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武侠仙侠 » 反派系统的我,怎么成正道领袖了 » 第54章 这些法术到底是给谁用的

第54章 这些法术到底是给谁用的

    一牌打出,众人微惊。

    “不会玩啊,上来就用田师兄的【清风拂柳】?”

    “他不会以为标注九就无人可治了吧?”

    “按照规则,对付身法遁术,只要能在十息之内,触及对方,或逼其止步、防挡、还手,都算胜。在场人中,我已想到数招应对之法,并非无解。”

    由于众人的讨论,矮个子不得不提醒:“屏声!”

    这才逐渐安静下来。

    但杨书本人仿佛没有听到他们所说,反而一副稳操胜券的样子。

    观察先前一局他已有所领悟,百剑牌的对弈,假定绝大部分牌都能找到克制之法,若双方木牌强度天然有差距,那不用考虑太多,很难赢。

    但若木牌实力相近,那么最终大概率都会变成“炼气水准”的比拼,因为筑基弟子会获得“受伤状态”,对于炼气弟子不再占据优势。

    持有炼气中最强木牌的人,就极大概率获胜。

    杨书认为自己就是这张无解的牌。

    当然并不是说他在炼气期是无敌的,而是在这个规则下,双方出招受到限制,想要破解他的钜龟盾几乎是不可能的。

    .....

    杨书这一手【清风拂柳】直接打乱了对手洪山印的节奏,很不巧的是他手中五张木牌都是炼气弟子,他只能挑了一张不太有用的上场,等同于直接放弃掉,这样他才能抽取新木牌。

    结果又是一张炼气牌。

    一连四五张,都是炼气,洪山印脸都黑了,心中暗骂:

    宗门真是一年不如一年了,怎么这么多炼气的!

    好在运气没有一直背下去,抽到乔知方,一招大范围的【合莲狱】成功拯救了他。

    但此法术目的性太强,基本都是用来对付小范围内辗转腾挪的灵活身法,意味着如果对方未被困住,就自动判负。

    杨书轻松应对,甚至只用到了一张炼气牌。

    双方陷入拉锯当中,上场的弟子几乎刚上去,就立马被打下来。

    于是最后就进入了杨书意料之中的“菜鸡互啄”阶段。

    他开始做最后的准备,间隔着连出三张防御类木牌,骗取对方去解决。

    此时场下已经有人隐约看出不对劲了。

    “杨师弟好像在骗牌。”

    “掐指一算,洪师兄能用的牌就那几张了。”

    “还算什么,已经输了。所有进攻和控制类的筑基牌都出过了,杨师弟自己的牌却还没动。”

    也就在这时,杨书打出了自己的钜龟盾。

    看着那晃眼的“九”,以及自己一手的“四五六七”,洪山印的脸顿时就皱成了一团。

    不甘心的他在摸了几张牌依旧束手无策后,直接选择了认输,心中不禁再次暗骂:

    宗门真是一代比一代逆天了,怎么会有炼气弟子换得了这种法器?

    邱好要是知道,一定很赞同。

    “洪师兄,承让!”

    “哪里,杨师弟好本事。”

    本来也就为了消遣而已,洪山印倒不气恼。

    杨书笑着收下了十几颗赢来的灵石,以及万顺威的一袋子法术。

    他对这些法术没多少兴趣,不过自觉赢的机会还算大,赌一把也没什么,反正他只押一块灵石。

    当万顺威得知他就押了一块灵石后,终于后知后觉的意识到,自己是终日打雁,叫雁啄了眼,被人反骗了。

    三十几门法术虽然都是没用的,可是让人白白拿走,万顺威感觉心在滴血。

    ......

    之后又接着进行了几场对弈,杨书没能再上场。

    在矮个子师兄的提议下他将钜龟盾换成了神光珠,之后仍然是每次押自己,有输有赢,不过整体小赚。

    等到对弈结束,众人告辞散去,杨书回到自己住处,把从万顺威处赢来的三十二门法术一一看过。

    只能说有意思,但是没作用。

    一部分是一些法术的另类版本,就拿杨书会的《清心术》来说,就在里面看到了有些差异的另一版。

    功法运转方式极其接近,只略有区别,效果也稍逊一筹。

    杨书猜想,会不会是在法术传播过程中不断经人改良,或是不同地域的人研究法术时的殊途同归,导致了这些法术的细微差异。

    除此以外,还有些法术是看了很难评价有没有用的。

    可能也只有散修能发明出来。

    什么让自己的法器显得更残破、注名为《心安术》的法术;

    当有人提到“灵石”、“宝物”、“秘境”、“机缘”、“女修”等词汇时就会自动竖耳聆听的《天耳通》;

    唯一一本第一眼看上去还算有用的可能是驯服动物来为家宅守夜的《闬兽诀》。

    但杨书转念一想,犬守夜,鸡司晨,这不是养条狗就能干的活吗?为什么要特意发明个法术?

    他甚至还看到一本让自己后退时不那么明显的法术。

    这些玩意到底是给谁用的?

    “欸,这个是?”

    就在杨书已经对这些法术完全不抱希望的时候,他翻到最后,见到了一门名为《避赋术》的法术。

    书本看起来有些年份,名字稀奇古怪的,作用也是奇葩。

    发明此法的人曾是一灵石矿脉的小管事,负责替主人家监管凡人挖采灵石。

    他上头的大管事是主家派来的亲信,每日都会清点灵石,并搜查他们身体,以防私藏。

    管事嫌弃主家太苛刻,花费十十余年终于钻研出此法,可将少量灵石藏于体内,并以秘法使之无法被发觉。

    虽说一次数量不多,但日积月累也算是一笔小财富。

    至于是如何藏匿的,就不足道也。

    当然杨书感兴趣的也不是这门法术,而是上面记载的一些该管事的随笔。

    除了对于《避赋术》本身的一些注释,偶尔还夹杂一两句管事对于主家的抱怨。

    让杨书在意的是,上面有一处提到,某一日矿工们挖出了一块鸡卵大小的红色灵石。

    一看就不是寻常之物。

    可惜稍微有点大,管事比对了几次后,不敢藏起来。

    杨书之所以注意到这一条,是因为之前《阴阳噬灵典》上介绍的七十二种灵玉,前二十中他唯一有所了解的,是排在十三位、名为灵晶石的玉石。

    灵晶石只会在灵石矿脉中出现,且极其稀有,极有可能就是这《避赋术》上提到的“红色灵石”。

    虽然不知道这上面提到的主家是哪一家,此书又成于何时,但杨书还是默默记住。灵玉的寻找极其困难,尤其是排名前列的那些,不能放过一点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