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武侠仙侠 » 蓬莱水仙 » 252.锡福赦罪,如影随形

252.锡福赦罪,如影随形

    “因果报应之说,小道耳,止增笑耳。”

    忽然,有人声从王珝背后响起,话语间对于因果之说,满是不屑之意。

    王珝元神之力覆盖周围方圆千里范围,早已感应到来者,只是不愿出言挑破罢了。如今其人自愿发声,他便转过身去,看向来人。

    只见一名道人站在王珝身后,其人穿着蓝袍,留着半白半黑的胡子,双目幽深空洞,如同目盲之人。

    王珝面色淡然,问询道:“不知道友何出此言?”

    道人空洞的眸子直直看向王珝,坦然道:“因果之说,不过妄言。以因果之论而言,凡有因必有果,既然如此,若是把握一切因,当能得知一切果。执果索因,亦然如是。

    “而若由果推因,一直追溯到开天辟地之时,当知世间诸物,一切命运,悉数天定,所有举动,不过徒劳。俗言道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因果报应既然早有天定,并非人力所能企及,那积德行善又有何用?累世行善又有何用?岂非邪说哉?”

    王珝轻笑一声,不作正面回答,转而道:“不知道友如何称呼?传承何门何派?祖师为谁?”

    道人顿了顿,似乎没料到次节,但还是回答道:“贫道天命,为此地天命观之主,传承问身派道统,门中供奉离系祖师。”

    “问身派、离系祖师......”王珝喃喃几句,突地笑道,“我听闻佛祖未成道前,曾有六人与他共研天地至理,后因理念不同,分道扬镳,被佛门中人称作外道六师。所谓【邪心见理,发于邪智,不禀正教,故名外道。辅行云:六师元祖,是迦毗罗,支流分异,遂为六宗】便是如此了。”

    他看了一眼面露震惊的天命道人,继续道:

    “《陀罗尼集经》中有载,有人名拘赊黎者,【其人起邪见,谓众生苦乐不由自行而得,皆是自然而有。此计自然者,即是无因,即邪见也】。另有尼犍陀者,又名离系,【其人谓罪福苦乐,本有定因,要当必受。非行道所能断,如此计者,亦邪见也】。

    “如今得知道友来历,想必道友便是外道六师中邪命派传人吧?”

    天命道人嘴唇微颤,一脸不可思议之相:“你是何人?竟知晓我家祖师名号?”

    王珝挑了挑眉,好笑道:“你主动来见我,却不知我是谁吗?”

    天命道人脸色茫然,支支吾吾道:“我不过是见你在观外念诵《太上感应篇》,心中不满,因而出来与你辩论,谁知......”

    谁知自己就这么来到了一位神秘强者面前,一位疑似法身的强者面前!

    王珝笑着摇头,自己无意与天命道人相见,谁知阴差阳错之下,其人倒主动来到了自己面前,当真世事莫测,耐人寻味。

    不对,如果按照邪命派观点来看,岂非......王珝心中一道灵光闪过,忽然抬头看向天命道人,试探道:“既然如此,按贵派观点来看,道友怎知不是命中注定,你我有此一会呢?”

    天命道人脸色一变,喃喃道:“是啊,原来是命中注定我要与你见面,难怪我今日运功行毕,从定中醒来之后便心有所感,旋即发现你在观外,原来是命中注定......”

    王珝微微眯眼,从天命道人话语间察觉到了某事,于是不再谈论这个话题,似是无意道:“我听闻贵派讲究天生命格,一切注定,不知可有此事?”

    谈到专业话题,天命道人不复先前那副神神叨叨的模样,而是认真道:“不错,从无起,从元始起,自身命格便已注定,该是什么便是什么。命格共分六种,有黑、青、红、黄、白、纯白六色,由凡至仙,由好到坏,以此排列。”

    说完便目光炯炯地看着王珝,想知道这位知晓自家传承渊源的神秘强者又有什么话要说。

    王珝点点头,抛出了心中那个问题:“贵派既然为外道六师之一,想必自然知晓传说大能的种种神异,既然如此,请问传说大能万界他我加身,自身命格又该是何等颜色?”

    天命道人似是对这个问题早有思考,闻言不假思索便道:“传说大能有金仙之称、佛陀果位,其身命格自然该是纯白之色。即使有万界他我加身,但仍不改先天本性,缤纷色彩之下,仍是纯白之色位居核心。”

    “那若是未曾觉醒的大能他我,在未受其他存在干涉下,自身命格又是何色?”

    “依个人天命不同,色彩不同,但本性深处,仍有纯白光辉。”天命道人自信道。

    “那若众多他我之本我尚未成就传说,但真实界生灵自有万千投影散落万界,既然如此,那些他我命格又是何等颜色?”

    王珝挑了挑眉,邪命派身为外道六师之一,开辟祖师曾与佛祖共论大道法理,果然名不虚传,无数年传承下来,已经发展出了一套甚为完备的命格学说。自己本无意与天命道人交谈,如今机缘巧合之下开始辩论,也无甚准备,一时半会之间倒也找不到什么漏洞。

    天命道人闻得王珝疑问,接着道:“本我未曾成就传说,诸我自然与其互不干扰,何等颜色,自是依天注定。”

    “依天注定......”王珝口中咀嚼了一下这个词汇,忽然问道,“贵派认为一切早在开天辟地、元始之时便已然注定,同时又摒弃因果之论,认为其乃邪说。可元始天尊又号称诸果之因,不知贵派对此有何看法?”

    “这......”天命道人顿时呐呐不成言,显然门中先辈在完善命格学说之时下意识地将彼岸大人物排除在外,只考虑到了苦海生灵。

    王珝面色不改,接着道:“常言道天意自古高难问,而彼岸大人物俯瞰古今,执掌岁月,能颠因为果,更改历史,遂有‘天’之称呼。贵派讲求世间万物命运由‘天’而定,不知贵派供奉的‘天’又是哪位大人物呢?是佛祖?还是元始?抑或其他?”

    三清道祖先天地而生,是最为古老的彼岸者,如果三清当年能意识到彼此间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联手锁定世间一切因果、一切命运,不让其他彼岸者出现,恐怕世间景象还真就会如邪命派所言,因果早定,不必多费苦功,完全摒弃了个人的主观能动性,颇类王珝曾经有所听闻的机械决定论。

    可是正因为三清身为彼岸者之间的互相干扰,使得祂们未能意识到彼此间微妙的联系,从而起了龃龉,产生了矛盾,才导致其他苦海生灵有了上进的机会,才有后来的许多大神通者登临彼岸,回溯至过去,进一步搅乱了棋盘。

    以王珝观来,邪命派祖师离系道人的观念,绝非空穴来风,能有这种万事悉由命定的悲观想法,恐怕那离系道人背后绝对有一位彼岸者支持。

    那么问题来了,王珝今日静极思动,本想在做某件事前来与戒杀道人见上一面,看看狼王死后其人还是否在此逗留,并无与天命道人对话的打算,但未曾想其人却主动寻上门来,还自称是“命中注定”。难道其中真有“天意”存在?

    是以王珝三拐两拐,不断向天命道人询问邪命派理念,就是为了旁敲侧击出邪命派背后究竟是哪位存在,并以此为基础,考虑随后章程!

    王珝声若雷震,响彻在天命道人心底,震慑其人心神,使其在王珝有意之下,不自觉说出了心中答案:“我问身派只供奉离系祖师,从未听说过与哪位天尊佛祖有所牵扯。不过......”

    “不过什么?”王珝心中一动,连忙追问道。

    天命道人心神受击,只觉面前道人身影如同一尊唯我独尊的佛陀,令人不自觉地有所拜服,于是毫无疑虑,出言道:“不过我几十年前来此地时,彼时天命观尚无此名,观中乃是供奉一尊名为赦罪天尊的神像。”

    “赦罪天尊?”王珝眉头一皱,“那神像如今在哪里?”

    “就在观中收藏。”天命道人恍惚道。

    王珝闻言看向观中,元神之力发散开来,轻而易举地在一间厢房中找到了那尊古朴的天尊像。

    这尊天尊塑像与道门最常见的天尊神像截然不同,其身穿九章法服,头戴十二行珠冠冕旒,似上古帝王打扮。神像手中捧有一尊大印,如口含天宪,执掌众生命数。而神像前与之配套的牌位上则端端正正地书写着七字神名:

    锡福赦罪大天尊。

    王珝心中微沉,伸手探去,将牌位抓在手中,接着往其中灌入了些许仙灵之气。

    随着仙道法身独有的仙灵之气输入其中,牌位之上忽有异光亮起,斑驳陈旧的木制牌位转瞬变了一番模样,古朴与沧桑尽去,如同上好的仙灵玉制成一般,通体晶莹剔透,令人爱不释手。

    而那七字神名亦有变化,笔走龙蛇之间锋芒毕露,有金霞流转,甚至在最上端还多了“玉皇”二字。

    玉皇锡福赦罪大天尊!

    王珝猛然回头,看向玉皇山方向,耳中真切地有长刀嗡鸣之声响起,给人以直观的岁月隽永之意。

    “......善恶之报,如影随形。是以天地有司过之神依人所犯轻重,以夺人算......”

    口中喃喃几句,王珝对自己接下来的行动再无迟疑。他不去看仍有迷茫的天命道人,伸手将玉皇牌位收入袖中,接着一步跨出,回答了茅庐小院之内。

    坐在清池之侧,王珝入定凝神,闭目感应起他交给孟奇的那尊神像来。

    “算算时间,孟师弟他们也该去往那方天庭碎片了,只是不知他能否领悟我话中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