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迷 » 都市言情 » 麻青找对象 » 第十七章 盒饭西施

第十七章 盒饭西施

    虽然有了早餐,梁玉梅还是把昨晚的剩菜热了。

    那些剩菜,再不吃,就得扔了。

    麻青洗漱。

    很快,两人开始吃饭。

    早餐很丰盛。

    餐桌周围流淌着家的温馨。

    梁玉梅的眼神闪烁,关注麻青的时候比较多,仿佛母亲关注孩子。

    以至于夹菜时都出现了滑落。

    那个眼神是慈爱包裹着一种欲望,很明亮。

    麻青呢,虽然低头吃着,可也隐隐感到了梁玉梅洒来的雨露。

    那雨露笼罩着,浸润着他。

    他的心想欢快,想跳跃。

    可是,他不给心指令。

    心很纠结。

    “麻大哥,宋小倩是干啥的?“

    “她呀,小区前面忠义烧烤的服务员。”

    “麻大哥,你和她有牵连吧?”

    “没啥,他爷爷救过我的命。”

    “救过你的命,咋回事啊?”

    “有一年冬天,我在江边溜达,那个,不小心掉到了冰窟窿里,是他爷爷冒险把我拉上来的。”

    “她爷爷?就是昨天给你打电话的?”

    “玉梅,你聪明啊!就是他,他叫宋江,忠义烧烤是他开的。”

    “宋江?麻大哥,水浒传有个宋江啊。”

    “对!就是那个名字。”

    “麻大哥,这个宋江也大方?”

    “是挺大方的,他说过,不能对不起名字。”

    梁玉梅陷入沉思。

    忽然,她噗嗤一笑,道:“麻大哥,俺妮看宋小倩对你有那个意思啊!”

    “她呀,青苹果一枚,就是一个小丫头,说实话,那个,我对她没啥感觉。”

    梁玉梅假假的皱皱眉,没有言语。

    她已经得到了想要的答案。

    她的眼神终于回到了餐桌上。

    吃完饭,麻青坐在书桌前开始看书。

    梁玉梅从小屋搬出一套桌椅,放在离麻青较远的地方,捧着水浒传,也专心看着,还不时拿笔写着什么。

    麻青客厅里有个大书柜,装满了各种书籍,有文学的,历史的,管理营销的等等,梁玉梅翻找半天,相中了水浒传。

    水浒的故事她知道一些,想在多了解一些。

    白猫欢欢来了。

    梁玉梅用一条油炸黄花鱼做诱饵,抓住了它,把它从阳台送了出去,并且用纸壳封住了破损的玻璃。

    白猫穿行的通道被堵死了。

    这回它不能陪着麻青看书了。

    十一点十五分,麻青和梁玉梅赶到了西郊的建筑工地。

    在通往民宅的大道旁,几个摊位已经摆了起来,有卖盒饭的,有卖包子粥的,还有一个卖板面的。

    两人停好车,就在车旁支起了三张折叠桌,摆放了塑料凳子。

    梁玉梅把两个微信收款码贴在了桌子上。

    麻青把装着盒饭的保温箱搬了出来,放在了桌子旁。

    几提矿泉水和一袋子温热的馒头也拿了出来。

    两人刚刚准备停当,工人们便三三两两的从工地大门走了出来。

    梁玉梅捋了一下蒙面的黑纱巾,显得有些不安。

    “盒饭,盒饭,十二元,十二元不多,十二元不少,十二元让你吃个饱,十二元让你吃个好。”

    “山东大包子,四元一个,三个吃饱,小米粥,三元随便喝了。”

    “正宗AH板面,满满一大碗,油菜加鸡蛋,十五元,十五元。”

    几个摊位的经营者一通大喊,招揽生意。

    工人们走过来了。

    几个摊位陆续有人坐下,多数工人朝不远处的民宅走去。

    两个工地的大门突然涌出了密集的人群。

    几个摊位加大了呼喊的力度。

    喊声交错,有了闹市的味道。

    梁玉梅看着走过的工人,有些着急。

    别的摊位都有大牌子,写着所卖东西的品种和价格,可是,他们却没有任何说明。

    没人来他们的摊位。

    麻青忽然想起了什么,转身去了H7,很快拿回了一个东西。

    原来是个小扬声器。

    这是麻青替宋江做学雷锋宣传时,买的。

    “这边瞧,这边看,工友们个个是好汉。盒饭,盒饭,海城盒饭,黄金品牌,物美价廉。”

    “盒饭加馒头,只卖十五元,矿泉水免费!十五元吃的好,蔬菜红肉都来了!十五元吃的香,比那牡丹还芬芳!”

    见麻青喊的文绉绉的,有趣,梁玉梅掩嘴直笑。

    终于来了几个工人。

    梁玉梅收款付货。

    工人们还在蜂拥而出。

    麻青重复喊话。

    两个工人坐下吃饭,另外几个拿着吃食朝远处工棚走去。

    梁玉梅的纱巾不知怎的掉了下来,她感到有些热了,便把纱巾系在了腰上。

    米黄色大衣系上了黑色裙带,显得别有风韵。

    人群纷纷侧目。

    不断有人走过来,居然排起了队。

    麻青停止喊话,帮助梁玉梅付水。

    队伍越排越长,都淹没了其它摊位。

    麻青把保温箱搬到桌子上,以减轻梁玉梅的劳动强度。

    人们拿出手机,预备付款。

    有人偷偷给梁玉梅拍照。

    一个美丽的倩影,一串妩媚的动作。

    声音甜甜的,笑容暖暖的。

    “盒饭西施。”有人低声感叹。

    一双双颤抖的手接过盒饭,一串串留恋的脚步缓缓离开。

    不时,有人回头,再看一眼这美丽的风景。

    美,有着强大的力量。

    他能征服人心。

    盒饭卖完了,人们依然不愿散去。

    麻青两人收拾东西,准备撤退。

    一个粗壮汉子拎着安全帽走了过来,他看了梁玉梅几眼,问梁玉梅:“你是绿叶县冬梅馄饨馆的老板?”

    “是呀!咱是老乡?”

    “拉倒吧!我哥吃了你馄饨,半年后得了痢疾,死了,你绝对是个扫把星,为了公平,给点赔偿吧?”

    梁玉梅一脸气愤。

    这是讹诈呀!

    “生死有命,富贵在天,他没死在馄饨馆,跟俺妮无关。”

    “不给了?”

    “不给!”

    粗壮汉子吐了一口,转身朝人们大喊:“朋友们,这个盒饭再不能买了,这女子是扫把星,我哥就是吃了他的饭死的,她是扫把星,会克死人的···”

    一只手搭在了粗壮汉子的肩上,那是麻青白嫩的手。

    “住嘴!”麻青喝道。

    “奸夫淫妇!”粗壮汉子吼道。

    麻青怒了。

    一通连环腿。

    粗壮汉子倒在地上,呻吟不止。

    “做人要心正,否则,必遭天谴。”

    麻青留给粗壮汉子一句告诫,装上东西,开车离开了。

    有了这个插曲,梁玉梅决定不卖盒饭了。

    梁玉梅把保温箱凳子桌子卖给了小区的一家杂货店。

    两人在万象花园的一个快餐店吃了黄焖鸡,便上楼了。

    麻青看书。

    梁玉梅看在小区门口买的手帮手报纸,寻找招工信息。

    麻青刚刚入神,宋江来电话了。

    还是志愿者的事,叫麻青替他去铁路沿线捡垃圾,说是学雷锋小组发起的活动。

    麻青只能答应,他嘱咐梁玉梅好好呆着,别乱跑,并加了她的微信。

    麻青去忠义烧烤取了志愿者服装,给了宋小倩一些早餐费,就驱车前往油坊站,那是集合地点。

    油坊站是省城靠南部的一个小站,早年有旅客上下车,已经停用多年了,现在只有货运。

    车站广场停着一些大卡车。

    麻青停好车,来到了出站口。

    已经有七八个着装志愿者等在那里,多数人的年龄都在五十以上。

    麻青刚刚站定,就有一个穿着铁路制服的汉子走了过来,他扫了一眼众人,道:“九个人,都来了。大家跟我走吧!”

    众人跟着他走进了车站,来到了站台上。

    站台上停着一台独轮车。

    制服汉子将独轮车上的工具分发给众人。

    每人一把镰刀,一个垃圾夹,一个编织袋。

    制服汉子拉着独轮车,带领众人朝西面走去。

    走出了车站范围,就剩两条铁道线了,封闭区域变得窄了,铁丝网的外面也出现了一栋栋的民宅。

    靠着铁丝网的地方出现了干枯的荒草,一堆一堆的,荒草周围散落着一些垃圾,有塑料瓶,玻璃瓶等,一个个白色塑料袋挂在铁丝网上,非常显眼。

    很显然,这些都是火车开放时遗留的垃圾,已经很久了。

    众人分散在铁路两旁,开始工作。

    割草,捡垃圾。

    干草被打成捆,装在独轮车上,垃圾都入了编织袋。

    众人缓慢向西推进。

    麻青打算把干草除根,便去拔,操作了几次,都失败了。

    树大根深,草大也根深。

    荒草下绿油油的,一片生机。

    其实,这些草是有作用的,它能防止土壤流失,但是,干枯了,便成了火灾隐患。

    麻青内心感慨。

    同样是草,夏天叫人欢喜,冬天叫人忧虑。

    失去了生机,就变成了垃圾。

    自然法则。