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武侠仙侠 » 蓬莱水仙 » 228.阴阳五德,雍州异事

228.阴阳五德,雍州异事

    王珝接过冲和道人递来的玉简,神识探入其中,汲取起内里真意传承。

    只见混沌之中,一双洁白如玉的手掌伸出,与周围的天地法理交杂,结着难以描述的印诀,混混沌沌,幽幽暗暗。

    手上印记一变,双手分前后打出,阴阳随之而生,以穷尽玄奥的方式互相转变,使人无法判断哪一只手为阳,哪一只手为阴,防不胜防。

    此印打出,前方混沌裂开,动静有别,分清理浊,生死轮转,阐述种种阴阳之理!

    元始九印之“阴阳印”!

    这一印与其他七印一样,皆被九印之首的无极印所统纳,但它上承开天印,下接四象印,是天地开辟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纯正的道家创世观之大秘!

    以王珝自身感悟观来,这一式甚至与截天七剑之“道灭道生”不相上下!

    当然,这是因为道灭道生更专注于开辟终结、生死轮转之理,而阴阳印则更为形而上一些,涉及到了清浊、动静、生死等多方面的法理。

    总而言之,阴阳印对王珝的帮助比他预想中的还大!

    “呼吸为阴阳,动静乃天地。犹然一身间,至理无弗备。”王珝不禁感叹一句,神识继续向下看去。

    所谓五德五太者,五太为太易、太初、太始、太素、太极,乃天地由‘无’到‘有’经历的五个阶段,是道门传统的创世观之一,也是元始天尊开天辟地过程的具体阐述。

    而五德,则分别是功德、道德、福德、圣德和阴德,乃是自身所行所为得天地大道对应之报而来,具有不可思议之妙用,号称五德同在,天地灭而我方灭!

    圣德加身,万法不沾;功德护体,诸邪不侵;道德二字,诸法之源;福德庇佑,不坠杀劫;阴德暗藏,生机相随。

    若是有人专修五德之道,能耐下心来,收集全五德之气,将功德金塔、道德图卷、圣德之书、阴德旗幡与福德古鼎这五种护身秘宝一一凝练至圆满境地,那么天下之大,真可随意而去了!

    王珝闭目感应五德五太拳的真意传承,只见苍茫天地之间,一只闪耀着福光紫气的拳头落了下来,总能“幸运”地遇到敌人身上的处处弱点,轻而易举地的击败了对方。

    接着画面一变,一只骨节分明,宛若一柄玉如意的拳头上缠绕着种种五德之气,金黄、黑白弥漫,神圣庄严,给人以万法难当之意。

    “仙迹的两式五德五太拳分别是‘福德紫气拳’和‘三宝如意拳’,前者专修福德紫气,大运在身,心想事成。后者则能随意采摘三种五德之气融纳在一起,根据组合不同,各具妙用。”

    王珝心生明悟,不提只是作为添头的福德紫气拳,三宝如意拳不愧是五太五德拳里能排进前五的强横招式,五德之气随心组合,种种不同的搭配之下效用也各有不同,攻守皆备。

    举个例子,若是将功德之气和道德之气组合在一起,那么这式三宝如意拳便有了神圣不侵、万法之祖的效果,一拳过去诸法退避,无往而不利。

    而若是将阴德、福德、圣德三者搭配起来,那么在防守时便总能寻到一线生机,心头灵光不断,身边万法不沾,直至逃出生天。

    当然,五德五太拳也有自身弊端在此,修行此式者不能妄动杀念,不能怒起无明,否则杀心一起,功德自消,失去仁心,圣德不存。

    总而言之,这是一门“圣人”才能毫无弱点,完美修行下去的功法。

    “幸好我只是取这门拳法中逆反五德五太,复归无极之意进行借鉴,并无深造下去的打算,”王珝吐了口气,“毕竟自家自有大道在此,不必艳羡他人之路。”

    神识回归本体,王珝双眼之中阴阳双鱼、五德彩凤等种种异象一闪而过,旋即隐没下去,他看向一旁等待的冲和道人,笑道:“贫道已然感悟完毕,这便将截天传承交于道友。”

    话语刚落,他便将大道之树递了过去。

    冲和接过小树,略显讶异:“道友竟然直接将此物交出?老道还以为道友会制作一份真意传承玉简。”

    虽然他并未看出此树具体功用,但隐约间能察觉到,此树似是蕴含了天地创世之谜。

    不提其中的道传寰宇这一式传承,光凭这株小树也足称珍贵了!

    王珝笑道:“此树已然对我无用,倒不如搁在仙迹之中,提携他人。对了,我翻阅古籍,知晓此物和建木略有相似之处,若是仙迹有成员进行九重天相关任务时,可将此树暂时借去,说不得能触发些什么。”

    冲和一挑眉毛:“建木?难怪老道观其时有照见重重天地之感,若是与建木相类的神树,有这番表现也是理所应当。”

    建木应道而生,上下通根源,左右接万界,乃仙界九重天的骨架与支撑。王珝手中这株奇异的小树若是建木的子株一类,倒也无怪乎会有这般表现了。

    再加上其天生托负宇宙之能,能承载道传寰宇这式与空间之道相关的截天也是自然之事。

    心头疑虑解开,冲和询问道:“既然如此,不知以道友看来,感悟道传寰宇,以及将此树借走,所付代价几何?”

    仙迹建立的初衷就是彼此之间守望相助,有权利也有义务,不能白白获取。

    若是王珝不设限制,让仙迹成员都能时时感悟“道传寰宇”,岂非让他们坐享其成,只享受帮助,不付出代价?

    王珝也想到了此节,于是思虑一阵,方才道:“既然如此,便设下限制,只有正式成员才能感悟道传寰宇。而后第一次感悟免费,后面几次所需代价则步步上涨,用一定的善功或物品来交换。”

    虽然王珝已经不在轮回,但善功对他亦是有用,可以在仙迹之中发布任务,请别人在六道处兑换一些稀少的天材地宝。

    “至于外出借取之事,则以道友和贫道作为审阅,你我中若有一人答应,便可将此物暂时带走,当然,也得签下相应条约。”王珝补充道。

    冲和欣然道:“既然道友如此相信老道,那老道自然不负所托。老道会做好封禁,防备有人贪婪蒙眼,做出不明智的举动。”

    王珝便又和冲和细细讨论了一阵,定下了种种限制,明确了每次感悟道传寰宇所要付出的代价。这些事物会存在仙迹公中,其中三成归仙迹,七成归属王珝个人。

    当然,王珝也可将这些事物折算起来,换取感悟其他法身招式的机会。

    与冲和告别后,王珝回到了自家小院之中,坐在清池之侧,心念一动,一点念头遁入自家身中洞天之中,降临了九州。

    ......

    雍州城,城南。

    一间人声鼎沸的客栈之中,一群闲汉正旁若无人,唾沫纷飞地谈论着什么。而周围众人也不以为意,非但没有上前阻止,反而一个个饶有兴趣地旁听起来,权当佐酒下菜。

    非是他们闲得无聊,而是这群闲汉成日里走街串巷,消息灵通无比,所言所论又是众人关心之事,吸引了他们的注意力,这才没有出言打断。

    近几日,城中怪事连连,先是三日前夜里,西城门附近有异响生出,如雷震震,数间房屋尽数坍塌,所幸无人伤亡。

    而在昨日,雍州城府衙门前莫名出现了数具尸体,俱都是北胡打扮,周身完好无损,难辨死因,且无人知晓其是从何而来。

    今日黎明时分,城东棚户之中更是有大火燃起,将三条巷子都烧成白地,却不伤人畜分毫,似有神鬼作怪。

    本来这几年天下就不太安稳,再加上又有神异之事发生,人心惶惶之下,便更加渴求其中真相了。

    一个穿着短褂,红光满面的闲汉一口灌下一壶茶水,兴奋道:“我说你们还不信,我给你们讲,西城门地动那晚,我就打那里过,亲眼看见了事情经过!那不是什么地龙翻身,是仙人作法降妖呢!”

    “得了吧,张老三。”有人嗤笑道,“若真是仙人下凡,岂能是你这号人物所能见到的?”

    “我唬你们耍啊?”张老三一拍桌子,见众人面露不屑神色,于是将自己见闻一一道来。

    原来,三日前的夜晚,张老三外出聚赌,将身上钱财输得一干二净之后,只好摸黑回家。

    “你们也知道,入了夜之后,那几条大道落了栅,我过不去,只好绕小路回家。”张老三想起当日之事,毫无半点磕绊,流畅道来。

    雍州城靠近边塞,城中宵禁甚严,入夜之后,不但各个交叉路口有栅栏官差看守,就连路上也有更夫兵士巡逻。

    张老三在赌馆中将身上钱财输光,被主人家厌弃,不能在那里借宿,只能摸黑绕道,从小巷子返回自家在城西的陋居。

    “当时我刚走到巷口,就听见一声闷响,几十步外的那座院子就跨了下来,烟尘迷眼。”张老三一拍胸脯,“咱好歹也是个汉子,当时就想上前,看看那房子有没有人生还,能不能搭把手。”

    “我看你张老三是想看看有没有钱财散落,好捡个便宜!”有人嬉笑一句,引起众人哄笑。

    “滚滚滚!”张老三老脸一红,像赶蝇子般挥了挥手,接着道,“谁知我还没迈步,就见那土灰里窜出一道影子!”

    “什么影子!”众人纷纷问道。

    “那影子太快,我没看清。”张老三把手一摊,见众人脸色不善,连忙道,“但是那模模糊糊的,是个人影!”

    这人影速度极快,兼之又力大无穷,刀枪不入,一拳一脚之间,巷子两侧的屋子纷纷塌落,看得躲在街角的张老三瑟瑟发抖。

    “按你这么说,那影子和谁打呢?”有人疑问道。

    “别打岔,听我说完!”张老三怒视对方。

    张老三当时正看得眼花缭乱,忽然耳旁听得一声怒喝:“妖孽,身为尸身通灵,非但不隐居山林,默体天意,还敢在此随意伤人,我今日就将你诛杀在此!”

    随着话语落下,烟尘散去,张老三这才看见,和那黑影缠斗在一起的却是一把三尺来长的飞剑!

    “飞剑!”众人惊呼道,“真是仙人施法降妖啊!”

    “那是,”张老三满脸自得,“我张老三何时骗过你们?”

    “然后呢?然后呢?”众人纷纷催促起来。

    张老三的虚荣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继续讲述起那夜发生之事。

    面对那不知来由的怒喝,那黑影却是不言不语,只是奋力想脱出飞剑包围,就此离开。

    但那隐在暗处的声音却没给他这个机会,张老三眼前忽地一亮,耳旁一声炸响,一时间脑中嗡鸣不止。

    再睁眼看去时,就见场中空无一物,那黑影和飞剑俱都消失不见了。

    “这是雷法啊!”有读过神怪志异的人在一旁道,“听你所言,那黑影怕是僵尸一流,在雷法之下估计成了灰灰了。”

    “难怪。”众人都纷纷附和起来。

    在人群外围,一张小桌旁边,两个风尘仆仆的旅人对视一眼,其中年岁稍长者道:“按那人所言,确实是雷法不错。结合这几日种种异事来看,恐怕北胡修行者已经渗透至此,所幸被此地隐居的修士除去了。”

    另一人夹了口菜,低声道:“能用出雷法,怕也是一位法师了,不知是不是我们此行目标。”

    前者摇了摇头,道:“那位前辈在你还没出生时就是法师了,这多年下来,恐怕成了天师也说不定。区区几个操尸弄鬼的妖人,还无法引起那位前辈注意。”

    “也是。”后者赞同地点了点头,“每当翻阅门中记载,看到那位前辈当年英姿,就心向往之,如今能亲身过来拜访,也算是了却儿时心愿了。”

    年长者也是点头认同此言,笑道:“说起来,我和那位前辈还曾有过一面之缘,也不知那位前辈对我是否还有印象。”

    二人在客栈中用过午饭,便出了客栈向着西城门走去,打算入山寻找那位前辈。

    一路上,为免无聊,彼此之间自然说个不停。

    “师兄,如今天下虽然繁华,但潜流汹涌,朝廷统治似有不稳之相,门中就这么看着吗?”二人中较为年轻那人出言道。

    “当年门中也不是没有动作,”师兄解释道,“十几年前,师祖他老人家不是召集各大门派,打算入京与那皇帝论道吗?结果如何你也知晓,三位宗主折了两位,就连师祖也殒身其中,更别说一群精锐弟子伤了十之七八。自那以后,修行界和朝廷就生份了。”

    “可是,这好歹是我汉家天下,岂能坐观朝廷覆灭,拱手让与北胡?”师弟明显有些接受不了。

    师兄闻言道:“如今朝廷积习深重,难以革除,按门中决议,倒不如趁此机会推倒重来,破而后立。至于北胡,也不过一时猖獗罢了。”

    “可在这过程中丧命的那些百姓却又何辜?”师弟还是有些不满。

    师兄转头看向师弟,安慰道:“这便是我等入世行走的意义所在了。若能得遇潜龙,早早点化其人身上真龙之气,自然能加快这个进度。”

    师弟这才不再发问,勉强接受了师兄的解释。

    师兄见状,只好另起话题:“说来我们此行目标,也与潜龙之事有关。”

    “哦?什么意思?”师弟果然被吸引了注意力。

    “这关中之地的那条潜龙,便与我们要拜访的那位前辈有着亲缘关系。如今要扶持天下潜龙,这关中之地的动作却是绕不开那位前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