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武侠仙侠 » 蓬莱水仙 » 094.云市

094.云市

    得清泓道人赠与节气歌一首,河伯对二人不由得更看重几分,不仅再三挽留清泓和王珝,还赠给他二人许多灵珠美玉,就连那些水妖死后的兵刃法器,也大方地和二人平分。

    王珝和清泓推辞不下,只好在水府又盘桓一段时日,每日便和河伯在一起谈玄论道,交流水道感悟。

    据清泓自己介绍,他乃是一位普通散修,少时曾有奇遇,得到了一篇《碧海云渺诀》,以此入道,并炼成二十四颗碧潮珠。后来在南疆古战场碰见了一座前人遗府,便就此落脚,平日里只在外面降妖除魔,积累功德。

    而问及王珝时,他便根据清泓和河伯在交流中无意透露出来的些许讯息,临时编造了一番来历。

    王珝自言幼时被送入深山,随师父修行。不久前师父仙逝,便下得山来,开始游历世间,如今尚未有定居之处。

    他这番说法,有两个好处。一是来历简单,破绽少,而且自承见识不广,若是以后闹出了笑话,也算是有了说辞。二来嘛,便是可以光明正大地向清泓道人和河伯打听此方地界的情报了。

    当然,由于他已然弱冠,且为人话语谨慎,实在不像是在山上长大的无忧少年,因此这番话语有点假,很容易被拆穿。至少那清泓道人,就有意无意地打量了他好几次。

    而那河伯,不知是容易轻信于人,还是不想招惹麻烦,因此也没有多问。

    如此,在一神二仙勾心斗角,互飙演技间,王珝也知道了不少有关此方地界的信息。

    他现在所在的大陆名为玄正洲,是一方庞大无比的大陆,按照王珝估计,其面积恐怕不下于九州。当然,跟九州一样,他也不知道这块大陆之外是否还有其他陆地。

    这玄正洲上神、仙、魔、妖皆有,却不曾听过佛门之名,倒是让王珝在心中记了一笔。

    仙道修行,以太上宫、太元宫、太霄宫三宫为首,号称玄门三宫、三宫治世等等,其中太上宫又有道统三千,其中多有隐士高人。而魔道由于河伯和清泓所言不多,王珝也就没有随意打探。

    王珝和清泓二人在水府中待了些时日,等待河伯降下神谕,传播节气歌后,清泓便有离去之意,而王珝有心从其人身上探究此方天地奥秘,于是也向河伯告辞。

    并肩出了水府,二人在一座山头站定,互相客套了几句。

    清泓虽然和王珝聊得不错,但一来王珝话中多有不实之处,二来他要接引功德,不放心王珝在一旁看着,因此匆匆道过别,便驾起水云飞向了远方。

    王珝注视着其远去的背影,知道自身若是太过热情会被人警惕防备,于是歇了跟上去的打算,准备找个地方暂时落脚,顺便根据天地法理对自身进行微调。

    ......

    一月之后,一处山中石室。

    王珝从定中醒来,眼中露出湛湛神光。

    “辛亏当年留了一手,不然还真有些麻烦。”感受着和自身融洽了不少的天地,王珝心中忧虑暂退,感叹起自身先见之明来。

    和玄正洲上的修士不同,他的修行体系乃是法身体系下的仙道分支,和此处的仙道体系差距颇大。

    那一日他将自身镇压的鼋龙交于清泓道人时,后者评价那龙妖有五百年道行,足以入药,当时王珝便微微一惊。

    他虽然知道这玄正洲上寿元之道未曾破损,修者寿数漫长,但自始至终没有实感。直到听闻这小小龙妖都有数百载高寿,虽然道行不能等同于寿数,但还是令他惊觉此方天地已和真实界、九州不同。

    再想起剑匣中的那柄天一剑胎,他不由得怀疑自己已经离开了《一世之尊》世界观下的诸天万界,来到了另一方未曾听闻过的大世界中,而这便也能解释为何此方天地大道完满未曾破损了。

    既然天地不同,法理有异,那么王珝身上似有枷锁禁锢,出手间有些妨碍便也是意料之内的事了,所以在和清泓告别后,他便随意找了处茂密山林,在悬崖峭壁上开凿处一方石室,进行闭关。

    他目前境界,是法身仙道体系下的法师,粗略等于外景前三重的武道修士。在突破这一境界前,讲究感悟天地,形成自身内景架构,内天地结构越是契合真实天地,日后成就越高,比如孟奇,在这一步时就领悟了“元始”凌驾于诸天之上的奥秘,才能做到日后的一步登天,四劫加身。

    王珝虽然早早知道了这一点,但他的内天地却非孟奇那般,而是如一片广袤大洋,意图包容诸天万界。这是他担心日后被陈教主因果牵扯,从而去往《幻想世界大穿越》世界观中,由于天地不同,导致战力有损时做出的决定,却没成想现在就用上了。

    所以即使此时已在另一方世界,王珝仍能维持当前境界不落,只是出手威力略有降低,须得略作调整。

    “辛亏当时我担心秘宝有变,上来就将其用出,没有和那鼋龙纠缠,不然我还可能打不过那龙妖。”王珝感受着自身内景,愈加庆幸自己先前决断。

    “在凌云渡褪去肉体凡胎时,我身上窍穴自行凝练了不少,只要全部凝练完毕,便可以尝试神魂出窍了,这是水磨工夫,做不得急。现在要紧的是修炼元神,使其能够经受住外界元气变化。”

    王珝想到这里,便开启石室,准备外出。

    “这方天地修行之道昌盛,说不定有类似丹药能起到滋养神魂的作用。虽然我大概率无法使用,但我可以参悟其中道理,尝试自行炼制。”

    当时和清泓、河伯谈论时,清泓道人无意中说了几处仙家集市的位置,言其中多有修者往来,互通有无,因此王珝便打算去那里撞撞运气。

    “翠屏山冲虚道的冲霄云市,这冲虚道,还有那玄门三宫的太上宫,难道这里也有三清之论吗?”思及此处,王珝更是迫不及待。

    ......

    翠屏山。

    此处据说是列圣讲学之地,列圣身为玄门敬奉的四大真人之一,这里当然香火昌盛,修士凡人络绎不绝。

    山中松柏滴翠,四季不凋,苍猿白鹿通晓人意,灵性深厚。山脚处的道观中香火昌盛,彩霞红光不绝。

    “这里的仙神关系似乎甚是融洽,不少有名的仙人也有神位在身,享受香火供奉。”王珝站在观中,恭恭敬敬地对列圣塑像拜了一拜。毕竟在九州也有其学说流传,在不知道两方世界关系的前提下,身为道门晚辈,由不得他不恭敬。

    绕过几名正在叩拜的凡人,王珝转到后山,来到了两棵千年古松面前。

    “据清泓道友所言,此处便是云市入口,有阵法遮掩,凡人难以进入。”王珝细细观察一阵,似有所悟,手指一点,一道水线激射而出,打在两树之间。

    受王珝触动,两松微微颤抖,中间升起匾额,上面龙飞凤舞写着“冲霄云市”四个大字,字体颇类九州篆文。

    王珝若有所思地看了一眼匾额,旋即走了进去。

    匾额后面云雾腾腾,显然别有洞天。王珝走入其中,眼前豁然开朗,只见一颗颗古树参天而起,云雾朦胧,渺渺白气飘浮于树冠之间。据清泓所言,这就是冲虚道建立的聚集点,每月初一十五的时候会有一大群仙家在这里交易物品。

    “嘶,好浓郁的天地元气,而且和外地元气不同!”王珝不由得感叹一声。

    在他观感中,此处元气浓郁无比,而且不偏不倚,没有明显的属性之分,让他有些惊讶。

    王珝在练功行气时,也曾尝试过吐纳此方世界的天地元气,但让他有些奇怪的是,这玄正洲上的天地元气似乎有些缺失,但他又说不出来少了什么,只是觉得有些问题。

    直到来了此处,王珝才恍然惊觉,与此处的天地元气相比,外界的天地元气清则清矣,但是却少了一份厚重感,不复混元无缺之意。

    “难道仙道修天清之气,魔道修地浊之气?”心中开玩笑地道了一句,王珝继续向集市中走去,心头有些可惜,若非此处一月之中只有两天开启,他倒真想在此久居。

    此地元气浓郁,远处有冲虚派高人在此宣讲大道,道音悠远,招来诸多寿鹤瑞鹿围绕在道者身边。王珝也凑过去听了一段,有所收获的同时,也知道了此处元气被冲虚道称作“冲和一气”。

    两侧松柏树冠上自动盘结树屋,青光闪耀。有不少人在树干挂着牌子,写上自己所要兑换的东西。

    王珝细细扫视过去,发现此处货币是一种被称作玉露的东西,经过王珝套话,知道此物是日月精华所成的灵液,是修士们日常服用的灵物,有滋润元神,增长功行之效,而且不拘仙魔,都可以使用,有日、月、星三个等级。

    既然如此,那他也不必强求什么丹药了,直接服用此类灵液便是,王珝心头作出决定,便在云市中四处转悠起来。

    经过几圈问询,王珝大致明白了这里的交易规则和物价,于是他把河伯送给他的那些灵珠美玉,还有水妖身死后留下的兵刃法器通通卖了出去,零零散散换了不少星露,然后便出了云市,准备返回洞府闭关。

    “看来收集玉露是个大问题,费时费力。若是有了一处落脚点,我倒是可以尝试修建承露台,自行凝炼玉露。”这承露台的形制王珝在九州也曾见过,只是不知道在此地是否有用。

    “听清泓所言,南疆入口有一片古战场,其中多有仙人遗府,我或许可以去那里看看,说不得便能继承一座洞府。而且清泓的洞府也在那一带,日后打探起他的消息也方便不少。”

    暂时给自己定了个小目标,王珝刚要离去,便听见远处传来一声爆炸声,许多仙人被惊扰到后纷纷过去凑热闹。

    “莫不是有仙家交手,我也过去瞧瞧,看看此方世界斗法水准如何。”

    王珝调转云头,飞向了那处地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