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水浒梁圣宗 » 第九章 智多星欲劫生辰纲,青面兽携财上梁山

第九章 智多星欲劫生辰纲,青面兽携财上梁山

    话说生辰纲消息传来,这东潞州人氏刘唐听闻,却有夺取生辰纲的心思。他自幼便在江湖飘荡,专好结交好汉,曾在山东、河北做过私商。又因鬓边有一搭朱砂记,人称赤发鬼。

    刘唐听闻托塔天王晁盖的名声,便到郓城东溪村投奔晁盖,想请晁盖一同劫取生辰纲,却因酒醉睡在灵官庙中,被巡察的都头雷横当贼人抓了起来。

    后来晁盖调和二人,雷横方才拿着晁盖送的十两纹银离去,谁料刘唐半夜出来劫杀雷横,幸被智多星吴用使锁链隔开,最终被晁盖调解。

    这吴用原本是山东济州郓城县东溪村私塾先生,但此人通晓文韬武略,足智多谋,与晁盖自幼结交,此番特来拜会晁盖。

    入了晁盖府邸,方知刘唐前来报信是要取这十万贯生辰纲。

    而晁盖看着吴用,沉思片刻又道:“我昨夜梦见北斗七星,直坠在我屋脊上,斗柄上另有一颗小星,化道白光去了。我想星照本家,安得不利之事?今早正要求请教授前来商议!”

    “小生见刘兄赶得来跷蹊,也猜个七八分了。此一事却好,只是一件,人多做不得,人少又做不得。宅上空有许多庄客,一个也用不如今只有保正、刘兄、小生三人,这件事如何去弄?便是保正与兄等十分了得,也担负不下这段事。须得七八个好汉方可,多也无用。”吴用扇着鹅毛扇,轻笑着。

    晁盖道:“莫非要应梦之星数?”

    “却是不差。”吴用笑道:“我正识得四个弟兄,合该七人之数也。”

    晁盖问是哪七人,这吴用笑道:“一僧一道,那和尚名唤生铁佛崔道成,那道士叫作飞天夜叉丘小乙,还有一对夫妻,在孟州大树十字坡下开店,唤作母夜叉孙二娘,菜园子张青。”

    “如此,正该七星之数。”晁盖大喜,而后又反应起来道:“那斗柄之上另有一颗小星,化作白光而去,正好我府中有一人,住在黄泥冈东十里路安乐村,叫做白日鼠白胜的闲汉,曾投奔过我。”

    吴用轻笑道:“如此,正是合乎天象,哥哥且做准备,我去寻那四位好汉前来相助。”

    ……

    与此同时,亦有一位道士朝梁山而去,那道士生得八字眉一双杏子眼,头绾两枚鬅松双丫髻,四方口一部落腮胡,身长八尺,貌堂堂,威风凛凛。背上松纹古铜剑,锦囊手拿着鳖壳。

    朱贵见得此人要上山,便将人带到金沙滩,正逢萧嘉琰与诸将演练,看着朱贵带着道士过来,萧嘉琰也是停下演练,大步上前。

    “贫道一清道人,见过大统领!”那道士行了个礼。

    萧嘉琰也是故作不知,轻轻一笑道:“道长多礼了,不知道长前来,是否也要落草为寇,与我等占山为王?”

    “非也非也。”那道士摇摇头笑道:“贫道复姓公孙,单讳一个胜字,道号一清先生。小道是蓟州人氏,自幼乡中好习枪棒,学成武艺多般,人但呼为公孙胜大郎。因为学得一家道术,亦能呼风唤雨,驾雾腾云,江湖上都称贫道做入云龙。贫道久闻梁山萧寨主大名,无缘不曾拜识。今有十万贯金珠宝贝,专送与寨主作进见之礼,未知肯纳否?”

    萧嘉琰并不意外,笑着问道:“公孙道长所言莫不是那即将进京的十万生辰纲?”

    “不想寨主已然知晓。”公孙胜也不恼怒,微微一笑,只见那便李助走了过来道:“我等正思怎取那生辰纲之计,道长此来,正合乎天意。”

    众人一行入了聚义厅,萧嘉琰缓缓说着:“我已知晓那押送生辰纲之人名唤青面兽杨志,乃是三代将门之后,五侯杨令公之孙。”

    “而且除却我等,那东溪村保正晁盖已聚众欲骗取生辰纲,我若是只取生辰纲,倒是易如反掌,只是我尚且欢喜那杨志,想收他前来,却苦思计策。”

    公孙胜闻言恍然大悟,思虑片刻笑道:“不如静待那晁保正夺取生辰纲,而后寨主出面相救杨志,再取生辰纲,如何?”

    “道长所言极是,军师也是如此说的。”萧嘉琰微微点头,随后介绍道:“此乃我梁山军师,金剑先生李助。”

    这公孙胜方才看着李助,他行走江湖亦是听闻李助之名,如今萧嘉琰有李助相助,他便知道这萧嘉琰比传说中还要厉害。

    说着,萧嘉琰起身道:“道长不如也留在梁山,坐上一把交椅,如何?”

    “既然如此,恭敬不如从命。”

    公孙胜早便看星象,发现这梁山竟有祥瑞之气,那似乎是龙气,是天子之气。后来公孙胜去拜见恩师罗真人,罗真人却告诉他与梁山泊有缘,来此一趟或有大收获。

    眼见梁山泊人才济济,这萧嘉琰又如此重视自己,公孙胜也是答应下来留在梁山泊。那神驹子马灵更是得知公孙胜修道,抢着与他比试。

    随后,萧嘉琰封公孙胜为梁山天师,坐第三把交椅,只在军事李助之下,与李助一起共掌军机。

    只不过那日之后,公孙胜身后便有着小跟班,便是那神驹子马灵,马灵被公孙胜的道术折服,

    这一日,时值六月,天气正热,石头都晒的发烫,杨志带着十几个厢军押送生辰纲,实在热得受不了,杨志便在众人的央求下在林中歇息。

    山边茅草,乱丝丝攒遍地刀枪;满地石头,碜可可睡两行虎豹,一行人便在这危险之地歇息。

    众人都在歇息,杨志却看着周遭,警惕心十足,正瞅着林中一个黑影探头探脑,杨志握紧朴刀,低声道:“说了不在此处歇息,却猜想是来了歹人。”

    杨志慢步走路进去,只见松林里一字儿摆着七辆江州车儿,七个脱得赤条条的在那里乘凉。一个鬓边老大一搭朱砂记,拿着一条朴刀,望杨志跟前来。七个人齐叫一声:“哪里的人!”言罢,几人都跳起来。

    “你等且说你是哪里来的人?”杨志仍旧十分警惕。

    这些人非是别人,正是托塔天王晁盖与赤发鬼刘唐一行,晁盖上前解释道:“我等七兄弟是贩枣的客商。”

    “原来也是过路人,倒是杨某多心了。”杨志这才放松下来,朝后走去,又回到押送生辰纲担子周边。

    众人都热的苦不堪言,渴极了,正见一男子挑着担子,酒气飘出,正是贩酒的商人。那一行人却都眼巴巴的看着,杨志却是冷哼道:“此中怕有迷药,渴却不得死人!”

    一行人畏惧杨志,也不敢言语,但见那贩枣的七兄弟吵着要喝酒,一行人也是拿了银钱买酒,喝的是酣畅淋漓。

    酒气将众人肚子里的蛔虫都勾出来了,杨志也才慢慢放下,那手下都管也去买了担子酒过来,众人解解暑气。

    杨志见那七兄弟喝了无事,也是拿起瓢来饮酒。

    林中的吴用却是看着杨志一行人,笑道:“倒也,倒也!”

    果不其然,这杨志便昏迷过去,晁盖一行也并无害人之意,只是拿了生辰纲便走。

    这边一个道士却低声说道:“晁盖哥哥,我等劫了生辰纲,若是被查,已是死罪,不如寻一山头,自立为王?”

    道士唤作飞天夜叉丘小乙,晁盖看向吴用,但见吴用摇着羽扇笑道:“我也正有此意,只是如今梁山泊正招兵买马,哥哥可愿去投奔那梁山泊萧嘉琰?”

    “不可不可。”晁盖摆摆手道:“与人为奴怎比自在为王,更何况这生辰纲我等八人分了,莫不是再去分给他萧嘉琰?”

    身边一妇人也是笑着说:“晁盖哥哥说的是,奴家却也曾听说那正北二龙山,当家的是金眼虎邓龙,他却怎能守住家业,哥哥正好去取。”

    “也好,我等便去那二龙山。”说话之人正是母夜叉孙二娘,晁盖也是点头同意。

    哗!

    众人尚未走远,林中散出数百人马,为首一个手持长刀的汉子,杀气腾腾,大嚷道:“在我梁山周遭也敢虎口夺食,莫不是欺我梁山无人?”

    说话的汉子正是南离大将石宝,身后跟着滕戡、滕戣兄弟以及孙安、酆泰、卫鹤三人,带了两队人马,正是等着这晁盖劫生辰纲。

    这边晁盖眉头一皱,上前问道:“我晁盖与尔等井水不犯河水,梁山莫非要如此欺人?”

    “哈哈哈,此地是我梁山的地盘,哪有你晁盖说话的份?”石宝将大刀一立,怒喝道:“若是留下生辰纲,我家哥哥也是答应放尔等离去,若是不答应,怕是你们也要留在此地。”

    生铁佛崔道成、飞天夜叉丘小乙都握住武器,晁盖也是怒气冲冲,吴用却是脸色苍白,走过去对着晁盖耳语道:“哥哥,他们人多势众,我等不如先夺了二龙山,再报今日之仇。”

    “呼。”晁盖深呼一口气,对着石宝抱拳道:“今日算我晁盖技不如人,有朝一日我定向梁山讨回。”

    石宝没有应答,酆泰却是大笑道:“我倒什么托塔天王晁盖,笑死个人。”

    “敢辱我家哥哥。”这边丘小乙挥舞手中钢叉去袭击酆泰,这边的酆泰也是双锏横挡,将丘小乙击飞,他也知道这道士有些本事,只是比他酆泰还差了些。

    那边丘小乙奈何不了酆泰,晁盖也是悻悻带人离去。

    石宝一众取了生辰纲后也是自回梁山,并且在杨志身上留下一封萧嘉琰的亲笔书信,写着晁盖、吴用骗取生辰纲,梁山泊从晁盖手中夺取生辰纲。

    若是杨志有意为朝廷卖命,可自去带人来攻梁山,若是杨志也想上山,梁山愿以高位聘请,毕竟杨老令公当年也是开国之功。

    不多时,这一行人醒来。

    那都管见生辰纲失了,对着杨志嚷道:“你行走江湖多年却不小心,此番罪责在你,我回了大名府,定要去夫人和大人那里告你。”

    “明明是尔等怕累留在此地,又贪图酒水误事。”杨志勃然大怒,手中朴刀紧握,他多想杀了这几个匹夫,却深知若是杀了他们可真就没有回头之路了。

    那都管也生怕杨志恼怒,一行人赶紧逃离此地,杨志郁闷至极,又对那晁盖、吴用等人十分恼怒,便自顾自朝山下走去。

    寻了一处酒家,杨志喝起了闷酒,那店家婆娘看杨志此状,便猜想杨志身无分文,可正如此,上前要钱却只讨了一句权且记上。

    这婆娘哪里饶他,唤上小二前来捉他,都被杨志两拳打倒,店家却从后院走出,大嚷道:“好汉且留姓名。”

    “洒家行不更名坐不改姓,青面兽杨志是也。”

    这店家大喜道:“想不到是杨制使在此。”店家看着杨志不认识自己,急忙介绍道:“小人唤作操刀鬼曹正,家师乃是东京禁军教头林冲。”

    杨志这才点了点头,于是坐下与曹正闲谈。

    曹正听闻杨志失了生辰纲,宽慰道:“制使怕是回不去大名府了。”看着杨志神色落寞,曹正赶忙说道:“前日里听闻家师在梁山落草,这梁山寨主又如此器重制使,制使如何不去梁山,也好寻那晁盖报仇。”

    听到这里杨志是越想越气,摔了酒碗道:“也罢,洒家也不受这个气了,上梁山罢了!”

    当夜,杨志与曹正夫妻带着盘缠便赶赴梁山,山上的萧嘉琰听闻杨志前来,也是前来迎接,又让杨志十分感动。

    杨志便落草在了梁山,坐在了第十七位交椅,赛龙且酆泰之后,曹正则是坐在了第四十九位,通臂猿侯健之后,摸着天杜迁之前。

    这边杨志失了生辰纲上梁山,那边济州府尹点差团练使黄安,并本府捕盗官一员,带领一千馀人,分开船只来取梁山泊,欲知这梁山泊后续如何,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