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历史军事 » 戏说李家屯这拨人 » 第一百二十章 胡雨石进京

第一百二十章 胡雨石进京

    当晚无话,第二天一早,队伍早早地吃过早饭,李上策对黄瑞蔺道:“你刚从天津过来,队伍如何行动,还是请黄公子给个建议。”

    黄瑞蔺说:“我从天津带过来的治丧人员可自行回家。队伍可分三部分进城,这样不会引起他方注意。我和胡雨石要到京城,向翁大人索取墨宝,这是东洋之行不可或缺之物。”

    丁水侠道:“至京城不也要路过天津吗?”

    黄瑞蔺道:“我有捷径可走,不路过天津。”

    风雷虎道:“丁水侠,黄忠,李球都去过天津,可由它们分别带小分队进天津城。”

    李上策道:“李球双眼虽不疼痛,但还不能视也,估计是要瞎了。”

    风雷虎惊道:“李球若瞎,那如何是好啊?”

    李上策道:“我己安排李家屯村民照顾他。李球自己己有心理准备,他现在正在练瞎功。”

    黄瑞蔺道:“昨天晚上我和李球聊了一会天,问他要不要到天津就医,我在天津认识一名洋医生,善用西药疗眼。只是若医治双眼,那李球必须呆在天津而不能走。然李球一定要坚持到东洋,态度很坚决,也不愿意看洋医生,他还说洋医生都是骗子,在大清骗财骗色骗名望。”

    李上策道:“李球坚持要去东洋,就让他去吧。再加上他己在苦练瞎功,按照李球的性格瞎功是能练成功的。”

    正在说话期间,有人在喊:“宋家族人来了!”

    季上策大惊,忙走出军营,一看,原来是宋复六带着一个人。

    “清晨喜鹊登枝,乐见宋家公子,李清远有礼了!”李上策行了早晨见面礼。

    宋复六还礼后道:“我将造成此次事故的责任人带来了。”

    众人一看,你道此人长相如何?身长过九尺,眼小似裂缝,耳大如芭蕉扇。高鼻梁,与嘴巴浑然一体;小眼睛与鼻嘴缺乏违和感。两腮无肉,面肉横飞。脑后留有足长两尺的辫子,身穿宽松的马褂长衣,但仍可见其全身有千斤之力。

    李上策马上想到就是此人砸死了李疯,砸瞎了李球。于是道:“两军交战,不免有伤亡,只是不要永久为敌,正所谓不打不相识了。”

    宋复六叹道:“经此事件后,我们宋家族反思不已,想到你们队伍肩膀压着如此重的担子,我们宋家不但不能替你们分忧,反而让队伍损失两位先锋…”

    还没等宋复六说完,李球在军营里大叫:“只掉去一员先锋,我李球还在矣!”

    众人感动。

    宋复六继续道:“古语道:“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故经家族协商,将戴立功送到队伍中,与护主队伍同行,听从军师调配,不完成任务,决不回宋家庄!军师看如何?”

    李上策又看了一眼戴立功,慢慢地道:“我们队伍要远涉重洋,行无周期,无计划,命运不能保,你能受得了吗?”

    那戴立功突地跪在李上策面前,哭道:“我愿跟随李军师!刀山火海,万死不辞!”

    李上策将戴立功扶起来,道:“若如此,那我们现在就要出行了。但还是不知道你是不是感情用事,一时兴起…”

    没等李上策说完,宋复六答到:“今天早上我们又拜访了女状元,她特别赞成戴立功跟随队伍行动,并说大丈夫当涉足天涯,不可拘泥于家俗世规。女状元的一席话更加坚定了我们送戴立功进入队伍的决心和意志。”

    黄瑞蔺道:“在这用人之际,能有戴立功将军相助,甚幸!甚幸呀!”

    黄忠突然走过来,打量着戴立功道:“我在梦里见过的人原来是你呀?你不是叫千斤坠吗?”

    黄瑞蔺笑道:“这就是缘份。你们看,黄女将军却在梦中与戴将军有过会面了。这样吧,以后我们就复原载立功武道之名,统叫他千斤坠可矣!”

    黄忠又盯着戴立功道:“千斤坠这个名字倒很霸气,但是…”

    雅书西急不可待,“黄忠把话说全,但是什么呢?”

    黄忠猛然一转身,将双手捂脸:“你要把眼光放直放正,扔掉你的苦瓜脸,不然就活像囧先生啦!”

    众人先是一愣,继而大笑,弄得千斤坠有点害羞脸红起来。雅书东忙打圆场道:“自古奇人多福禄也!”

    黄瑞蔺对千斤坠道:“我这位远房妹妹,我来古浪城时,我亲哥哥就说过,她生性嘴不让人,但心地宽善,也够朋友。所以,她乱言之,你亦乱听之。”

    “叭!叭!叭!”三声军令响起。

    “丁水侠听令!”

    “末将在!”

    “你带领风雷豹,李超男,玄佬族人,丁四,李家屯居民,仨书生为第一队!”

    “末将听令!”

    “黄忠听令!”

    “在!”

    “你带领李南,李西,李北,李球,公子苏抚,千斤坠,为第二队,紧跟第一队。同时,要照顾好李球将军!”

    “听令!”

    安排好队伍后,李上策对黄瑞蔺道:“黄公子和胡雨石也可以上路了,我们天津会面。”

    黄瑞蔺说到:“二天之内,我和胡雨石必到天津与队伍会合!”

    说话黄瑞蔺和胡雨石另择路向京城赶。胡雨石道:“我平生去过京城,但都是路经天津,其他路线我不认识也!”

    黄瑞蔺笑道:“我在京城东边呆过好多年,至京城之路,大路行过,小路走过,山路攀过,水路趟过。你不用担心识路,我就是一张京城东方活地图了。”

    胡雨石也笑道:“那我按图索骥就完事了。”两人哈哈大笑催马而进。

    走了几个时辰,己到正午时刻。黄瑞蔺和胡雨石来到小平原地带,行人渐多,但妇女小孩甚居,男人很少。胡雨石感到有点怪怪的,就问黄瑞蔺:“为何有这么多妇孺行色匆匆,面无表情?”黄瑞蔺答到:“是上坟奠清明也!”

    胡雨石惊道:“自古清明都是在仲春与暮春之交,全天下清明都是同一时段吧?为何此地清明节早一个月还有余呢?”

    黄瑞蔺答到:“此地曾时灰教滋事的地方。为了滋事之需,灰教头目到处抓壮男人,吓得本地壮劳力不敢居家,只得远遁他乡。因本地人视清明奠祖为生命,远逃的人只得在清明节前后偷偷回家,灰教头目就选择在清明节前后几天到处抓人。后来那些逃亡的壮劳力就在清明节前一个月回来奠祖,久而久之,本地就形成了提前一个月做清明祭祖的习俗规矩。”

    胡雨石叹道:“这是形势逼得民间变俗呀!”

    胡雨石边说话边向四周观看,无意间看到一座坟前竖着一块石碑,石碑上隐约闪着一个“胡”字模样,心里一惊,对黄瑞蔺道:“我听我妈说过,我家一位爷辈祖上曾到北方来做生意,因战乱无法回家,久而久之,就与三河失去了联系,肯定是在北方成家立业了。”

    说到这里,胡雨石用马鞭指着左方道:“我看到那块墓地前立碑上有胡字,我想过去看一看。”

    黄瑞蔺道:“全天下胡姓的人不知道有多少,怎么会这么巧,你能在这里寻找到自已的祖上。”

    胡雨石道:“天人胡姓为一家,既使不是我嫡系祖上,去拜一下也算是尽后代之孝。”

    黄瑞蔺笑道:“不过自古祭祖就是很虔诚的事情,你可不要拜错坟头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