。一次插四排,一人每天能插三十亩水田。效率高的吓人,居然比人工每天两亩提高了十五倍,人还不用不断弯腰。这可把老王头乐坏了,他的老腰子还能再用几年。

    这两个设备在清河村一出来试用,十里八乡都轰动了,各个村的里正骑着各种各样的动物就往清河村跑,生怕落了人后。

    众人看过几台新设备以后,那是两眼发红,恨不得立马搬了就跑啊!

    最后一阵商议的结果是,各村挑选最好的两个木匠送去寒山村工厂,组建流水化生产线,制造车体。同时在寒山村建一个简易码头将铁材送到清河村的风力大铁锤工坊锻造成包钢犁头和插秧机零件再用船送到寒山村的流水线组装。毕竟筒车这样的大工程需要时间,清河村有两台,可以马上使用。这等于是各村用人力换设备的交付速度,以后这些木匠师傅就归寒山村的民生公司了,各位里正卖人不要太拿手。

    一群老叟风一般的来,又风一般的走了,这些设备真的香啊!越快越好!

    众人拾柴火焰高,短短五天,第一批五台犁地机和五台播种机就出厂了。最后八个村长靠抓阄分了归属。没抓到的,回村被骂了个半死,羞于见人啊!

    但也就晚了三天,第二批他们也就用上了。

    与此同时,清河,烘炉和郭家三个靠在一起的村庄,这一年利用分到各自手里的实验机型,人休机不休的沿着流花河两岸的河谷冲击平原,硬生生耕种了近两千亩土地。刚刚开垦的土地收成会少些,但就算每亩200斤收成,待到双抢时节也会有200吨粮食的收成啊!

    三个村加在一起有200左右人口,如果平均分配那就是每人能分到2000斤粮食。这还只是一季的收益,如果还能这样种一季,那还不上了天,人人可以吃到撑死!

    郭家兄弟和老王头每次走过田埂,看着田里的幼苗和一望无际的水田,都打心眼里佩服袁正。你说,这人咋能瞎琢磨出这么多,好的概念呢?对,袁正就是个概念,实现主要还是依靠的是这个时代的劳动人民。但时代与时代之间,智力差的不远,差的就是概念!

    袁正其实觉得很正常,因为在他看来现在才有一点农业的样子,在他生活的年代是没有吃不饱的问题的。他的想法,这要是被朝廷的大司农知道,绝对吐血三升。

    其他人在琢磨吃的太饱怎么办的时候,袁正正在琢磨着怎么用多出来的粮食圈人?大家伙不知道,他们脑海里面那些满满的粮仓,其实是空中楼阁。因为某人要开始收人了,大规模的收人,至少两百以上。某人认为吃的饱就行,别让大伙撑着,必须找些人来分担一下粮食这个负担。

    真乃硕鼠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