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乱世求活军 » 第四十三章 天寒地冻何处活

第四十三章 天寒地冻何处活

    一月初,滴水可成冰,雪花夹着雪粒子从天而降。

    蜀军把武陵郡城围的水泄不通,更多的船只从沅水上游下来带来重型的投石车和攻城车,无数士兵在什长的带领下如同梳子一样梳过武陵郡蜀军所控制的区域,将粮食牲畜和青壮年人口全部劫掠一空。

    从最开始准备占领武陵郡还比较收敛,到现在疯狂的劫掠,这意味着蜀国心态上的变化。

    东魏的失信,让蜀国单独对阵吴国,胜算不大。

    而且建业扬州方面的水军和陆军队两路援军已经在前来荆州的路上,而现在江陵军的水战蜀国并不占优,武陵也还是没有拿下,如果一旦吴国援军抵达,那么现在水陆对峙的形势可能逆转。

    所以蜀国开始将武陵郡洗劫一空,以弥补此次出战在人力和财力上的损失。

    于水武陵渔民的孩子,身材不高,但力气很大,长年在江边讨生活。一次救过村里富人家请的先生,于是做为陪读也读过几年书,识得字。

    他现在正背着老母亲一路逃命,他不能被蜀军抓了去,他若被抓了去,他六十岁的老母如何在这乱世独活?

    逃的极其匆忙,母子二人未带干粮,又因为躲在冬天的沟渠里以躲过蜀军。背着老母亲双脚站在冬水里,于水已然有些发烧。

    两人最后还是跳上家里隐藏在芦苇荡里的小鱼船,披着蓑衣拼了命的划着小船就往长沙郡方向逃。直到了夜里,于水烧的非常厉害已经有些迷糊。老母亲心急如焚,拿起桨一路往南,求个活路。

    这湖面的冬夜极寒,夜黑风冷,老妇人拼尽了全力,已然脱力。绝望痛哭之时,一支船队绵延在黑夜里的风灯出现在视野里。

    老人以顾不得许多,哪怕是蜀军,她也顾不得了,拼命的嘶喊,只求给他的儿一个活路,她死便死了!

    最后,母子二人被押送粮草的救活军从冬夜里的洞庭湖上救了起来。

    这一路,救活军只要能看到的,只要能救活的,从未放弃过任何一人。在湖面上,在沿这湘江的各处码头上,他们都会停船救人,往往回来的时候船仓里都是挤满了处在冻死和饿死边缘的人。还有不少人就算上了船,也没熬到目的地,就在家人眼泪中离开了这个世界。

    木窗外,疾风细雪,万物萧索。木窗内,铁水壶正在铁炉上冒着热气,温暖如春。

    救活军的管理层聚在一起,正在开一次重要扩大的会议。这一次所有袁正管理的二十个村的里正和原救活军旗下所有管理者共三十五人全部到场,他们要讨论一个重要的事宜,救活军到底能救下多少人?

    “荆州北部大战,大量人民流离失所。这样的天气,没有粮食的人活不过三天!救活军旗下的五个村,今年还余下四百七十五吨吨余粮,如果按照每人每天三斤粮,到明年双抢季节,我们自己可以救下一千五百人。我现在想知道另外的15个村的里正,你们可以救多少人?”,袁正问道。

    人群里面喝热水的滋滋声很大,就是没有人说话。

    华夏的农民很聪明,而且有两大特点:一,不能吃亏;二,绝不出头!

    袁正也不说话,也不催,他也拿起茶杯喝水,他倒要看看这群人能憋到什么时候!

    过了大约十分钟,终于有个苗族村的吴姓老者开了口,“村子里的余粮真没清河这么多,但也不能见死不救。就送十个人来我们村吧!好歹养活他们到七月,他们要自己开荒,七月以后他们就要自己养活自己才成。”

    袁正知道这个村,做了乡正以后,他已经把周边二十个村的历史和现状都一一核实过,这个苗族村叫桃花寨,是二十年前逃荒过来的苗人建立的。他们从湘西的大山深处走出来,最后在流花河的上游的山里安了家。这村子背着大山,山上有不少野生的桃树,苗人就沿着河道的两侧开垦荒地,山地里本来土地就不多,河水泛滥的时候还会淹了庄稼,所以其实是这一群村子里最苦的村之一。

    既然,桃花村先开了口,袁正就要报答他们,他已经暗暗决定接下来第一个要发展就是桃花寨。苗人交了投名状,那么他就会将这个村发展起来,带着他们一起过好日子!

    接下来,各村的里正这才报上了数,十五个村前前后后加起来总够愿意安置三百人左右。

    袁正没有硬压着他们解决更多的人口问题,他知道如果这么干了,他们或许会答应,可去的难民们日子可不一定好过。

    他吹皱一杯温水,然后缓缓的道,“那么接下来,我就要谈谈民生公司的生意了。”

    这下各村子的老头们可来了精神,两个二耳朵都变成招风耳!

    去年民生公司通过农具,五金,衣服和铁炉,总共赚了约五千两白银,参与投资的八个村占四层股本,共分去两千两白银,每个村都有五百两左右的银子入账,家家户户都有分到,从没见过这么多银子的村子可乐坏了,也把那些没有参与村子给急坏了。

    “第一,今年公司要扩大,我准备今年那四层干股,还是按照去年的老规矩,按照提供的劳动力工分和原材料来计算,在座的所有村子都能参与,可有愿意的?”,袁正不紧不慢的说。

    这句话一出口,下面那就乱了套了。

    “愿意,愿意”,这是以前没参加的七个村子的里正在叫。

    “那我们不是分少了?那可不行!”,“怎么不把救活军的股拿出来分?”,以前参加的八个村子的里正也在叫。

    “就光你们发财,不然我们也过点好日子?”,两伙人开始全面火拼。

    袁正不说话,就看他们闹到什么时候。一群人闹了半个时辰,估计是年纪都大了,都有些喘不上气!

    “不同意?不同意的可以撤股,我按照去年的你们村获得银子的收入,再赔一份一样的,可有要退股的?”,袁正正色道。

    这下没人吭声了!

    傻子都知道,这劳什子民生公司真的赚钱,退股那是傻子干的事情!我们又不是傻子。

    “一个人富,那是祸!一个村子富,那是灾!只有一群人,一大群人都富,才能强,只有又富又强的地方才没有人敢打主意!这个乡,我是乡正,所以这个乡要全部富起来,强起来才行!如果不同意这个理念的,现在出门右转去找账房结账,从此你过你的,我们过我们的,就这么简单!救活军创造的生意,救活军领着大家富裕,救活军要养这么多人,要造这么多武器装备,救活军没有问各位要过一两银子!同样救活军不是小猫两三只,不是就看眼前一米地,守着那点银子和收益的种!救活军在的地方,老百姓就都能过上好一些的日子!”,袁正拍着桌子站起来。

    这气势一上来,真没人敢说话,生怕被人拎着去拿银子!

    “救活军的六层收益,接下来要干四件事,

    第一,救人,能救一个就是一个!

    第二,修路,我们已经决定救下来的人,也不能闲着,我们的马车已经早造出来了!可是村与村之间的路烂的根本跑不动马车,要想富先修路,修了路我们就能让每个村的人和物流动起来。你们的山货,木材和矿石能沿着路送到码头,卖进城里!

    第三,清河村的村学小了,所有村子的孩子都应该进来学习,清河村要开乡学!救活军治下所有的孩子要读书,要识字,要知道做人的道理!

    第四,所有村都要出五个男子加入乡保,他们的装备和粮饷救活军出,统一归救活军训练和调配,他们就做一件事,守着我们这二十个村,有山匪打山匪,有敌军打敌军。

    你们如果有本事做这四件事,你们占六,救活军占四!”,袁正盯着那些老股东们的眼睛问。

    那八对老眼睛一阵飘忽,看天的,看地的,看水壶的,就没有一个敢看袁正。

    “还有什么意见,可以提”,最后还是缓和了一下气氛。

    “没意见,就照着乡正大人的意思办,妥了!”,“乡正的做法就是好!”,“我们乡是有福的”提个毛线啊,还真没这个本事,我们还是守着那个四层股本吧。最多,多出点人,多出点木材和矿石,窝里分吧!十几个老汉心里嘀咕着。

    “没意见,那就签字盖印,不会写字的盖个手印!”,袁正趁热打铁就迅速办了,然后扔下这群人一个人走了。

    老王头最后把这群老汉召集在一起,说了几句心里话,“各位老哥,我们啊!年纪差不多大,都是苦了一辈子的人,今天能过上点好日子,全靠袁先生的救活军,如果没有他们粮食怎么能多种出来那么多?能吃的打饱嗝?能让娃娃们识字?穷汉子能拿到些银子娶隔壁乡里的媳妇?别忘了本!银子那是假的,有个真心待人的乡正才是真的。”

    众人其实也懂这个理,也都点着头认。

    老王头继续说,“袁先生和我说过,其实你们的银子不会少赚的,可能比以前更多,因为人多了,物多了,货就多了,银子不也就多了?分的,可不一定就比以前少!你们自己心里合计吧!”。

    老王头这话可是明灯,如同如来佛的灵犀一指,瞬间打通了各位里正的任督二脉,全身通透,气血两旺,神功大成。

    一群老头,新加入民生公司的,回村的路上又那是又奔又跳。

    以前就加入的,也是物我两忘,心定神闲,这以后还有更大的钱赚,何乐而不为呢!

    至此,救活军完成了从政治,经济,到军事,教育,四个方面对乡里二十个村的全面整合,将迎来全新的局面和更远的开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