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武侠仙侠 » 蓬莱水仙 » 144.灵微谋算,斩尸机缘

144.灵微谋算,斩尸机缘

    “此事却是我等考虑不清,差了一步,”王珝离去后,老仙一人坐在原地,端起玉盏感叹一声,“如今看来,也只能将错就错了。”

    “我早觉得这样做不靠谱,但你一意孤行,最终果然出问题了。”

    老仙对面,一道青年面貌的地仙元神浮现,坐在了王珝原先的座位之上。

    他没有去动王珝用过的杯盏,而是从袖袍中掏出一方银壶并一套同样形制的酒杯,给自己斟满杯中之物,一饮而尽,口中含糊道:

    “现在可好,本来好好的同道被你搞得生了龃龉,看你如何是好!”

    老仙闻言,面上略有悔意,闭目轻叹道:“谁能想到,他仅凭一道尚未斩出的三尸化身,就能施展出类似地仙的手段呢?”

    正是因为他们见王珝在三光神水上的造诣不弱于寻常地仙,便自觉已经看穿其人全部实力。又因三光神水和他们灵微道统别有一番缘法,加之门派实力衰弱,亟需强援,因而才起了邀请王珝加入灵微派的心思。

    当然,为防王珝不答应,他们特意动用了当年以蟠桃仙果酿成的年份久远的仙酒,试图助力王珝修成地仙阳神,欠下他们恩情,以此间接的要挟对方。

    届时王珝修成纯阳元神,自然会承他们好意,算是站在他们一方,可为灵微派复兴出力。

    但谁曾想,王珝的确离阳神只差一线,在他们“好意”下也的确修成地仙阳神。但其大道却并非灵微派所揣摩的那样,所谓三光神水,不过是王珝己身之道的一个侧面罢了。

    而且王珝也并不乐意他人对自己的安排,这让他想起了态度不明的灵海帝君。他明明只要静等数日便可顺其自然修成阳神,又何必灵微派在此横插一手?

    更何况灵微派还对他本人有所图谋,妄想让王珝为其奔走,是馋他的身子。

    阴差阳错之下,双方最终不欢而散。

    “既然如此,就不要轻易劳烦对方了,”老仙转过心思,微抚胡须,“在因果了却前,他不会对我派有什么动作的。”

    “怕就怕对方瞅准时机,自降身份,帮普通弟子解决小事,以此清算因果。”青年地仙明显不看好老仙打算。

    “成道因果不是这么简单就能化去的,”老仙面色安稳,“再说,我观其人身有傲骨,想必不会干出这等事情。此事不言,先前我二人相谈你也知晓其中内容,关于和云霄阁联盟之事,你如何看?”

    “浩明师兄怎么说?”

    “他忙着救治众多同门元神,把此事交于你我了。”

    “我先前接到消息,便去旁观了一下那位云霄阁传人,”青年地仙斟酌开口,“他在宝库之中只选了两件无用的物事,还将其中一件送人,足见其心胸开阔,为人大气。”

    “不过是身外之物罢了,”老仙微哂,“再说,他有龙须扇在手,何需在意那些琐碎之物?如你之言,其人要么真的是谦谦君子,抱节守直,要么就是心怀大事,远虑深谋之人!”

    “所以呢?”青年地仙知道老仙当年便是主持灵微派日常运转之人,心中沟壑万千,因此干脆学剩下的那位地仙一般把此事尽数付与老仙,自己只负责出力跑腿。

    “如那王珝所言,此时我两家正该守望相助。虽然那清泓道人心性不明,但并无恶迹,可暂时联合一番。”

    老仙闭目微思,定下了日后灵微派的走向。

    ......

    玄正洲上,突破地仙有三个条件,分别是道果、元神、真身。

    其中,道果是重中之重,是自身大道修业的象征。肉身是渡世宝筏,与法力高低息息相关,倘若没有不灭真身,与其他地仙交手,便平白多了几分顾忌,容易落在下风。

    至于纯阳元神,则最是艰难。若是尚未炼成纯阳元神,即使你再怎么法力超群,逍遥自在,待到魂魄消亡后,仍然要乖乖去轮回中走上一遭,只留一颗地仙道果、一具不灭肉身存于世间。

    唯有练就纯阳元神者,方能意识不朽,有望天仙道业。

    实际上,玄正洲上的许多地仙,大都只是修成了地仙道果和不败真身,自身元神还尚未彻底阳化,仍有轮回之厄在等着他们。

    以彭翁和魔妃为例,彭翁身为三尸法传人,不用发愿,只需斩尸。

    当他斩却二尸,并将其成功归位之后,便等同自身道果晋升地仙,如今只需要慢慢以元气打熬法力肉身,体悟纯阳元神之妙便是。

    而魔妃的誓愿,则是破灭一方王朝。早在前朝被她以魅惑君王之法灭国时,她就该晋升地仙了。

    但当时众多玄门前辈出手,打残了她的肉身,破去其地仙真身,使其突破失败,只余道果。如今算是和彭翁处于同一境界,人仙之内并无敌手,地仙之中算是末流。

    同样的,真实界武道法身体系中,突破法身时也需要三个标准,分别是法相、元神、肉身,和玄正洲颇为相似。

    至于王珝本人,在他出身的九州之中,所谓阳神只是单指纯阳元神,并不涉及肉身,因此在生命层次上就要稍逊真实界和玄正洲一筹。

    故而对王珝来说,现在阳神成就的他,或许在九州已经算得上是即将飞升之人,但在真实界还尚未到达突破法身的标准。

    “九州有飞升之言,众多先人抛却肉体,以阳神飞升天界,但却不是我之路途。”

    山巅之上,王珝闭目沉思。

    “如今我远离九州,有种种经历开拓自身眼界,如何提升自身法相、肉身我都有所准备,当能成就真实界标准下的法身之境。既然能做到最好,我为什么要退而求其次,以元神之体去求得大道?”

    心中作出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的打算,王珝又把注意力转到了仙府一行的收获上。

    “不出我所料,焦海修炼的果然是《穹空沧海鲸皇道》这等天海阁嫡传法门。地仙之前的修炼之法我也尽数知晓。”道人闭目体悟脑中经典,“不过玄鲸化身是我计划中第三尊要斩出的,对我第二尊化身并无助益,眼下还是考虑第二尊化身为好。”

    王珝第一尊化身余元,秉持王珝自身大道中“静”之一面而出,又先后糅合了“地浊”、“坤阴”等诸多道理,以碧落黄泉为修持之本。

    而构思中的第二尊化身,则该以“动”为本,“天清”、“乾阳”为基,修持和伏魔净水融合后的三光神水。

    至于第三尊玄鲸化身,是寄托王珝自身血脉因果所出,目前还只是一个苗头,并没有具体打算。

    “第二尊化身的根基有了,但还是缺少一点灵光,”王珝轻轻摇头,“此事当有机缘在前,不可强行索求。”

    道人长身而起,他算定几处有可能涉及到自身的机缘所在,打算一一走访过去,直到找到那个关乎自身斩尸的真正机缘。

    水云招来,扶摇而上,王珝按照心中指引踏上了寻访自身机缘的旅程。

    “通明山、金鼋城、玉隆港......此地离通明山不远,便先去这一处地界吧!”

    ......

    三日后,通明山脚,古村。

    “多谢仙长大恩大德!我等定会为仙长立碑建庙,铭记仙长为我等除去鬼物之事!”

    “不必这么大动干戈,”王珝手中捏着一颗黑漆漆的珠子,对面前老者解释道,“你这通明山虽然以‘通明’为名,但想必是遮掩跟脚,实际上是‘通冥山’才对!”

    通冥山,顾名思义,自然是直通幽冥之地。

    此山虽然名声不显,但却直下幽冥,山底地脉贯穿阴阳两界,与冥土之中的幽世投影相呼应,硬生生开辟出了一条进入冥土的道路。

    “数百年前,此地有仙家路过,发现此处问题,于是在此设下法阵阻隔阴阳相往,并为此山命名。”

    那位仙家本是去参加仙魔之战,途经此处时无意中发现有阴气上涌,于是经过探查,明晓了此地根源。

    因为忙着为好友助拳,他只能匆匆设下治标不治本的临时法阵,未能彻底解决此地问题便抽身离去,打算待事了之后再来此弥缺补漏。

    只可惜在王珝推算中,那位仙家却一去不回,殒身劫数之中,再也未能回返此地解决后患。

    数百年时光过去,粗糙布置的阵法也后继无力,自行溃散而去。冥土之中的恶鬼则趁机逃出,在此作威作福,致使当地百姓苦不堪言,最终引来了王珝。

    “若无那位仙家早早设下法阵,断开阴阳联系,使得此地风调雨顺、四时分明。想必也没有你们村落的先人在此定居,繁衍生息到如今近千人的地步。”

    王珝感叹道。

    “那位仙家无意中一念,使得尔等在此安然生活数百载。若说立庙祭祀,还是祭祀那位仙家比较好。至于贫道,不过是做了一些微小的工作,不值尔等如此对待。”

    “感谢仙长为我等讲解此事根源,”白发苍苍的村长在他人搀扶下俯身一礼,“但即便如此,仙长大恩也不能不报。”

    或许没有那位道号陵阳子的仙家插手,他们这方村落根本就建不起来,更别提他们这些后人了。

    但不管怎么说,眼下为他们除去恶鬼,拯救全村人性命的终究是这位仙长。所以老村长心里明白,庙肯定得建,不单单是供奉那位陵阳道人,身前这位静川仙长也得供奉,而且要放在主位!

    捱不过老翁好意,最终王珝只得答应下来这方村落为其建庙的请求,但还是坚决拒绝了主祀的地位,甘愿退居配祀之位。

    而那枚由众多恶鬼冤魂精气所化的阴珠,则被王珝顺手沉入碧落黄泉之中,化了个干净。

    “所以此处所言机缘为何?一枚寻常的阴珠、一些香火功德、还有一处进入冥土的地点?这些对我又有何用?简直就是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数日后,王珝离开通冥山,前往金鼋城。

    解决完那群恶鬼后,他又在通冥山左近盘桓了数日,将全山上下细细探索了一遍,最终无奈地宣告一无所获。

    也就是说,通冥山之行,对他斩却二尸毫无作用,并非他真正所求的机缘。

    “金鼋城不久前曾有仙魔交战,或许有些残留事物。而玉隆港远在东海,世家、龙族、仙魔皆有,形势复杂。”

    王珝乘着水云,向着金鼋城方向飞去。

    “两地皆非寻常之地,都有可能对我有所启发。不过考虑到路途远近,还是先走一趟金鼋城再言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