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都市言情 » 华娱导演2010 » 第52章 义父!

第52章 义父!

    张奇的这部《窑间红》因为带着浓厚的本国风土人情,不适合改编成大电影,兴许国内还有人愿意买,不过在这儿是很难卖出去,所以只好卖点放映权,只是价格并不怎么高。

    片商们的眼睛精着呢,才不会因为影片的奖项牛逼,就花大价钱买下来改编权。

    相反,即便是一些入围没拿奖的片子,只要商业元素够,适合改编,就能够以非常可观的价格成交。

    江浩的《校合唱团的秘密》可就不一样了。

    既拿了奖,也非常适合改编。

    在这些片商眼里,这部片子改编西化可不要太容易,而且坐拥金棕榈,价值显然易见。

    江浩当然觉得好笑。

    他好不容易把这部片子中化,这帮外国佬又得抢着买回去西化。

    进行了好久的拉扯,江浩也跟着吴明见了好几个片商,甚至最后中影的人都进来掺和了一脚。

    江浩作为上戏的学生,这次又是吴明亲自带队,相当于是上戏出面,中影的人也稍微费了点心。

    最后,经过足足一天的商谈。

    《校合唱团的秘密》,在全球的放映权卖了9.6万美金。

    无论是在观赏性,还是在教育意义上,这部短片都非常成功,所以不少片商都来买,也拿出了非常可观的价格。

    至于改编权,江浩直接以51万美金的价格,卖给了北美的一个片商。

    这个价格卖出去算是比较便宜,主要原因也是影片的商业元素不够。

    太文艺的短片,也就是现在经济好,放在以前,更加不值钱。

    改变权就这么卖了,并不会影响到国内大电影的制作。

    回头要是国内有人愿意买版权进行改编,那江浩也能再赚一手。

    江浩自己是不准备改编这部短片成大电影的。

    受限于题材,琢磨国内的市场,他估计票房不会太高。

    看似有教育意义,只要能让学校组织公映,那就赚麻了,可是电影里,老师是一个非常明显的反派,学校吃饱了没事干组织学生公映。

    思来想去,江浩决定先放下这部短片的改编,回头要是有钱有时间了,再拍也不迟,亦或是等国外发行的电影火了,他再转手将国内改编权高价卖出去,也是非常好的一个选择。

    总而言之,主打一手稳健。

    江浩售出版权,国内外都要纳税,不过主要在国外纳税,因为国内有文化出口的相关政策,减免、退税、甚至免征。

    经过中影的计算,他到手差不多是40万美金。

    11年现在美元汇率是6.4588,所以折合下来是260万。

    第一桶美金就到手了。

    回国的飞机上,张奇都在流哈喇子,“我把全球的放映权都卖干净了,也不到8万美金,你这一部片子,就卖了足足奖金60万美金。”

    这是什么概念?

    江浩从一个穷学生,摇身一变成了百万富翁。

    前面《负重前行》卖的钱和这相比,简直不值得一提。

    吴明则是笑道:“单论改编权,他这片子还卖便宜了,不过也没办法,百万美金的交易额不是那么好达成的,更别说还不是全球范围内……能卖到这个份上,已经很不错了。”

    “嗯嗯。”

    江浩点头。

    他并不贪,这笔钱只能算是开门红。

    想要一部短片吃到饱,那还是不太可能的。

    对于国际市场的片商来说,短片更像是一种“零花钱”,想要卖给电视台或者航空公司还是比较困难。

    真正赚钱的,还得是大电影。

    投资仅600万元的《三峡好人》靠版权费就收入4000万元,而成本4000万元的《山河故人》更是在上映前夕就通过海外版权销售收回了成本。

    当然,有些人出口电影,靠的不是影片本身的质量,而是一些歪门邪道。

    江浩自然不屑于这样。

    不过今后,华语电影出口的价格会越来越低。

    江浩记得有个印象深刻的报道。

    资深海外版权销售人士当着记者面说道:“演员或者导演有国际知名度、影片类型比较热门或者话题度较高的华语片,在一些地区的全版权价格基本上也就5-10万欧元左右。”

    过去这么多年,早已经不是《英雄》、《卧虎藏龙》、《霸王别姬》等华语片强势出海的时候了。

    归根究底,拍电影想赚钱,还得靠票房。

    只要票房够硬,版权也就绝对够硬。

    江浩一下飞机,刚回到学校,就看到了关于自己报道。

    “上戏新生江浩夺得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电影版权得到众多国际片商争抢,交易额非常惊人,差点打破记录……”

    江浩看见顿时笑了。

    这帮媒体可真会吹。

    也没办法,这样的效果才能引起更多民众的注意,至于他真的卖了多少钱,这些人要是知道的话,那才叫就见鬼了。

    毕竟人家中影也不至于长个嘴巴到处乱讲。

    不过这并不影响江浩的名字出现在各大媒体上。

    相比夺得评委会奖的张奇,他的相关更多,热度更高,毕竟是冠军嘛,人们向来只记注冠军,亚军的名字却没几个人关注。

    唯一值得人关注点,就是“上戏学生包揽戛纳电影节前二”这种类似的新闻了。

    估计接下来好长一段时间,上戏都可以在中戏、北影面前得瑟一番了。

    毕竟导演相关专业,可是上戏比较薄弱的一个地方。

    国内的大部分短片赛道的奖项,都只能看着这两个学校疯抢,这次可算是扬眉吐气一回。

    咱也不和你抢大学生电影展,咱直接去戛纳拿金棕榈了。

    江浩一回到宿舍,还没来得及给好朋友打个报平安的电话,就被冲进寝室的白晨博直接扑了上来。

    “老江,义父!我是奉先啊!”

    别问为什么白晨博这么激动。

    这部片子,他有投资。

    按照当初江浩和他谈下来的分成。

    他能拿52万!

    这可不是《负重前行》那种不痛不痒的小数目了,即便是对于这位富二代,这也是一个非常可观的收入。

    起码比得上他那大半辆敞篷宝马了。

    没准儿还能回去向老爹邀功。

    白晨博不激动才怪。

    此时他心理只有一句话,从此以后将被他奉为人生格言,那就是——跟着江哥混,吃香的,喝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