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女频频道 » 十三维空间 » 第九章

第九章

    “听欲维”内,元神伯乐正在自言自语:不是我非要解释什么?可有一个问题我已说了两千多年了,本不想再说,可世人还多为不知,那就是我不会相马。我就再讲一遍我自己的经历吧。

    我叫孙阳,出生在一个叫郜国的小地方,那时是很讲究出身的,我恰巧能学医,可是请不起先生,只有自学,这也成全了我,坐在家里苦读不是我的追求,主张吸收天地之灵气,观世间之百态,自成一派,于是驿道边,长亭內,便成了我的研习之所,我自谓为“观世斋。”要说机缘巧合和马结了缘,也属正常,在当时马太重要了,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战争、交通、仪礼及耕垦等都离不开马。既然马重要,而且用途广泛,那么区分马的好坏,用做何种用途,也就是相马这个工作也就相应的重要,而且很有前途。

    关键是…我不会相马,却走上了相马之路。

    伯乐掸掸身上的尘土,继续说。

    有一天,我正在长亭内钻研医书,研究“望、闻、问、切”之要义。这时,大道上由远及近走来两个人,前方一人行路有些急迫,后面一人牵马稳步在后,走到我的长亭处,前方汉子所背包裹内一锭银子掉落于地,牵马男子忙喝住了他,拾起银两,双手奉还给前方汉子,汉子双手抱拳:“多谢恩公!适才家母病重,在外寻得银两,匆忙赶回家中,公之恩情,容后相报!”

    “兄有急事,弟有意将此马相送!”

    男子将汉子扶上马,猛的一拍,马长啸一声,奔驰而去。

    我没有抬头,情不自禁喊了一声:好马!

    “确是好马呀!”老者现今仍露欣赏之色。

    不知怎的,人们都说我会相马,人们问我,我懒得解释,也许是有人看不惯我在观世斋读书的做派,亦或者有人怕我抢了他们的生意,反正是有一天,一伙人商量好了想捉弄一下我,有两个人牵着对方马匹,并请以公正著称的曹公评判,众人簇拥着来到我的观世斋,我听二位说明了来意,推脱了一下,大家执意要我来相,不好拒绝,便做出了判断,众人嘈杂,对我指指点点,貌似公正的曹公走上前对我说:“孙先生错了!”我想平息此事,但不想受到侮辱,就淡淡的回了一句:“互换马匹,请问是何人错了?”

    在人们看来,世上少了一位孙先生,多了一位伯乐。

    ……

    伯乐还在兀自的讲,忽听外面急传秦国国君秦穆公有请。

    原来,秦穆公素有大志,整兵秣马,求贤若渴,听闻伯乐的故事,特别感兴趣,于是派使者以千金相邀,伯乐也正缺一位能懂他的知音,于是欣然前往。

    秦穆公于大殿之上单独召见伯乐。

    “素听闻公相马之术,今日可否赐教一二!”穆公虽拱手,不失威严之气。

    伯乐忙答:“小民不敢,只是小民实无相马之术”

    穆公略一沉吟,再次拱手:愿闻其详!

    “相马无益,只需相养马之人耳!小民自幼学习医书,虽未大成,然可用望、闻、问、切之法来相世人。”

    穆公微微颔首。

    “勤劳精干,不贪图小利之人,养马必精心谨慎,所喂之料亦足。”

    穆公深以为然。

    “世间万物皆有灵性,马之亦然,主人浩然正气,马儿定精壮神骏;如若贪利小人所养,必有乖张暴戾之气。”

    秦穆公起身再拜:“日前郑、晋新丧,大夫杞子在郑,吾图中原久已,今越晋境,征伐郑国,一战可定,明日大军出征,还望先生观我将士、鼓舞军心!”

    “喏!”伯乐欲言又止。

    翌日,秦军旌旗猎猎,鼓角相闻,战车千乘,骏马万匹,将士皆慷慨激昂之气,呈跃跃欲发之态。

    伯乐情不自禁喊了一声:好!

    “崤之战”,秦军力战,无一人降,亦无一人一骑还,全军覆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