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武侠仙侠 » 蓬莱水仙 » 239.大圆镜智

239.大圆镜智

    “转世灵童?”李行秋不禁出声疑问道。听法净所言就知道,这转世灵童绝对是常人难以知晓的秘闻,如今对他大大方方说出来真的好吗?

    法净宣了一声佛号:“阿弥陀佛,施主不必心有顾虑。转世灵童这档子事,其实各大武道势力的高品丹境强者基本都有所了解,且施主与我佛有缘,就算老衲提前告诉施主也不妨什么。”

    他见李行秋脸上露出好奇神色,没有拒绝的意思,于是微微一笑,将其中隐秘细细道来。

    原来,所谓的“转世灵童”,便是大行寺“活佛”一脉的候选!

    此颗星球上,历代“活佛”传承的接续,据说都涉及到了精神上的继承。凡是经受过“灌顶”的活佛,精神会变得强大起来,修炼胎藏、金刚两界的密宗佛法与武功时,仿佛前世便已掌握,只是如今变得生疏,略加熟练之后,便能很快上手。

    而身为“活佛”预备的“转世灵童”的选择,也有最基本的条件。那就是天赋异禀,天然对密宗佛法有所感应,可以承受住这种“灌顶”。

    但具备类似天赋的小孩往往二三十年才会出一位,若是没能及时发现,那就只能挑选资质不错的弟子强行继承上一代“活佛”名号,等到他修成秘法,再找到新生的灵童做“灌顶”,这也是“活佛”一系会有低谷阶段的缘由。

    百年前,大行寺就是趁着天下纷乱,灵童难寻,密宗这最大支脉连续两代都没有接近禁忌领域的正牌“活佛”镇压,才找到机会,将他们吞并,成就了大行寺如今佛门顶尖武道势力的名声。

    当然,为了名声上的好听,大行寺用的是“收留”活佛一脉的说法。

    “类似的传言,我好像以前听说过。”李行秋对法净所言颇觉熟悉,似乎前身在网络上和老头子的话语中见过、听过差不多的描述。

    “虽然大行寺当年所为有失光明正大之意,但如今时过境迁,事无不可对人言,寺中几位主事人对此也没想过藏着掖着,所以其他武道势力对此亦有了解,从而也在网络上流传了一些出去。”静海寺住持法净微微笑道,“这也是老衲没有顾虑,将其大大方方告诉施主的缘故。”

    “所以,”李行秋举起手上的铜镜,“这上面便有一式密宗佛法武功了?”

    “不错,”法净一口承认下来,“上面是‘大圆镜智’这门外罡绝学的观想图。”

    “大圆镜智......”李行秋藉由法海化身和本尊相通的记忆,很快回想起了大圆镜智的来源,对以此命名的这门外罡绝学的功效有了一定的猜想。

    大圆镜智,又作大圆鉴智,谓可如实映现一切法之佛智,是法相宗所说的四智之一,也是密宗所言的五智之一,配列于东方阿閦如来与金刚部,又称金刚智。

    在真实界的一众佛陀手中,此智能明察三世一切诸法,万德圆满,无所欠缺,犹如大圆镜之能显现一切色像,故称为大圆镜智。

    而将此智推至圆满,使其名声大作的那位高人,便是文殊师利菩萨,曾经的龙种净智尊王如来,后来的元始天尊弟子,道门九尊之一,文殊广法天尊!①

    据说真实界中曾经的一位法身,塞外佛门,秘佛教上代宗主,亦有“活佛”称谓的呼图克图尊者,其修炼的《三世明王诀》以及证得的“降三世明王金身”,便是由此智衍化而来。

    而在这颗星球上,能以“大圆镜智”命名的佛法武功恐怕便是感应外界,观照他身的顶尖外罡绝学了。

    想到此处,李行秋心中一动,脸上露出了莫名的笑容,问法净道:“所以凡是来到这处镜亭,发现这面古镜者,都可以拜入大行寺了?”

    法净点头道:“能寻到此镜者,皆与密宗佛法有微妙感应,与我佛有缘。纵然施主已然成年,不能作为转世灵童候选,但亦可拜入大行寺。若是不愿出家,也可入寺听讲,成为一名俗家弟子。”

    “那我要是不愿加入大行寺,也不愿作为俗家弟子呢?”李行秋继续问道。

    “老衲对此并不强求,只要施主将古镜还给老衲便是。”法净眉眼低垂,不见波澜。

    “这是自然。”李行秋并没有强留古镜的意思,这面古镜的价值还不值得他冒着与一位起码丹境甚至非人的强者交手的风险去留下来。

    再说,他又不是没有办法得到其上的招式传承。

    李行秋眼中漫起一抹温润水光,大大方方伸出手,将古镜递给了法净,只是中途状似无意般将古镜翻了一面,看到了镜面上的微妙花纹所组成的图案,似乎想要将其记在脑中。

    法净看了李行秋一眼,并未出言阻止。作为密宗佛法,金刚界九门绝学之一的大圆镜智岂是让李行秋看一眼就能学会的?

    类似的外罡绝学哪个不是须得提前平心静气,每次体悟都有时间限制,以防身心承受不住,如是者数次之后方能有所收获的?

    反过来说,李行秋若是对大圆镜智不生好奇窥探之心,不借着这个机会瞅上一眼,法净才会觉得奇怪。如今李行秋这般表现,也不过是人之常情罢了。

    接过古镜,法净当着李行秋的面把它放回了镜亭上匾额的后面,而后回身招呼李行秋道:“此事已毕,施主可要入寺游览一番?老衲忝为此地之主,却可为施主稍作导引。”

    李行秋摆了摆手,笑道:“大师不必如此,乘兴而来,兴至当归。此行能有所见闻,我已然心满意足,再不必叨扰贵寺,这便告辞。”

    “也罢。”法净略显默然,随即与李行秋结伴而行,将其一路“护送”出寺,而后方才折回寺中,处理起其余事物。

    回到住持禅院之中,法净歇息了片刻,方从柜中拿出一台笔记本电脑,摁下了电源,静待电脑启动。

    打开电脑,登陆进了某个网站,法净双手灵巧地在键盘上敲打着,书写着邮件:

    “静海寺住持法净于今日遇一青年,能感应‘大圆镜智’,无加入我寺意向。”

    点击保存,确认,发送。法净叹了口气,面对着轻薄的笔记本电脑,等待起大行寺的回信。

    过了片刻,提示音响起,一封新邮件发了过来,法净打开邮件,看见了只有三个字,连标点符号都没有的正文:

    “知道了”

    删除了两封邮件,法净将笔记本电脑关机,放回柜中,接着又从其中拿出了一部小巧的手机,轻门熟路地打开相应程序,又发了一封邮件出去:

    “今日遇一青年,能感应静海寺所藏之‘大圆镜智’,无加入大行寺意向。”

    不久,一封邮件传达回了对面的意见:

    “保持普通程度上的关注,不必多加干预。”

    法净长出一口气,似是在对某个不在场的人解释,又像是在下意识地安慰自己:

    “毕竟转世灵童事关重大,涉及到‘活佛’这接近禁忌领域的外罡强者传承之事,国家对此保持关注也是理所应当。老衲虽然出身大行寺,一心向佛,但终究也是国家的一份子,该为国家效力……”

    ......

    回到了学校,一来一去花费了三个多近四个小时,见时间差不多到了饭点,李行秋先去食堂吃了晚饭,而后没有返回宿舍,径自来到了微水湖畔。

    他绕着微水湖走了几圈,方才寻到了一处满意的地方,站桩入静,抱元守一,于心湖之中勾勒出一面古朴的铜镜图案。

    铜镜镜面黑沉,有细微的花纹铭刻其上,破坏了镜面的完整,抹去了其作为镜子本身的功能。但那些细微的花纹却在隐隐绰绰间形成了一尊宝相庄严的佛陀图案。

    这尊佛陀端坐莲台之上,背后宝焰如轮,似法性恒久不变,能平复一切嗔恨之心。

    佛陀右手结镇地印,左手结根本定印,一盏琉璃盏安放身前,使人一观而身体清净,内心安静祥和。

    “东方阿閦佛,金刚不动如来。”李行秋心中默念此佛名号,不断以心神擦拭铜镜,使其焕发色彩,显化佛陀本相。

    黑沉的镜面渐渐变得明晰,其上的佛陀图案也有色彩逐渐漫染开来。其本身成青蓝之色,象征法性不变,背后宝焰则呈白色,按五方轮的说法,正是东方阿閦佛的象征,是身体五轮中的顶轮。

    “大圆镜智,身业为阿閦佛,口业为文殊师利菩萨,意业为降三世金刚。”

    佛经中的记载如水般从李行秋心头流淌而过,他静守心神,一念不起,保持着这种状态,开始了阴阳桩的练习。

    动静轮转间,李行秋心若明镜,倒映出了身体中细微部位的微妙变化,助力他体悟自身发力时身体中的种种反应。

    渐渐地,李行秋心有所觉,自己的念头与身体似乎浑然如一,彼此之间能协调运作,有激必应。且重心转变随心而动,如掌中圆球般被把握在手。

    心湖平澈,倒映出外界景象,李行秋似有所觉,探出手去轻轻一握,接着睁眼看去,只见一只大扑棱蛾子正在手中奋力挣扎,翅膀上的鳞粉沾染了一手。

    是被湖边路灯灯光吸引而来的飞虫......李行秋恍然,抬头看去,只见不知何时天色已然黑沉,湖边路灯亮起,微水湖一半映照着宿舍区和教学区的灯光,仿佛有一条银海倒挂,点点滴滴,皆是璀璨。

    而另外一半则黑静幽深,偶尔能见到几盏路灯投影,映照出几点光明。

    将手中飞蛾轻轻一抛,看着其摇摇晃晃地远去,李行秋脸上露出笑意,低声自语道:“未曾想大圆镜智效果竟然如此之大,如今的我,可以说已经站在了丹境的门槛上,只是尚不能还劲抱力、体成大丹。”

    所谓丹境强者,便是身体和谐统一到近乎完美,力量、意志、肌肉浑然如一,协调运作,有激必应,重心如汞,还劲抱力,宛若大丹。

    而如今的李行秋与正牌丹境强者比较起来,除了未能寻找到自己意志,达成还劲抱力以外,其余也不差什么了。

    “不亏我耗费元神之力强行记下‘大圆镜智’这式外罡绝学,光是对其略加体悟,自身对于身体的掌控和感应外界的能力就上了一层楼,也不知其在更高层次又是何等表现?”

    李行秋如今被变相困在这颗星球上,虽然夺舍此身后再无消散之虞,但自身的元神之力便如无源之水般用一点少一点,远在真实界的王珝本尊并不能将力量传递过来,进行增补。

    除非本尊也想亲身驾临这方有彼岸者插手痕迹留存的世界,不然仅凭茅庐小院中融入了昊天镜碎片所化精气的清浅池塘与穿界如意,却是无法打破枷锁,救李行秋解脱。

    所以对李行秋来说,自身所剩不多的元神之力,便是他在这颗星球上最大的底牌。

    他一开始并未察觉到这点,时不时便用元神之力开启天眼,观望风水地气,寻觅机缘。直到后来猛然醒觉,发现夺舍此身后元神之力虽然没了消散的势头,但也无法自行恢复,他这才变得精打细算起来,若非必要,绝不动用元神之力。

    不过今日在面对一式外罡绝学时,李行秋还是决定耗费元神之力,将“大圆镜智”的观想图强行记在了心中,连带着那种莫名韵味一起,以便后来时时体悟。

    也就是,他通过耗费些许元神之力,成功的获得了一式外罡绝学的“真意传承”,而且是真意直接入神的那种。

    “按照我的推测,等突破到丹境后,有了关于意志的体悟,武道便会逐渐开始涉足精神层面。再到后来,会有大概率会延伸出种种气势与精神上的秘法。待到那时,我元神上的底蕴便能对我武道修行起到极大的臂助。”

    李行秋摆开架势,打起拳法,揣摩起身体肌肉的微妙变化,同时心中仍在思量。

    “也就说,剩余的元神之力越多,在突破丹境以后,我进步的速度便越快。若想早早探明此世背后根源,元神之力便得省着点用了。”

    作出这个判断,李行秋心中一喜,似乎看见了未来的曙光,于是愈加努力地锤炼起身体来,试图早些寻觅到此身意志,好突破到丹境,将元神上的底蕴和潜力兑现。

    几套拳法打完,李行秋神清气爽,又沿着湖边走了几圈,方才返回宿舍。

    他加入了松大武道社的QQ群,不久前接到通知,武道社决定在这个周末进行招新,准备吸纳新成员,所以他这几天得过去帮忙,提前布置场地。

    而迎新大会,按教练意思,便放在了十月中旬,新生军训结束后。据说到时候那位天才武者,职业九品的林缺也会正式入校,加入武道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