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女频频道 » 十三维空间 » 第四十二章

第四十二章

    接下来的事,就不多表了,因为很伤感:清风化回了四叶草,投身于阴冥河中,和阴冥河一起化为虚无,拂尘和桃木剑虽然留了下来,做为了后来道士们驱魔的法器,但清风这个名字,却在道家的传承中,很少提及。

    还是说说,这两股气体吧,由于他们降妖驱魔,渐渐就有了正气,也该感受一下人间的美好了,当下,受女娲点化,来到了“味欲维”,

    他们就是崔护和谢艾。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大唐德宗年间,万国来仪的盛唐,经过“安史之乱”的洗礼,国运已经日渐式微,同样的,盛极一时的唐诗也渐渐没了灵魂,所幸还有上面这首诗,人面桃花依旧笑着春风。

    河北博陵县,有一青年名叫崔护,容貌英俊,文才出众,性情孤洁寡合,只身一人来到都城长安参加进士考试,结果名落孙山。由于距家路途遥远,便寻居京城附近,准备来年再考。清明时节,他一个人闲来无事,便去都城长安南门外游玩,走着走着,便被郊外春日里的景色所吸引,不觉间走出很远,渐渐感到口干舌燥,前方不远处看到一户庄园,房舍占地一亩左右,园内花木丛生,静若无人。

    崔护走上前去叩门。过了一会儿,有位女子从门缝里瞧了瞧他。

    “谁呀?”女子问他。

    “小生崔护!我一人出城春游,路走得远了,现在有些口渴,特来求点水喝。”崔护忙答道。

    女子进去端了一杯水出来,打开门,让他进去坐下。

    这时崔护有机会打量这女子,这一打量不要紧,这女子一下就闯进了崔护的心里,但见这女子:虽无倾城倾国之貌,但姿色艳丽,神态妩媚,有些小家碧玉的风韵,一个人靠着小桃树静静地站立,桃花和她那有些红晕的脸相映成趣,一双含有深厚情意的大眼睛,忽闪忽闪的,不时看向崔护这边。

    崔护想用话逗逗她,但又怕这女子把他看成是“登徒子”。

    但都说是有缘千里一线牵,这也不能白白错过了机会。

    “在下崔护!是今科落第的举子,今日有缘得见姑娘,感谢姑娘赠水之恩,小生有心相报,但不知姑娘怎么称呼?”

    崔护中意了这位姑娘,他崔护尚未婚配,他也知道姑娘也是待字闺中,因看这女子的发型就知道了。

    垂鬟分肖髻:这是未出阁少女的发式,将发分股,结鬟于顶,不用托拄,使其自然垂下,并束结肖尾、垂于肩上,亦称燕尾。

    “我叫谢艾,字羡南!”女子她沉默了一下答道。

    “哦!”崔护大感意外,因为女子一般都是只有名字就不错了,有“字”的就很少见,崔护几乎没碰到过。

    当下,崔护对这个谢艾就更加的有兴趣。

    “有什么大惊小怪的?这个羡南是我自己取的,我最羡慕你们这些举子了,能进考场一展才华,建功立业,我也虽读过诗书,但我进不了考场,所以我给自己起了这个羡南的字,这事一般人都不知道呢!”

    谢艾对崔护说。

    “看来谢小姐读过诗书,你我吟诗作对如何?”崔护对谢艾说。

    “崔公子随意,只是小女子才疏学浅,有见笑之处还望海涵!”谢艾从容应对。

    我自散心到城南

    明朝科考心意满

    年华正少未婚时

    来年此地寻羡南

    崔护做了一首藏头达意的小诗,此诗看似顺口溜,不过崔护把要表达的意思,都借着这首诗表达出来了,就看这谢艾怎么接了。

    谢艾初闻此诗,心下也是一喜,但是不能表现出来,话说,谢艾刚一见到崔护,就被他英俊潇洒的外表,卓而不凡的谈吐所吸引,只是不知这位崔公子的心意如何?婚配与否?刚才听见崔护如此说,就都明白了。

    羡南二八亦未婚

    南城有人在此村

    等到金榜题名日

    君自策马报喜讯

    崔护见谢艾用自己诗的风格,回应了自己,心里就更加的喜欢这个女子,有才华有诗情,在诗中也表达出了和自己心意相通的意思,当下,崔护心里就非常高兴。

    看看天色已然不早,崔护有心想走,却又不舍。

    谢艾有心想留崔护,但又是“孤男寡女”,也委实是不方便。

    两人相互凝望,过了一会儿,崔护起身告辞。谢艾送到门口。

    崔护转身离开。

    “公子等等!”谢艾回身折了一支桃花送给崔护。

    “崔公子来到舍下,无以为送,古人一般都以“彤管”相送,今日桃花正开,我就送公子一株桃花吧!”谢艾说完脸上也羞涩的泛起了点点桃花。

    崔护知道谢艾说的是《诗经》中的名篇,又对谢艾的才气仰慕不已,心里发誓,一定认真苦读,来年高中,来迎娶这位美丽又有才情的女子。

    谢艾似有不胜之情,默默回到屋里。

    崔护也不住地顾盼,然后怅然而归。

    时间经不住期盼,一年的时间转瞬即逝,在这一年里,崔护发愤读书,不说是“头悬梁锥刺股”,但也是废寝忘食,学业大进。

    这一年的科考,崔护金榜题名。

    崔护按照约定骑着一匹快马,策马加鞭去寻谢艾。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同为今科中第的孟郊,写下的这首诗还不能完全表达出此时崔护激动的心情,他骑着快马,无心欣赏都城长安的繁花,他要去城南寻“桃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