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戏说李家屯这拨人 » 第六章 越过冶父山

第六章 越过冶父山

    此刻黄忠人在马上,心在山间,那大白马也算是第一次出远门,不知主人这一拉缰绳是何用意,只得一个歪身,翻倒到绕山路左侧。

    “不好!”丁水侠飞身空翻下山,一把抓住大白马的尾巴,再一用劲,那白马头朝山下站立在半山腰,不动了,但黄忠己离开马背,正在急速向山下翻滚。丁水侠放下马尾,垫了垫脚,三步并作一步般冲向黄忠。

    丁水侠人称水上飞毛腿,他可以在浅海里追赶水生物。有一次,丁汝昌率水兵小分队在海上练兵,突然冲过来一群鲸鲨,鲸鲨游走的前浪将练兵船掀翻,丁汝昌落水。丁水侠背起丁汝昌向浅水滩“游跑”,后面穷追的几头鲸鲨也没赶上。到岸后,丁汝昌拍着丁水侠的肩膀赞道:“你是我北洋水上飞毛腿也!”

    丁水侠是“水上飞毛腿”由此而传为佳话。

    但古语道:旱上的水獭不如鸡。丁水侠虽像下山之虎,无奈比不上黄忠向山下翻滚的速度。正在这时,黄忠突然停下来了,然后又很快站起身来。

    小兰子、丁四、李疯倒舒了一口凉气。

    “那是一个人!”李疯指着黄忠附近。

    “路途苦难九九,这只是小试一难而已。”黄忠站起身来,首先理一下自已的秀发,就听到左边有人说话。黄忠一看,吓了一跳。原来是一位裸上身和尚坐在她左边,只穿着一条黄色短裤叉。

    黄忠打小就对男人的身体不敏感,不像其他姑娘见到男人身时,会羞色满面。

    “你还不害躁!”有一天中午,黄忠家隔壁黄九正光着上身坐在凉桌前吃中午饭,黄忠来串门,看见一只屎苍蝇落在黄九后背上,她顺手一巴掌将那只屎苍蝇拍死,被路过的李八娘撞见,李八娘啧骂了一句。

    “我见到苍蝇不能不打呀!”黄忠反驳李八娘道。

    “哎!像你这样不懂妇道,将来哪有婆家要你啊?”李八娘边走边叹道。

    从那以后,李家屯竟流传“黄忠嫁不出去”之流言,好在黄忠自已没把这句流言话当作一回事,她也没有双亲在,因此,“黄忠嫁不出去”之流言也就在时间的长河中自生自灭了。

    “这么大冷的天,你怎么光着膀子坐在这里?岂不是自找死吗?”当黄忠看到光膀子和尚时,一半心痛一半疑惑地说道。

    那位和尚没有答话,这时小兰子和李疯冲下山来。

    “冷定功?”小兰子看到这位光身和尚时,大惊不已。

    李疯也吃惊不小,他在山东时听说过“冷定功”,当年李鸿章打义和拳时,想用“冷定功”对付山东义和拳,可惜当时找遍全军队,也没有找到。

    “淮军里是有人祖传了冷定功,只是我们找不到了。”后来李大人在总结战败教训时惋惜地自语。

    “敢问高僧来自何方,又为何在这半山腰中独想世外神功之乐?”小兰子上前双手三供,语气很坚定地问道。

    “阿弥陀佛!东方落笔祸端起,西边湿经却成佛。日盼夜顾,你终于回来了。”光身和尚还是眼看山下。

    黄瑞兰大惊,难道眼前这位和尚知晓自已的来历不可?

    “兰大人不必惊愕,世事难料,又好料。今天是昨天的果,昨天是今天的因。李大人这次是不得已而为之,明知要落万世骂名,仍无惧前往,我愿助你一分之力了。”

    光身和尚说完就站起身来,转回头,对着冶父山山顶庙供了三辑,“道家治乱,佛家平乱,自古皆然。徒弟不能以一已私利,废国之大事。个人虽是沧海一粟,蓝天尘粒,但作为胜过不作为矣。”

    黄瑞兰听了光身和尚这一番佛语叹言,全身发麻,不知如何回答。

    “源起庐州,淮军盖地遮天,抗外洋,救吾主,从不失手绝望,然时至今日,大树未倒,猢狲呈散…”光身和尚好像还是在自语。

    还没等黄瑞兰反应过来,光身和尚又说到:“古言道,冬日之下,岂能凭空吸一口暖气?既便是李大人,也只能自舞自娱…”

    小兰子此刻已知道光身和尚在表述什么,但他现在不是想和光身和尚辩一曲折是否,而是护主要紧。

    “时间如流水,无一时一日不在变,现在是否可以…”还没等小兰子把话说完,光身和尚如履平地般向冶父山半山腰走去。

    李疯看不下去了,这位光身和尚太无礼节了,不只是他打断兰大人的话,还这样不声响地走掉。正当李疯要向这位光身和尚喊话时,小兰子对他说到:“话可不说,路必得紧走。”李疯把要冲这位光身和尚说的话咽下去了。

    “冶父山方园八十里,我们现在才走一小半呢。”骑在巢驼鸟身上的丁水侠在前面大声对后面说道。

    “还不是远来和尚叫我们走这条道。”黄忠有点不满地答道。

    小兰子此刻心里直打鼓,还没有走出故乡的热土,就有两位高僧拦路并有自愿随行出征护主的意向,是凶还是吉,黄瑞兰这位笃定机缘有数之人也不能把握。“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死过一回的人,没有什么东西是可怕的。”小兰子横竖这样想,心头又敞亮了不少。

    “驾!”看到渐走渐远的驼鸟,黄瑞兰催促了自已的大枣红马。

    黄瑞兰骑的这匹大枣红马,已与他南征北战三十年有余。从攻陷天京,讨伐义和拳,到与洋人混战,这匹大枣红马立下了赫赫战功。

    自跟随李大人以来,小兰子立过数次战功,每一次授奖后,他都要把奖品拿过来,与大枣红马共享受一番。说来也奇怪得很,这匹大枣红马很通人性,当它看到奖品后,前脚高高举起,作庆贺之状。

    “军功章有你的一半。”大枣红马抬起前脚作贺状时,黄瑞兰总是爱说这句话。

    “你们看!那是什么人?”走在前面的丁水侠突然大声叫道。

    李疯听声后,立即在马背上站起来,向前一看,原来前有一个身穿黄色衣装、个头短小、手握长枪之人,他边跑边向后看,不一会就在转弯处不见了。

    “这个人形状好奇怪,不像我们庐州人样子。”李疯说道。

    “难道冶父山还有其他人吗?”黄忠在后面好奇地问道。

    这时,光身和尚走过来,说到:“转过这道弯,就到了下山路,在下山路左右边住着一群人。”

    小兰子听后大惊,忙问:“敢问高僧这群是什么人?为何居住在佛山山腰呢?”

    小兰子知道冶父山的源历。冶父山又敬称“冶佛山”,是庐州第一等佛教之地。每年均有各地大小官员来此山朝拜,当年李鸿章没离开庐州之时,逢年过节,他必亲来冶父山烧香拜佛。有一年,李鸿章捐银500银,修佛像一座,据当地人说,那座佛像自建后后就灵光大展,引得信徒无数前来祭拜。

    “这一群人来历不简单,是苏州城被攻破那一年,从苏州城逃出来几十位玄佬族人。他们本来是想找李大人家人报仇,当他们路过冶父山时,神灵阻止了他们,然后他们就栖居在此。”

    小兰子听后,几乎要跌下马来,他知道当年淮军在攻打天京城时,放走了一批红毛子,其中就有玄佬族人。没成想,他们竟来到了这里!

    再说刚才那位手持长枪的玄佬族人。他今天从山上打猎回来,看到丁水侠骑的那只大鸟,再一看这只鸟,竟是传说中的“天驼鸟”。

    为何玄佬族人称巢驼鸟为“天驼鸟”?有一次,玄佬族首领风雷虎带他的队伍到巢湖边游猎,亲眼看到了这只驼鸟,他叹道:这只驼鸟肉像古代的唐僧肉般,吃了人会长生不老。

    副头令风雷豹大喜过望:“那我们今天就射杀它带回去煮着吃呗。”风雷虎答到:“巢湖是庐州人的天下,你没看到他的主人在水里如履平地?肯定是一位非常之人,不等闲之辈。我们外来人若是杀了他的心爱之物,岂会饶过我们?”大家觉得头领说得有理,也就没有起杀巢驼鸟之心。

    今天这只鸟却不请自到,这位玄佬族人如何不兴奋异常!

    “报告头领!我看到了…我看到了…”

    风雷虎此刻正在喝酒,看到下山打猎的同伴空手而归,还这么紧张得不能自语,心里有老大的不痛快。

    “你下山大半天了,空手而回还自语不清,让我说你什么好呢。”风雷虎边喝酒边说。

    “不是,不是…”

    “小亮,怎么回事,你到底遇见什么了?”风雷豹放低声音问。

    一句话让这位玄佬族人小亮知道自已想表述什么了。

    “报告头领,天鸟来了,天驼鸟在路上…”

    风雷豹一听“天驼鸟”三个字,“霍”地站起来,“你是说你看到了巢湖天驼鸟?”

    “是的,是的,就在路上走着呢。”

    风雷虎一听也激动起来,“还有这等怪事,好事,天驼鸟不请自到了?”突地站起来,用大手一招:“弟兄们!跟随我出门去!”

    “呼啦!”穿着各色衣装的几十号玄佬族人鱼贯而出。

    风雷虎一出寨门,举首向山路上一看,一只偌大的驼鸟正向他走来。

    “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谁去把这只驼鸟捉上来?”

    风雷虎话音刚落,风雷豹一个仙人跳就来到路中间。

    “不要伤我心爱之物!”丁水侠看到有人要杀巢驼鸟,大惊,猛地从巢驼鸟背上跳下来,举起手中的长棒,向拦路之人冲过去。

    风雷豹也没答话,举起长枪就刺向丁水侠。

    上文说过,丁水侠是水上奇才,但陆战很少。虽然用长棒将风雷豹的枪挡住,但人已向后踉踉跄跄了几步。

    “哪里来的野人,敢在这里嚣张!”就在风雷豹深刺第二枪时,李疯大喝一声,从身后跳向前,用李家刀将风雷豹的长枪挡住。

    风雷豹先是一惊,知道来者不善,见长枪被挡住,连忙收起长枪,就势向李疯深刺数枪。

    你道风雷豹使用的是什么枪法?这一批玄佬族人祖上居住于广西深山老林里,终日面临生存威协,经历多代玄佬族人的积累和发扬,它们的狩猎技术和抵抗外来族种的入侵能力达到了独特的高度。“玄佬枪”是最具有代表性的攻守兼备的杀敌枪法。当年红毛子与清军对战中,玄佬枪法令清军望风丧胆,大展神威。为此,洪季全曾亲自接见军中玄佬族首领。后来玄佬族首领因与忠王不和,竟被误杀。风雷虎和风雷豹因此而成为小首领。

    李疯抖擞精神,向后倒退几步,突向风雷豹头部砍去。李疯使的是李家刀,这一刀过去,刀口没到,刀行走而产生的阴风已将风雷豹的头发吹起。

    “不好!”风雷豹心头一惊,恐惧顿生。这种阴风在天京保卫战中他领教过。当年在玄佬族兵中有一种传闻:可战曾家枪,远离李家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