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其他小说 » 彼得帕克与蜘蛛格温 » 仲夏夜之梦:致我的格温•史黛茜

仲夏夜之梦:致我的格温•史黛茜

    这是我的一点后话,诸位要是不想看的,大可以跳过了。

    写到格温和彼得在一起后,这个故事的第一部分就可以完结了。

    这里,我想用《四畳半神话大系》最终话的那句话来做答:“没有什么是比一段成功的爱情更不值得一提的了。”

    这话听起来挺气人,不是吗?

    但我却觉得,这里面是蕴含着一定的人生哲理的,伴随着漫长的时间过去,爱情也会经历家长里短的考验,并不是所有的爱情都可以顺利地走到最后,甚至于,在现实的生活中,真正走到最后的反而是少数。我的父亲一直很自豪于他追到了母亲,但就是如此,二人的争吵也从未停止过,最终斥之于暴力的情况也不少见。那我要再写的话,还要再写什么呢?写两个人吵架吗?写第三者吗?或者写参加复联?主角再开一个系统,再穿越个蜘蛛宇宙,嘎嘎乱杀?在动笔之前,我看了不少穿越成彼得帕克的,但令我失望的是,他们无一不带着开挂的系统,一边泡着格温或是开着后宫,一边在漫画世界里面当着人间之神。但他们似乎都忘了一件事情,那就是,蜘蛛侠之所以是蜘蛛侠,正是因为“能力越大,责任越大”这句话,如果失去了这一立意,那这些小说所使用的模板就可以套在任何一个知名人物之上,你甚至可以这样写:《带着系统穿越之我是川建国》什么的。蜘蛛侠,只是一个噱头罢了。

    那,我为什么要写一个不是蜘蛛侠的普通人的彼得帕克呢?

    因为我看到了自己。

    一个没有蜘蛛能力,经常被欺负的“书”呆子,好吧,我看的书可不是课本,而是课外书(小说)。这样的一个人,正是小学到高中时的我(甚至于大学也是平平无奇)。与彼得不一样的是,我的那位格温•史黛茜从初中开始就和我分开了。而与大多数的彼得们一样的是,我们都没有和这位青梅竹马发展出什么像样的关系,永远地处于朋友以上,恋人未满的状态。再加上同样超低的情商,也搞出了不少令人窒息的骚操作。

    自从和我的那位发小断了联系以来,我一直都未感到什么可惜,或许我当时真的不愿分开,可现在回忆起来,却是什么感觉都没有了。在我大学二年级的时候,我曾经和她聚了一面,我只是感到了一种陌生,虽然她是想和我说许多的话,但我却把过去的事情都忘的差不多了。于是,那次的聚会就这样草草结束了。时间到了去年,也就是我大四的上学期,我偶然间看了一部名为《神奇蜘蛛侠》的美国动画。虽然主角彼得就是一个所谓的“渣男”,见一个喜欢一个,但他的身边却一直有一个无条件支持着他的青梅竹马:格温•史黛茜。

    那是我第一次见到这个角色(其实也不算,小时候看的蜘蛛侠的动画与电影都有提及,但是一直是个边缘角色,之后的那个《超凡蜘蛛侠》倒是转正了,可却少了一个青梅竹马的设定),她温柔,知性,善良。即使面对数倍强于自己的敌人,也在支持着彼得。但是彼得怎么回报她的呢?动不动玩失踪,几次主动往危险的地方冲,吓得格温总以为他回不来了,而回来后就忙着和别的女孩眉来眼去。虽然我们都知道,他是蜘蛛侠。可这事,谁看谁都气啊。更遑论这部动画还被腰斩了,刚刚意识到对彼此互有好感的二人就永远地停留在了:“我和格温没有在一起。”那句话上。

    于是,我emo了。那整整一周,我都在想这件事情,很是生气,气那个动画里面彼得的眼瞎与优柔寡断。直到某一天晚上,那个保护着彼得的身影与小学时护住我身影逐渐重叠在了一起,我才发现,自己为什么这般生气了。该死,我是在生自己的气啊!此前对垃圾编剧的辱骂都变为了一声叹息:这编剧是有生活的。虽然我不至于和别的女生眉来眼去(实际上也没有),而且,我也不是蜘蛛侠(所以更不值得原谅了)。但是,我和彼得(没当蜘蛛侠时候的)是存在着一些共同点的。我们都善于放大自己的苦难,而不去拥抱生活中的美好。彼得在被咬了之后,倒是开始了自己的另一种生活,从而改变了自己的心态。而我只得向自己的内心探寻,居然也找到了问题的所在。

    而发现它的旅程,就是写了这篇小说。

    那,我又是怎么决定要写这个小说呢?

    约莫大学毕业的前夕,我拉着一个同学,去看了《蜘蛛侠•纵横宇宙》,虽然我的那个同学不是在睡觉,就是在刷短视频。但我却投入了进去。因为,我在电影中发现了一个人:格温•史黛茜。准确的说,是成为了蜘蛛侠的格温•史黛茜。虽然第一部里也有,可当时我没有看过《神奇蜘蛛侠》,亦不了解这个人物。一时间,无数死去的记忆开始攻击着我,把我拖入到了回忆当中。最重要的是,那个蜘蛛格温也用了《神奇蜘蛛侠》里格温的设定,唯一的区别就是,彼得没当成蜘蛛侠,是格温成为了蜘蛛侠,而为了追随格温的力量,彼得变成了蜥蜴人,最终死在了格温的怀里。

    我为那个彼得感到不值,因为,在那个世界中,他有着令人羡慕的关系:富二代哈利和蜘蛛女格温都是他的死党。这样的神仙阵容,还能不让别人羡慕死吗?于是,彼得就自己死了。

    还记得我曾经说过的吗?彼得是善于放大自己生活中的痛苦的。这里,我倒不是要求大家都去做阿Q,而是更希望于自己能够多向前看看,像那个《漫长的季节》当中王响所说的那样:“向前看,别回头。”

    故而,放大痛苦不可取,但是,将痛苦粉饰成美好的事物也是不对的。不好的本来就是不好的,因为社会的残缺,新事物,新技术的不达标,或是局限于当今人类的意识形态,我们无法探索到一条前往完全公平公正的道路。所以,才有了现在三六九等的情况,这是无法解决的。

    有一天晚上,我和父母吵了架,想要离家出走。我独自一个人来到了垃圾桶的旁边,看见了一对母子。那个妈妈显然已经很老了,浑身脏兮兮的,翻捡着垃圾,那个儿子也不小了,绝对是个成年人,明显智力出现了残疾,但他也很乖巧地帮着母亲。我一直看到了他们坐着小车离开,还待在原地没有动弹。

    虽然当时的我没有想到,但是后来的我却想到了。他们活着已经是如此不易,我和父母的那点小事又算得了什么呢?当时给我的震撼是极大的,我上次有这种感受,还是在小学的时候,看见了同学的一篇作文,他不会用什么华丽的文笔,只是简单地把自己家里所经历的苦难记录了下来,从父母离婚到老爸发疯,再到家庭生活的困难。他从来没有觉得这是什么值得夸耀和哭诉的事情,只是把它们当做了生活的一部分。我当时在看完后,当即把自己的作文给撕了,从那时候开始,我的心里就只存在唯一一个评判好文章的标准:“真实感”。

    所以,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是真的想构造一个个真实的人或是世界。但是,我发现了,只要你对某一个角色足够的了解,那么,在你把他丢入设定好的环境中后,他就会选择属于自己的道路。这是不可控的。从这一刻开始,我才发现,这些人,才是真正地,活了过来。

    话说回来,扪心自问,如果我是当时的彼得,在不知道一切的情况下,我会做的比他好吗?我说不上来,但我知道的是,如果让现在的我和现在的彼得来做决定的话,一定会好上不少。

    我也曾留恋于网上的穿越成为彼得帕克的文章,可是看完,总觉得这不是我自己想要的,尤其是清一色的带系统开挂。终于有一天,我下定了决心,坐在了电脑桌前。

    于是,便有了这篇文章。

    它即是我对于彼得和格温以及过去自己的一种分析和补完。同时,还夹杂着一点毕业前的情绪。

    与那位著名作家所写的《仲夏夜之梦》所不同的是,这里并没有什么纷乱复杂的爱情故事,这里面有且只有一对:那就是彼得和格温(哈利和MJ算半对)。这同时也是,我的一个在仲夏夜里,包含着内心真实的想法和对于爱情的一点想象的幻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