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女频频道 » 十三维空间 » 第三十五章

第三十五章

    魁星此次科考之路还算顺利,话说隋炀帝杨广虽然是靠杀兄弑父夺得的皇位,但是执政之初,还是想有所作为的,所以也就对于科举十分重视,学子们的科举氛围还算是清明,魁星一路杀到了最后的环节。

    这里有必要先说一下,隋朝开始的科举制度:

    首先,在经济条件方面,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庶族地主的经济势力也得以增强,形成了一种社会力量,要求在政治上得到应有地位。

    其次,在政治条件方面,士族势力虽然渐趋衰落,但他们由于在政治经济上的特权地位,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隋朝统治者加强中央集权,隋统治者为了进一步抑制士族势力,削弱地主割据势力而采取科举制,以加强中央集权的统治。

    最后,在阶级关系方面,隋朝时期随着士族和庶族力量对比的变化,原先以门第高低为主要标准的选官制度已经不能适应新的社会条件。隋朝统治者让庶族参与政权,扩大封建统治的阶级基础,也是科举制采用的一个因素。

    应该说,开放考试产生很多积极作用,吸收了不少寒士进入政权,有益于扩大和巩固封建统治的政治基础,改变了封建社会前期豪门士族把持朝政的局面;广大庶族通过科举入仕做官,给封建政权注入了生机与活力;选拔官吏从此有了文化知识水平的客观依据,有利于形成高素质的文官队伍;读书一考试—做官三者联系,把权、位与学识结合起来,营造了中华民族尊师重教的传统和刻苦勤奋读书的氛围,促进了文学的繁荣。

    别看隋炀帝取得的帝位来得不咋地道,但他是一个雄才大略之人,起初,也想认真做点事情,想笼络读书人的人心,所以说他对魁星网开了一面,让他参加了科举。

    魁星三次参加科举,前两次因为各种原因,别说是中举,就是小命差点都没搭上,这次魁星居然中了。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中是中了,不过是最后一名,这最后一名,有几层含义:一是隋炀帝让天下的学子都看看,他隋炀帝没有因为魁星的容貌,也没有因为他是前太子的人就不录取他,显示了他“博大”的胸怀;二是魁星此次中举后,就再也没有考状元的机会了。

    魁星看到榜文后,却没有丝毫的欣喜,反而是愤怒异常,心想:我考状元实是为完成先父之遗愿,我纵有经天纬地之才,看来这个愿望也难以实现了。

    于是,魁星在河边祭坛:

    临风立,修竹河岸,苍穹阔瀚,天水一色笔墨青,铺开一纸,研墨写意,执青笔。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晚风轻扬,海波微漾,月夜凉。暗影浮动绕云端,淡淡月光笼寒沙。墨落宣张,勾勒一纸繁华。

    然,吾有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想我魁星,十数载寒窗苦读,四书五经、经史子集无一不通、无一不晓,诗词歌赋、治国方略亦是了然于胸,中这科举之最后一名,实无颜存于世上,正所谓“子若不予、何以示之?”今日就让老天把我这一身的才华收了去,我也好孑然一身,轻松自在。

    父母大人、媚娘小妹!魁星来陪你们了,说完,魁星一怒之下将装书的木斗踢掉,投江而死。

    时人观者甚众。

    魁星虽未中三元,而民间百姓却仰慕其才华,将他塑造为神,借“魁星踢斗”之题,以求文运高照。

    世人把魁星称做大魁星君、是他们心中主宰文章兴衰的神,在儒士学子心目中,魁星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为读书士子的守护神。魁星为北斗星的“璇玑杓”,即是北斗七星的第一至第四颗星,这四星为“魁”,其余三星为“杓”。成为主宰文运之神,奉为天上的文曲星下凡,渐渐成为民间重要的信仰之一。

    话说寄存在魁星身上的这一股气体,在领略了真正的才气后,返回了各维的边界。

    就在他准备在剩下的“恐维”、“惊维”、“味欲维”、“触欲维”中选择一个有兴趣的维度进去之时,它却感觉到心下不安,忙往“忧维”中观看,但见自己的另一股气体有难,忙进入忧维中助阵去了。

    对了,各位看官,也可能有一丝的先知先觉,对了,这股气体变成了吕后的肉身,为清风化解危机来了。

    话说,仙鹤和清风回到天山三日后,仙鹤感觉到了吕后肉身的现身,心下大喜,知道这是有贵人相助,这三天里,仙鹤衔来清泉雨露,浇灌四叶草,四叶草渐渐周身血脉已通,叶片上的小洞也已经长合,于是仙鹤化回道士,四叶草变回清风,乘坐云彩去寻吕后去了。

    这吕后的肉身又藏于何处呢?道士只是感知到了,吕后的肉身现身了,却不知何处?清风却知道肉身的下落,因为他和化身为吕后肉身的气体本来就是同出一枝。

    天道轮回、因果循环,这吕后的肉身投身在一头猪的身上,就是在正常不过的事了。

    但是自从气体投身于猪身上之后,就没有了仙气,无法给清风报信;而清风也只知道吕后的肉身在一头猪的身上,可是世上的猪那么多,如何去找这头猪呢?

    话说,妖族统治了人类,妖王比干给众妖下达了不许扰民的诏书后,就独自一人返回了天山腹地他们的大本营,苦思保全他们妖族全族的大计去了,妖族的大小事务就交给了妖族太子处理。

    前面介绍了那么多人物,但只介绍了妖族太子的基本长相:三足单臂,有脸部的轮廓,长着一圈的耳朵,但只有一张嘴,佝偻着身子。

    这些都是他后来变异的,话说这妖族太子可是大有来头,原来的时候也是一位风流倜傥的真命太子,他就是秦始皇嬴政的大儿子,公子扶苏。

    对于公子扶苏历来也是多有争议,为了探寻一二,还是慢慢从他的名字开始吧:

    扶苏其名来源于《山有扶苏》,“扶苏”是古人对树木枝叶茂盛的形容,出于《诗经》,香草佳木之意。中国大一统之始皇帝,嬴政亲自为其取名,可以看出对于此子的喜爱程度,应该寄托着他无限的期望,以及帝国未来命运的嘱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