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汉唐 » 第二十四章 初见长安

第二十四章 初见长安

    唐长安城的面积达87.27平方千米,是汉长安城的2.54倍,明清北京城的1.45倍,是同时期的拜占庭帝国都城君士坦丁堡的7.29倍,是公元800年所建的巴格达城的2.87倍,是罗马城的6.39倍。

    长安城由宫城、皇城和外郭城三部分组成,城内百业兴旺,最多时人口超过100万。

    外郭城四面各开三门,东西、南北各门相对,大道连接,形成六条主干道,称“六街”。在所形成的地块布置里坊,里坊间也有道路,共同组成了长安城复杂的道路网系统。(东西横街14条,南北直街11条)

    这些道路网把长安城分为130个网格,其中,皇城、宫城共占16格;东西市各占2格;后又建兴庆宫、十六宅占2格。剩余108坊,为居住区。

    原本刘琨靠船上岸后,可以直接从偏门进长安城,但刘琨是谁,头次来长安,怎么也得从正门进一次吧!

    虽然绕了相当远的一条路,但他觉得还是很值得的,算是长见识了。

    第一次见到长安城时,刘琨还是被惊艳到了,除了“卧槽”,不知用什么语言来形容。

    由于古人深谙对称之美,外郭城的正门明德门通过朱雀街与皇城的朱雀门相对应,成为整座城池的中轴线,从城外望去朱雀大街宽广而又宏大,一眼又不见尽头。

    到长安城时才八九点的样子,直接去幽州进奏院就没有什么意思了,逛逛街还是极好的。

    于是,刘琨将陪同人员连带李益都打发走,打算自己带着几个护卫慢慢走到进奏院去。顺便叫来一个带路的咨客(古代的导游),边给自己带路,边介绍一下风土人情。

    明德门东西宽52.5米,开了五个门楼,每个门楼6.5米,可以同时并行两辆车。

    可惜正中的门楼是皇帝通行的御道,刘琨是没有资格通行的,只能从两边的的门楼通过。

    对此,刘琨顿时中二的想到土豆的“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莫欺少年穷”,不过也是想一想罢了,这点特权爷不在乎,打嘴炮吗?谁不会?

    当听及朱雀大街南北有九里一百七十五步(约5020米),东西宽百步(约147米)时,刘琨还是觉得高估了自己的腿力,走是不能走了,只能骑马才能改善一下,真香警告。

    朱雀大街的两侧,共18个坊,每个坊里长宽都是350步(515米),大约26.7公顷。

    坊里的四周有夯土坊墙,墙基厚度2.5-3米左右,都临近各主干街道,墙高2米左右,每一坊里都相当于一个小城(一般的居民只能从坊内开门,只有贵族和寺庙才能向大街开门)。

    坊里在日出日落的时候,有专门敲钟打鼓的人开启或关闭坊门,这就是“晨钟暮鼓”的来历。

    在古代各朝各代大多实行宵禁政策,坊门关闭后,不得在街上行走,每年只有正月十五前后才不关闭坊门。

    在古代没有灯光,为了维持治安稳定,实行宵禁无可厚非,对于普通百姓来说也没有多大的影响,刘琨到这里两个多月,也才渐渐适应这种平淡的夜生活。

    再也不会熬夜,终于把熬夜给戒掉了。

    朱雀街两侧的坊里,坊内中间是一字横街,只开东、西两个坊门,南、北不开坊门,因此刘琨能在街上往坊内细看,而不用进去。

    靠南的坊里看不到多少人烟,多被开垦成为耕地,阡陌相连。

    当刘琨走过三个坊里,到达兰陵坊时,人烟才渐渐兴旺,有了一些烟火气。

    不过刘琨并未在此停留多久,因为他看见前一个坊里的一座大寺,烟火兴旺,本着凑热闹的想法,他径直往前走去,不留下一片云彩。

    原来此坊名为靖善坊,隋朝初年宇文恺营建大兴宫的时候,以其“九五贵位,不欲常人居之”,故以全坊之地置为大兴善寺,以镇其地。

    大兴善寺,它是我国佛教八宗之一密宗的祖庭,也是隋唐的皇家寺院,更是曾经帝都长安三大译经场之一。

    大兴善寺始建于晋武帝司马炎泰始至泰康年间(265-289),起初是叫做遵善寺,后来在隋文帝开皇二年的时候,这里被命名为国寺。

    隋文帝在北周时原为大兴郡公,当时的寺址位于靖善坊内,因此取“大兴”二字和“靖善坊”的“善”字命名。

    会昌五年(845年),唐武宗实行灭佛政策,下令僧尼二十六万余人还俗,没收奴婢十五万人及大量寺院土地,大兴善寺因此被毁,至明清时才有较大的修葺。

    灭佛有灭佛的道理,但毕竟佛教的存在有其存在的意义,估计等自己接任节度使的时候也会面临这个问题,幽州的佛寺更是数不胜数。

    会昌灭佛时,河北的僧人都往幽州跑,房山云居寺石刻佛教大藏经,更是现在唐史专家们了解唐代之后幽州政治、经济、社会的第一手资料。

    这都是后话了,等刘琨有时间腾出手来再治治这些老秃驴,好好吃斋念佛就行了,别多管闲事,显然还是没遭到政府铁拳的毒打,猖狂起来了,屡次被灭佛也是活该。

    刘琨从坊西门进入靖善坊,果然内外相比别有洞天,佛这个东西,信则有、不信则无。

    对于刘琨而言,唯物主义者不信这个,相信绝大部分国人都把佛当做工具神,有需求的时候就去拜一拜,没需求的时候瞅都不瞅一眼。

    掏出自己的手机,刘琨开始偷偷的录像,虽然比不上摄像机,但能用就行了,将就着用,好在之前在幽州的时候,为手机做好了伪装,不用担心被人认出,当做什么妖器。

    就算被认出了,当场直接幻化成戒指,别人检查也检查不到,只不过这种事情不能多做,不能这么的猖狂,要谨慎一些,尽量选择在无人的地方拿手机出来。

    大兴善寺的香火看起来还是挺旺盛的,大部分都是些仕女才子一起出游。

    大唐的文风比较开化,尚文狎妓,人们以逛青楼为风流韵事,比如李白、白居易、元稹等人更是青楼的常客。

    如果出门游玩没有女伴相陪更是一件非常失礼和丢面子的事情,对此刘琨想说,“我怎么显得和这个社会如此的格格不入。”

    刘琨改变不了这个社会,只能是慢慢适应这个社会。

    为了历史研究,拍下第一手资料,我辈义不容辞,过几天就去红灯区逛一逛,我不入地狱谁不入地狱。

    “公子!公子!”正当刘琨一边想入翩翩的时候,一个清脆的女声却从不远处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