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玄幻奇幻 » 山河将戈 » 第四章 得失

第四章 得失

    读书人虽然从没有照顾过孩子,但是十几年的独自生活,也让他拥有不少的生存经验。

    看到婴孩儿的第一眼,读书人其实就怀疑这孩子并不是睡着,而应该是昏迷。

    只是就算昏迷,刚才兽潮那阵势也早该醒了,现在既然毫无动静,那读书人能想到的也只有两种可能。

    一种就是小孩儿身体已经虚弱到了极致,现在仅是一口气在吊着维持魂魄不散而已。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有人喂了药物。

    其实最开始发现婴儿的时候,读书人并没有这种想法,他下意识的只是将那场打斗当作普通的江湖恩怨。

    而一直到看见白衣人与其他四名死者同样诡异的脸之后,才发觉自己之前应该是太过于想当然,事情的经过到底是怎样,仅靠读书人获得的那一点可怜线索,想破脑袋估计也想不出来。

    但是不管哪种猜测为真,读书人都不能继续在外面浪费太多时间。

    雾气散去,山路比来时要好走许多,辨明方向之后,读书人又花了半个多时辰,才回到自己的破屋。

    先小心翼翼的将婴孩儿从胸口解下来放在唯一的那床破被上,用被子将孩子包裹严实,之后又给屋里唯一的炉子添了几根木柴。

    想了想,又将早上喝剩下的那锅粥放到炉子上,待到微微冒出热气之后,小心翼翼的取了最上面的一层米油,盛放在碗里端了过来。

    原本还担心不太好喂,读书人先用筷子沾了一点米汤,轻轻的凑到婴孩嘴前,也许是婴孩儿确实饿得狠了,虽然依旧昏迷不醒,但是却主动嘟囔着嘴巴做出了吞咽的动作。

    读书人不敢一次喂得太多,毕竟孩子现在完全就是下意识的在吮吸,既怕烫着又怕呛着,他也只好一次次的重复用筷头来喂食。

    对于从没照顾过孩子的读书人来说,将那成年人一口就能喝完的米油喂到一半,让他在这寒冬天气里已经溢出满脸的汗来。

    到了后来,读书人甚至觉得这比他拿起锄头干上一整天的农活都要累,特别是两条胳膊,由于一直要保持一种姿势,已经酸痛的快要抬不起来。

    好不容易将食物喂完,读书人看到婴孩的脸色不再像之前那种青中泛紫,而是开始慢慢变得有了正常血色,虽然到现在还没睁眼也没哭,更没有什么动作,但是他还是长长的舒了一口气。

    而直到这时,读书人才发现自己全身似乎像散架了一般,无一处不酸痛!

    毕竟已经是上了年纪的人,虽然从读书人离开到回来,也就过了两个时辰多点儿,但是连续离奇的经历,再加上担惊受怕的缘故,他此刻只觉得眼皮沉重的像是挂上了一对千斤坠,实在是疲累困顿到了极点。

    婴孩身体情况的好转,让他将心中最后一根紧绷着的弦也放松了下来,连鞋子都顾不得脱,直接倒头便在婴孩旁边睡了过去。

    一觉醒来,迷迷糊糊的睁开眼睛,最后一缕阳光透过破烂的木门在读书人刚刚睁开的眼睛里面一闪而逝,只留下仿若深蓝丝绒一般的天空及天边的几颗星星。

    被光线晃了一下的读书人不由得微微闭上眼睛,打算翻个身再赖会儿床的他,像是想起了什么一样身体突然僵硬起来,终于清醒的读书人这才反应过来这不是早上,应该已经酉时,冬日天色黑的早,自己竟然不知不觉睡了一个下午。

    想到这里,读书人猛地坐了起来,顾不得脑袋的眩晕,赶紧看向自己的身边,半天时间过去,也不知道那个婴儿到底怎样了?

    也许是太累的缘故,读书人躺下的位置并没有挪动,也就是刚才的那一个翻身,让他距离被破被包裹着的婴儿仅有一指,差一点就压在了婴儿身上。

    当目光投射到婴儿身上时,读书人才松了一口气,紧接着便是一声细若游丝的哭声传进了耳朵。

    读书人赶紧将破被掀开,想要将婴孩抱起,却不料触手一片湿冷,这孩子竟然不知道什么时候将襁褓给尿湿了。

    估计也是觉得不舒服,所以才会哭出声来,也不知道哭了多久,只是读书人实在是太累了,原本灵敏的听觉竟然一点没有发挥作用。

    手忙脚乱的将婴孩重新用自己仅剩下的那套干净衣服包起,抱在怀里又暖了半天,这才看到孩子的脸色再次恢复正常。

    从始至终,婴孩一直都没有睁开眼睛,任凭读书人摆布,他甚至都怀疑刚才的那哭声到底是不是自己的错觉,看着呼吸再次平稳下来的婴孩,读书人瞬间有一种不知道是该欣喜还是懊恼的情绪泛上心头。

    也许是因为被喂的那一点米汤,也许是因为被读书人体温暖着,没有让读书人过多的体会内心复杂情绪,婴孩不知什么时候终于睁开了眼睛。

    就像是雾霾突然被驱散,阳光洋洋洒洒的照进冬日的森林,在读书人看到婴孩睁开眼睛那一刻,不知因为什么,他竟然有种从来没有过的感动!

    虽然哭声依旧虚弱的不仔细几乎听不到的地步,但是婴孩儿的眼睛却亮晶晶的极为有神,只是此刻并没有带任何情绪,单有纯净。

    那纯净毫无杂质,就像冬日刮过三天三夜大风之后突然晴朗,一丝云彩也无的天空,看见便让人有一种想要融化在那里面一般!

    读书人在微微愣神之后连忙控制了一下自己的情绪,仔细打量起这个孩子。

    说也奇怪,原本长相平平无奇的婴孩,睁开眼睛之后竟给人一种判若两人的感觉,与闭着眼睛时完全不同。

    而婴孩在看到读书人瞧向自己后,也用那净净的眼睛一眨不眨的回盯着他,脸上也开始渐渐有了表情,看着就像是一个笑容?

    清苦孤寂将近一生,读书人早已经忘记需要和被需要的感觉,之所以要把孩子抱回来,单纯只是因为他还有救弱的人类本性而已。

    而此刻突然有一个小小的人儿完全依靠着自己,一念之间即是善恶之分。直到这时,感受着心中复杂情绪的读书人才明白纸上得来终觉浅,世事洞明皆学问,很多事情不是单单靠着几本圣人言便可以体会领悟得到的!

    独孤大半生,在这将近知天命的年纪,上天却突然安排这个孩子来到身边,又有谁知道这不是上天暗喻?

    至于在这个孩子身上发生的那些离奇事情,读书人在看到婴孩的眼睛和那个疑似的笑容之后就早已不以为意,一切只看天意吧!

    躲避到这个荒凉偏僻的地方,最初的目的就是为了避免那些无谓的人和事,现在看来确实是应该做出改变了。

    读书人不仅相信命运,还相信缘分,估计这也是他虽然长读圣人书,但却始终不能知之的缘由,此时的读书人相信这孩子就是自己的缘,至于他自己将来会变成什么样,说不得最终还是要看天命了。

    只是若想要顾全自己的这个缘法,单靠在这个荒凉的破道观里肯定是不行的,单薄贫瘠的土地,想要养活自己已是艰难,加上一个嗷嗷待哺的婴孩,更是满足不了最基本的需求。

    读书人来到这个地方的时候,早就已经成年,而这个孩子太小了,根本离不开人,需要时刻关注,但是如果要分心照顾他的话,有很大可能两个人到最后饥寒交迫的死在这座破道观里。

    更何况读书人虽然将圣人言读了何止千百遍,却依旧不知该怎样将婴孩平安养大,这不是单靠自己凑合和胡乱摸索就能解决的问题。

    世事无常,在早上刚起身时,读书人从来没想过已经持续了几十年的平静生活会发生这么大的改变。

    也没有想过仅仅是经历了一场大雾之后,竟然就这样轻易地改变自己坚持了这么久的信念想法。

    更没有想过,仅仅只是一个不会说话,甚至不会做出什么动作的小小婴孩,会让命运的齿轮发生这么大的偏转,以至于让自己以后的日子都像是白天的那一场雾气一般,变得开始捉摸不定起来。

    不过读书人并不是一个遇事不决的人,不然他在十几年前也不会毅然决然的放弃原先的生活,来到这荒山隐居。

    理清了思绪的读书人并没有怎么犹豫,看到婴孩再次沉沉睡去,很快便下定了决心。

    已经在这里生活了将近二十年,整片山林,道观,早已经成为了读书人的一部分,不管任何人想要下定决心离开都不会容易。

    其实倒也没有什么值得留恋或者价值连城的东西,只是对于未知的改变总有一些天然的抗拒,这是人类的共性,也是通病。

    但读书人却不同,他好像从小到大都是那种将万物视若无物的性格,父母在世时还好点儿,有亲情羁绊着,自从父母去世之后,这个世界上便再也没有任何让他牵绊的事物,除了他带过来的那些书,其余的东西无不可以舍弃。

    当然,现在除了那些书之外,还要加上这个刚被读书人起名叫做陈雾的孩子。

    在给孩子起名这件事情上,读书人并没有太过于纠结,甚至用在想自己原本的姓名时间都要比给孩子起名时间更长一些,毕竟时间太久了,自己也不需要每天叫自己名字。

    在读书人看来,名字只是别人对自己的一个称呼,如果不是决心要离开这里,有没有名字本就是很无所谓的事情,在这深山老林里面,也极少能遇见使用名字的时候。

    已经下定了决心,便余事再无牵挂,简单吃了晚饭之后,收拾床铺准备睡觉。

    在睡觉这方面,读书人又浪费了一点时间,接着就自然而然的将婴孩抱在了自己的怀里,床铺本就破烂,也容不下两人对头睡觉,更何况抱着还可以互相取暖,毕竟两人现在只能盖一角被子,另外一角现在依旧还是湿的,只是并不难闻。

    这一晚上读书人很久才睡着,虽然身体依旧困乏,但是耳边时刻响起的微弱呼吸声却让冷清惯了的读书人不是太适应。

    一直到读书人对着婴孩口诵圣人言到口干舌燥,这才朦朦胧胧的感觉到了一丝睡意,而那婴孩也奇怪,在读书人这陌生人的怀里,竟然一晚上都没有怎么闹腾,睡的极为安稳。

    依照惯例,天蒙蒙亮时,读书人便早早起来,看到婴孩气色更好了一些,更是放下心来,简单收拾了一下,将自己的那几本书细心的包裹起来,给孩子喂食之后,包好放在胸前,带上仅有的一点干粮,辨明方向,朝山下行去,一直没有再回头。

    从此之后,山间少了一个无用的读书人,世间多了一对流浪的爷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